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吏,他的前世是位高僧,他現在的名字是冥王取得。
至於他的名字有什麼特殊含義,其實是很難解釋,但顯而易見的是,冥王給趙吏起這個名字,可能就是因為趙吏的職位是鬼差,也就是地府的皂隸,而皂隸的發音又恰好跟趙吏相似。
想搞懂皂隸稱呼的由來和其詳細的內容含義,其實不難。
皂隸是對古代賤役的一種稱謂,後來又被用來舊衙門裡差役的專屬稱呼。
若想問皂隸一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流行的,那還真的難做考量,不過對提到皂隸一詞的書籍卻有不少。
諸如《左傳隱公五年》:若夫山林川澤之實,器用之資,皂隸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還有《儒林外史》第八回「皂隸若取那輕的,就知他得了錢了。」
以上兩處,所提及到的皂隸都是古代衙門裡衙役。
衙役的意思跟差役也是一樣的,通俗地講就是在衙門裡當差和打雜的。
聯合《靈魂擺渡》裡趙吏在冥界的任職地位,有沒有覺得他其實跟衙門裡的衙役(皂隸)挺像?
不信,那就列個排名,第一位是冥王阿茶,第二位是判官,第三位是鬼差。
如何,是不是覺得跟第一位縣令,第二位師爺,末位皂隸的排行很像。
冥界管陰間事,衙門管陽間事,他們的體系大同小異,從地位上來講,趙吏其是就是冥界裡的皂隸。
又剛好皂隸的發音跟趙吏特別地像,所以冥王就叫他趙吏。
針對冥王為高僧無名改名趙吏,又可以提出另一種疑問,難道所有人在跟冥王阿茶籤訂契約之後都會被強制改名換姓嗎?
其實不是得,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像趙吏這樣,比如給趙吏煉製鬼丹的慕容,他就沒有被改名。
換種方式思考一下,冥王為何給趙吏改名?
趙吏改名前是位高僧,修為已經達到了阿羅漢的地步,按道理來講,將來是要去見佛祖的,而阿茶現在想把趙吏留在自己身邊,為自己效力,那她就必須讓趙吏徹底忘掉自己是誰。
如何讓一個人徹底忘記過去?斬斷他與過往的種種聯繫?
沒錯,冥王阿茶也是這樣想,所以她就把高僧的名字給改了,特別是他的法號無名,太據有禪意了,所以必須要改。
不知各位有沒有想起《千與千尋》,故事裡主人公千尋就是被剝奪了自由和名字,她想離開湯婆婆就必須找回自己的名字。
其實趙吏就像是千尋,他們都是被一個能耐比自己大的人偷去了名字。
而名字所代表的就是自我,丟了名字就像是迷失了自我。
趙吏和千尋都曾迷失過,幸運的是,他們又都找回了自己的名字,重新找回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