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孔廟那些事-中新網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採訪地點:臺灣臺北、臺南

  近年來,臺灣各地的孔廟,作為弘揚儒家思想和中華傳統文化的平臺,正成為大陸居民赴臺遊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全臺首學」臺南孔廟

  12月22日清晨,臺南孔廟明倫堂前的空地上,一位白髮長者正誦讀《孟子》,聲如洪鐘。長者對面端坐著八九個小學生,一字一句跟讀,清脆的童聲很遠都能聽見。看到這番情景,不僅讓記者想起臺灣作家龍應臺的一句話:「在臺南,當你真正深入下去就會發現,中華傳統文化在這裡一脈相傳。」

  臺灣文學館副館長蕭淑貞介紹說,臺南孔廟是全臺灣最早的一座孔廟,也是鄭成功收復臺灣後建立的第一所高等學府。1664年,鄭成功收復臺灣後,便開始在臺灣實施傳統的規章制度、文教禮儀。在其部將陳永華建議下,於1666年在臺南建立了全臺第一座孔廟,致力於傳播儒學文明,培養人才。「由於在此之前,臺灣沒有比較正規的文化教育設施,所以臺南孔廟的建立標誌著儒學正式進入了臺灣。」蕭淑貞說,興建孔廟、崇文重教,鄭成功父子當時的作為,實際上是要保留與中原一脈相承的聯繫,是要存留中華文化的根。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朝廷將「臺灣府學」設立於此。於是,臺南孔廟成為臺灣人心目中的最高學府,因而有「全臺首學」之稱。如今,臺南孔廟的大成殿內仍懸掛著許多清代皇帝欽賜的御匾,其中有康熙的「萬世師表」、乾隆的「與天地參」、鹹豐的「德齊幬載」等。

  歷史上,臺南孔廟共歷經30多次修建。蕭淑貞說,臺南孔廟在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重修時,不僅購買泉州石材,還聘請泉州名師精雕細琢,再運到臺灣組合安裝,並增設泮宮坊、府學署等,形制與泉州府文廟幾無二致。

  如今,泉州府文廟與臺灣各大孔廟之間的交流依然十分熱絡。2008年10月,臺灣孔子文化節舉辦隆重的開筆儀式,由泉州府文廟致贈臺南孔廟的「開筆石」閃亮登場。2009年12月,海峽兩岸一百多名儒學專家和山東曲阜孔廟、臺南孔廟等知名孔廟的代表匯聚泉州,參加首屆閩臺孔廟保護學術研討會,會議期間,泉州府文廟與臺南孔廟共同籤訂交流合作協議書。

  閩臺合建臺北孔廟

  換上唐裝,依序穿過黌門、禮門,並以金盆水泉洗手,代表洗滌舊習,隨後進行鑽桌腳儀式,代表學會謙遜與忍耐,最後再由父母為禮生進行戴冠加笄等儀式,從而宣告成人……

  12月7日,在臺北孔廟大成殿廣場,一場別開生面的「國際成人禮」熱鬧上演,95位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的外籍交換生,依古禮向孔子行禮鞠躬,切身感受中華儒學文化之美。

  「自2006年以來,臺北孔廟累計為1000多名外籍學生舉行了成人禮儀式,希望藉由這類活動,帶動社會重視成年禮的傳統文化,並向全世界推廣儒家文化。」臺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執行秘書陳彩虹告訴記者,臺北孔廟每年還會舉行春、秋兩次祭孔典禮,讓民眾了解中華文化在教育上的師道傳承,讓儒學思想更廣泛地引導社會。

  在閩臺文化交流的長河中,儒學文化起了重要作用。「1927年臺北孔廟於大龍峒開工重建,它從設計、督工,到建造乃至祭典禮制的形成等,都與福建淵源頗深。」臺北知名文史專家莊永明說,當時臺灣沒有新建孔廟的經驗,所以臺北士紳辜顯榮、陳培根等人決定邀請唐山師父來建造;由於泉州名匠王益順曾修建過艋舺龍山寺及新竹城隍廟,其設計頗為眾人賞識,於是就聘請他擔任臺北孔廟的總設計師,負責設計與建造工作。據考證,王益順完全是依照泉州府文廟的建築風格設計臺北孔廟,就連木石也都運自福建,包括泉州白石及青草石,雕刻十分精美。

  「歷史上,臺北孔廟與福建文廟淵源深厚,體現了兩岸深厚的文化聯結;在未來,我們也希望與福建孔廟多往來、多合作,把中華傳統文化發揚光大。」陳彩虹表示,臺北孔廟對於儒家文化的傳承一直有著強烈的使命感,在文化傳播和觀光行銷方面也有許多經驗,包括拍攝4D影片、舉辦「拜師禮」等活動,希望能與大陸的業者分享。

  歲月流轉,閩臺兩地的孔廟雖然沿著自己的軌跡發展,但傳承和弘揚儒家文化的使命卻從未改變。(記者劉深魁 文/圖)

相關焦點

  • 臺灣孔廟那些事--臺灣頻道--人民網
    氣勢恢宏的臺北孔廟大成殿。   採訪地點:臺灣臺北、臺南   近年來,臺灣各地的孔廟,作為弘揚儒家思想和中華傳統文化的平臺,正成為大陸居民赴臺遊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全臺首學」臺南孔廟   12月22日清晨,臺南孔廟明倫堂前的空地上,一位白髮長者正誦讀《孟子》,聲如洪鐘。
  • 臺灣孔廟那些事--臺灣頻道--人民網
    氣勢恢宏的臺北孔廟大成殿。   採訪地點:臺灣臺北、臺南   近年來,臺灣各地的孔廟,作為弘揚儒家思想和中華傳統文化的平臺,正成為大陸居民赴臺遊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全臺首學」臺南孔廟   12月22日清晨,臺南孔廟明倫堂前的空地上,一位白髮長者正誦讀《孟子》,聲如洪鐘。
  • 臺灣孔廟那些事(圖)
    「全臺首學」臺南孔廟  12月22日清晨,臺南孔廟明倫堂前的空地上,一位白髮長者正誦讀《孟子》,聲如洪鐘。長者對面端坐著八九個小學生,一字一句跟讀,清脆的童聲很遠都能聽見。看到這番情景,不僅讓記者想起臺灣作家龍應臺的一句話:「在臺南,當你真正深入下去就會發現,中華傳統文化在這裡一脈相傳。」
  • 建於雍正年間 臺灣一級古蹟彰化孔廟慘遭蟻蛀
    中新網4月2日電 臺灣彰化縣文化局去年發現孔廟大成殿的主要梁柱被白蟻蛀蝕,但無法確定被蛀蝕的面積有多大,文化局日前獲得臺灣當局核撥的新臺幣2000萬經費後,將在今年9月祭孔大典結束後立即進行防蟻除蟻工作。
  • 臺灣60年榕樹被風颳倒 百年孔廟「禮門」被壓壞
    臺灣60年榕樹被風颳倒 百年孔廟「禮門」被壓壞     臺南市孔廟一棵六十年老樹傾倒,壓壞孔廟東側禮門
  • 臺灣孔廟簡介(組圖)
    有「全臺首學」之稱的臺南孔廟落成於明永曆二十年(1666年),是全臺灣建成的第一座孔廟,也是鄭成功收復臺灣後在臺灣建立的第一所高等學府,因為在此之前
  • 臺灣孔廟簡介(組圖)
    有「全臺首學」之稱的臺南孔廟落成於明永曆二十年(1666年),是全臺灣建成的第一座孔廟,也是鄭成功收復臺灣後在臺灣建立的第一所高等學府,因為在此之前
  • 臺灣孔廟:源流一脈中華情
    原標題:臺灣孔廟:源流一脈中華情臺灣不大,孔廟卻不少。有文史機構統計,全臺現存名氣較大的孔廟超過25座,遍布臺灣14個縣市。這些孔廟大多參酌曲阜孔廟規制,又融入閩南建築風格。它們承載著中華文化的源流脈絡,銘刻下海峽兩岸同文同種的歷史事實和慎終追遠的共同情懷。尋訪臺灣孔廟,當從「全臺首學」開始。
  • 臺灣孔廟:源流一脈中華情
    27日新媒體專電(記者趙博 付敏)臺灣不大,孔廟卻不少。  圖為臺南孔廟入口處,上懸「全臺首學」金字橫匾。(新華社記者趙博攝) 尋訪臺灣孔廟,當從「全臺首學」開始。明末清初,鄭成功收復臺灣並著力經營,大量移民赴臺拓墾,儒學隨之入島。1666年,經諮議參軍陳永華倡議,臺灣首座孔廟在臺南建成。350年後,這裡仍是一派莊嚴景象。紅牆斑駁、古樹蒼鬱,引人思古幽情。
  • 臺灣為什麼建有那麼多孔廟?
    孔廟是為紀念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而建。臺灣為什麼有那麼多孔廟?因為兩岸同種同根,尊孔是兩岸共同的文化信仰!臺北孔廟坐落在臺北市大龍街上,外貌採古代宮殿式建築,採曲阜本廟而以漳、泉二州為藍本,是坐北朝南,黃色琉璃桶型屋瓦,梁柱門窗皆未刻寫文字,儼然美觀。
  • 臺灣為什麼建有那麼多孔廟?
    孔廟是為紀念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而建。臺灣為什麼有那麼多孔廟?因為兩岸同種同根,尊孔是兩岸共同的文化信仰!臺北孔廟坐落在臺北市大龍街上,外貌採古代宮殿式建築,採曲阜本廟而以漳、泉二州為藍本,是坐北朝南,黃色琉璃桶型屋瓦,梁柱門窗皆未刻寫文字,儼然美觀。
  • 中新網臺灣頻道
    ,臺當局「文建會」特別整理全臺孔廟祭孔活動匯總表,歡迎民眾明……  中新網9月27日電 據臺灣「今日新聞」報導,陳水扁家族弊案11日一審宣判,在宣判前夕,扁家弊案「帝王級證人」、前中信金副董事長辜仲諒第一手告白出現在雜誌……  中新網9月27日電 據臺灣「今日新聞」報導,今天(27日)上午臺北縣林口地區舉辦一場趣味剝柚子大賽,有辣妹把柚子皮拿來當比基尼穿超吸睛,還有人在
  • 尋訪臺灣首個高等學府:臺南孔廟
    尋訪臺灣首個高等學府:臺南孔廟 2014年08月04日 11:22:53  來源:人民網
  • 尋訪臺灣首個高等學府:臺南孔廟
    尋訪臺灣首個高等學府:臺南孔廟 2014年08月04日 11:22:53  來源:人民網
  • 建於雍正年間 島內一級古蹟彰化孔廟慘遭蟻蛀
    中新網4月2日電 臺灣彰化縣文化局去年發現孔廟大成殿的主要梁柱被白蟻蛀蝕,但無法確定被蛀蝕的面積有多大,文化局日前獲得臺灣當局核撥的新臺幣2000萬經費後,將在今年9月祭孔大典結束後立即進行防蟻除蟻工作。
  • 中新網-11月21日《中新網事》:娛樂圈堪稱「渣男」的那些男明星
    歡迎每天收看《中新網事》,我是國宏。今天是2013年11月21號,首先請看「新聞熱搜詞」。  【熱詞60秒】  【幽靈站牌】  臺灣新北市909公交車沿線70多個站、綠13沿線30多個站,都顯示「名不副實」的錯誤站名。如果照現行的路線搭乘,乘客可能「永遠回不到家」。被稱為幽靈站牌。
  • 大陸人看臺灣:孔廟春祭大典 儒家文化融入血脈
    中新網4月7日電 臺灣《旺報》7日刊文敘述一位大陸人體驗臺北孔廟春祭大典。文章作者說,「官員、組織者和民眾在一些細節中不經意展現出來的儒雅、文明和深厚的教養──在我的觀察中,真正的儒家文化已融入他們的血脈──才是對我最大的觸動」。  文章摘編如下:  我抵臺後第二周,適逢臺北孔廟春祭大典舉行。
  • 曲阜孔廟裡那些令人驚奇的古柏
    曲阜孔廟是祭祀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寺廟,始建於公元前478年,經過歷代不斷的增修和擴建,孔廟的規模越來越大,目前是全國最大規模的孔廟。現存的建築絕大多數是明清兩代建成的,周圍的紅牆和四角的角樓是仿北京故宮的樣式修建的,孔廟與相鄰的孔府和城北的孔林合稱為「三孔」。
  • 臺北舉辦資深禮生回孔廟活動 最年長92歲
    臺北舉辦資深禮生回孔廟活動 最年長92歲 臺北孔廟昨天邀請資深禮生回孔廟參訪記者陳瑞源/攝影   中新網4月22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為了延續孔廟禮生培訓與傳承,臺北孔廟昨天(21日)首度舉辦「資深禮生回孔廟」活動,邀請50多位服務20年以上的資深禮生回娘家。其中以92歲禮生陳錫說最年長,孔廟捐地者後代黃世昌擔任50年禮生,最為資深。
  • 孔廟與日本神社 孰為臺灣文化古蹟?
    臺中孔廟文敖博勝臺中市長林佳龍近日狂言狂語不斷,一下說「人類文明的發源地在臺灣」,一下說「以後偉人都要從臺中去找」,還請臺中市教育局找找臺中小區裡的偉人,融入教育裡。「人類發源臺灣」與「偉人出自臺中說」與事實差距甚遠,常人一聽即可辨明狂妄言語荒謬之處。但林佳龍說國民黨是外來政權,臺中孔廟不是古蹟,而是國民黨把日本神社「幹掉」,換孔子來統治的言論,明顯罔顧事實,顛倒黑白。一個不尊重自己歷史文化的人,還有資格領導臺中這座文化城嗎?當然沒有!事實上,臺中早在清朝就有孔廟了,反而是日本殖民政府推動去中國化,才把清朝孔廟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