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杯子又搞事情,「免費杯」背後有何秘密?

2020-12-18 銷售與管理

文:套路編輯部

這款杯子憑藉造型深深吸引了我,畢竟顏值就是正義,而且星爸爸還說,這個杯子是可以重複利用的,並且有的門店還可以免費送杯子!

我終於按耐不住自己躁動的心,決定去嘗試一下。

但結果卻讓我大失所望,它的顏值和口味完全不成正比,再順手翻了翻網上的評價,有同感的還蠻多。

網友們對星巴克的飲品評價

星巴克不愧為被咖啡耽誤的設計師,每次推出的杯子都深得我意,而它的杯子都像「鉤子」一樣深深地埋在我的心裡,吸引我去買各種飲品。被顏值吸引的人不止我一個,很多人紛紛表示要去打卡。(只能祝打卡的小夥伴好運了)

星爸爸用杯子的顏值來吸引消費者買飲品也不是一回兩回了,這次竟推出了可重複利用的杯子,這背後有什麼貓膩呢?接下來我們就來聊一聊星爸爸這波操作,利用的一個微妙的心理學效應:鳥籠效應。

1 什麼是鳥籠效應?

鳥籠效應起初源於一次打賭,心理學家詹姆斯對朋友卡爾森說:

我敢打賭,會讓你在不久的將來養一隻鳥。

卡爾森不相信,說自己從沒有想過養鳥。過幾天,詹姆斯送給卡爾森一隻空鳥籠,卡爾森欣然收下,並把鳥籠放在自家書桌上,大部分拜訪的客人都會問卡爾森養的鳥去哪裡了,他只好一遍遍解釋,最後萬般無奈買了一隻鳥。

毫無疑問,詹姆斯贏了,而這個現象被他命名為「詹姆斯空鳥籠效應」,也叫「鳥籠效應」。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會在偶然獲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礎上,繼續添加更多自己原本不需要的東西。就像開頭提到的星巴克新品茶飲,它的免費杯子就是一隻「鳥籠」,利用杯子的顏值吸引我們不斷地去嘗試新品。

那麼,鳥籠效應改變我們想法的原因是什麼呢?鳥籠效應之所以奏效,背後的原因有兩個:

① 慣性思維

大部分時間,我們很難去親眼看到事情的真相,所以對很多事情會用常規思路進行推理。

正常人看見鳥籠的第一反應是,這個是養鳥的籠子,或者說這裡曾經有過一隻鳥,沒人會覺得,會有人會買一隻鳥籠放在家裡做裝飾品,這不符合常識。

這就好比,你看到復聯,就會想到鋼鐵俠、美隊;看到網際網路運營,就會想到運營研究社。這就是慣性思維在左右我們的想法,讓我們優先想到一些固定搭配的事物。

② 外界因素和心理壓力

卡爾森原本並不想買鳥,但是空蕩蕩的鳥籠讓每一個人都以為他養過鳥,為了避免以後再被人問及同樣的問題,卡爾森迫於心理壓力買了並不想買的鳥。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被「鳥籠效應」左右,比如:

大家幾乎每天都會用外賣軟體訂餐,你會發現 App 會給你發各種優惠券,拿著優惠券你有時就會想:要不用了吧。

外賣的各種紅包

除了吃飯,購物時你會收到天貓超市無差別贈送的優惠券,拿在手裡有點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那就去店裡逛逛吧,一買就收不住了。

天貓超市的優惠券經常「套路」我各種湊

優惠券就像「鳥籠」,得到的時候用戶並沒有付出什麼,但如果不用,就會有一種心理暗示:拿都拿了,不用好虧啊。於是消費動機就產生了。

曾經號稱「幹掉星巴克」的連咖啡,也是玩「鳥籠效應」的好手。連咖啡除了給用戶發折扣券,還有一個特別的功能:「成長咖啡」。用戶每次消費或者分享都可以獲得一定單位的咖啡(0.1 杯、0.2 杯),等到湊滿一整杯就可以兌換一杯真正的咖啡。

殊不知這些「小單位咖啡」就是一個個「鳥籠」,讓消費者不斷地下單或者分享。

連咖啡的「成長咖啡」

同樣地,很多遊戲也用到了「鳥籠效應」。玩王者榮耀的小夥伴都知道,只要你一登入遊戲界面,就會領獎領到手軟,拿到的鑽石(遊戲貨幣)、銘文(英雄能力變強),你會想反正都拿了,不如去遊戲商城轉轉。

這裡的遊戲鑽石就屬於鳥籠的範疇,用鑽石吸引你進了商場,買英雄,買完英雄,你得買皮膚啊(為了帥&美),買了皮膚還得買銘文(讓我們變得強大,不被噴),這都是搭配使用的,更好地吸引你買買買。

鳥籠效應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多,尤其是商業領域,學會合理利用可以獲得意想不到的驚喜。

2 如何利用「鳥籠」讓銷量爆增?

事實上,很多商家都利用了「鳥籠效應」,讓消費者買了一堆本來不想買的東西。那麼作為商家如何利用空鳥籠效應讓銷量暴增呢?

1.不斷地給用戶送「籠子」

簡單來說,送「籠子」有 2 種方式,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產品來選擇不同的方式。

① 免費送產品的「互補品」

第一種方式,就是送商品的互補品。什麼是互補品呢?就是消費者只有在兩種商品同時擁有的時候,才可以獲得滿足。通俗點說就是和產品強相關,這樣才更容易讓用戶產生購買慾望,比如魚和魚缸、switch 和遊戲卡等。

所以,想提升魚的銷量,可以送漂亮的魚缸;想提升 switch 的銷量,可以送遊戲卡等;

② 相關推薦+贈送優惠券

當用戶已經在你這裡消費了,怎麼能讓他再次消費呢?這個時候就可以啟用搭配推薦了。比如你在逛某貓某寶某東的時候,系統可能會給你自動推薦一些商品,但這些商品不是隨便推送的,而是根據你的瀏覽記錄或者訂單情況來的。

但是光顧著推薦還不行,用戶也不是那種看到什麼就買的人,然而當你踢上臨門一腳「送個優惠券」的時候,他可能就會動心了。

比如我前兩天在網上買了一件衣服,結果賣家在我收到貨後,給我推薦了搭配款,然後還告訴我,最近他們換季搞活動,新品滿 299 可以減 20 元,我沒忍住就又下單了。

當然啦,互補品也好,優惠券也罷,都不是隨便送的,否則「鳥籠效應」會失效。

2.這種情況下,鳥籠效應會失效

有的同學可能問了,我的產品相關贈品送了,優惠券也贈送了,為什麼用戶還是不買帳呢?

事實上,「鳥籠效應」在真正的應用過程中,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你送給用戶的「籠子」一定要讓他們充分地感受到價值感。就像現在的優惠券,現金券都屬於鳥籠。但如果你隨意發,對方肯定是不會珍惜的。

所以一定要發和用戶購買習慣相關的優惠券,另外還要找充分的理由給用戶發放,比如換季、店慶、品牌日、新勢力周等等。

另外,我們提到「籠子」可以是產品的互補品,但是價值不能差距過大。比如電腦和滑鼠或者鍵盤都是互補品,但是你想用送鍵盤提升電腦的銷量,成功率可能並不是很大。再比如你想用開瓶器來提升紅酒的銷量,恐怕效果也不是很樂觀。

那麼怎麼能讓用戶覺得「籠子」有價值,並想買你的產品和它相配呢?

知乎網友@鎂客堂劉宗昊 講到過一個用「空鳥籠效應」提升紅酒銷量的故事。

他不是給用戶送送開瓶器,因為開瓶器的價值感不夠,他使用的是紅酒的酒架,而且紅酒的酒架還有很多的凹槽,不會只放一瓶紅酒,這直接導致了客戶一箱一箱的購買。

除了直接用價值感超強的商品當「籠子」之外,還有更厲害的操作:讓顧客親自體驗,也是一種能讓顧客珍惜的方式之一。

比如想提升魚缸的銷量,不是單純地贈送用戶魚。而是讓用戶先釣魚,因為用戶親手花時間花精力花心思去獲取的,他們就不會輕易捨棄。

3總結

鳥籠效應是一個很神奇的心理學效應,在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它的應用。

商家經常會利用鳥籠效應套路消費者不斷地買買買,如果巧妙應用可以讓產品的銷量爆增。

但在這裡,我想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上說幾句,嘻嘻。

消費者想要避免被商家套路,要做的就是關注自己,控制自己的購物慾望。在糾結要不要這個物品的時候,那麼這個物品就是你不需要的。

另外,還要特別注意商家的免費陷阱。除此之外,在辦會員或者充值卡的時候,要評估自己的消費頻次,是不是經常去消費,如果不是的話,一定要理性拒絕。

相關焦點

  • 從星巴克的杯子之路,到喜茶吸管杯的杯子經濟
    雖然星巴克是想通過「留白」歡迎消費者提供更多「屬於他們自己的故事」,但消費者們覺得這根本就是設計師偷懶,是缺乏誠意的體現。被「星粉」們一通口誅筆伐後,星巴克再也不敢再鋌而走險了,2016 年一口氣推出了 13 款不同的聖誕節限量紙杯。
  • 父親節星巴克推出的「星空藍」杯子,又潮又暖
    父親節挨著618,商家各種海報、文案、促銷借勢,把節日的氛圍推向了一個小高潮,而時尚的星巴克卻把心用在了杯子上了,在這個父親節,和別家不一樣的是,星巴克為新一代父親們,送上了系列「星空藍」杯子,簡潔大方的設計感,融合潮流元素的年輕化營銷,讓杯子彰顯出注重情感溝通的品牌內涵。
  • 讓人大打出手的星巴克貓爪杯,到底有何貓膩?
    01貓爪杯大火背後的秘密① 貓文化的崛起想要探究貓爪杯大紅背後的秘密,有一個細節不能忽略。那就是「星巴克櫻花季寶藏系列」寶藏眾多,卻只火了貓爪杯一支獨秀。從而,我們也可以看出這背後從營銷思維到產品思維的轉變。而星巴克的爆品營銷思路由來已久。早在1997年,星巴克推出首款限定紅色聖誕杯開始,星巴克就跟杯子「死磕」上了。此後每年,星巴克都會推出相應的限量版杯子,至今,這種「杯子文化」已經延續了22年。
  • 星巴克:「做咖啡是副業,做杯子我們是認真的!」
    剛剛進入2020年的第一周,星巴克就開始了他們新年的第一項業務——賣杯子。鼠年限定杯著實好看,外觀造型上的美式設計風格加上背後中國鼠年新年的內涵,僅僅是預售爆照,就已經在各大媒體網絡引起了相當的熱議。其實我從來不懷疑這條從美國來的海妖,在設計各種杯子上下的功夫會比研發咖啡少。
  • 星巴克的杯子有多漂亮,它的營銷就有多心機!
    一個杯子賣幾千元,還一杯難求,為什麼星巴克的杯子生意好得一塌糊塗?不可否認,高顏值杯身有很大的功勞,但你真的以為消費者瘋搶僅僅是因為杯子好看嗎?No,其實人家真正玩的是營銷,是「心機」!除了精良的樣式,星巴克在賣杯子時,也很注重社交媒體的力量,注重營銷。星巴克的目標是:在社交媒體上,搞事情,搞事情,搞事情。在季節性限定紙杯的營銷中,星巴克特別喜歡跟網友互動,讓網友提出一些新奇的觀點。
  • 玩了22年的杯子,星巴克還能不能好不好賣咖啡了?
    每次星杯一出新款,總能穩穩噹噹地讓年輕人掏空錢包,這幾年星巴克的櫻花杯貓爪杯被瘋搶,炒出天價,不是說這個杯子有多好看,而是因為這個杯子來源於「星巴克」。 之前網上一直有傳言笑稱星巴克並不是咖啡店,而是個賣杯子的,星巴克賣杯子賺的錢可能比咖啡還多,甚至還流傳著有趣的說法:咖啡是星巴克的靈魂,杯子是星巴克的聖器。
  • 承認吧星巴克,你就是個賣杯子的
    ▲ 圖片來自:星巴克中國每年櫻花季,星巴克都會推出對應的限量主題杯,以往國內的櫻花杯亮點不多,並未引起太多關注,但今年卻有一款杯子突然成了「網紅」。雖然星巴克是想通過「留白」來歡迎消費者提供更多「屬於他們自己的故事」,但消費者們覺得這根本就是設計師偷懶,是缺乏誠意的體現。被「星粉」們一通口誅筆伐後,星巴克再也不敢再鋌而走險了,2016 年一口氣推出了 13 款不同的聖誕節限量紙杯。當然,它們全部都回歸了紅底加上聖誕特色的設計。
  • 星巴克自帶杯子「高端」服務,網友:哦吼!被玩壞了
    最近,微博上有個挺好看的視頻「星巴克自帶杯子服務要被這屆網友玩壞了」常逛星巴克的人應該都知道,星巴克每年都會舉行例行活動「帶上杯子就能「褥羊毛」」,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星巴克為倡導環保咖啡,推出了
  • 星巴克其實是一家「賣卡公司」?星禮卡「存款」賽過一家小銀行
    這種操作有個專有名詞叫「商品證券化」,通過把商品進行金融化包裝,變成有明確價格的權益憑證。與星巴克「星禮卡」類似的,還有超市的購物卡、月餅券和大閘蟹券等等,購買人先支付一定金額來獲得能兌換實物的憑證。對送禮人來說,禮品卡既代表一定的心意,也能讓收到卡的人有一定的兌換自由,所以送禮場景下商品證券化被應用得特別多。但這並不意味著,商品證券化後,消費者就一定有買單的意願,這背後與品牌形象、企業公信力、產品預期質量等息息相關。更何況現在茶餐廳的收銀小妹、髮型屋的 Tony 老師、健身房的教練都在勸你「辦卡、充值」,嚇得廣大消費者習慣性保持警惕,把錢包捂得緊緊的。
  • 買了「人生第1杯」星巴克!他秒懂大家愛喝的原因
    美國知名連鎖咖啡店星巴克(Starbucks)深受不少臺灣民眾的喜愛,但是它的價格也不便宜,因此也不是人人都能接受,就有網友發文表示,自己近日買了「人生第一杯」星巴克,這才知道為什麼有些人會這麼喜歡喝星巴克了!
  • 星巴克杯子網上免費領還送上門?這是不是騙局?
    而且很少搞活動,更別說免費送了。」她覺得餘女士肯定被騙了。我請她鑑定下餘女士收到的杯子是真是假。她說,她鑑定不出來。「我只能說,如果要買真的杯子,還是在門店買比較好。如果在網上買,只有天貓旗艦店在售。」男店員向我介紹新出的款式:聖誕星巴克馬克杯。他指著門口的一個四層大柜子,上面有各種星巴克杯子:「新出的都擺在第二層,有五六款。」
  • 星巴克「聖誕」限定杯,杯子裡下雪了
    杯子裡會下雪一口一口,把冬天喝進肚子裡24隻星巴克聖誕杯 -如果聖誕節沒有星巴克杯杯的話,簡直是少了最重要的儀式感貝雷帽其實還可以捲起來,裝進杯杯裡,讓杯杯又長兩隻小耳朵。· 企鵝系列 · 企鵝系列的杯杯,都是小短腿、豆豆眼,有一種呼之欲出的可愛。乾脆叫星巴克鵝廠好啦。
  • 你們覺得星巴克的杯子到底哪兒好看?!
    手裡那個星巴克的杯子好像就很潮的樣子。你們真的覺得星巴克的杯子很好看嗎?哪裡好看?本文摘自拾文化旗下茶藝文化平臺茶CUP如果在3月16號之後買星巴克咖啡,可能會發現與以往有那麼點不同。因為春天來了,星巴克的杯子也換了新衣。
  • 星巴克杯子裡的營銷哲學
    品牌出周邊,並不是一件很稀奇的事情。星巴克的周邊基本上包含:手機殼、鑰匙扣、卡套、杯子等。其中星巴克特別喜歡在杯子上做文章,比較火的杯子就有:貓爪杯、十二星座情侶杯,以及做了21年的聖誕杯等。在貓爪杯意外爆火後,隨後星巴克在其官微PO出一組「小熊星杯」。
  • 9塊9喝星巴克、5折吃麥當勞……火爆全網的「薅羊毛」卡背後有何...
    前段時間,抖音上的一個廣告引起了我的注意,教你怎麼用最少的錢喝到星巴克:如果星巴克省錢有段位——青銅:自己拿杯子,能省 4 塊錢黃金:用一個超大杯倒出 2 個中杯,一秒血賺鑽石:花 199 元辦一張 XX
  • 「星巴克的杯子永遠買不完啊」!
    「為什麼每次星杯一出新款,就能穩穩噹噹地讓年輕人掏空錢包啊」?逛了一圈星巴克的杯子還是很好奇為什麼「星巴克杯子可以這麼容易俘獲年輕人的芳心」,於是決定找一找原因,逛杯子逛到一半就放棄了,因為!星巴克的杯子太多啦!!
  • 茶顏悅色,秒殺喜茶、一點點背後有何秘密?
    事實上,茶顏悅色的火爆絕不是偶然,它有很多魔幻的操作,營銷於無形之中(高手,這是個高手),說它是奶茶界的星巴克一點也不為過。 茶顏悅色究竟有多魔幻?魔幻的背後又藏著哪些火爆的秘密呢?
  • 星巴克杯子網上免費領,是不是真的? 送上門收39元快遞費,是不是...
    星巴克:沒搞過這種活動 微信:朋友圈十大謠言 昨天14:18,網友「酷兒」微信都市快報:希望快報查一下「星巴克雙12免費送杯子活動」,涉嫌欺騙。原本說朋友圈轉發可免費領杯子,我姐姐上當了。杯子送到她家時,收了39元。 記者羅傳達、林碧波核實報導:昨天下午,聯繫上「酷兒」的姐姐餘女士。她是杭州人,50多歲,退休在家。
  • 這家公司推出的「共享咖啡杯」,未來可能會出現在星巴克
    上海實施垃圾分類後,扔一杯沒喝完的奶茶都要分為 4 個步驟,那有沒有可以既環保又便利的做法呢?一家叫做 CupClub 的英國的公司推出了世界第一個杯子循環回收系統,模式和現在的共享單車和共享充電寶有點類似。消費者在咖啡店打包飲料帶走後,可以在喝完後將杯子放回最近的回收點。
  • 當故宮火鍋遇上星巴克杯子
    星巴克杯子確實有一批擁躉。我家裡形形色色的咖啡杯、保溫杯、馬克杯就有不少,全是家裡人淘來的。作為一個直男,我對此表示不能理解。在我看來,在工業化流水線生產的時代,並不存在什麼限量版、珍藏版的東西,一切都可以複製和量產。既然沒有什麼太大的收藏價值,買這麼多杯子豈不是浪費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