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我們的30年):在這個廣場上,還有一座雕塑,一定要介紹給大家看一看。這座雕塑是一本已經翻開的書本的造型。左邊刻印的,是1978年冬,小崗村18位農民以「託孤」的方式,冒險在土地承包責任書上按下鮮紅手印,實施了「大包幹」的字據。
這張字據上寫著:「我們分田到戶,家家戶主籤字蓋章,如以後能幹,每戶保證完成全年上繳的公糧,不再向國家伸手要錢要糧。如不成,我們幹部坐牢殺頭也甘心,大家社員也保證把我們的小孩養活到18歲。」
這本書的右邊,是鄧小平文選中的一段話,也是小平同志1980年5月31號的一段講話:「『鳳陽花鼓』中唱的那個鳳陽縣,絕大多數生產隊搞了大包幹,也是一年翻身,改變面貌。有的同志擔心,這樣搞會不會影響集體經濟。我看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
可以說,當時這18個紅手印一「按」,成就了中國農村改革的一份重要宣言,小崗村也一躍成為「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這裡的情況就是這樣。
責編:程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