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耀今生|退伍不退志,退役軍人回鄉因地制宜熱血創業--南通篇

2021-01-19 荔枝網新聞

  荔枝新聞訊   (記者/德青 )從國家安全的守護者轉變為鄉村土地的耕耘者,他們奮鬥在田野,堅持綠色生態發展,在鄉村振興中再當「尖兵」。12 月 2 日,「 戎耀今生 • 尋跡江蘇退役軍人創業先鋒」網絡主題活動媒體採訪團走進南通,探訪退伍軍人們如何因地制宜熱血創業,帶領一方百姓共同致富的創業故事。

  馮新林:投身樁基工程  「半軍事化」管理造就明星企業

  1998 年,馮新林入伍。2000 年退伍回鄉後,他在南通如東源誠建築設計院從事地質勘察工作。通過五年時間的鑽研摸索,馮新林掌握了一系列巖土工程的創新技術,成為了真正的業內高手。2017 年,他作為公司股東參與組建了江蘇勁樁基礎工程有限公司。

  當聊起公司研發的勁性複合樁技術時,馮新林很自豪地說,勁性複合樁技術與傳統樁基施工工藝相比,具有環保、節本、高效等優勢,且得到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江歡成、王夢恕等專家的高度評價和全力推廣。

  馮新林接受採訪

  近年來,他和團隊積極探索的勁性複合樁技術,在符合國家規範的基礎上,對樁基工程進行優化,使得整體造價節約百分之二十以上。此外,他還帶領團隊研發了樁基工程遠程監控系統,讓原本看不見摸不著的地基變得可感可控,解決了偷工減料的問題。

  由於樁基施工常年在外,為實現統一高效管理,馮新林也推行 「半軍事化管理 」制度,統一採購 100 多套被子、茶杯、背包等生活用品,可謂 「 軍味十足 」。同事打趣到,「別人的辦公室都是些花花草草,他的辦公室都是坦克、火箭模型」。

  「部隊培養了我肯鑽研的品質,讓我在自己的領域裡不斷突破,不斷創新。」談到部隊對自己的影響,馮新林感慨良多。

  2018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在馮新林高效、嚴格的管理下,江蘇勁樁基礎工程有限公司的發展勢如破竹,2017 年獲得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2017 年水泥土複合樁技術列入住建部建築業十項新技術推廣目錄;2018 年獲得山東省科學技術二等獎;2018 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018 年被認定為江蘇省民營科技企業,成為行業內的明星企業。

  做人要懂得感恩,這是馮新林常說的一句話。他感謝軍營,培養了他不畏困難,勇於面對的品質;感謝江蘇勁樁基礎工程有限公司給了他鍛鍊自我,展現自我的平臺。

  季華:打造老兵情懷農場  培育「葡萄中的愛馬仕」


老兵情懷農場

  季華1994年入伍,1997年,因特殊原因無奈選擇退伍。雖已退役多年,老兵情結依然不減,2012年回鄉創辦起了一個農場,起名為「老兵情懷農場」 。 

  一開始,季華並不清楚辦了農場能種什麼,經過考察,他發現一款叫陽光玫瑰的葡萄品種特別適合在家鄉種植。「南通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結構,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既能保證陽光玫瑰葡萄生長所需的陽光條件,又能保證水分充足。」季華給自己的葡萄想了個招牌,「老兵葡萄,粒粒真情 」,他很驕傲,自己是個老兵。

  

  現摘葡萄(陽光玫瑰) 

  雖已入冬,但農場裡的葡萄仍掛滿枝頭,在日光下折射出誘人的顏色,如同串串翡翠。陽光玫瑰是日本培育的高端葡萄品種,香氣濃鬱,皮薄汁多,被稱為 「葡萄中的愛馬仕 」。 

  普通的一串葡萄裡會夾雜著部分壞的或是很小顆的果實,但季華種植的葡萄從第一粒到最後一粒都飽滿且美味。「我們會在葡萄掛果前期進行修剪來控制葡萄的產量,提高品質,絕不會為了產量而放棄質量。我們也從不催熟,只要自然成熟的味道。」

  季華和妻子

  說起來開辦果園的艱辛,季華笑了:「要說艱辛和困難,哪個創業的不難?」季華覺得之所以能夠堅持下去,正是由於自己的部隊經歷,「 在部隊的經歷給我留下的,不在於獲了多少獎、立了多少功,而在於意志力的培養,這是讓我一生受益的。」再苦再難,季華的家人一直陪伴著他。「我很感激我的妻子,她的陪伴和鼓勵是我創業的動力。」


陽光玫瑰

  今年,季華的農場共售出 30 萬斤葡萄,收入 700 多萬元,帶動 20 餘名村民就業。季華說,星星之火可以溫暖人心,「 我只想把農場辦好,讓村民有活幹、有穩定的收入,我願意把自己的創業模式分享給有需要的戰友。」

  左林:讓黑塌菜變成「擁軍菜」  創業中再續軍緣

  作為地方特色蔬菜,如皋黑塌菜早在2013年就成功獲得了國家地理標誌,然而長期以來因為沒形成規模,金字招牌沒有化作經濟效益。「我老家就在如皋城南,退役後就回來當菜農了。」在部隊服役32年的左林解甲歸田,回鄉創業,創辦了君和民現代農業發展公司,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菜農。


左林

  「以前黑塌菜只有冬天有得吃,而且纖維比較粗,容易發苦。」左林種黑塌菜和別人有很大不同,他有些得意,說「這得益於戰略學的輔助,對種菜的思路、方式、定位上都有幫助」。他是如皋第一個機械化、規模化種植黑塌菜的人,在左林做這件事情以前,1000畝地,沒人試過,也沒人敢做,但他義無反顧。


黑塌菜

  如皋的第一個智能大棚是左林搭起來的。由於充分利用機器,滿足了黑塌菜的習性,左林種出的黑塌菜品質更好,口感甜脆,名聲逐漸打了出去。「現在粗略地算了一下,帶動了約 260 人一起致富,平均每人增收一萬五千元左右。」 左林驕傲地說。


清炒黑塌菜

  黑塌菜經過五道清洗、高溫殺青、急凍零下 40 ℃等程序,可在零下 18 ℃的冷庫保鮮長達兩年。經過處理後的黑塌菜儲存沒有損耗,烹製時不用水洗,且維生素 C 含量特別高,很快就打通了銷路 。

  「脫下軍裝,我依然心系軍隊,黑塌菜就是我在海軍的延續,一定要讓官兵吃上新鮮可口的綠葉菜。」談到未來計劃時,左林很自信,「今年計劃銷售 1000 噸,明年預計 2000 噸沒問題,兩年來,我的生產銷售量是按梯度增長的,五年內達到 2 億產值。」

  小小的黑塌菜,一頭連著如皋萬千農戶,另一頭連著海軍將士的餐桌,成了名副其實的「擁軍菜」。左林說,今後要吸引更多農戶和公司合作 ,在帶動村民致富增收的同時為國防事業作出新貢獻。

相關焦點

  • 退役不退志 創業立新功
    退役不退志 創業立新功——2020年拓展訓練行業聯誼會召開清風拂落葉,天地藏冬意。常備力量拓展訓練基地創建於2020年7月,是一家軍創企業,4名退伍老兵懷著家國情懷、初心使命共同創辦基地。他們堅持黨建引領、軍旅鑄魂,在人生第二戰場再立新功。當天下午,大家參觀了基地的軍事化設施,還參觀了黨建活動中心。
  • 退役軍人邊廣明:回鄉創業我依然是尖子兵
    退役軍人邊廣明:回鄉創業我依然是尖子兵 2020-08-14 11: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退役不退志 建功新時代 市自然資源局成立退役軍人...
    退役不退志 建功新時代 市自然資源局成立退役軍人...: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本文原標題:《退役不退志
  • 退伍不退志!泉州老兵堅守抗疫第一線,保一方家園平安!
    在當前戰「疫」一線,許多退伍老兵挺身而出,投身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用實際行動詮釋「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德化縣上湧鎮曾坂村的賴發談是一名退伍老兵,也是一名有著6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年近九旬,不服老的他依然有著軍人的錚錚鐵骨和共產黨員的堅定信念。這一次,賴發談積極衝在一線,嚴防死守保衛一方家園的平安。
  • 9月份退伍的戰友,如何在退役後辦理帶病回鄉手續?
    又到了一個退伍季,只是現在這個8月底的老兵退伍,已經沒有當年11月底那個時間點更有感覺了。15年之前退役的太多人還不了解8月底有還有老兵退伍。最近,有比較多的戰友想了解在評不了殘的情況下,如何在退伍後辦理帶病回鄉手續?
  • 退役不退志!日照市嵐山區退伍軍人主動參與疫情防控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2日訊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日照市嵐山區安東衛街道各村居(社區)的退役軍人們主動放棄假期,申請到前線參與值班,積極活躍在疫情防控一線,主動向過路的群眾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等內容,勇於擔當,甘於奉獻就是他們永不褪色的軍裝。
  • 激揚軍人本色 助力鄉村振興:巨野縣開展「心系退役軍人、志願服務...
    縣委常委、人武部政委邵惠良,省婦聯權益部副部長、省派巨野縣麒麟鎮南曹村第一書記杲磊,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郝斌,縣委新聞發言人、縣政府新聞辦主任楊禎,農行巨野支行、麒麟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縣退役軍人事務局中層黨員幹部和南曹村兩委全體成員及退役軍人代表共計40餘人參加活動。
  • 軍人本色 ▏慶祝「八一」建軍節 退役軍人風採錄
    81建/軍/節1927-2020慶祝「八一」建軍節退役軍人風採錄在內蒙古司法廳有這樣一個群體,曾經,他們投身綠色軍營,一身戎裝綻放熱血青春。馮金貴機關事務服務中心主任、一級調研員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退役軍人必須做到:堅持「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隨時聽從祖國的召喚,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努力為司法行政事業續寫榮光!
  • 走近溧陽上黃鎮退役軍人——蔣富生、趙飛
    「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這是無數退役軍人在離開自己所熱愛的第二故鄉時的莊嚴承諾,褪下心愛的迷彩綠,全力以赴投入基層工作新戰場,用熱血青春詮釋共產黨領導下革命軍人的先進性,是退伍軍人和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讓我們走近溧陽市上黃鎮退役軍人——蔣富生、趙飛,聆聽他們的故事。
  • 戎耀復興!構建線上老兵之家
    「戎耀復興服務平臺」上線啦!復興區為落實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建立了「網際網路+退役軍人服務」特色模式通過大數據、網際網路等技術手段建立的「戎耀復興服務平臺」網上辦事平臺為退役軍人提供在線諮詢服務、業務辦理等功能與復興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形成線上線下融合、服務銜接有序規範安全高效的「網際網路+退役軍人服務」發展格局
  • 退伍不退志 退役不退色—記吳房街道八里舖村隊伍軍人王留同志
    駐馬店網訊(記者 周濤 通訊員 李彥東)吳房街道辦事處八里舖村曹莊組70歲的王留同志,於1975年退伍返鄉
  • 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穿上軍裝保家衛國,脫下軍裝退伍不褪色,依然保持著良好的戰鬥作風。特別是作為黨和政府聯繫群眾、服務民生的「最後一公裡」的社區工作中,他們始終保持著無私奉獻的軍人本色,積極請纓作戰,詮釋著一種曾經軍人的本色。
  • 八一建軍節|記永州市零陵區退役軍人唐鳳國
    7月30日,零陵區舉行2020年「八一」建軍節退役軍人座談會,退役軍人唐鳳國深情追憶崢嶸歲月,交流退役後的創業經歷。1984年,18歲的唐鳳國成為成都軍區的一名運輸兵,參加過對越作戰物資運輸及雲南瀾滄地震救援任務。在參戰期間多次立功,並獲得「戰地模範汽車兵」稱號。1989年,唐鳳國正式退伍。
  • 海門:農家書屋成為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新陣地
    農家書屋不僅為廣大勞動人民提供了閱讀平臺,也成為了廣大退役軍人立足家鄉發展,學習科技知識,提高就業和創業素質的重要陣地。農家書屋+老兵之家,打造退役軍人職業生涯輔導站海門區四甲鎮立足「農家書屋」建設,融合紅色文化為主基調的「老兵之家」建設。
  • 通化市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全方位服務退役軍人
    實現市、縣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和鄉、村退役軍人服務站全覆蓋,市、縣、鄉、村四級865個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其中市級1個、縣級6個、鄉級80個、村級778個,全面開展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建立「一站式」服務大廳,設立政策諮詢、退役報到、信訪接待等服務窗口,為服務對象提供「媽媽式」服務。配備專職人員負責日常服務工作,切實打通服務退役軍人「最後一公裡」。   加強制度建設。
  • 退役不褪志 退伍不褪色!滄州優秀退役軍人事跡集錦
    退役不褪志 退伍不褪色!自從警以來,他始終保持著一名軍人的優良品質和務實作風,始終以一名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工作上積極主動、勤勤懇懇,生活中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思想上繼承了部隊的光榮傳統,展現了「退伍不褪色」的時代精神,充分體現了人民警察為人民的熱血情懷。
  • 2020年陝西省退役軍人就業形勢穩中向好
    12月10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奮力譜寫陝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 凝心聚力高質量發展」系列發布會第十三場獲悉:省退役軍人事務系統紮實開展退役軍人就業服務季活動,著力促進退役軍人創業就業。今年前11月,我省退役軍人就業率比上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就業整體形勢穩中向好。
  • 山東省青州市退役軍人李衛健——「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是分內的事...
    脫下軍裝回故鄉,他苦幹創業,報效社會,不失軍人本色。李衛健17歲參軍入伍,一下子就來到青藏高原,平均海拔3000多米。在甘南騎兵連,每天下午在馬背上顛來顛去,大腿內側磨破了皮,血絲粘著秋褲貼在腿上,晚上一脫秋褲就扯著皮肉鑽心地疼,他咬牙忍住了。
  • 鴜鷺樹鎮退役軍人主動當起抗疫志願者
    鴜鷺樹鎮退役軍人主動當起抗疫志願者 面對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昌圖縣鴜鷺樹鎮的退役軍人們,雖然脫下了軍裝,但是依然選擇挺身而出,衝鋒在沒有硝煙的戰「疫「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卸下戎裝志不改,抗擊疫情建新功」的老兵誓言
  • 2019年退役軍人等補助標準公布!
    2019年部分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從8月1日起在現行基礎上提高10%,調整範圍主要包括傷殘人員殘疾撫恤金標準、「三屬」定期撫恤金標準、「三紅」生活補助標準,在鄉老復員軍人生活補助標準,烈士老年子女生活補助標準,帶病回鄉退伍軍人、參戰參試退役軍人生活補助標準,農村籍老義務兵補助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