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黃河文化 添彩美麗焦作

2020-12-12 中國水利

  □通訊員 楊保紅

  河南省焦作市地處黃河中下遊結合部、黃沁河交匯處,黃河文化歷史悠久、資源豐富,在黃河文化中具有突出地位。自「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提出以來,焦作河務局立足建設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黃穩步推進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開局之年成效初顯。

  著眼長遠 繪製規劃藍圖

  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延續性的、長期性的規劃不可或缺。2019年9月,焦作河務局配合市委、市政府迅速成立了黃河流域(焦作)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2019年12月18日,焦作市黃河文化研究中心揭牌成立。焦作河務局成立黃河文化研究室,印發《焦作河務局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工作方案》,配合焦作市政府制訂了《焦作市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三年工作計劃(2020~2022)》,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4月啟動編撰的《焦作黃河志》現已提交給出版社;拍攝製作《萬裡黃河在焦作》形象片,全面展示焦作燦爛的治河文化。

  著手深耕 扮亮中國黃河文化之鄉

  焦作市所轄武陟縣是首家「中國黃河文化之鄉」,境內治河歷史遺蹟豐富。為深耕這塊黃河文化富礦區,焦作河務局依託沁河楊莊改道紀念亭,建設武陟治河文化展覽館,該項目已被水利部確定為治黃工程與黃河文化融合示範點。建立沁河大樊堵口紀念廣場,重溫解放以來黃河上第一次堵口的歷史記憶。舉辦黃河文化與黃河文化地標理論研討會,就如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打造新時代黃河文化地標等進行深入探討交流。

  著力聯動 唱響黃河「大合唱」

  大合唱來自大聯合。焦作河務局聯合溫縣、孟州市(縣)政府,以溫孟灘移民安置區為依託,結合孟州黃河逯村控導至溫縣黃河大玉蘭控導沿線防洪工程,打造生態景觀;把黃河治理的精彩瞬間納入畫冊、繪成郵票;將黃河文化和焦作傳統文化相結合,讓焦作黃河文化「活」起來、「熱」起來,為焦作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能量和智慧。

  放眼未來 讓焦作更精彩

  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並非一日之功,必須保持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下一步,焦作河務局將重點配合推進焦作黃河歷史文化集中展示中心、黃河水文化博物館、太極拳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展示館建設,打造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積極推進永濟渠渠首發掘與研究,將黃河文化與大運河文化進行融合;傳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黃河號子」等文化品牌;認真編制《焦作黃河文化遺產搶救性調查保護名錄》,出版《焦作黃河志》,為焦作黃河文化研究提供歷史依據和資料史實;推進焦作黃河生態廊道項目、嘉應觀黃河生態文化旅遊區等項目建設,以黃河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助力焦作在中原更加出彩。

  來源:中國水利網站 2020年11月6日

相關焦點

  • 黃河文明與太極文化研討會在焦作舉行
    黃河文明博大精深,太極文化歷史悠久。10月8日上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指導,省文旅廳、河南黃河河務局、省體育局、省社科聯、中共焦作市委、焦作市人民政府、《世界太極拳藍皮書》編委會、中國社會科學院社科文獻出版社、中智科學技術評價研究中心主辦的黃河文明與太極文化研討會暨《世界太極拳藍皮書——世界太極拳發展報告(2019)》首發式在河南省焦作隆重舉行。
  • 焦作:奏響新時代黃河協奏曲
    焦作:奏響新時代黃河協奏曲河南經濟報記者 孔凡哲 焦颯 楊紅波 見習記者 王春勝 文/圖有「百川口、懸河頭」之稱的焦作位於黃河中下遊分界的特殊位置,從古至今黃河水奔騰不息,黃河餘味也成這裡不曾消散的獨特印記。
  • 「一觀」「一渠」感受焦作武陟厚重黃河文化
    來源:河南映象網映象網訊(記者 阮海峰/文 王浩峰/圖)9月16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中國網及黃河流域九省區網信辦承辦、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等單位協辦、映象網執行承辦的「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採訪團走進焦作
  • 【中國夢•黃河情】焦作武陟縣黃河泥壎——吹響大河精神傳承的...
    9月16日上午,「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走進河南焦作武陟縣的嘉應觀,在這裡感受黃河泥壎的聲音。
  • 講好「黃河故事」,《萬裡黃河在懷川》珍藏郵冊首發儀式在焦作舉行
    8月14日上午,由焦作市委宣傳部、焦作黃河河務局主辦,焦作市郵政分公司、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承辦的《萬裡黃河在懷川》珍藏郵冊首發儀式在焦作黃河河務局舉行。宮松奇指出,《萬裡黃河在懷川》珍藏郵冊把黃河的錦繡華章薈萃畫冊含芳吐秀、繪成郵票翰墨飄香,其出版發行,必將為焦作黃河文化保護、傳承與弘揚錦上添花,成為打造「精緻城市、品質焦作」的新名片。
  • 《萬裡黃河在懷川》珍藏郵冊首發儀式在焦作舉行
    為助力講好「黃河故事」,積極推動焦作地區黃河文化宣傳工作,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焦作市分公司策劃並發行了《萬裡黃河在懷川》郵票珍藏冊,以郵票為載體生動展現黃河文化。8月14日上午,由焦作市委宣傳部、焦作黃河河務局主辦,焦作市郵政分公司、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承辦的《萬裡黃河在懷川》珍藏郵冊首發儀式在焦作黃河河務局舉行。
  • 焦作武陟縣黃河泥壎——吹響大河精神傳承的號角
    【環球網報導記者 張燕萍】9月16日上午,「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走進河南焦作武陟縣的嘉應觀,在這裡感受黃河泥壎的聲音。嘉應觀始建於公元1723年,是一處集宮、廟、衙署三體合一的淮黃諸河龍王廟,是黃河流域現存規模最大、規格最高、保存最完整,科學、歷史、藝術價值最高的黃河河神廟,蘊含著厚重的黃河文化、滄桑的治水歷史,是我國歷史上唯一記述治理黃河歷史的廟觀,被譽為「黃河故宮」、「萬裡黃河第一觀」。壎是中國最古老的吹奏樂器之一,大約有七千年的歷史和文化。
  • 弘揚黃河文明、太極文化,國內數百文旅「大咖」齊聚焦作「放大招」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巖 通訊員 翟鵬程作為黃河文明的重要承載地、太極文化的發祥地,焦作天賦異稟,不斷利用人文資源優勢發展壯大。10月8日上午,隨著黃河文明與太極文化研討會暨《世界太極拳藍皮書——世界太極拳發展報告(2019)》首發式的舉行,焦作這座文旅高地再次迎來推動黃河文化、太極文化發展的高光時刻。
  • 弘揚黃河文明、太極文化,國內數百文旅「大咖」齊聚焦作「放大招」!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巖 通訊員 翟鵬程作為黃河文明的重要承載地、太極文化的發祥地,焦作天賦異稟,不斷利用人文資源優勢發展壯大。10月8日上午,隨著黃河文明與太極文化研討會暨《世界太極拳藍皮書——世界太極拳發展報告(2019)》首發式的舉行,焦作這座文旅高地再次迎來推動黃河文化、太極文化發展的高光時刻。
  • 來自黃河「幾」字灣的問候!焦作&巴彥淖爾,在這個秋日遇見
    焦作日報社當選黃河流域報業聯盟首屆理事會副會長單位。金秋時節,巴彥淖爾格外美麗。而,這一切得益於黃河。黃河百害,唯富一套。1000多米的落差,足以使黃河水在這裡停留更長時間,並形成了黃河流域最大的自流灌溉區。上世紀50年代末,為了高質量利用黃河水,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巴彥淖爾人民引流開渠「二黃河」,使得黃河可灌溉土地由之前的20萬平方米增加至70萬平方米。
  • 焦作:以文旅融合高質量書寫「詩和遠方」新篇章
    近年來,焦作市依託「太極聖地·山水焦作」金字招牌,深入推動文旅融合,做美山水資源,做厚文化內涵,做長產業鏈條,做優品牌服務,加快建設文化旅遊強市,走出了一條具有時代特色、地方特點的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子。講好黃河故事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作為黃河流域重要節點城市,焦作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大有可為。
  • 將黃河文明與太極文化發揚光大!焦作這場高端研討會被世界聚焦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瑋萱/文 翟鵬程/圖打造焦作特色的黃河文化品牌河南省社會科學院首席研究員、歷史考古研究所所長、河南省黃河文化研究副會長兼秘書長 張新斌在昨日舉行的黃河文明與太極文化研討會暨《世界太極拳藍皮書》首發式上,河南省社會科學院首席研究員、歷史考古研究所所長、河南省黃河文化研究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新斌
  • 焦作,太美了
    10月7日下午,受邀參加黃河文明與太極文化研討會暨《世界太極拳藍皮書》首發式的專家學者、太極拳各大流派代表性傳承人陸續來到焦作,他們有的是第一次來到焦作,有的是多次,但他們都直呼:「焦作,太美了!」朱天才一見面就先聊起了焦作:「雖說多次來焦作,這次來差點迷路了,焦作變化太大了,路乾淨而整潔,綠化景觀精緻又美麗,焦作真是一個宜居城市!」
  • 焦作籌建黃河生物科技學院,現有黃河交通學院,此地偏愛黃河院校
    今天看到一則消息,講的是焦作正在籌建黃河生物科技學院。學校的辦學層次是本科,投資30億元,已經在焦作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舉行了奠基儀式了。關於黃河生物科技學院的具體情況,我專門做了一個截圖,供大家參考。焦作這樣一來,本科院校將達到3所了。其他兩所分別是河南理工大學和黃河交通學院。介紹到這兒,我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事情,就是焦作的這3所本科院校,有兩所都是「黃河院校」,你看:黃河交通學院,黃河生物科技學院。所以,我把它們稱之為「一理工大和二黃高校」。
  • 文化遺產的精髓!單霽翔作序《焦作文化遺產》出版發行!
    《焦作文化遺產》一書的出版是市文廣旅局展示、保護、傳播文化遺產的重要舉措。該書從非物質文化遺產、工業文明、名人與遺址、古代建築、傳統村落等方面集中展示了焦作文化遺產的精髓。在億萬年山河的變遷中,太行山與黃河將一方沃土攬入懷中
  • 《黃河舞韻》舞蹈精品晚會添彩蘭州市冬春文化惠民演出季
    11月12日晚,由蘭州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蘭州大劇院承辦,蘭州歌舞劇院、蘭州芭蕾舞團演出的2020年蘭州市惠民演出——《黃河舞韻》舞蹈精品晚會在蘭州音樂廳精彩上演,以十足的中外舞蹈魅力添彩「春綠隴原 黃河之濱」蘭州市冬春文化惠民演出季活動。
  • 焦作旅遊走進太原實力「圈粉」!
    此次推介會是在太焦高鐵開通之際,市文廣旅局搶抓機遇,搭建平臺,組織旅遊企業整合營銷,深耕市場的又一次有益探索。>河南焦作,這個承載著中國古老文化的城市,有著一種難以用言語形容的美。>嘉應觀武陟嘉應觀享有「河南小故宮」美譽,其規模宏大;修建於清朝雍正年間,因治水患而建,是黃河文化的一座瑰寶。
  • 打造美麗鄉村 唱響黃河文化「中原戲迷擂臺賽」晉級賽燃情開唱
    映象網訊(記者 阮海峰 文/圖)秋高氣爽,丹桂飄香,9月10日下午,由河南廣播電視臺、鄭州市金水區人民政府主辦,信息·戲曲廣播、金水區文化旅遊局、興達路街道辦事處聯合承辦的「打造美麗鄉村 唱響黃河文化——2020年度中原戲迷擂臺賽第二場晉級賽」,在黃河岸邊的馬渡村中心文化廣場燃情開唱。
  • 加強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 焦作市將打造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_地方...
    總結出焦作黃河文化十大特色資源,研究制訂了《焦作市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三年工作計劃(2020~2022)》……記者從7月20日召開的河南省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調研組蒞焦調研座談會上獲悉,焦作市勇於擔當、積極作為,奮力譜寫「黃河大合唱」焦作篇章。
  • 黃河頌歌—中原迴響(四):黃河文化沐懷川
    黃河之重,重在河南;黃河之險,險在焦作。俗話說「黃河無岸水無涯」,「善淤、善決、善徙」的黃河,歷史上無數次河身滾移,濁流橫掃,均起於焦作。這裡是「百川頭」,也是「懸河口」。千支萬流,結於焦作;千裡「懸河」,起於焦作;千裡長堤,起於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