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28日,昆明植物園由園主任孫衛邦研究員,園區高管孔繁才高級工程師帶隊一行10人,分赴上海辰山植物園、上海植物園,就園林花徑設計規劃及科普導覽解說、活動策劃等進行考察和學習交流。
8月27日,由昆明植物園園區高管孔繁才高級工程師率先領隊到上海辰山植物園(以下簡稱「辰山」)考察學習,其位於上海松江區佘山國家旅遊度假區內,是集科研、科普和觀賞遊覽於一體的綜合性植物園,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和國家林草局(原國家林業局)合作共建,佔地207公頃,於2010年4月初步建成並對外開放,本次考察時逢辰山開園十周年。
夏末初秋,考察團成員正趕上辰山特色主題花展睡蓮展——「靜謐的睡蓮世界」,主要考察了其位於綜合樓前的「特色睡蓮」及鏡湖的「星雲風暴」兩個展區睡蓮景觀,辰山作為「國際蓮屬資源圃」、「國家荷花種植資源庫」以及全球蓮屬植物新品種登錄點,無論是蓮屬植物研究、資源收集保育、栽培管養、園藝造景還是科學普及都值得深入學習和借鑑的。初秋時節,禾草類植物也漸入佳境,花序相繼抽穗,顏色逐漸呈現,在辰山景觀設計師陳夕雨老師和科普工作者壽海洋老師的介紹下,昆明植物園也對花境景觀營造規劃及科普活動配合有所了解和學習。辰山展覽溫室外觀和內涵皆具特色,考察團成員在感嘆溫室植物收集保育豐富,管理精良之餘,更在溫室主管魏頂峰老師和景觀設計師王昕彥老師的耐心介紹下,了解到整個溫室管理養護的不易以及細微之處見精妙的上海匠心。
8月28日,由園主任孫衛邦領銜,率隊考察學習上海植物園。園區位於上海市徐匯區,佔地面積81.86公頃,1974年起籌建,1978年正式對外開放,是一個以植物引種馴化、植物學研究、科學傳播、園藝展示為主的綜合性城市植物園。園區現建有植物進化區、環保植物區和綠化示範區,其中植物進化區包括蕨類園、竹園、盆景園、草藥園、展覽溫室和蘭室等15個專類園區。主要以收集引種長江中下遊野生植物為主,並為城市綠化收集和篩選大量的園藝品種,目前共收集活植物3500餘種,7000多個品種。在植物引種馴化、植物學研究、科學傳播、園藝展示與推廣等方面都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本次學習考察期間,恰逢上海植物園北區改擴建工程動工半月有餘,屆時植物種類將達到10000種(含品種)。
當天,孫衛邦主任受上海植物園邀請,特開展一場「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及其拯救保護——以漾濞槭為例」的「名師講堂」第一講主題報告,講堂由上海植物園奉樹成園長主持,該報告引起了上海植物園園區及園科院、上海辰山植物園等相關業務人員的關注。
與此同時,孔繁才高級工程師也帶領其餘考察團成員認真學習上海植物園的園林園藝和科普經驗。主要參觀了享譽海內外,以「師法自然,蒼古入畫」著稱的海派盆景發源地——盆景園。該專類園伴隨建園之初就具一定規模,後經2017年改擴建後,不僅造景植物種類豐富,盆景數量也頗增,是目前國內對公眾開放規模最大的盆景專類園之一。園區內步步皆景,更配合園內展覽館極具科學文化底蘊的科普宣傳展示以及盆景園管理人員王玥明老師專業的講解,讓考察團成員充分了解到,這座充滿靈氣的專類園,是凝聚許多國家級盆景大師和無數工作人員心血,經過歲月陳鍊與時光雕琢,逐漸形成「立體的畫」和「無聲的詩」。
此後,更有吳鴻副園長、科研中心副主任肖月娥博士、溫室主管茅汝佳老師、園區管理蔡玉珠老師等,就科普教育、栽培保育、溫室管理進行實地交流與探討。其中,園藝科科長胡真老師冒雨為昆明植物園一行人員帶來上海植物園在園藝花展方面的主題交流和實地講解,讓考察團成員受益匪淺,其對上海植物園花展發展的歷史演變、花境規劃管理、設置人性化遊線、保護珍稀瀕危植物、養護和復壯古樹名木以及國內外交流合作、科學普及等方面有獨到見解,充分展現了上海精湛的園藝技術和造園理念,也不禁使考察成員們深思今後昆明植物園精細化管理之路。上海植物園不僅令人賞心悅目,更在豐厚的文化底蘊、歷史沉澱即繼承與創新中寄情於景,引人入勝。
昆明植物園赴上海考察,共計歷時兩天,除赴上海辰山植物園和上海植物園考察學習交流以外,園主任孫衛邦研究員和科普辦公室負責人馮石更受邀參加第三屆中國科普研學大會。緊湊而富有意義的行程中,考察團成員不僅增長了知識,擴展了見識,更豐富了常識,在專業領域逢志同道合之士,使得考察圓滿順意,更啟發昆明植物園對未來規劃提升改造的思考靈感與空間,相信植物園人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會在科學研究、物種保護、科學教育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文字:梁萌萌
圖片:昆明植物園、上海植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