大興國際機場通航後,自駕到大興國際機場停車方不方便?記者從大興國際機場停車樓運營方首鋼基金S-Park了解到,大興國際機場停車樓將引入自動導引(AGV)停車機器人。旅客不用擔心「車位不好找」、「技術差不好停」等麻煩事,只要將車開進交接站,即可輕鬆離開,所有停車、取車等工作全部由停車機器人完成。
昨天下午,記者驅車來到位於大興國際機場P2停車場時發現,整座機器人停車區已經用黑色圍欄與其他區域隔開。
機器人停車區共有4座交接站,記者將車駛入交接站中央後,車前的大屏幕便會提示車主拉手剎、保證車內無人或貴重品並鎖好車門。一切辦妥後,記者走出交接站,通過交接站外的觸控螢幕再進行操作,確認車牌號是否正確,並再次確認一些安全問題,隨後一道透明的捲簾門降下。在屏幕上確認完手機號後,拿好列印出的二維碼,便可以離開了。
完成一系列操作後,機器人將會來到交接站,根據交接站的掃描數據,自動調節尺寸,如叉車一般把汽車四輪抬起,並運送至合適的車位停放,整個過程無需人工幹預。
停車完成後,記者的手機上收到了取車碼簡訊,取車時憑著取車碼或者二維碼在大屏幕進行操作,即可取車。此外還可以在存車時預約取車時間,到了取車時間,機器人就會事先將車輛移至交接站,節省取車的等待時間。
記者測試發現,在無需排隊等待的情況下,從停車到完成所有程序,整個操作時間約在2分鐘左右。
機器人停車到底安不安全?負責停車機器人研發的公司負責人李昱介紹,目前停車區依靠兩個機器人完成泊車,區域完全封閉,不允許其他車輛及行人進入。機器人每秒10次的自我定位精度可以達到正負4毫米,並使用雷射傳感器對車輛輪廓實行探測,以每秒100次的檢測頻率確保行駛路徑上沒有障礙物。「為了安全起見,車主停好離開前,我們還會再一次對車內環境進行檢測,確保沒有人留在車內。」
記者注意到,停車機器人外形類似U型,中間部位可以按車輛大小和軸距自由調節尺寸,能搬運長度在2.5米到6米之間的汽車。運送汽車時,停車機器人最高速度可超過3米/秒,充滿電後續航超過6小時。
相比傳統的停車方式,這套機器人泊車系統在正常運作的情況下,能夠為車主節省找車位和取車的時間成本,同時還能提高停車場空間的利用率。「如果按照傳統停車每個車位面積固定,一輛小車和一輛中大型轎車都佔用同樣大小的車位,是一種空間浪費;車主上下車、打開後備箱取行李都需要額外空間。而如果使用機器人泊車系統,整個停車場只需留出一條機器人的行走通道。可以停放約120輛小汽車的區域,使用機器人停車後,可以增加20%到30%的車輛停放數。」 李昱介紹。
大興國際機場停車場運營方介紹,目前試點機器人停車的停車場位於大興國際機場P2停車場一層中間區域,相關設備還在調試中,預計將與大興國際機場同步投入使用。如果試點效果良好,未來將會擴大停車機器人的使用範圍。
大興國際機場停車樓分為東西兩個停車樓,地上三層、地下一層,共有4238個停車位,含630個充電車位。為了便於旅客區分,停車樓劃分為黃色、綠色等區域。值得一提的是,停車場運營商還與公益組織合作,將不同停車分區用一種珍稀野生動物的形象體現。在未來的停車樓內,車主將會告別「A區」、「D區」等傳統找車方式,取而代之的是「東北虎區」、「揚子鱷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