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作則呼籲男性多多陪產!日本前首相之子要休2周陪產假

2020-12-21 騰訊網

最近,日本的環境大臣、前首相小泉川一郎的兒子小泉進次郎對外宣布了一個私人的決定,卻引起了社會廣泛的關注:

他和妻子的第一個孩子將在一月下旬出生,作為父親、同時也作為公眾人物,他決定以身作則,在接下來三個月裡請兩周陪產育兒假,以此行動來支持安倍晉三的女性經濟政策。

作為曾經的首相之子、追隨父業繼續從政的政壇名人,小泉進次郎在日本政客中算是非常引人矚目,也是競爭未來首相的熱門人物。

去年8月,他宣布與法日混血主播瀧川雅美結婚,就得到了不少關注。但是,這次宣布即將迎來第一個寶寶,並不是人們關心他的重點。

「將(分散地)請兩周的陪產假」,才是讓日本國民驚訝的地方:

這在日本內閣大臣中,簡直是開先河的事情。

就像小泉進次郎自己所說:

「日本剛剛通過男性為期一月的帶薪陪產假,但如何在公務和育兒假期中取得平衡仍然是個問題。

除了制度外,如果不能改變職場的氛圍,那麼制度只會流於形式。

所以,他的請假看起來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如果能引起公眾對男性陪產假的關注,就是一件有社會意義的事情。

其實在以往關於生育率、女性政策的研究中,產假一直都是一個備受關注的核心問題。

一方面,生育率而言,國家、企業對為在職員工提供帶薪育兒假,是社會為家庭減輕育兒負擔、提高生育率的一個重要方法。

但另一方面,如果產假的設置上考慮不夠全面,往往會增加職場對女性的歧視、增加女性就業的負擔。(甚至對生育率提升起反作用)

這一點,曾經看起來是個無解的問題:

不放產假、或者產假太短,對於那些已經入職、準備生育的女性職工而言,無疑是育兒生活的一個嚴重難題;

但如果產假放太長、或者放產假的成本主要需要公司來負擔,那對於那些正在求職、正在職場上打拼的女性而言,也是一種威脅:

公司可能會考慮到女性產假的成本,在同等或者相似條件的應聘者、員工當中,自然會選擇聘用、提拔男性員工。

這聽起來很不公平,卻是潛藏在職場的真實規則。

但是,這個問題並非不能解決或改變,給男性休強制性的產假就是一個重要的辦法。

給男性休帶薪陪產假,乍一聽感覺像是在給男性增加福利,甚至有很多媽媽們會覺得不合適:

「丈夫就算休產假也只會在家裡添亂,還不如出去工作緩解家庭經濟壓力」。

但如果從社會宏觀層面、長遠角度來看,給男性休產假,最終目的的確是在支持女性。

首先,男性如果可以和女性一樣休產假,育兒的壓力在夫妻共同休產假的階段,可以由雙方共同承擔。這能減少媽媽們為了照顧孩子而不得不在職業上做出的妥協。

其次,當男性也需要休產假的時候,男女就業機會能更趨向於平等。

尤其是理想情況下,男性休產假的時長和工資和女性完全一樣時,公司聘用男性和女性員工時的產假成本是一樣的,就會採用更公平的標準來考量員工。

最後,也是影響最深遠的一點,是男性陪產假對社會育兒觀念的改變。

長久以來育兒都被視作女性的責任,育兒的壓力主要也由女性在承擔。

這種觀念是造成女性遭受「生育懲罰」的主要根源,也是全職媽媽遍地都是、全職奶爸卻十分罕見的原因。

如果男性陪產假能夠普遍推行開來,也是對男性育兒的一種鼓勵、普及,長遠來看能夠改變人們對全職奶爸的歧視、對職場媽媽的歧視,做到真正的共同育兒。

當然,以上三點都是理想情況下男性陪產假的好處

在實際操作中,還沒有國家能夠完全做到。

不過,已經有表現不錯的國家政策值得人們關注借鑑。

比如,在男女平權做得最好的國家冰島,產假的規定是這樣的:

父母在生育孩子後,能夠有各自三個月帶薪產假,不可以互相轉讓。這三個月的產假結束後,還有三個月的共同產假,父母雙方可以根據家庭情況,兩人共享分配。

這個政策的特點,也是最關鍵的地方,並不是休假的時長,而是「不可轉讓」,相當於是強制性地讓男性也承擔「育兒風險」。

當無論男女在有孩子後都會休假至少三個月後,職場對女性的歧視就會隨之減小。

同時,也能促進休假帶娃的奶爸更多、更常見,鼓勵社會男女共同平等育兒的氛圍。

挪威的情況也是類似的,男性和女性一樣享有15周不可轉讓的帶薪陪產假,之後夫妻雙方可以自願分配另外16周的育兒假。

這也是為了減輕家庭育兒負擔的同時,緩解女性因為生育所遭受的就業歧視。

北歐國家的男性陪產假政策,是有社會實驗意義的。

一項研究表明,當男性休帶薪陪產假一個月的政策實行後,瑞典女性的工資水平整體比之前提高了7%。

2012年的挪威財政部數據顯示,有83%的有小孩的婦女正在工作,全職媽媽的比例只有不到17%。

這至少證明了,男性陪產假對挪威女性回歸職場也起到了積極作用。

另外,社會育兒觀念也在隨之改變:

如今挪威的男性陪產假政策,從1993年開始已經實行了快27年,從最開始的4周,到如今的15周,不僅有90%的父親會休完陪產假育兒,社會氛圍也隨之改變:

在今天的挪威,如果男人只專注於搞事業、不太在乎和照顧家庭,是會遭到輿論上的歧視和譴責的。

從下圖中也可以看到,歐洲國家幾乎都為男性提供了至少14周的帶薪陪產假。

歐盟國家、英國也在努力向挪威、瑞典、丹麥、冰島等國家借鑑,學習制定男性陪產假政策。

英國的男性目前享有兩周不可轉讓的帶薪陪產假,以及18周無薪陪產假。

在無薪陪產假階段,爸爸們休假的比例並不高,只有8%的爸爸會休陪產假,財務壓力是最關鍵的原因。

這也是英國今後陪產假政策有待改善的地方。

【亞洲的情況:男性陪產假流於形式】

無論如何,男性陪產假的觀念已經在歐洲得到相對普遍的認可了。

但在亞洲大部分國家,政府對男性帶薪陪產假政策的重視度遠遠不夠,願意請無薪假期在家幫忙帶孩子的男性更少。

這樣的政策環境下,男性休陪產假的比例就非常小,會主動給男性員工提供帶薪陪產假的公司也就更少了。

比如,新加坡就也實行了男性12周-16周的帶薪陪產假,但只有不到一半的爸爸會休。

根據日本法律,父母可以共同放長達一年的育兒假。如果找不到合適的託兒所,可以再放半年。

在上個月公布的政策中,更是強調男性公務員可以在孩子出生後帶薪休假一個月。

但在實際生活中,只有不到6%的日本爸爸會休陪產假,其中大多數還不到14天,遠遠低於日本政府原本制定的「2020年讓13%的新生兒爸爸休產假」的目標。

無論是新加坡還是日本,爸爸們有陪產假卻不休的主要原因,是社會氛圍不鼓勵爸爸們休假:

擔心被同事歧視、擔心影響工作等等。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就能理解小泉進次郎這次休假對於日本社會的意義:

讓社會更多人消除對男性育兒的歧視、讓社會了解男性陪產假的必要性,一方面是分擔家庭育兒負擔、促進生育率的提升,一方面也是在促進女性就業。

就算是有炒作的成分,也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認識男性陪產假,認識女性遭受的「生育懲罰」】

如果說,國家推動為女性休帶薪產假的政策,是為了能夠減輕育兒負擔、提高生育率,

那對男性陪產假的重視,則更多的是為了減少女性受到的「母職懲罰」。

「母職懲罰」是一個學術概念,但它所指的現象人們應該並不陌生——

根據過去多年來對男女職業發展的研究,無論從就業情況還是從工資差距來看,男女之間差距最大的階段,就是女性懷孕、分娩、育兒時期。

這種女性因為生育而在職場失去競爭力、被歧視、倍感壓力的狀況,就是「母職懲罰」。

它是如此的頑固、難以消除。

首先,受到傳統文化影響,媽媽們往往比爸爸更容易為了育兒做出妥協,比如從事時間更靈活的工作方便育兒、為了帶孩子不能接受加班和出差,久而久之就失去了晉升、獲得獎金的機會。

再者,這種「懲罰」往往是在女性整個職業生涯中不斷積累,最終導致大多數高級管理職位,都由男性擔任。

最後,無論受教育程度多高,女性都很難逃過這種生育懲罰。

比如,一份2010年的芝加哥大學MBA畢業生研究顯示,有40%的女性畢業生在畢業後十年裡,至少經歷了一次職業中斷或從事兼職工作,而男性對應的比例只有5%。

所以,一眼望去都是男性的董事會、高管團隊,並不是因為男性天生就更優秀、更努力,而是和他們一樣優秀、原本也有機會成為高管的女性們,在奮鬥的過程中一點點地因為育兒犧牲更多的可能。

從這個角度上而言,那些最終成為高管的職業女性,無論生育與否,都比她們同級別的男性職員們需要付出和犧牲的更多。

與此相對應的是,成為父親,並不會對男性的職業發展造成負面影響,有時候還能有積極的作用。

通俗一點說就是,成家立業的男性,並不會因為有了子女而面臨職業危機,相反有時候他們在職場上有可能會得到更多的機會。

最後,母職懲罰影響的不只是母親們,也包括未婚未育的職場女性。

其中的道理也很簡單,當母職懲罰對應的職場性別文化已經定型後,沒有任何一個女性能倖免:現在不生,今後呢?

公司總會綜合普遍情況考慮女職員的任用。更不用說社會本身會對單身未婚的職業女性汙名化,會隨著女性年齡的增長而增加。

要消除母職懲罰,需要社會多方面、長時間的努力。

而給男性休強制性的陪產假,是這個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環。

不過,需要正視的一點是:

即便是在瑞典、挪威、丹麥這樣的男性陪產假政策落實到位的國家,男女之間的收入差距仍然存在,只是在不斷縮小。

女性所承受的育兒懲罰並沒有完全消失,只是在緩解。

所以, 陪產假的實行,育兒觀念的改變絕對不是立竿見影的。

它可能需要幾十年、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努力,才能實現育兒觀念的改變、能夠消除男女就業機會差距。

而要踏出這一步,或許正是需要從最有影響力的社會名人們帶頭示範開始...

至少,今後想讓丈夫請假在家育兒的日本媽媽們,可以對丈夫說:

「內閣大臣都可以請假在家帶孩子,你有什麼不可以的呢?」

ref:

https://www.business.com/articles/paternity-leave-narrows-gender-pay-gap/

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20/01/japan-environment-minister-paternity-leave-200116020139056.html

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19/09/how-parental-leave-policies-impact-gender-gap-war

https://www.bbc.com/news/business-51117845

--------------------

非常叛逆的鹹魚:男女同休,才能更好同工同酬

天天_11159_438:生育懲罰,這個詞真是太對了。

SecSoul小逗比:這是個很好的開端

pleasanttohearhear:還是要看自覺性,有的男的休假也是打遊戲,照顧小孩並不主動,像上次那個老是鑽到廁所,這種就沒轍了,純屬嫁錯了

和央柚熙:面試了幾次都問有沒有男朋友接不接婚生不生孩子的問題我真的煩了,恨不得做個永久絕育手術然後把手術單拍HR面前:老娘一輩子都不生孩子

哎呦什麼破名字啊:我覺得挺好的,就算休產假他啥也不幹,也能看清他是個啥樣的人,有人催生二胎的時候也好懟人

…………………………

事兒君有品,

專為大家準備英國的各種值得推薦的好產品~

英國直郵

包郵包稅

相關焦點

  • 雙語:為啥日本環境大臣休陪產假會上新聞頭條?
    日本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宣布,他的第一個孩子本月出生後,他將休陪產假。日本男性很少休陪產假,因此小泉進次郎的決定引發了廣泛關注。「新聞大量報導了我休陪產假一事,但我希望(今後)政客休陪產假不會再成為新聞。」為什麼日本男性不休陪產假?
  • 頂著緋聞,日本「未來首相」小泉進次郎宣布「休產假」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據旅日僑網報導 當地時間1月17日,日本環境相小泉進次郎和妻子瀧川克裡斯汀的長子出生,小泉也將休兩周「陪產假,這也是日本首位「休產假」的大臣。
  • 瑞典新爸爸3個月「帶薪陪產假」,拿鐵奶爸:照料新生兒我是專業的
    2016年,西班牙議會以173票「支持」,僅兩票「反對」的壓倒性優勢通過一項新措施,賦予新手奶爸們長達16周的帶薪陪產假——和女性的帶薪產假一樣長。此前,西班牙新爸爸僅享有13天的帶薪陪產假,而新媽媽可以四個月時間不上班,照常拿薪水。
  • 新加坡父親也可享一周帶薪陪產假
    新一輪配套推出了法定陪產假,希望為父親從小培養與子女的默契,積極分擔養兒育女的責任。(鄺啟聰攝)   據《聯合早報》報導,新加坡男性僱員從今年起可享有一周有薪陪產假,如果妻子願意分享四個月產假中的其中一周,男性僱員則可享有額外一周陪產假,這兩周陪產假的費用由政府支付,資助上限是每周2500新元,約合12500元人民幣(包括公積金)。只要與僱主達成協議,男性僱員可在子女滿周歲前,靈活申請陪產假。
  • 夫妻合休產假上熱搜,男性最長也休一年,網友:社畜奶爸都不好當
    所以,他認為應當仿效挪威實行夫妻合休產假的政策,有計劃、分步驟地延長男性休假天數。具體建議為,將《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中第二十五條"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獲得延長生育假的獎勵或者其他福利待遇",修改為"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共同享受產假並獲得延長生育假的獎勵或者其他福利待遇"。同時,將陪產假與產假合併,夫妻合休,期間照發休假人全額工資。
  • 「建議夫妻合休產假」衝上熱搜
    林勇建議,夫妻合休產假,並有計劃、分步驟延長男性休假天數。將陪產假與產假合併,由夫妻合休。男女雙方均可在法定產假基礎上申請延長假期至365天(夫妻雙方休假合計)。相關話題登上微博熱搜。他認為,修改和完善我國產假政策勢在必行。現狀三:男性護理假各省從7-30天不等南都記者了解到,我國現行產假政策包括針對女性的產假和針對男性的護理假(部分省市稱為陪產假)。
  • 全國各省婚假產假陪產假匯總表(2016最新規定)
    全國各省婚假產假陪產假匯總表(2016最新規定)目前,新出臺的條例有13個省份都取消了晚婚假,但是對產假和男性陪產、護理假做出了一定的調整。這些省份裡,有的產假是158天,有的是128天。在舊版的條例中,晚育假為128天,其中包括法定假日是98天和晚育假30天,新版的條例中,產假一律是128天,二胎時也是一樣的。  而且在原本的條例中,男性的陪產假只有3天,現在新的政策出臺以來,陪產假一律為10天。也就是說,在陪產假期間,工資的領取就按照正常上班的一樣,不會少發。不知道,這個政策的改變是好還是不好,不過,什麼事都不可能做到兩全其美的。
  • 鼓勵生育,應強制男性休育兒假
    從2019年12月到2020年2月底,各國在進行大數據盤點時發現:一些低生育率國家的生育率,又降低了!如韓國2月底宣布:人口出生率再創歷史新低,嬰兒出生數比前一年下降了7.3%。韓國2019年總和生育率呈現歷史最低水平,每名女性平均生育0.92名子女,比2018年的平均數0.98進一步降低。關於生育率,有一個參照係數——2.1。
  • 日本政府為男性設立產假,還強制企業勸說員工休假!
    這次消息不得了,如果你是新任奶爸,政府要喊你休產假啦!前不久,根據媒體的報導,政府為了推動全國男性休生育假,厚生勞動省決定用立法手段,強制企業勸說男性員工休假啦!活久見,太人性化了吧!除此之外,厚勞省還宣布設立新的「男性產假」,凡是孩子出生不滿8周的男性,只要提前兩周申請假期,即可獲得批准。因為日本嚴重少子化,政府對此可以說是非常重視了,國內現行的法律之下,不管男女,都可以在孩子滿周歲之前申請育兒假期。
  • 生二娃想休1年產假,單位不批怎麼辦?市衛計委回復
    休產假期間,沒有在崗職工同樣的月度獎金,合理嗎?15天的婚假,是必須連續休嗎,可不可以分開休……這幾個月來,市政府的市長公開信箱,收到了上百封和「全面二孩」有關的疑問。5個月前召開的重慶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修訂通過了《重慶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這意味著重慶「全面二孩」配套政策正式出臺,並於4月1日起正式施行。從這一天起,市民疑問不斷,二孩生育登記也不斷。
  • 化解男性職場顧慮 日本積極鼓勵男性休育兒假
    推動解決少子化問題化解男性職場顧慮 日本積極鼓勵男性休育兒假  日本《朝日新聞》日前刊登整版廣告,呼籲人們關愛休育兒假的男性
  • 我國擬延長產假至14周 網友擔心休足產假職位不保
    徵求意見稿規定:女職工生育享受不少於14周的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2周;難產的,增加產假2周;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一個嬰兒,增加產假2周。徵求意見稿參照原勞動部有關規章,細化了流產假期,規定:女職工懷孕未滿4個月流產的,不少於2周的產假;懷孕滿4個月流產的,不少於6周的產假。
  • 2017年國家規定陪產假多少天男士是否有產假?
    男士是否有產假?以我國法律規定,不僅僅是女人有產假,男人也有著陪產假。陪產假,又名陪護假,即女方在享受產假期間,男方享受的有一定時間看護、照料對方的權利。那麼2017年國家規定陪產假多少天?國家規定陪產假多少天男士陪產假多少天?
  • 釋新聞|國家鼓勵試行的育兒假是啥,若添娃男性適合休假多久
    此次《意見》明確指出,「要全面落實產假政策」「鼓勵地方政府探索試行與嬰幼兒照護服務配套銜接的育兒假、產休假」。國內現行產假政策主要包括針對女性的產假和針對男性的陪產假(部分省市稱為護理假)。2012年國務院頒布實施的《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中規定,女職工生育享受98天產假,在此基礎上,各省在各自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中分別規定了不同的獎勵產假;產假薪酬來源為生育保險基金,生育保險基金支付的比例不足100%的由用人單位補足。而針對男性的陪產假天數為7-30天,多數地區的陪產假為15天,陪產假薪酬來源為僱主。
  • [網連中國]全國29省份推行新計生條例 婚假產假遇到哪些實際問題?
    【進度】全國29省份已修計生條例 重慶產假可休至子女一周歲 據記者統計,目前除西藏和新疆外,其餘29省份的新計生條例均已施行。這29省份的新計生條例中均取消了原有的晚婚假,同時對產假和男性陪產、護理假做出一定調整。調整後,山西、甘肅婚假達30天,重慶女性產假在128天基礎上可延長休至子女一周歲,河南的男性陪產假有一個月。
  • 為了解決少子化,日本拼了!日本男性公務員可休1個月的育兒假
    【南方+10月9日訊】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首相菅義偉9日就男性休育兒假一事表示:「希望讓男性公務員休一個月的育兒假。」呼籲人們關愛休育兒假的男性,這已不是第一次進入日本民眾視野話題。據日本媒體稱,菅義偉擔任官房長官時曾表示:「營造對男性休育兒假態度友好的職場慣例和社會氛圍非常重要。」
  • 南昌半數女職工沒有休足產假
    草案調整了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勞動範圍,將女職工生育享受的產假由90天延長至98天,並規範了產假待遇。  根據新通過的《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草案)》,女職工生育享受不少於14周的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2周;難產的,增加產假2周;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一個嬰兒,增加產假2周。
  • 我國擬延長產假 網友擔心休足產假職位不保
    產假擬由90天增至98天(14周)。昨日,國務院法制辦網站公布《女職工特殊勞動保護條例(徵求意見稿)》,在2011年12月23日前向社會各界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還規定,女職工生育或者流產的醫療費用,用人單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支付。
  • 強制男人休30天產假?上海這個提議腦洞很大,西安市民怎麼看?
    同時,合併產假和配偶陪護假為家庭育兒假。借鑑國外經驗,將產假和配偶陪產假合併為可由夫妻雙方共享,夫妻雙方可根據家庭與職業的實際情況協商確定女方和男方各自休假的天數。建議將現有夫妻雙方合計138天的產假和生育假(其中女方產假和生育假128天,男方陪產假10天)延長至半年,即182天,並強制男方休假不少於30天。  產假不夠用?媽媽「喪偶式」育兒?
  • 英國首相寶寶名字定了,沒想到,詹森以這種方式向醫生致敬!
    5月2日英國首相詹森的未婚妻西蒙茲,在社交媒體發布了出生4天的兒子的照片,首相夫婦用詹森祖父的名字維爾弗雷德給孩子命名。 所以英國首相這個小公子平常用的名字其實就是維爾弗雷德·詹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