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遠東堪察加半島維柳欽斯克潛艇基地地理位置十分優越,這裡的潛艇可迅速潛入大洋深處執行戰鬥值班任務。目前,基地內駐有北風之神級和亞森級等各類潛艇,未來,「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也將進駐。近年來,俄國防部借鑑世界主要國家海軍的先進經驗,不斷加強該潛艇基地建設,進一步提高其安全係數。
機動防空部隊搭建空中保護傘。目前,駐堪察加半島的機動防空部隊正在加緊訓練,演練海軍基地等重要目標遭遇空中打擊時的應對方案。演練過程中,「箭-10」防空飛彈系統、「石勒喀河」自行高炮、「鎧甲-S1」彈炮一體防空系統、電子戰系統、水面艦艇等形成各種組合,並置於統一指揮之下。演習既採納了俄在敘利亞等地獲得的成功經驗,又充分考慮當地的實際情況。
俄前空天軍副司令、預備役中將艾捷奇·比熱夫指出,防空反導兵器搭配使用,有助於構建梯次防禦體系,但各類系統在協同過程中需對目標和各自作用進行嚴格劃分。S-400等防空系統射程達400公裡,具備強電子壓制和複雜天氣條件下抗擊密集進攻的能力,負責摧毀敵空中進攻集群。「山毛櫸」「鎧甲-S1」等中近程防空系統負責摧毀體積不大的空襲目標,其中,「鎧甲-S1」彈炮一體防空系統主要負責打擊巡航飛彈、直升機和各型無人機,保護S-400等防空系統安全。「黃蜂」火箭發射裝置、「石勒喀河」自行高炮等防空系統負責在近戰中消滅低空飛行目標。
新式步戰車充當銳利尖刀。今年年初,俄太平洋艦隊負責保護堪察加半島潛艇基地的第40海軍陸戰旅接收一批升級版BMP-2M步戰車。該車裝備30毫米自行火炮、「短號」反坦克飛彈和機槍,可有效應對敵陸地、海上和空中技術裝備甚至快艇,保障海軍基地和潛艇安全。陸戰隊員可通過數位化電臺與指揮部通聯,傳輸所在位置數據和戰場圖像,獲得目標坐標和鄰近戰車信息等。值得一提的是,該車能夠實時獲取無人機和地面部隊搜集的情報,必要時為航空兵和炮兵引導打擊目標。此外,該車越野性能優良,即便在高低不平的地面也能急行軍數百公裡。
俄軍事專家德米特裡·博爾堅科夫稱:「第40海軍陸戰旅與其他海軍陸戰旅略有不同,裝備有重炮,射擊威力可與1個摩步師媲美。為保護潛艇基地免遭襲擊,陸戰隊員們可以使用的兵器範圍廣泛,比如,用反坦克飛彈摧毀遠距離的敵快艇和船舶,用30毫米自行火炮壓制敵分隊。未來,士兵們不必花費很長時間就能掌握這一裝備。」
各類防禦工事構築安全堡壘。俄國防部自2019年開始在太平洋艦隊駐堪察加半島潛艇基地修建防禦工事,保證潛艇進入駐泊地後獲得可靠防護。防禦工事由防波堤和碼頭組成,未來將構築1個高達50米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溼船塢,配備供水、供電和蒸汽系統,不僅可抵禦普通炸彈和飛彈攻擊,還能應對核打擊威脅,大幅提升艦艇的生存能力和戰鬥力。
俄海軍少將弗謝沃洛德·赫梅羅夫介紹稱,蘇聯時期,修建潛艇基地時考慮最多的是為艦艇提供掩蔽場所,而且僅在克裡米亞修建了1個潛艇掩體,太平洋艦隊和北方艦隊的核潛艇只能停靠在普通碼頭和泊位上,且沒有配備供電系統,對艦艇訓練影響很大。目前正在修建的防禦工事旨在讓潛艇迅速裝載飛彈和魚雷,必要時進行維修保養,以便在最短時間內恢復戰鬥力。此外,新防禦工事可有效避免敵人的滲透活動,為基地構築一個安全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