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一遇!本周五夜間「火星大衝+伴月」天文前瞻

2020-12-19 天文在線

7月27日前後數周是全年觀測火星的最佳時段,整夜都可以觀賞到火星的身影。在日落後的傍晚可以在東方看見火星,在日出前的清晨可以在西方看見火星。本次火星為「大衝」,因此火星的亮度和視直徑大小是近些年來最亮最大的一次。

一切觀賞以安全第一以及防寒保暖為重!

觀測的天象方式:以肉眼直接觀賞即可、可雙筒望遠鏡輔助觀賞、可口徑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遠鏡輔助觀賞、可拍照;

觀測時間及位置:27日前後數周傍晚-清晨整夜可見;

可見的地理位置:全國;

天象的觀賞價值:★★★★★;

月光的影響程度:強(對火星亮度有影響);

陽光的影響程度:弱(地平高度決定影響)。

火星大衝

當火星繞日公轉運行到與太陽黃經相差180度時,稱為「衝日」。此時,火星與地球、太陽幾乎成一條直線,地球正好處在火星與太陽之間的位置上。從地球上看去時,火星午夜頭頂附近可見。因而「衝日」時,人們可整夜觀測難得一見的火星:太陽一落山它就從東方升起,至次日早晨,太陽從地平線升起時它才從西邊落下。

由於距離地球相對較近,因此視直徑大、亮度亮,即使在有光害的都市裡,仍然可見到這顆紅色的星球。

由於火星繞太陽運行的軌道偏心率較大,火星的近日距(火星與太陽的空間上最近距離)與遠日距(火星與太陽的最遠距離)之間的差距有約4200萬公裡。這使得從地球上觀測火星衝日的距離也有較大差異。據測算,火星在近日距時與地球的距離最近,只有5600萬公裡左右,此時發生的衝為「大衝」,是觀測火星的最佳時期。

火星衝間隔的時間約23~25個月,繼2016年5月22日後,今年7月27日13時13分火星再度位於衝的位置。這時火星與太陽的距離有約2.0942億公裡,火星與地球的距離有約5776萬7987公裡。火星的視星等約為-2.8,視直徑約為24.30角秒,算是近年來的「大衝」。根據火星運行規律,「火星大衝」約15年或17年發生一次,上次發生在2003年,今年2018年是本世紀第二次,2018年過後,隨後的大衝將發生在2035年,2050年(真正意義上的大衝,本世紀僅發生3次分別在2003年,2050年,2082年)。

雖然火星衝是地球上觀測火星的最佳時機,但用肉眼所見也僅是1顆略帶紅色的明亮小星點,對火星有興趣公眾,建議可用大口徑較高倍率(最好200倍以上)的天文望遠鏡用來觀看,才可以一窺其表面特徵。火星衝的觀測並不限於7月份這幾天,在前後數周所見大小差異不大。衝時並不是與地球最近時刻,最近時刻在7月31日15時51分,火星距離地球約5758萬9633公裡。

火星衝是 Opposition of Mars (Mars at opposition);火星大接近是 Mars closest to Earth (Mars nearest to Earth);火星接近是 Mars close to Earth,在衝日期前或後,範圍由13.7角秒至25.2角秒。「衝」與 「最近地球」 的意義不能混淆:上次火星大接近2003年8月27日,視直徑25.11角秒(2003年8月29日火星衝);本次火星大接近2018年7月31日,視直徑24.31角秒(2018年7月27日火星衝)。在火星大接近日期前或後的「衝」叫做「大衝」,非大接近期間的「衝」只叫做「衝」,沒有「小衝」或者「小接近」的說法。

圖片模擬的是2018年07月27日晚上火星的放大圖,模擬地點:FSO。

模擬圖片來自:虛擬天文館軟體

火星伴月

在7月27日傍晚到午夜,東南夜空中可觀賞到火星伴月景觀。火星位於月亮的下方不遠處,正值衝日夜晚。因此火星明亮又顯紅色,所以很好分辨。

圖片模擬的是2018年07月27日晚上火星與月亮以及其它星體的位置圖,模擬地點:FSO。

模擬圖片來自:虛擬天文館軟體

有趣延伸閱讀

近期的火星衝日事件為:

A.2016年05月22日(距離地球:0.509AU,視亮度:-2.1,視直徑:18.37")

B.2018年07月27日(距離地球:0.386AU,視亮度:-2.8,視直徑:24.24")

C.2020年10月14日(距離地球:0.419AU,視亮度:-2.6,視直徑:22.33")

21世紀之最的火星大衝事件為:

a)2003年08月29日(距離地球:0.373AU,視亮度:-2.9,視直徑:25.13")

b)2050年08月14日(距離地球:0.374AU,視亮度:-2.9,視直徑:25.02")

c)2082年09月02日(距離地球:0.374AU,視亮度:-2.9,視直徑:25.04")

近期的大的火星大衝事件為:

在2003年的火星大衝中,火星距離地球僅僅約5575.8萬公裡而已。根據SOLEX數值積分軟體的計算,如此近的,在2003年的上一次發生在遙遠的6萬年前!也就是公元前57617年,當時的距離約為5571.8萬公裡。

i.-57617年09月24日(距離地球:0.372452AU/5571.8萬公裡,視直徑:25.15")

ii. 2003年08月27日(距離地球:0.372719AU/5575.8萬公裡,視直徑:25.13")

iii. 2287年08月28日(距離地球:0.372254AU/5568.8萬公裡,視直徑:25.16")

iv. 2729年09月08日(距離地球:0.372005AU,視亮度:-2.9,視直徑:25.2")

v. 3818年09月25日(距離地球:0.370659AU,視亮度:-2.9,視直徑:25.3")

百萬年之最的火星大衝事件為:(公元前50萬年到公元50萬年)

我們熟知的2003年火星大衝,視直徑約25.13角秒,距離為5575.8萬公裡。在公元25695年火星大衝將為26.04角秒,在公元292851年火星衝日時,不論距離和視直徑都將達到極值,視直徑為26.13角秒,地球距離火星5363.7萬公裡!(真正的極值似乎在26.16角秒?)

①-79241年00月00日(距離地球:0.358104AU/0000.0萬公裡,視直徑:26.16")?

②-78957年01月22日(距離地球:0.358739AU/5366.7萬公裡,視直徑:26.11")

③-57617年09月24日(距離地球:0.372452AU/5571.8萬公裡,視直徑:25.15")

④2003年08月27日(距離地球:0.372719AU/5575.8萬公裡,視直徑:25.13")

⑤25695年05月04日(距離地球:0.359769AU/5382.1萬公裡,視直徑:26.04")

⑥294851年09月20日(距離地球:0.358541AU/5363.7萬公裡,視直徑:26.13")

根據行星攝動,我們用軌道參數數值積分,計算出公元前50萬年到公元50萬年這100萬年之間火星與地球的距離。我們將數據以圖片坐標形式展現出來。

正負200萬年之間的火星與地球的最小距離變化圖,根據SOLEX數值積分軟體計算而得。

太陽系行星上發生的火星衝日的近期事件

從金星上看去的火星衝日:

從地球上看去的火星衝日:

由於火星衝日的定義限制,因此火星以外的行星不可見火星衝日景觀

從火星上看去的火星衝日:

從木星上看去的火星衝日:

火星與月亮最為接近的近期事件:(0.5度內,滿月大小以內,以昆明預報)

a)2017年01月03日星期二,火星與月亮的距離約0.42度(中午)

b)2021年04月17日星期六,火星與月亮的距離約0.26度(晚上)

圖片模擬的是2021年04月17日火星與月亮的位置圖,模擬地點:FSO。

模擬圖片來自:虛擬天文館軟體

月掩火星的近期事件:(以中國預報)

當火星合月的距離足夠近到月亮將火星遮住的時候,便會發生月掩火星事件。月亮距離地球近,因此火星在月亮的「背後」。

①2008年05月10日,月掩火星,我國西南可見。

②2021年04月17日,月掩火星,我國西南可見。

圖片為2021年04月17日月掩火星全球的掩星帶區域圖,來自:occult軟體

動畫圖片模擬的是2021年04月17日晚上月掩火星的位置圖,模擬地點:FSO。

模擬圖片來自:虛擬天文館軟體

部分名詞解釋

金星:是從太陽向外的第二顆行星。在大小上,金星和地球幾乎可以說是雙胞胎,它的質量為地球的82%。它繞太陽公轉一周需時225天,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略大於0.72天文單位,軌道近於圓形。金星每243天相對於恆星逆向自轉一次,所以在某種意義上金星上的「一日」比「一年」還長。

水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在0.39天文單位的平均距離上每87.97天繞太陽公轉一周。水星自轉一周需時58.64天,所以水星上的三「天」和兩個水星「年」一樣長。水星表面到處是環形山,基本上沒有大氣;溫度範圍-180度到430度。水星的直徑為4880公裡(大小介於月球和火星之間),質量約地球的5%。

木星:是我們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從太陽向外的第五顆,每11.86年繞太陽運行一周,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等於5.2天文單位。它的直徑是地球的11倍左右,質量約太陽的0.1%(地球質量的318倍),超過太陽系所有其他行星質量的總和。木星至少有16顆衛星和一組黯淡的環,它的主要成分是氫和氦。與其說木星是地球那樣的星系,還不如說它更像一顆演化失敗的恆星。

土星:是太陽往外的第六顆行星,是四顆巨行星之一,小於木星而居第二位。土星的直徑(赤道上)是地球的9.4倍,這說明它的平均密度只有水密度的70%。土星擁有非常突出的環系和至少20顆衛星,可能還有更多衛星將被發現;它與太陽的距離為9到10天文單位,每29.46年公轉一周。

火星:是從太陽往外第四顆星星,每686.98天沿軌道運行一周,與太陽的距離為1.38-1.67天文單位。火星自轉一次歷時24小時37分23秒,它的直徑為6795公裡(大約是地球直徑的一半),質量稍大於地球的十分之一。火星是一顆荒涼的行星,有很稀薄的大氣(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氣溫-111-26攝氏度。

角宿一:角宿一是顆三合星,角宿一(α Vir / 室女座α /英語:Spica)位於室女座,是全天空第十五亮的恆星,也是室女座最明亮的恆星。北半球的觀測者在春季夜晚,可以在東南方向的天空看到這顆明亮的1等星。想要找到角宿一,觀測者只需要沿著位於大熊座的北鬥七星的鬥柄和牧夫座的大角連成的曲線方向往下就可以看到它。角宿一是一顆藍巨星,屬於仙王座β型變星。角宿一距離地球有260光年之遙。

軒轅十四:軒轅十四(α Leo /獅子座α)為星官軒轅的第十四星,是獅子座最明亮的恆星(主星),英文名Regulus,也是全天空二十顆最明亮的恆星之一。

掩:一個天體在另一個天體前面經過的事件。太陽暫時被月球遮擋時的日食是掩的實例。月球和行星掩恆星和其他更遙遠天體的事件也時有發生。

月掩星:月亮在天空中每月移動一周,每小時約東移半度多,相當於月亮的視角直徑。月亮移動時常將恆星或行星掩蔽起來,這種現象稱為月掩星。觀測月掩星可以測定觀測者的地理坐標、研究雙星、測定太陽視差及月亮位置等,是業餘天文家感興趣的觀測項目之一。

掩星帶:在發生掩星事件時,地球上所能看見此次掩星事件的區域,位於掩星帶內的均可見不同程度的掩星事件。

赤經:天文學用來定義天體在天空上的位置的兩個坐標之一。天體的赤經(RA)是從一個叫做春分點的標準點向東量到該天體的角距離——相當於天體的經度。赤經的常用單位是小時(h)、時分(m)和時秒(s);1h=15度。

天體亮度:一般指目視星等,是表示一個天體明亮的指標。肉眼能見的天體極限亮度約為6等,夜空最亮的恆星天狼星約為-1.46等,太陽約為-26.74等,滿月約為-12.74等,金星最亮時約為為-4.89等,哈勃太空望遠鏡能拍攝到的最暗天體約為31.5等。【數值越小亮度就越亮】

視(角)直徑:是表示天體視覺角度大小的指標,月球和太陽視角(視直徑)在半度(30角分)左右,金星在10–66角秒(1角分),木星30– 49角秒。【1度等於60角分,1角分等於60角秒】示意:°表示度,'表示角分,「表示角秒。

天象:所謂天象是指日月星星發生的天文奇觀,亦指天空(文)現象。

地心:地球中心,很多預報常常以這個作為準確的全球性預報。

參考資料

1.有趣天文奇觀

2.微博

3.火星衝日地球所見(近距離萬年列表)

4.NASA-Planetary Fact Sheets

5.SOLEX軟體

6.When Was Mars Last This Close?

7.Calsky

8.Oppositions of Mars

9.oppositions martiennes

10.Petite notice sur les oppositions de Mars

11.Primer on Mars oppositions

12.THE 2018 PERIHELIC APPARITION OF MARS

13.Mars 2018

14.THE OPPOSITION CYCLE OF MARS

15.THE GREAT 2003 PERIHELIC APPARITION OF MARS

16.Mars Oppositions

17.MarsDist

18.Occult軟體

文章作者:零度星系(天文在線)

編輯用時:2018年7月3日-2018年7月6日

最後更新:2018年7月22日星期日

審核人員:Elizabai

注意:信息較多,如有錯誤,敬請指正。

結束,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全文排版:天文在線(零度星系)

轉載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就在今晚:15年一遇「火星大衝」與月全食將接踵發生
    東方網記者解敏7月27日報導:本年度最重磅的天象之一「火星大衝」將於今晚上演。此次火星衝日是十五年一遇的「大衝」,人們用肉眼就可以看到天空中的火星徹夜閃耀。  火星是人類最為關注的行星,為了讓更多人了解「火星大衝」發生的奧秘,我們整理了關於「火星大衝」的幾個你可能想知道的問題。  什麼是火星大衝?
  • 15年一遇:火星大衝,本月31日將離地球最近
    據悉,本月31日將迎來15年一遇的火星大衝,這將是15年來火星最接近地球的一刻,火星看上去將會更大,更美。你知道什麼是火星嗎?火星到地球的距離火星距離地球近距離約為5500萬公裡,最遠距離超過4億公裡。兩者之間的近距離接觸大約每15年出現一次。1988年火星和地球的距離曾經達到約5880萬公裡,而在2018年兩者之間的距離將達到5760萬公裡。
  • 火星大衝,十五年一遇,你錯過了什麼?
    作為2018年天宇「年度大戲」,備受矚目的「火星大衝」就在昨晚今晨結束了,十五年一遇的天文奇觀,你是不是又不知道,又錯過了呢?不少人問火星大衝是什麼意思?我就給那些童鞋們科普下,當火星繞日公轉運行到與太陽黃經相差180度時,稱為「衝日」。
  • 月全食、火星大衝 兩項天文奇觀今夜明晨齊上演
    天文愛好者的福音來了!今夜明晨,包括「超長待機」的月全食、十餘年一遇的「火星大衝」都將上演。民眾甚至可以在28日凌晨3時30分左右,給二者拍一張「合影」。  火星大衝:15年或17年才發生一次  作為2018年天宇「年度大戲」,備受矚目的「火星大衝」即將在今夜上演。  那麼,何為「火星大衝」呢?據媒體報導,有專家解釋稱,當火星、地球和太陽依次排成一條直線時,稱為「火星衝日」。而當「火星衝日」時,火星如果恰好位於「近日點」附近,就稱為「火星大衝」。
  • 「火星大衝」本世紀最長月全食大戲上演
    2018年7月28日,在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新安江古民居處拍攝的「月全食」奇觀。(圖片經過後期合成)圖片作者/視覺中國2018年27日晚-28日凌晨,天宇接連上演兩場天文奇觀。「火星大衝」 率先登陸夜幕,許多天文愛好者苦等了15年,而下一次火星大衝則要等到2035年。  接著,繼今年1月31日之後,又一場精彩絕倫的月全食 ,於28日凌晨現身天宇。這將是本世紀持續時間最長的月全食。全食階段可持續1小時43分。而下一次想在我國看到月全食要等到2021年。
  • 又是火星大衝時——火星大衝周期漫談
    (來源:《天文愛好者》,繪製:張一潔)   火星為什麼會有「大衝」呢?我們知道,行星繞太陽公轉的軌道都是程度不一的橢圓形。因此它們公轉一圈時,會有一次離太陽最近,這時所在的軌道位置叫做近日點;還會有一次離太陽最遠,這個位置叫做遠日點。
  • 七月星空好戲連連:火星大衝十五年一遇 月全食趕上「最小滿月」
    15年一遇的火星大衝,錯過要等到2035年「再相逢」;月全食則恰好趕上「最小滿月」;肉眼可見的幾顆行星的觀測條件都不錯,最難被觀測的水星將發生東大距……7月的星空好戲連連,讓人眼前一亮。雙星伴月時間:7月15日觀測:娥眉月將來到水星東大距發生的天區,與水星和金星形成雙星伴月。火星衝日時間:7月27日13時12分觀測:火星行至自2003年8月至2035年9月間與地球距離最近的位置,紅色的火星將既大,且非常明亮。此後的整個8月都將是2018年整夜觀測火星的最佳時機。
  • 歷史上的今天1988年9月24日百年難遇火星「大衝」開始
    歷史上的今天1988年9月24日百年難遇火星「大衝」開始 2013-09-02 10:07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火星大衝」是什麼?一眼讓你看明白
    15年一遇的火星大衝就要到來了,什麼是火星大衝呢?就是太陽,地球,火星在同一直線時的天文現象。為什麼不會像月全食那樣出現盈缺呢?因為火星距離地球較遠,地球的陰影無法覆蓋火星表面,就像一隻蚊子飛過燈泡,蚊子的影子幾乎看不到一樣,站在火星上看,太陽中間會有個小黑點,那就是地球。
  • 火星大衝「巧遇」血月 雙重奇觀別錯過
    天文愛好者別錯過!周五晚可看到火星與地球距離達到最近的「火星大衝」天象,而周六凌晨將上演超長的「血月」,堪稱雙重奇觀!一眼望上夜空,火星是在「血月」的下方偏向右邊。「火星大衝」並不常見。這種天象每15年或17年才會發生一次,上一次出現在2003年8月29日。在「大衝」期間,火星與地球距離達到最近,看上去比平時顯得更大也更明亮,比平均大了4倍。屆時,閃亮的「紅星」難得一遇,非常值得觀賞。
  • 「火星大衝」與地球運動
    7月27日晚,2018年度的重磅天象——「火星衝日」完美上演,這是15年一遇的「大衝」。 「火星衝日」是什麼意思呢?「火星大衝」又是什麼意思呢?這些天文現象是怎樣產生的呢?當地外(地球軌道外側)行星,即火星(或木星、或土星、或天王星、或海王星)與地球太陽成一直線(或接近一直線),但地球位於中間位置時(圖④),稱為「衝」。所謂的「火星衝日」,即太陽、地球、火星成一直線(或接近一直線),地球處於中間位置,太陽和火星分別位於地球兩側(如下圖)。
  • 兩大流星雨、火星衝日 2020年還有這些天文奇觀
    2020年還有這些天文奇觀·兩大流星雨「陪你去看流星雨落在這地球上……」對於「追星族」來說,2020年有兩大盛宴待饗。·火星衝日如果你錯過了前段時間的三星伴月、火星合月,還可以期待火星衝日。10月14日,天幕將上演火星衝日。屆時,火星位於日地連線上,並且和地球同位於太陽的一側。而當火星在接近近日點時衝,則稱為大衝,在太陽系的行星大衝之中,火星大衝是最為典型而壯觀的。
  • 「火星大衝」邂逅「紅月亮」:沒有專業設備也能欣賞到的美麗相遇
    vid=527041   新華網北京7月27日電(陳杰 馬芸菲)作為2018年宇宙「年度大戲」,備受矚目的「火星大衝」邂逅「紅月亮」的戲碼即將在今夜上演。到底啥是「火星大衝」?月亮為何會變紅?我們怎樣才能欣賞到如此美麗的天文奇觀?7月27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行星科學家、科普中國形象大使鄭永春做客新華網訪談間,為你揭秘這場宇宙中的美麗「邂逅」。
  • 今日火星大衝、月全食同時上演 市民可到曲靖觀測站觀看
    火星為15—17年發生一次大衝日,上次大衝日是2003年。對此,雲南天文臺曲靖觀測站將免費對市民開放,市民可用300毫米口徑的大天文望遠鏡看難得一見的紅色火星。路線:乘9路公交車到曲靖婦女兒童中心站下車,再乘電梯到12樓,沿辦公區走道到另一端樓梯,上到14層即是曲靖天文觀測站。
  • 就在今晚,20年一遇的雙星伴月別錯過
    寇文解釋,「由於木星圍繞太陽運轉一周大約需要12年,土星則需要約30年,所以大約每隔20年木星、土星才會看起來比較靠近。因此,當它們『分手』後,想再次看到木星、土星『雙星伴月』的現象,差不多要再等20年了。」
  • 火星大衝最佳觀測時間介紹 臨沂網友日落後徹夜可觀看
    想必臨沂的網友們都在朋友圈知道了今晚將會有火星大衝和月食的消息,月食大家其實都不陌生,那麼火星大衝呢?這次火星大衝的確難得,錯過可惜,一定不要錯過最佳觀測時間。   火星於7月27日13時12分上演「衝日」表演,而且這次「衝日」特別之處在於這是十五年一遇的「大衝」。
  • 「血月」與火星大衝「同框」 全球多地賞美景(圖)
    中新網7月28日電 綜合報導,北京時間27日夜間至28日凌晨,約15年一遇的「火星大衝」和「超長待機」的月全食現身夜空,兩個天文景觀「同框」,吸引了全球多地民眾觀看。當地時間7月27日晚,德國柏林,夜空中的「血月」與其右下方的火星。歐洲、俄羅斯、非洲及中東地區的月全食清楚可見,亞洲和澳洲的大部分地區也可觀賞這個壯觀的天象,但若干地區的雲層遮蔽了夜空的主角「血月」。北美或大多數太平洋國家的民眾則無緣親眼目睹此次的月食現象。
  • 2020年4月15日天文奇觀三星伴月觀看指南(時間地點+直播)
    2020年4月15日天文奇觀三星伴月觀看指南  觀看時間:2020年4月15、16日黎明時分    據微博天氣預報官方帳號:4月15日至16日黎明時分,一輪下弦月將先後與木星、土星、火星「約會」,上演「三星伴月」的精彩戲碼。屆時,如果天氣晴好,早起出行的公眾有望在東南方低空看到這4個明亮的天體「相依相伴」的熱鬧景象。
  • 最長「血月」邂逅「火星大衝」釀奇景
    報導稱,除了月食,天文愛好者還能非常清晰地看到火星。隨著火星迎來15年一遇的「大衝」,它會變得又大又亮。在火星「衝日」期間,火星和太陽位於地球相對的兩側。在月球附近可以看到火星,這使它很容易被找到。德國業餘天文學家協會會長斯文·梅爾歇特對德新社記者說:「對今天的人們來說,這是一個空前的天文事件。」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今明可賞罕見天象「火星大衝」與「血月」
    橙紅色的「火星」本月27日迎來十五年一遇的「大衝」,而28日晨精彩的月全食也將現身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