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目前,在我國城市中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等非機動車在滿足人們日常短距離出行方面不可或缺,但騎行者逆行、闖紅燈等違法行為普遍,不僅擾亂交通秩序,還造成交通安全隱患。隔海相望的鄰國日本是否也存在這種情況?針對非機動車違法行為是如何進行處罰的呢?今天,交通言究社邀請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日本京都大學共同研究者江澤浩來介紹他在日本了解的相關情況。
一、日本非機動車有哪些類型?
清晰界定非機動車類型是開展非機動車交通管理的基礎和起點。日本法律規定,非機動車包括自行車、電動助力自行車和原動機付自行車,如圖1所示。
1、自行車
日本的自行車和我國相同,動力來源為人力,應在非機動車道通行,騎行者不需要考試。
2、電動助力自行車
如果您看過日劇或者日本電影,一定會對「彎梁」的日本電動助力自行車有印象,也叫「公主車」(見圖2)。這種車在日本隨處可見,特別是中小學生騎這種車上下學很普遍。
電動助力自行車的最大特點是:
並非純電動。這種車輛的電動機只起輔助功能,騎行者必須踩腳踏板,車才會行駛;價格昂貴。如圖3所示,一輛電動助力自行車的價格為10~15萬日元,約等於6500~9800元人民幣,即使是續航能力只有10km左右的二手電動助力自行車的價格依然高達2~3萬日元,相當於1300~1600元人民幣。
3、原動機付自行車
原動機付自行車類似國內的「踏板摩託車」,但是排量必須在50cc以內,速度限制在30km/h以下。
在日本相關法律規定中,原動機付自行車是一個比較「糾結」的存在。法律規定原動機付自行車屬於非機動車,但又要求其靠機動車道的最左側即最外側車道通行。此外,原動機付自行車騎行者需要持有駕照,駕照申領考試比較簡單,只需要理論考試得90分(滿分100分),相當於國內的機動車駕駛證申領科目一考試。
二、日本非機動車通行要遵守哪些規則?
1、路段通行規則
根據相關規範,日本自行車道根據路段機動車的行駛速度與流量不同分為3種(見圖4):車輛行駛速度高於50km/h的路段,設置具有專用路權的自行車路,將自行車和機動車進行物理隔離;車輛行駛速度低於40km/h或車流量低於4000輛/天的路段,在機動車道左側施劃彩色的自行車標誌和象形圖案,機非混行;其餘路段設置自行車道,通過路面不同的顏色將自行車和機動車進行視覺分離。
因此,日本除原動機付自行車必須在機動車道上行駛外,自行車和電動助力自行車的通行規則為:
如果設置了自行車路和自行車道,必須在自行車道和自行車路上通行;如果只在機動車道左側施劃彩色的自行車標誌和象形圖案,則在機動車道通行,即機非混行。
以下四種情形下,自行車和電動助力自行車可在人行道通行:
交通主管部門在人行道設置了「自行車可通行」相關標誌、標線(見圖5); 機動車流狀況複雜,在機動車道上騎乘有安全疑慮(緊急性措施);未滿13歲的兒童或年滿70歲的老人騎乘自行車(見圖6);殘障人士在機動車行道上騎乘有安全問題。
2、交叉口通行規則
對於自行車和電動助力自行車,若交叉口設置了自行車專用信號(行人信號搭配「自行車、步行者專用」標誌,見圖7),應遵守信號指示;若未設置自行車專用信號時,則依據機動車信號指示通行,具體見圖8。
日本通行規則為靠左行駛,自行車和電動助力自行車在交叉口右轉(相當於我國的左轉)時,如果交叉口設置了自行車專用信號,或雖然沒有設置自行車專用信號,但路面施劃了「二次右轉」標線(見圖9),則應遵守「二次右轉」原則。目前,日本只有極少數交叉口既沒有設置自行車專用信號,也沒有施劃「二次右轉」標線,在這樣的交叉口,自行車和電動助力自行車可直接右轉。
原動機付自行車必須在最外側車道行駛,且限速為30km/h。如果原動機付自行車在交叉口右轉,考慮到直接右轉需要橫跨兩個車道非常危險,因此,具體規定為:如果交叉口處從左側數第二車道可以右轉,原動機付自行車可以在駛近交叉口前變更到右轉車道,向右小轉彎;如果從左側數第二車道不能右轉,則必須遵守「二次右轉」規則。
三、對非機動車違法處罰嚴厲,闖紅燈可罰數千元
與我國相比,日本非機動車使用相關法律規定比較細緻,例如規定非機動車要遵守非機動車信號指示和「一時停止」規則,禁止並行通行、右側通行、酒後騎行、打傘騎行等。日本對非機動車交通違法的處罰額度也較高,以騎自行車闖紅燈為例,可能被處以罰款人民幣3200元。具體處罰的力度,可以參考京都府警察部門官網上公示的常見非機動車違法行為的處罰措施:
不服從信號,處以3個月以下有期徒刑或5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200元)以下的罰款。
不「一時停止」,處以3個月以下有期徒刑或5萬日元以下的罰款。(見圖11)
並行通行,處以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300元)以下的罰款或輕量罰款。
右側通行,處以3個月以下的有期徒刑或5萬日元以下的罰款。
晚上不點燈,處以5萬日元以下的罰款。
酒後騎車,處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1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5000元)以下的罰款。
突然改變行進車道,即在機非混行情況下,改變行進方向但沒有提前使用手勢向後方車輛示意的,處以5萬日元以下的罰款。
打傘騎車,處以5萬日元以下的罰款。
自行車帶人,處以2萬日元以下的罰款或輕量罰款。但是,以下情況不受處罰:
騎行者16歲以上,把未滿6歲的1名幼兒載到幼兒用座席上,或將幼兒使用背帶固定在背上;騎行者16歲以上,在能同時載2名幼兒的自行車的座席上載2名幼兒(見圖12);騎行者16歲以上,在能同時載2名幼兒的自行車的座席上載1名幼兒,並把另1名幼兒用背帶固定在背上;騎行雙人用自行車,即具備雙人用構造且腳踏裝置縱向排列,除了騎車人以外載1人。
日本對非機動車交通管理細緻、規範的一面值得參考借鑑,但是他們也面臨新的挑戰,例如平衡車、電動滑板車等各種層出不窮的新興非機動車。非機動車交通管理需要在百姓需求、市場供給、政府管理之間尋找平衡點,考驗整個社會的智慧。
「日本法律對非機動車的類型和交通違法作出了明確規定,為非機動車交通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什麼非機動車在日本廣受歡迎?日本為了保障非機動車交通安全採取了哪些措施?請持續關注。
(文 / 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日本京都大學共同研究者 江澤浩。本文經作者授權改編自微信公眾號「公眾交通認知平臺」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