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月球的最新冷知識:水分子會「跳舞」、礦藏比地球少

2020-12-16 澎湃新聞

月球是全體人類共同的圖騰。「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千載之下,月球一直能引發人類無限的迷思和柔情,人類也不吝將各種美好的名字和詞彙賜予月球:黛安娜、嫦娥等等。

距離人類第一次踏上月球已經50年。此後,我們對這個地球最近鄰居的了解突飛猛進,對它的痴迷也從未減弱。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在7月16日的報導中,為我們梳理了有關月球的5個最新且最迷人的科學發現。

表面有水在「跳舞」

長期以來,科學家認為,月球表面乾燥,不適宜液態水存在。

但2009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月球勘測軌道器」(LRO)提供的數據表明,月球上有水冷凍在月球兩極隕石坑中孤立的冰穴裡。

LRO最近進行了升級,升級後的設備「萊曼阿爾法測繪儀」(LAMP)讓科學家們可以近距離觀察月球表面的水。LAMP提供的數據顯示,隨著一天內月球表面的變暖和變冷,水分子會在月球表面「跳舞」。

探測發現,月球向陽面水分子大部分時間與月球土壤緊密結合。月球在中午前後表面溫度達到峰值,月球受熱,水分子融化並被加熱,然後在不同的寒冷地點「手舞足蹈」,直到找到一個足夠冷的地面,再被月球表土吸收,或在被吸收前上升進入大氣層。

NASA強調稱,月球水是隨著時間推移而積累起來的,而不是像以前推測的那樣來自太陽風中並以「雨滴」形式落下。

對於人類探險者來說,月球水可被人類用來製造燃料,或用於輻射防護和熱管理。當這些材料不用從地球運來時,未來探月任務將會變得更為經濟。

包括美國在內的多國均透露要在不久的將來在月球打造有人月球基地,因此,這些新發現為將來登月任務中利用月球土壤之水打開了大門。

南極下方有大量金屬

與太陽系中的其他天體相比,月球並不是特別大。然而,它相對較小的尺寸掩蓋了其最有趣的特徵之一:一個直徑約2240公裡、深13公裡的巨大隕石坑——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該處也是我國的月球探測器嫦娥4號的著陸點、玉兔二號的活躍地。

南極—艾特肯盆地在大約40億年前形成,是太陽系中保存下來的最大的隕石坑。雖然更大的撞擊可能發生在整個太陽系,包括地球上,但大部分的痕跡已經消失。

今年4月,研究人員在《地球物理通訊》月刊撰文稱,南極—艾特肯盆地地下深處埋藏了約2.4千兆噸的巨量金屬,其顯然正在改變月球的引力場。

研究人員不確定這塊巨大的金屬是如何被困在月球表面之下的。模擬結果表明,它可能是鐵鎳小行星的重要殘餘物。這顆小行星墜毀在月球遠端,並在大約40億年前形成了巨大的南極—艾特肯盆地。

這些巨量金屬的「廬山真面目」有待進一步的探測才能揭示。南極—艾特肯盆地是研究宇宙中災難性撞擊事件最好的自然實驗室之一,這是一個古老的過程,塑造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巖石行星和衛星。

月球正在收縮震動

一項基於阿波羅任務數據的新研究發現,和地球一樣,月球在地質構造上仍然很活躍,就像我們的地球產生地震那樣,月球也在產生「月震」——可能是因為月球正因內部冷卻而收縮形成斷層,引發了月震。

科學家重新審視了1969年至1977年間執行阿波羅登月任務的地震設備收集的月球數據,他們將月震數據映射到月球表面的逆衝斷層或陡坡(階梯式懸崖)的衛星圖像上,得出了上述結論。

他們表示,當地殼運動時,一部分地殼被推到另一部分之上,就形成了斷層。這些斷層從表面上看是不尋常的懸崖,矗立在高處,綿延數英裡,在NASA的LRO拍攝的圖像中可見。 研究人員發現,大約25%的月震可能由這些斷層釋放的能量產生,而不是由小行星撞擊或月球深處的活動產生。

研究人員寫道,這些斷層廣泛散布於月球表面各處,存在時間估計不超過5000萬年,斷層的年齡和分布暗示它們在月球內部冷卻時出現,導致其外殼收縮。

月球並沒那麼「富有」

月球,作為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與地球「相依相伴」直到現在。在很多人眼裡,月球不僅是一顆衛星,或許更像是一個未知的「聚寶盆」,但最近的一項研究或許要讓他們失望了!是的,想去月球淘金的朋友(當然,前提是到得了月球),還是放棄吧。

最新研究表明,月球上金、鉑等「高親鐵元素」(HSE)的儲量遠比地球上的少。

所謂高親鐵元素,是指高度親近鐵的元素,即金、銥、鋨、鈀、鉑、錸、銠和釕等,而研究發現這類元素在地球的地殼中比在月球中豐富得多。

要解釋這一點,科學家們不得不追溯月球的形成歷史。

大約45億年前,一顆被稱為「忒伊亞」(Theia)的火星大小的行星猛烈撞擊原始地球,撞擊將兩個天體上的大量物質拋灑到太空中,隨後,噴射出來的有些物質重新回到傷痕累累的地球上,有些物質則合併到一起形成了月球。

既然如此,為什麼地球上的高親鐵元素比月球多很多呢?研究人員認為,這些金屬可能是後來小行星撞擊地球帶到地球上的。此外,月球的引力較弱,因此月球不太善於抓住撞擊物(包括HSE),導致很多物質都跑到太空去了。而保留在月球上的少量HSE可能在月球的巖漿海洋冷卻和凝固之前到達,因此,這些物質被納入月球的內核中,導致這些元素在月球上探測到的比較少。

月球是個「雙面嬌娃」

自「阿波羅」時代起,科學家就知道,月球有兩面:面向地球的一面較為平坦;月球背面則起伏不平,遍布成千上萬的撞擊坑。為什麼會這樣?澳門科學家給出了答案:遠古時期一顆矮行星與月球的碰撞給月球表面留下了永久傷痕,使其變身為「雙面嬌娃」。

模型顯示,月球如果與比穀神星這種矮行星略小的天體相撞,最吻合現在這種兩面截然不同的情況。這個天體的直徑約780公裡,以每小時22500公裡的速度與月球靠近地球的一面相撞,撞擊產生大量碎片,最終落在月球背面,使月球背面月殼比近地一面厚5—10公裡,也使月球面向地球的一面沒有多少隕石坑。

研究人員指出,這一撞擊假設還有助於解釋為何在地球和月球表面測量到的鉀、磷和鎢-182同位素存在差異,這些元素可能來自這次大撞擊,在月球形成之後降落在月球上。此外,新研究也為進一步解釋太陽系內其他不對稱天體(如火星)提供了新見解。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月球真正的「內在」還有待我們重返月球,深入研究,才能揭示。

(原標題 關於月球的五個最新冷知識)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關於月球的五個最新冷知識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在7月16日的報導中,為我們梳理了有關月球的5個最新且最迷人的科學發現。        表面有水在「跳舞」        長期以來,科學家認為,月球表面乾燥,不適宜液態水存在。
  • NASA在月球發現水分子!更厲害的是,俄羅斯在44年前已發現
    再次遇到水後,它們便會再次甦醒過來。簡而言之,任何地球生命的生存都需要水。 尋找水,是尋找地外生命的關鍵因素 因此科學家們在尋找地外生命的過程會以尋找液態水為主要目標。首先,如果某一顆星球上存在液態水,那麼說明存在水的地方有著較適宜的溫度,因為水要在一定溫度區間內才會保持液態狀態。
  • NASA首次在月球發現水分子
    昨天晚間,美國航天局(NASA)正式對外宣布,他們在陽光照射下的月球表面,首次探測到水分子。這些水分子是在月球南半球的克拉維斯環形山發現的,也是由美國航天局的SOFIA(平流層紅外天文臺)探測到的。NASA首次在月球發現水分子SOFIA是一個由波音747SP改裝的天文臺,飛機上架設了直徑2.69米的望遠鏡,該望遠鏡能夠捕捉到水分子的特定波長。SOFIA飛行高度高達13716米,高過地球大氣層中99%的水蒸氣,從而能夠更清晰地看到宇宙。這一發現意味著,月球上的水不僅局限於南極深處的寒冷地帶,還可能分布在月球表面的任何地方。
  • NASA在月球上發現水分子,為什麼一定要尋找液態水?
    眾所周知,液態水只能在一定溫度下存在,低於零攝氏度它會變成固態,高於100攝氏度它會逐漸變成氣態,因此一顆星球存在液態水,那就說明這顆星球上的溫度在0~100℃之間。其次,液態水的存在還受到星球引力環境的影響。在標準大氣壓的環境中,液態水始終會在地球表面流淌。但在微重力環境中,液態水則會飄散在空中。
  • 關於月亮的8個冷知識
    關於月亮的8個冷知識你聽說過「藍月亮」嗎?它並不是指人們用肉眼可以看到藍色調的月亮,而是指天文曆法中的一種特殊現象。當一個月出現兩次月圓之夜時,第二個滿月就被賦予了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名字,「藍月亮」。當然,當地球大氣層出現某些汙染物時也可能出現藍色的月亮。
  • 月球發現巨大礦藏,儲量超過夏威夷島,為何人類不去開採?
    月球發現巨大礦藏,儲量超過夏威夷島,為何人類不去開採?我們都知道地球的衛星是要月球,月球對我們來說意義重大,我國古代許多神話傳說都離不開月的身影,像是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等,它也是人類第一次進入太空時就踏足的星球。
  • Water on the Moon could sustain a lunar base 月球表面的水分子...
    Water on the Moon could sustain a lunar base 月球表面的水分子可能有利於建立人類基地
  • 月球表面太陽照射處也存在水?NASA公布最新發現
    中新網10月27日電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26日稱,在月球被太陽照射的表面發現了水分子。這表明水不僅僅分布於月球的極地陰暗處。不過這些水分子並不一定能夠成為資源,作為對比,撒哈拉沙漠的含水量是此次檢測到的月球土壤含水量的100倍。
  • 你知道宇宙中最冷的地方在哪?地球和月球上呢?
    零下272℃,你說冷不冷?宇宙很大,地球很小,按照人類目前探索的結果,回力棒星雲,也叫布莫讓星雲,是宇宙中最冷的地方!這個地方比月球,比火星等區域還要冷,離我們比較近的珠穆朗瑪峰冷的時候到-50多度,東西伯利亞的北極到零下71度,這樣一對比就會發現,是真的很冷!
  • 天文冷知識:關於月球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十個關於月球的知識1小巧玲瓏如果你在5分硬幣旁邊放一個綠豆,那麼你就可以很好地了解月球與地球的大小了。APOLLO 11 BOOTPRINT在月食期間,地球位於太陽和月亮之間,阻擋了投向月球的陽光。 月食有兩種:當月亮和太陽位於地球的兩端時,會發生月全食;只有部分地球陰影覆蓋月球時,會發生部分月食。在月食的某些階段,月亮會顯得微紅。
  • 與太空相關的7個冷知識,每一個都能顛覆你認知
    可見宇宙是如此之大,那麼在浩瀚的宇宙中,藏著太多太多的神秘了,科學家們每時每刻都在不斷地探索著宇宙,目前也了解了一些關於宇宙有趣的事實。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這7個顛覆你認知的太空冷知識吧。冷知識1:月球上也會發生地震月球上也會發生類似地球的地震,稱為「月震」,月震的頻率比地震小多了,釋放的能量也小於地震。月震的震源深度在月球表面以下700公裡到1000公裡處,而絕大部分地震的震源深度僅十幾公裡到幾十公裡。
  • 與太空相關的7個冷知識,每一個都能顛覆你認知
    可見宇宙是如此之大,那麼在浩瀚的宇宙中,藏著太多太多的神秘了,科學家們每時每刻都在不斷地探索著宇宙,目前也了解了一些關於宇宙有趣的事實。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這7個顛覆你認知的太空冷知識吧。冷知識1:月球上也會發生地震月球上也會發生類似地球的地震,稱為「月震」,月震的頻率比地震小多了,釋放的能量也小於地震。月震的震源深度在月球表面以下700公裡到1000公裡處,而絕大部分地震的震源深度僅十幾公裡到幾十公裡。
  • 關於地球的6個小知識,你知道麼?
    地球作為我們唯一的家園,關於它的這些知識你知道嗎?1. 地球上只能看到月亮的一個面:人們發現從地球上看,月亮的景色是不會變化的。而且總是以一面對著地球,仿佛有意不讓人看到它的背面一樣。這是因為月球不僅繞地球轉動,它還可以進行自轉,而且它自轉一圈的時間與公轉一圈的時間剛好一樣,因此地球上的人永遠只會看到月球的一面。2. 地球周圍的人造衛星巨多:我們知道地球除了月亮衛星還有很多人造的衛星,它們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的便利。
  • 新知| 這一次,科學家真的確定月球有水
    人類探索60年  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就有科學家提出了在月球兩極的永久陰影區可能存在水冰的設想。「1994年,美國克萊門汀號飛船(Clementine)攜帶的雙站雷達在月球南極探測到疑似『冰』的異常回波信號,這也是月球極地可能存在水冰的首次探測證據。但是該發現一直存在爭議,因為其他的因素也會導致這種異常雷達回波。
  • 人類月球日|回顧中國探月之路 了解這些關於月球的知識
    ●關於月球的知識,你知道多少1.月球有幾歲?一項最新的分析結果稱,月球的年齡為45.1億歲,比太陽系晚6000萬年誕生。2.月球有多大?月球基本上是個圓球體,平均直徑約為3476公裡。月球的表面積有3800平方公裡,大約是中國陸地面積的4倍。月球的體積僅為地球的1/49。3.月球有多重?月球的質量相當於地球的1/81,由於質量小引力就小,月球的表面重力是地球的1/6。4.月球距地球多遠?月球繞地球公轉,有時近有時遠。
  • 為什麼你會在冰上滑倒?舌頭為什麼會粘在冰上?關於冰的冷知識
    發現冷知識,解凍冷芝士,增漲你姿勢,昨天晚上北京下雪了,窗外的雪融化,又凍成了冰,我手腳冰涼的狐狸弟弟,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冷上加冷」的關於冰的那些話題。因為比如:「江、河、湖、海」三點水的字,都代表可流動的水,然鵝,兩點水的字比如:「冷、涼、悽、凋、凍、凜」多數都代表冷。5、在同樣質量下,冰比水的面積大,是因為水凝固的冰之後,會改變之前的密度,水的密度是1克/立方釐米,而冰的密度只有0.8-0.9克/立方釐米,所以一杯水變成了冰,體積也會跟著增大。
  • 地球氧氣竟然能「吹」到月球?科學家發現,月球鐵礦被氧化
    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衛星,也是地球附近唯一的一顆天然衛星,自從1969年美國發射「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成功登陸月球那刻開始,人類便揭開了探索月球的序幕。儘管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天體星球,但是我們對於月球的了解卻還是不深,由於月球的自轉和公轉是同時進行的,因此我們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這無疑加深了月球的神秘感。而在今年九月份,有天文學家更是在月球上發現了赤鐵礦,這讓許多科學家目瞪口呆,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地球的天然衛星-月球,它的溫度到底是多少呢?
    月球的一半將持續約十四個地球日的白天,同時另一半將持續十四個地球日的夜晚。月球上的白天,溫度可達127攝氏度(260華氏度)。當月球上太陽下山後,溫度會顯著下降。由於太陽不再加熱月球表面,月球表面溫度可降至-232攝氏度(-387華氏度),這是我們太陽系中最低的溫度,這意味月球表面會變得比冥王星還冷。
  • 細說關於南極洲的冷知識,南極洲為什麼會這麼冷?
    南極洲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地方,會有如此寒冷的天氣?南極洲位於地球的南端,是覆蓋南極的一片區域。地球時時刻刻都在旋轉,同時也在繞著太陽轉圈,太陽光從很遠的地方照過來,地球的腰帶位置也就是赤道附近正好受到太陽光直直的照射,所以這裡的平均溫度就比較高,而地球的頭和腳也就是南極和北極只能被陽光斜斜地照射,甚至一年中還有很長一段時間看不到太陽,接收到的光照相對就少得多,南北極缺少陽光,溫度當然就比較低了。
  • 如果月球的重量減半,地球會怎麼樣?
    如果月球變輕了,就會更靠近地球,因為原本把月球繞地軌道慢慢拉寬的潮汐力減小了,這對於地球和地球上的生物都會有很顯著的影響。月球的實際軌道平均距離地球約38萬3990公裡,不過每年會向外移約4公分。那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