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領導,各位遊客,各位朋友們,歡迎您來到長白山腳下的天鼎生態觀光採摘園,這是一個集生產示範、科普教育、觀光旅遊、園林綠化、休閒養生於一體的多功能生態農業示範園區。
長白山天鼎生態觀光採摘園位於長白山歷史文化園泰安寺東牆外,北、東、南三面山林環抱,園內溝壑蜿蜒,泉水叮咚,土地肥沃,陽光充足,適合長白山地域所有農作物的種植。在這塊三千畝黑土地上,千畝有機蔬菜青翠碧綠,千畝綠色瓜果十裡飄香,千畝生態花海盛開怒放。
遠離城市喧囂,邂逅生態田園。來到天鼎生態園,你的眼前就是一幅絕美的生態畫卷,你的耳邊聽到的是松濤和鳥鳴,你的鼻前聞到的是綠樹鮮花的陣陣清香。景色怡人,如詩如畫。您可以欣賞田園風光,又可體驗別具一格的鄉味生活,讓您置身自然,夢回兒時,全方位地享受一份屬於自己的安寧和從容。
朋友們,現在讓我們坐上我們自主研發的拖拉機旅遊觀光車,向美好的田園出發吧!
花海觀賞區
朋友們,我現在位於天鼎生態觀光採摘園的花海觀賞區,這裡種植牡丹、玫瑰、月季、萱草、紅葉榆葉梅等十幾種觀賞花卉,讓您在不同的時節,看到不同的花開,感受不同的意境,品味不同的情懷。
玫瑰
「聞道江南種玉堂,折來和露鬥新妝。卻疑桃李誇三色,得佔春光第一香。」秋謹這首描寫玫瑰的詩局,把玫瑰的香氣寫的惟妙惟肖。
每年6月,玫瑰花開,300畝玫瑰花已經進入盛花採摘期,成片成片的玫瑰開得嬌豔欲滴,花朵如盤狀散開,花瓣嬌嫩厚實,花色墨紅豔麗,花香甜蜜誘人。美得讓人心醉,整個山谷如同一個溫柔鄉,飄溢出沁人的芳香。
園子裡的玫瑰是有機栽培不用農藥的,除了觀賞,這裡的玫瑰是可食用的玫瑰,站在玫瑰花園,欣賞著朵朵大如牡丹的食用玫瑰,嗅著它們散發的甜蜜氣息,聽莊園主人介紹食用玫瑰的各種吃法,舌尖被撩撥得蠢蠢欲動,恨不得馬上大快朵頤一番。
天鼎大酒店現已推出了十幾道獨具特色的玫瑰菜品,融合了藝術與美味,人文與情懷,是不可多得的舌尖上的美食。其中生態玫瑰涼拌、玫瑰輕吻等菜餚深受食客歡迎,清涼爽口,花香怡人,正是清熱解暑、舒心理氣的佳品。
除了玫瑰花宴之外,我們正在開發玫瑰花醬、玫瑰花露、玫瑰花精油等玫瑰深加工產品。
牡丹
洛陽牡丹甲天下,天鼎牡丹更誘人。進入6月,天鼎牡丹園裡的牡丹就會次第開放。40多個品種,九大色系,十大花形,五彩繽紛,爭奇鬥豔.紅的豔若朝霞,黑的端莊別致, 粉的嫵媚妖豔,白的潔白無瑕。。。。。。
「竟誇天下無雙豔,獨立人間第一香」。牡丹是中國的國花,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早在漢代就被譽為「百花之王」,是我國特有的名貴花卉之一。牡丹花型碩大、五彩繽紛、色彩絢麗、富麗端莊、芳香濃鬱,雍容華貴,素有「國色天香」之稱,歷來受到世人的尊崇。
牡丹寓意吉祥富貴、繁榮昌盛,是中華民族興旺發達、美好幸福和吉祥富貴的象徵。提起牡丹,世上無人不愛。從《詩經﹒溱洧》牡丹進入詩歌園地,即與文學發生了關係:李白「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和劉禹錫「惟有牡丹真國色,開花時節動京城」的詩句,成為千古絕唱,膾炙人口。
花開時節,這裡花海人潮,再現了白居易筆下的「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盛景。遊客們紛紛站在牡丹花前留影,每個人的笑靨就像盛開的牡丹花一樣自然、美麗。
月季
牡丹花剛開過,就迎來了月季的盛開,季花也被譽為「花中皇后」,而且有一種堅韌不屈的精神,花香悠遠。早在漢代就有栽培,唐宋以後更是栽種不絕,歷來文人也留下了不少讚美月季的詩句。
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曾有「晚開春去後,獨秀院中央」的詩句。宋代詩人蘇東坡詩云「花落花開無間斷,春來春去不相關;牡丹最貴惟春晚,芍藥雖繁只夏初,惟有此花開不厭,一年常佔四時春。」
我們引種加拿大抗寒月季,可以抵抗零下40度嚴寒,非常適合長白山下生長,大家看為紅月季就如紅霞一樣燦爛,粉月季就如粉色的蝴蝶在枝頭飛舞。
朋友們,現在來到了我們的人參園
來到我們大東北,神山聖水,山藏寶,水生金,野蘊奇珍。人參,滿語為「奧爾厚達」,意為「百草之王」,民間又稱地精、神草、鬼蓋、長壽花、棒槌等。
人參,是東北長白山區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掌狀複葉輪生,初夏開淡黃綠色小花,傘形花序單個頂生,秋天結紅色扁圓果實。因它紡槌或圓柱形的肉質根,對某些疾病有療效和對人體的滋補作用,而進入人類的視野,被重視、追捧、炒作和神化,成為名滿天下的「關東三寶」之魁。
最初,人參沒有人工培育,都是野生的。淘金、採參、伐木放排,是長白山舊時的三大行幫,採參相當於玩命,採參人有一句順口溜:「都說人參是個寶,參苗卻要血來澆,根根白骨拋山崖,採參人不如一根草。」採參人,身上幾乎都是傷痕累累。小傷是樹枝刮的,石頭碰的,小動物咬的、撓的,大傷就是碰上了老虎、熊。有一個採參人在山上碰上了兩隻熊,讓熊把半拉臉都舔沒了,耳朵也給咬下去了。
在採挖人參的千百年中,參農形成了獨特的挖參習俗,並且衍發了許許多多傳奇故事。目前流傳最廣泛的故事梗概是:明末清初,萊陽人孫良因為老母病重需要人參入藥,告別新婚妻子遠赴長白山採參。在山中遇到孫祿結拜為異姓兄弟,互幫互助,情深義重。離家日久,兩人相約再放一棍山就一起返鄉,張祿卻始終未歸。孫良為尋找張祿歷盡千辛萬苦,最後累餓而死,臨終前留下一首絕命詩。
「家住萊陽本姓孫,漂洋過海來挖參。路上丟了親兄弟,不找到兄弟不甘心。三天吃了個蝲蝲蛄,你說傷心不傷心。若是有人來找我,順著蝲蛄河往上尋。再有入山迷路者,我當作為引路神!」這首絕命詩樸實無華,直白簡潔,琅琅上口,易於流傳。關鍵是它直擊心靈,訴說了一個採參漢子的經歷、情感與心願,更接地氣,更動人心。他死後封神,指引後人,保護一方平安。
在老把頭孫良身上,實則集中了孝、信、義、勇、毅、仁等中華傳統美德。從表面看,為母治病孝為先,相約回鄉信為本,尋找兄弟義為高。細細推敲,「漂洋過海來挖參」是勇,「不找到兄弟不甘心」則是毅,「我當作為引路神」無疑是仁。
在漫長的時間堆壘之下,長白山裡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採參習俗。相沿相襲,而成山規。習俗必遵,山規必行。進山採參時,一般是多人搭夥,稱為「拉幫」。入山採參,不得說「挖」,必要說「請參」說「抬寶」,以示對草仙的誠敬和愛重。進山之前,需跪拜天地以求吉祥;入山後要搭建老爺府,跪拜山神求得護佑;發現人參,必跪拜老把頭以示感謝;交易開秤亦要跪,移栽幼參到園圃,也要跪栽跪侍弄……
千百年來,上山打獵、挖參、採藥的年年不斷,在長白山上留下不少窩棚、馬架子、地窨子。有些常來常往者,甚至在山上蓋起了像模像樣的房子,清一色的圓木,連皮都不剝,有的枝丫處還帶著綠葉。房間裡用具一應俱全,缸裡有米,梁上有肉。採參者進得屋來,別問有沒有人,只管吃,只管住。臨走時,在灶坑裡抓把灰撒在門口就行,主人就知道來過客人了。
照山裡的規矩,晚上想找地方住宿,清亮亮地喊一聲:「有亮子嗎? 」如果有人回:「房上瓦,臺烘著! 」那就是受到邀請了,盡可去住。這是山裡慣用的黑話,問話是:「有點燈的地方嗎? 」回答是:「有一間正房,炕已經燒熱了,正等你來住呢。 」
進山路上,要依次而行,老把頭在先,二把頭跟隨,邊棍第三……雛兒把式(少年)在後。人數去時為單,三、五、七、九不等,以求歸採時為雙,因為請得的人參也是「人」呢!
說話亦有規矩,碰到老虎,須稱「山神爺」,遇見蛇,不可叫「長蟲」,要恭稱「錢串子」「金鎦子」。歇息稱「拿堆兒」,吃飯、睡覺、取火分別叫「拿飯」「拿覺」「拿火」……
尋找人參時,採參人排成一排,彼此距離約一棍,稱之為「排棍」。排中間的人叫「挑杆的」,一般都由把頭或經驗豐富的人擔任。搜索過程中,如果有人發現了人參,就要大聲喊:「棒槌! 」,這叫「喊山」。把頭接問「什麼貨? 」發現人瞅準以後就要立即回答,說出幾品葉。然後,大夥接著說「快當!快當! 」,這叫「接山」。
什麼叫幾品葉呢?品葉是識別人參年份的最為簡單的方法。一年生的人參由三片小葉構成,俗稱「三花子」;二年生的由五片小葉構成,形如人手,俗稱「八掌子」;三年生的兩個杈,每杈五片葉,俗稱「二甲子」;四年生的三個杈,俗稱「燈臺子」;五年生的四個杈,俗稱「四品(也稱批、匹)葉」;六年生的五個杈,俗稱「五品葉」;也有生六個掌狀複葉的,俗稱「六品葉」。
喊完以後,把頭先用拴有銅錢的紅絨繩套在參葉上。這樣做的目的是因為人參生長在茂密的草叢中,拴上紅繩是為了醒目,便於識別。而不是傳說的那樣,說人參娃娃有遁地的本事,只有用紅繩拴住了,它才不會逃跑。
拴完紅線以後,把頭要在人參周圍的地上畫一米見方的框框,四角插上四個人用的索拔棍,稱之為「固寶」。其他人點燃蒿草燻蚊蟲,以便把頭集中精力挖參。
挖參時先破土,然後用光滑的鹿骨釺子慢慢地一根一根地挖參須子,那動作像極了現在的考古挖掘。把參須周圍的土摳淨後,再用青苔茅子將參拉出來。隨後,用青苔茅子、樺樹葉、摻上一些原土,把人參包起來,用草繩打成「參包子」。
挖完參要砍「照頭」,即由把頭在附近選一棵紅松樹,朝著挖參的方向,從樹幹上剝下一塊樹皮後,在白茬樹幹上用刀或斧子刻槓。放山的人數刻在左邊,有幾個人就刻幾道槓;右邊刻的是幾品葉參,幾品葉就刻幾道槓。這是為了使大家知道這個地方曾經挖過人參,是人參生長區。
日月交馳,歲月演替,傳說不老,山河不老,草仙不老。
《神農本草經》列人參為上品。曰:「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 千年人參能起死回生,百年人參能延年益壽,十年人參輕鬆滋補養顏。
人參有哪些食用方法
1、研末吞服法
以人參片或段每日1~3克,將其烘乾研成細末,用溫開水送服。此法適合辦公室白領,隨飲隨用,非常方便。
2、人參泡茶法
人參片或人參須。每日用量為1~3克,用沸水衝泡代茶飲,很方便,適合長期服用。
4、泡酒法
人參藥性強,因浸酒能借酒力,會發揮更大的藥力。特別是對勞損性腰背酸痛、骨關節炎酸痛等效果最好。
3、煲湯、熬粥法
煲湯、熬粥人參汁全部在湯中,藥的濃度很高,所以藥效也很強,最適合大病初癒時身體虛弱的人服用。
來到長白山,山嶺連綿,樹海滔滔,山有魂,樹藏精,草成魅,石蘊靈,萬物有情。長白山人參,養生進補,送禮首選。
蔬菜區
朋友們,我現在是在長白山腳下的天鼎生態園的生態農業區,告別城市的喧囂,邂逅生態的田園,來這裡就是親近田野、親近森林、親近陽光、親近鳥語、親近花香,更是親近綠色、有機的健康蔬菜。
園區不僅種植了黃瓜、辣椒、西紅柿等二十餘種菜品。還引進多種新品種,如:秋葵、紫葉生菜、黑土豆等抗癌養生佳品,並且在短期內完成廣東菜、刺嫩芽、大葉芹、老山芹、馬蹄葉子等野菜品種的林下及林緣集中馴化種植。
以上蔬菜都是在生態方式管理種植,我們的蔬菜一不施用化肥、二不噴撒農藥。每天聽聞著泰安古寺的朝鐘暮鼓,佛法誦經聲成長,絕對生態有機。
紫色的茄子油亮油亮的,像穿了紫裙子的公主,靜侯王子的到來。鮮嫩的秋葵,營養成分豐富,是幫助消化、增強體力、保護肝臟最好的食材。長豆角形體纖長,寬豆角果肉飽滿,他們三個一堆,五個一夥,掛在秧架上,好像等待你來採摘。
嫩綠的生菜、水靈的香蔥、清香的香菜……不喧囂,自有聲,無論是長在地裡的姿態,還是入口的口感,都還原食物天然的味道。
朋友們,我們現在來到的是我們的高鈣果基地!
既然名為高鈣果,那麼他這個名字也不是憑空而來的,是一些專家經過研究以後給它起的名字,據研究資料顯示:高鈣果每100克果肉中含鈣360 毫克。
它的學名叫(中華歐李),是一種薔薇科櫻屬的植物。高鈣果是一種灌木,也是一種野果,它的高度並不高,一般只有1米5左右,也就是一個10歲孩子的高度吧,枝條灰褐色或者棕褐色,上面有一些短短的絨毛,葉片呈倒暖狀或橢圓形的披針狀,綠油油的非常好看,開花的同時,葉片也隨著長出,花瓣白色或粉紅色,很漂亮,掛果期為每年的6~10月,核果成熟圓圓的,近球形,成熟的果子紅色或紫紅色,不是很大,只有1.5釐米左右。
史書記載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相傳曾是康熙皇帝享用的貢品,這可是當年康熙欽定的,剛一進宮還曾被皇上誤以為櫻桃,所以也稱康熙櫻桃。
「才子心前痣,美人唇上紅。 臨風忽顧盼,明月亂波中。」就是對它完美的寫照。
鈣果色澤鮮豔,香味濃鬱,富含有機酸、類黃酮、胺基酸、過酸鈣等生物活性物質。有著多種水果混合的濃鬱果香,酸甜脆爽。
藍莓園區
朋友們,我現在是在長白山腳下的天鼎生態藍莓園裡,從2015年開始,天鼎集團致力於藍莓產業的發展,現已建成美登、北青等5個品種藍莓基地60畝,時近七月,正時藍莓成熟的時節,你們看,一串串的藍莓果掛在樹上,每一顆藍莓都渾圓飽滿、果香濃鬱,吸引許多遊客前來品嘗採摘。
神話動人心
長白山地區自古就有吃藍莓果能明目、治病、使人身體強壯的傳說。傳說「藍莓」是長白山天池中的龍女,為了百姓的安寧,化身為紫黑色的果實守護著長白山。龍王思女心切,因淚模糊了雙眼,夢裡龍女說:「如果您思念我,就每天吃幾顆紫黑色的果子。」食果數日後,龍王的眼睛便復明了,從此人們奉「藍莓」為眼睛的保護神。
自然育美味
長白山地區是世界公認的藍莓原產地之一。長白山地處北緯42°,野生藍莓遍布全境。這裡青山綠水環繞,空氣清新,活火山地貌使得長白山地區的土壤礦物質和有機質資源極為豐富;長白山生態系統保護完整,是世界公認的天然生物圈和物種基因庫;長白山水資源極為豐富,水質上乘,蘊育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藍莓漿果品質。
匠心出好品
為改良土壤,減少病蟲生長,我們採用發酵好的鹿糞、羊糞作底肥,種植過程中,我們嚴格要求,禁止噴灑農藥,全部人工除草,生態防鳥驅蟲,為確保藍莓果實的品質和口感,我們幾乎要梳掉了一半的小果,保證留下來的果實有充分的營養和足夠的光照,我們的藍莓果粉厚重、果香濃鬱、酸甜適中,每顆都浸潤了自然的味道。
營養有道理長白山天鼎藍莓的特點是:果粒大、果味濃、花青素含量更豐富,不論老少,多吃藍莓,可以防輻射、抗衰老、明目美膚。
蜜蜂養殖區
「玉露為酒花為糧,蜜成自帶百花香」
椴樹蜜比一般蜂蜜含有更多的葡萄糖、果糖、維生素、胺基酸、激素、酶及酯類,更容易被人體吸收,是不可多得的蜂蜜佳品。椴樹蜜入藥,有補中益氣、止咳、潤腸、解毒、助消化等功能;另外,色純味香,營養豐富,含葡萄糖和果酸70%以上,不僅是營養齊全的食品,還能益氣補腎、止痛解毒,有醫治和減輕高血壓、心臟病、便秘、失眠等多種疾病,久服清肝明目、增強體質、護膚美容等功效。如果稱它是「天然藥材」、「大眾補品」一點也不為過。
在神話傳說裡,長白山一直被譽為「聖山」。清朝宮廷封禁長白山作為貢山,設置「打牲烏拉衙門」,由世襲的蜜丁採集椴樹蜜,特貢於嬪妃及皇室王侯御用近300年。乾隆曾賦詩曰:一杯東山白蜜,勝似宮廷茗茶!
天鼎蜂場位於長白山自然保護區內,這裡森林覆蓋面積廣,是植物王國、花卉王國、藥物寶庫;這裡環境依山傍水,風景秀美,負氧離子高,遠離汙染,空氣清新,水質天然;這裡是百年古老椴樹生長的聚集區,蜜源豐富,是長白山最重要的、最優質的珍貴蜜源。
「百年椴花開,自然蜜香來」。 椴樹,是一種高大的闊葉喬木,樹高20-30米高,長白山脈生長有豐富的糠椴(大葉椴)和紫椴(小葉椴),是長白山的優勢樹種之一,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其花可入藥,有解表清熱的功效。紫椴是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紫椴樹姿優美,樹冠圓滿,枝條紫褐,葉片光滑,是良好的庭蔭和行道樹種。椴樹的材質很好,白而輕軟,紋理纖細,素有「闊葉紅松」之稱。
天鼎椴樹蜜優選高大的喬木椴樹花蜜為蜜源釀造而成,與人工種植蜜源為主的菜花蜜、果樹蜜不同,是難得的森林蜜種;每年的六月末至七月初,是它的盛花期。當椴樹開花的季節,整個山林到處都瀰漫著芬芳撲鼻的香氣。正所謂「椴樹花開香十裡,正是追花採蜜時」。
「好地養好蜂,好蜂釀好蜜」。天鼎蜂場養殖優良蜂種東北黑蜂群,東北黑蜂是我國乃至世界上不可多得的蜜蜂,是在閉鎖的自然環境裡,通過自然選擇與人工進行培育的我國唯一地方優良蜂種。
東北黑蜂是世界四大名蜂之一,黑蜂體型大、吻長、採集花蜜能力強、抗病、抗災適應性強。在零下40度以下的寒冬裡能安全越冬,在8攝氏度的氣溫中還能到野外採蜜。飛行高度大,採蜜半徑大,可採集到海拔1800米---2500米以內山林深處無汙染的鮮花蜜液。
「持匠人之心,釀百年好蜜」。今年58歲的養殖場李志庭老師傅從18歲開始養蜂,養蜂技術和水平經歷了時間的考驗。「蜂蜜的品質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養蜂人的耐心和良知,我們的天鼎蜜保證濃度更高,成熟度更好,品質更優,讓客戶吃到一口好蜜」
成熟原蜜在質量和營養上都區別於濃縮蜜、生蜜等低端蜜。蜜蜂採花蜜後裝到蜂房中,經過反覆醞釀,使其含水量降20%以下,葡萄糖和果糖總的含量達到70%以上,必須經過七天左右的釀造期,其標誌為蜜蜂用蜂蠟封住蜜巢,所以成熟蜜又稱為「封蓋蜜」,蜂農在蜜蜂封蓋後,用割蜜刀把封蓋部分薄薄削掉,把蜜脾放入搖蜜機,利用離心力將蜜搖出,成熟的原蜜沒有經過任何加工,營養成分不流失,保持應有的營養活性,屬於蜜中珍品。
朋友們,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天鼎的榛子園。
傳說我們人類生活的凡間沒有榛子,只有王母娘娘的果園裡才有一片榛子園,也是專門給王母娘娘自己享用的,有時只有每年一次的仙桃會上的一些佳賓才能吃得到。榛子園被一個叫榛子的仙女管著。
有一天王母娘娘準備開仙桃會,榛子仙女也很忙,採下大量上好榛子,準備仙桃會上用。閒暇時她偷偷看一眼凡間,被當時的景色所吸引。由於她太專注的觀看人間的美景,手中的榛子灑落人間渾然不覺。就這樣榛子的種子在我們人間生根、發芽、生長……
8月末正是長白山的大榛子火熱上市的時節。大榛子的營養十分豐富,含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礦物質、還有天然的香氣,是人體天然的營養庫。
榛子不僅被人們食用的歷史最悠久,營養物質的含量也最高,與扁桃,胡桃,腰果並成為「四大堅果」。榛子有著「堅果之王」的稱號。在我國的《詩經》中,就曾有人們食用榛子的記載;明清年間,榛子甚至是專為宮廷所享用的堅果。吃榛子在古代歐洲也是一件流行的事,它們種植榛子的歷史有700年之久。
泉水的甜香、榛子的濃香,經過長白山天然泉水的灌溉,天鼎榛子園的榛子果實飽滿,果香撲鼻,每一顆榛子就是一座長白山,濃縮了長白山保護區所有的生態精華。
為什麼要選擇新鮮大榛子?
1、新鮮大榛子,味道更好,鮮嫩香甜,原汁原味,好吃不膩人多吃不上火
2、新鮮榛子營養價值更高,更適合老人,孕婦和小孩食用。
3、新鮮榛子可以直接吃,可以煲湯、煮粥、炒菜、做甜品、曬乾炒熟、烤榛子仁。
「又是一年好去處,無盡風味藏深山。」朋友們,歡迎大家來到天鼎葡萄園。
天鼎葡萄園,坐落於聞名遐邇的泰安古寺東,佔地約十畝,背靠青山,泉水相伴,早晚溫差可達十攝氏度左右。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最適合種植葡萄這種需要糖分沉澱的作物。同時,採用地道的農家肥種植,讓每一串葡萄都有優秀的品質保障。
葡萄園呈階梯狀分布,錯落有致,站於高處,便可俯瞰整個園區。環顧四周,一片清新翠綠,遠離城市的嘈雜,讓身心靈得到滋養和放鬆。
葡萄園主打產品有蜜汁、玫瑰香、寒香蜜等適合長白山地區,每款產品皆深受好評。根據顧客們的品嘗反饋,若是從前不喜歡吃葡萄的,也會從此愛上葡萄;喜歡吃葡萄的,更是愛不釋口。
時值九月,正值葡萄成熟旺季,此時節的葡萄白霜厚重,果柄新鮮,果粒緊密,顆粒飽滿,果香撲鼻,汁水豐富,口感綿長。炎炎夏日,清晨傍晚時分,攜三兩好友,或者全家出遊,來到天鼎葡萄園,親手摘下幾串清甜的葡萄,或自己品嘗,給生活增添一點情趣;或送親朋好友,傳遞一份真情。
金色九月豐收季,天鼎葡萄美名傳。天鼎葡萄綠色有機無公害,不生產含有農藥、膨大劑、催熟劑,純天然好品質。朋友們,一起來天鼎葡萄園,讓舌尖盡享葡萄帶來的,饕餮盛宴吧,來品嘗難以忘卻的甜!
悠悠山谷,蜂飛蝶舞,朋友們,歡迎大家來到蝴蝶谷。
長白山,一直以來以極其豐富的物種資源和奇異秀麗的自然景觀聞名於世。這座雄渾壯美的關東第一山,在生態、生物、地質和歷史、文化等諸多方面,都具有獨特的價值和意義,舉世聞名的「天然博物館」和「物種基因庫」。
因為這裡森林密布、山高谷深,氣侯適宜,雨量充沛,原始自然的生態環境和植物的多樣性,為蝴蝶的繁衍提供了良好的寄生條件,
資料說明,長白山蝴蝶有鳳蝶、絹蝶、粉蝶、眼蝶、喙蝶等八個科,96屬近200多個種。我們這個山谷,一到七八月份,各種各樣,色彩斑斕的蝴蝶就會從四面八方飛來,這裡就變成一個蝴蝶的海洋。
朋友們可以與蝶共舞,回歸自然。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朋友們,歡迎大家來到天鼎梅花鹿園。
鹿,因與「祿」諧音,所以在中國人的傳統文化中,有著吉祥的含義。再加上小鹿們乖巧的樣子,以及溫順的性格,總能讓它們從眾多動物中脫穎而出,贏得人們的喜愛。
「千年為蒼鹿,又五百年為白鹿,再五百年化作玄鹿」從古至今鹿就被賦予長壽的形象。《太平廣記》中記載唐玄宗外出打獵時,曾偶遇一隻壽命800多年的鹿,大臣奏曰:「此仙鹿也,壽將千歲」, 千年演繹中,鹿一直是長壽的象徵
早在公元前11世紀,中國就有馴鹿的記載,是世界養鹿歷史悠久的國家,中國鹿產品用於醫療保健的歷史之久遠,入藥部位之多,使用範圍之廣均屬世界之最,早在舊、新石器時代漁獵社會時期鹿類就已成為人類犧牲品,殷紂王建築了「大三裡,高千尺」的鹿苑,這是中國養鹿最早的文學記載,
梅花鹿是中國東北三寶之一,家養梅花鹿在吉林省已有300餘年歷史,是我們集團優勢產業。經過人工馴養培育的梅花鹿藥用價值很高,被加工成為各類食品保健品和藥品,長期以來深受國內外消費者歡迎。
梅花鹿鹿茸及鹿副產品的應用歷史十分悠久。
朋友們,今天小導的解說就要結束了。祝大家看得舒心,玩得開心,吃得放心,住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