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葡萄樹是一種像爬山虎一樣滿牆壁攀爬的植物,不過這一般是鮮食葡萄的放養法。那麼在各大葡萄酒產區,圈養的葡萄樹都長啥樣呢?先來看看這 10 大常見「造型」!
1、葡萄樹 10 大常見「造型」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看完這些造型,自動腦補了一下(如圖黑色漢字)。是不是更形象好記了呢?
(1)單高登(Single Cordon)
這種葡萄樹的單臂為多年生主蔓,也就是說葡萄樹有多老,這個主蔓就有多老。
點評:一般主蔓年紀比較大,是爺爺輩。這樹形看起來像極了爺爺說,我單手可以打贏你奶奶!
(2)雙高登(Double Cordon)
和上一種一樣,其雙臂為多年生主蔓,主蔓年齡和主幹一樣。
點評:就像是奶奶回應道,你單手我雙手!
(3)單居由(Single Guyot)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樹形,也是簡單易維護的樹形之一,其枝條每一年都會換,一般不太適合機械採收。它和以下要提到的單居由都可以用來限制產量,在勃艮第(Bourgogne)產區比較常見。
點評:單居由的枝條比較年輕,像極了爸爸版的「我單手可以打贏你媽媽!」
(4)雙居由(Double Guyot)
只有一邊留了長枝的是單居由,兩邊都留了長枝的即為雙居由,這種樹形和上一種的優劣勢基本一致。
點評:就像是媽媽回應道,你單手我雙手!
(5)日內瓦雙簾式(Geneva Double Curtain)
日內瓦雙簾式在上世紀 60 年代左右出現,目前在全球都非常常見。這種樹形的抗霜凍能力比較強,而且非常適合機械採收;缺點是容易產量過大。
點評:像柳條一樣往下垂,瞬間有種「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的即視感!
(6)斯科特•亨利架藤結構(Scott Henry)
這種結構由一個叫做亨利的酒廠研發,一上一下目的是為了增加結果的面積,同時也是為了接受更多的日照,這樣得到的葡萄可以出產香氣成熟馥鬱,單寧更順滑的葡萄酒。
點評:光看圖片像極了豬八戒的耙子!
(7)藤架(Pergola)
其它樹形一般只用了一些鐵絲或支柱來固形,而藤架式的生長更為自由,有時候葡萄樹下還可以種植其它作物。
點評:有靠山就是不一樣,看我身體多柔軟!
(8)豎琴式(Lyre)
和日內瓦雙簾式相反,豎琴式的枝條是往天上長。由於佔地面積較大,因此葡萄園密度一般較低,空氣流通性和透光性都比較好。整體而言,豎琴式在新世界更常見。
點評:這是要上天嗎?
(9)杯型(Gobelet)/灌木型(Bush Vine)
和其它樹形不同,杯型/灌木型葡萄樹沒有任何支架幫助(偶有樹樁),適合生長活力較弱的品種。這種樹形會帶來大面積樹冠,因此樹與樹之間的間距比較大,不適合機械採收。雖然通風性較差,但一般處於溫暖產區,如法國羅訥河谷(Rhone Valley)、朗格多克(Languedoc)和澳洲巴羅薩谷(Barossa Valley)等,因此也沒有黴菌。
點評:這是看起來最像樹的葡萄樹!
(10)籃式(Basket/ Kouloura)
事實上,籃式是一種特殊的葡萄樹修剪方式,這種葡萄樹真實存在於希臘聖託裡尼島(Santorini)。由於島上風力強勁,為了抵抗強風,這裡的葡萄樹大多修剪成這種圓形纏繞狀。所以,這真的不是用來搞笑的!
點評:和以上幾種的差別簡直不要太大!準確地說,這壓根看不出是葡萄樹,不知道的還以為就是鳥巢呢?!
調侃完,接下來我們還是嚴肅地來說說關於葡萄樹的那些事兒!前方高能預警,幼兒園未畢業嚴禁往下翻!
2、冬季修剪:短枝修剪 vs 長枝修剪
如果你經常到訪葡萄園,你可能見識過上述不同「造型」了。其實,葡萄樹並不是生來具有各種不同形狀,這都是酒農後期整形使然。而在此之前,葡萄樹需要通過修剪控制樹形大小。短枝修剪(Spur pruning/Cordon)和長枝修剪(Cane pruning /Guyot)一般在冬季進行,這是為了限定來年發芽的位置和數量。
(1)短枝修剪
短枝修剪是一種更為傳統的修剪法,適合機械採收,許多出色的老藤葡萄酒都是出自這種修剪方式。此外,這是一種在溫暖產區常見的修剪方式,如西班牙和美國加州等。實際上,無論是高產的餐酒還是低產的精品酒,都有不同風格的短枝修剪法。一個短枝(Spur)上一般帶有 2-3 個芽(Buds),因此比較容易修剪成特定的形狀,如杯狀就是非常理想的抗乾旱型修剪法。
(2)長枝修剪
長枝修剪在涼爽產區更為常見,全球許多最負盛名的葡萄酒產區都採用了這種方法,如法國勃艮第和美國俄勒岡(Oregon)等。長枝修剪需要嫻熟的技藝才能做好,因為這種修剪幾乎要手工剪去所有提前長出的枝條,然後再準確選定 1 個或 2 個正確的長枝來進行下一季度的生產,一個長枝上一般留有 8-15 個芽。這種修剪法不太適合機械採收,修剪過後的樹形一般被稱為居由(Guyot),留一個枝條即為單居由,留 2 個為雙居由。
3、樹形大小和間距的不同對葡萄有何影響?
根據品種、地形和氣候風土等因素,每個產區都有其特定的修剪和整形方式,所以沒有哪一種方法優於另一種的說法。不過樹形的大小和間距都對葡萄有一定的影響,不信你看!
(1)高樹形 vs 低樹形
高樹形:這種方法在氣候涼爽溼度較高的產區比較常見,其葡萄樹樹幹比較高,因此結果後,葡萄高高掛在空中。這樣一來,葡萄園的空氣才會流動起來,同時也可以增加葡萄的光照面積,進而降低真菌感染的機率。
低樹形:和高樹形相反,低樹形是為了儘量不讓葡萄過多暴露在陽光下,這在一些炎熱產區比較常見。
(2)間距大 vs 間距小
間距大:在非常乾燥的產區,增大葡萄樹之間的間距可以增加其從土壤中獲取養分的能力。在潮溼或者允許灌溉的產區,這樣也可以提高葡萄樹的產量(不過同時也降低了其品質)。
間距小:緊密相間的葡萄樹之間會存在一種競爭關係,每一棵葡萄樹獲得的養分有限,因此也就限制了樹冠的活力,從而將不多的養分供給到果實上來。一般來說,這是常見用來限制產量同時提高質量的一種方法。(參考/Wine Folly)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