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和中國因為「薩德」問題在今年一開始的時候使得兩國人民有產生嫌隙的現象,而這種現象對於中國其實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是對於依賴中國龐大客戶群體的韓國來說,韓國經濟正在遭遇嚴重危機。這些都在房地產,旅遊業,一些電子汽車行業都有得到體現。但是韓國目前還是不會放棄中國這個龐大的客戶群體的國家,應該是緊抓不放。
韓國旅遊業嚴重打擊
韓國旅遊業從1月份開始就一直走下坡路線,不論是業績還是去韓國旅遊的人數,這些給韓國銷售類行業,還有韓國酒店行業都有巨大的打擊。並且五月份的時候中國遊客購買量又減少了40%,而且對韓國航空公司在中國航線上的一個季度就有26.6%,而免稅店也是受到重創。這些都給韓國的經濟帶來不少的打擊,並且韓國明星的主流文化在中國也不如以前好推廣了,很多中國民眾紛紛為了國家而放棄自己喜歡的韓星。
而有消息韓國有望迎來一個4000人的中國去韓國旅遊的團體遊,這如果是真的話,應該會給韓國旅遊業經濟帶來回暖。不過就算回暖,這種虧損的狀態至少得持續一年方會有真正回暖趨勢。而且「薩德」問題一直沒有解決的話是很難真正讓中韓兩國關係恢復往日面貌。
韓國房地產行業價格波動
韓國房地產一直受到中國人的熱捧,並且之前因為有不少中國人在韓國購買多處房產,造成韓國房產得到上升。而自從「薩德」以後,幾乎沒有人敢在韓國購買房地產了,這和兩國之間的關係特別有直接的關係。因為兩國之間關係不好的話,金錢流通是非常困難的,而已經購買了韓國房產的中國客人都在後悔,並且有打算撤資的想法。而中國是韓國購買房產的最大一個外國群體了,中國人認為韓國的房價低,環境好,適合做投資。只不過「薩德」的關係使得中國人已經不敢買,有些因為愛國,有些因為金錢流通困難,有些因為兩國外交現在處於不好的階段。
韓國企業來中國投資
雖然「薩德」問題使得兩國之間的矛盾日益擴大,但是隨著文在寅的上臺後,有破冰的趨勢。而「薩德」這個項目因為對於環境審查還未通過暫且擱置,這也給了中韓兩國緩和的趨勢。韓國很多企業都來到中國進行投資,比如韓國的醫藥公司DRTech、洗滌劑品牌e-seje、韓國家具品牌Hanssem等都在華增加了投資或是進軍中國市場。而韓國生物傳感器和模塊製造商Crucialtec也是跟中國的公司準備一起投資來發展指紋智能識別卡這一領域。因此「薩德」問題並沒有組織韓國企業來到中國投資,而且中國的龐大人口帶來的是潛在的大型客戶群體,對於韓國是個重大的誘惑。這是否是文在寅日前去美國的時候讓韓國企業紛紛去美國投資的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