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又名「一陽生」,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
古人認為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天地陽氣開始興做漸強,下一個循環開始,冬至是大吉之日。
冬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制訂的一個,然而多數人並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居然是來自於一次國家層面的都城規劃。
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測影,在洛邑測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為土中。這種方法的要義是「樹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長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長一丈三尺五寸」(即豎起高為8尺的標杆,在夏至日觀測,中午的日影是1.5尺,冬至日中午的日影是13.5尺)。
據記載,周代以冬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也就是說,周公選取的是經土圭法測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長的一天,為新的一年開始的日子。
由周到秦,以冬至日當作歲首一直不變。至漢代依然如此,《漢書》有云:「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也就是說,人們最初過冬至節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
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非常重要。直到漢武帝採用夏曆後,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把冬至作為節日來過源於周代,盛於唐宋,並相沿至今。
相傳「醫聖」張仲景任長沙太守時,常為百姓除疾醫病。有一年當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門口壘起大鍋,舍藥救人,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
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後,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走到家鄉白河岸邊,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飢受寒,耳朵都凍爛了。原來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心裡非常難受,決心救治他們。
張仲景回到家,求醫的人特別多,他忙的不可開交,但他心裡總掛記著那些凍爛耳朵的窮百姓。他仿照在長沙的辦法,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舍藥治傷。
張仲景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是總結漢代300多年臨床實踐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裡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分給乞藥的病人。
每人兩隻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
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 張仲景舍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一早上吃。
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癒病人的日子。
張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們吃著餃子,心裡仍記掛著張仲景的恩情。今天,我們用不著用嬌耳朵來治凍爛的耳朵了,但餃子卻已成了人們最常見、最愛吃的食品。
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主要是因為「氣始於冬至」。因為從冬季開始,生命活動開始由衰轉盛,由靜轉動。此時科學養生有助於保證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冬至時節飲食宜多樣,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適當選用高鈣食品。
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
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現山東滕州一帶,這天被稱作伏九,節前會給長輩送諸如羊肉等禮品,伏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湯,對個人對長輩對家庭都為圖個好兆頭。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 相傳,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在寧波的傳統習俗中,番薯湯果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 「番」和「翻」同音,在寧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番薯,就是將過去一年的黴運全部「翻」過去。
湯果,跟湯糰類似,但個頭要小得多,而且裡面沒有餡。湯果也被叫做圓子,取其「團圓」、「圓滿」之意。老寧波也有「吃了湯果大一歲」的說法。 寧波人在做番薯湯果時,習慣加酒釀。
在寧波話中,酒釀也叫「漿板」,「漿」又跟寧波話「漲」同音,取其「財運高漲」、「福氣高漲」的好彩頭。
「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在安徽合肥,冬至吃麵的風俗與節氣、氣候、農事有關。冬至過後即是數九寒天,每隔九天數作一九。在滴水成冰的嚴冬,吃一碗熱騰騰的雞蛋掛麵,才算是過了一個冬至。
然而北方冬至是一定要吃餃子!
餃子好不好,全在餡一口
自己調出的餡總是口感差沒味道
其實只要學會這幾招
餃子鮮香多汁,比飯店好一萬倍
大廚絕不告訴你!
餃子好不好,全在餡一口。日常做餃子餡時,若是肉餡太瘦,吃起來發柴口感不好,若是太肥又過於油膩,一般肥瘦3:7或4:6,做出的肉餡最好吃。
只吃素不夠滿足,可只吃肉也不夠健康,所以最好在餃子餡中加些蔬菜,菜和肉的比例為1:1或1:0.5較為合適。不僅更營養,而且還能吸收油脂,增加口感。
拌餃子餡時一定要先放調料,再加水,若是順序錯了,不僅調料難以入味,肉餡沒味道,而且餃子餡怎麼攪拌都不均勻。
拌餃子餡時,除了要放些醬油、香油、鹽、蔥、姜等,別忘了加入適量蠔油,不僅大大提高餃子餡的鮮味,而且具有一定粘度的蠔油還能幫助鎖住水分,做出的餡料成型不出水,餃子煮後還能鮮美多汁!
做肉餡時為了增加軟滑的口感,通常都要加些水,記得一份500g的肉配上250g半份水,做出的餃子餡汁水飽滿。
此外剁菜餡時容易出汁,可以將多出來的蔬菜汁代替水在肉餡中攪拌,維生素豐富,營養一點不浪費,而且拌出的餃子餡還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許多朋友絞肉餡時都隨意攪拌,導致做出來的餡料鬆散難吃。其實只需朝著同一方向分次攪拌,做出的肉餡黏糯成團,好吃彈牙。
記得要從加調味料開始,到加水都要朝著同一方向快速攪拌。打水時要分次少量,直到水被肉餡吸收後再加水。
做肉餡時,不妨加些花椒水,不僅能去除腥味,而且味道更鮮美。只需將花椒在溫水中浸泡3分鐘撈出花椒即可。或是在餃子餡中加個雞蛋清,也能讓肉末更顯鮮嫩。
剛攪拌完的肉餡不容易包餃子,可以放置在一旁醒一會,或是直接放入冰箱冷藏30分鐘,肉餡更緊實,更入味,而且更好包。
此外小編再教你幾個秘方!
▼
用料 :
黃瓜,木耳,雞蛋,蔥、姜、鹽、胡椒粉、味精、五香粉、芝麻油等。
做法 :
▼
用料 :
牛肉、豆角、木耳、蔥、姜、鹽、味精、醬油、糖等。
做法 :
1.將豆角焯水放涼後切碎,蔥姜切碎,木耳切絲備用。
2.牛肉剁碎後加入蔥姜、豇豆末、木耳絲,以及鹽、味精、胡椒粉、老抽生抽、糖、鹽等攪拌均勻。
3.記得分三次打六勺水,靜置半小時即可包餃子。
▼
用料 :
韭菜、雞蛋、饊子或粉條、鹽,胡椒粉,十三香,食用油,高湯精等。
做法 :
1.雞蛋炒散後,韭菜切碎,饊子用擀杖碾碎,粉條煮熟後切碎。
2.將原料混合後加入鹽,胡椒粉,十三香,食用油,高湯精等攪拌均勻即可。
▼
用料 :
牛肉200g、芹菜500g、牛肉200g、蔥姜、醬油、食鹽等。
做法 :
將所有材料剁碎混合後,加三勺食用油、食鹽、醬油、十三香等調味。注意牛肉一定要多放食用油,以免餡料過幹影響口感。
▼
用料 :
五花肉餡750g,雞蛋,大蔥,姜,鹽,味精,雞精,十三香,胡椒粉,香油,蔥油,老抽,生抽。
做法 :
1.肉餡中加入薑末、雞蛋、生抽、老抽,進行攪拌後,再加入鹽、味精、雞精、十三香、胡椒粉再次攪拌。
2.準備一小碗左右的蔥姜水,邊加水邊攪拌,直至餡料鬆軟,最後加入蔥油、香油、大蔥,攪拌均勻即可。▼
用料 :
酸白菜500g、五花肉200g、蔥姜、醬油、食鹽、雞精、十三香、香油。
做法 :
1.五花肉剁碎後加入醬油、蔥薑末、雞精、鹽、香油、食用油、十三香等,攪拌均勻。
2.將酸菜洗淨,剁碎,擠水。酸菜醃製時難免有石沙,一定要反覆清洗。鍋中倒入油,油熱後用花椒炸鍋撈出,炒制酸菜。
3.酸菜放涼後,倒入肉餡中攪拌均勻,就可以包餃子啦。
▼
用料 :
白菜半棵、豆腐乾200g、粉條100g、香菜、老抽、白糖、豆腐乳、香油。
1.將白菜剁碎後用紗布擠出水分,豆乾、粉條切碎備用。
2.在油鍋中倒入花生油2匙,放七八顆花椒爆香,再加入切碎的豆腐乾、粉條,加入老抽和少許白糖,翻炒幾下有香味即可。
3.餡料出鍋後加入豆腐乳和香油攪拌均勻,一定要注意豆腐乳和香油十分重要,否則餡料過於寡淡不好吃。
▼
用料 :
鮮肉餡300g,蝦仁200g,冬筍500克,蔥花,鹽,味精,蛋清,生粉適量(蝦仁上漿)。
做法 :
1.冬筍燙熟切粒,蝦仁用生粉給蝦仁上漿備用。
2.將肉餡、蝦仁、冬筍粒、蔥等混合,再加入調料攪拌均勻即可。▼
用料 :
豬肉、香油、蔥末、薑末、老抽、鹽、香菜、植物油。
做法 :
1.將香菜去根洗淨後切碎,蔥切末,姜切末備用。
2.將豬肉絞成肉餡後,加入香油、蒜薑末、香菜末、老抽、鹽攪拌。
▼
用料 :
豬肉500g,大白菜450g,生薑、鹽、生抽、生粉、麻油。做法 :
1.將豬肉絞成肉末後加入薑蓉、鹽、生抽、生粉攪拌均勻。
2.分次加入250ml的水,攪拌肉餡直至起膠後放入冰箱冷藏半小時。
3.將大白菜洗淨切碎加入鹽攪拌均勻,靜置15分鐘擠出水分加入麻油攪拌,最後將白菜和肉末攪拌均勻即可。
▼
用料 :
羊肉500g、胡蘿蔔3根、蔥1小段、姜2片、醬油、鹽、糖、蠔油、水。
做法 :
1.蔥、姜、胡蘿蔔切碎備用。
2.羊肉絞成肉餡後加入醬油、蠔油、鹽、糖、蔥薑末胡蘿蔔攪拌均勻,黏糯成團。
▼
餃子餡一不小心做多了?不如包成餛飩或是或是做成餡餅,別提多好吃了。
若是嫌麻煩,肉餡可直接製作成肉丸。
清湯肉圓子鮮美彈牙!
好吃不過餃子
一篇文章讓餃子更好吃
快把好方法告訴親朋好友吧!
內容來源 | 一路風景一路歌、中原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美麗中國·襄陽好風日——第39屆春聯大賽,本次大賽特設以襄陽為主題的"襄陽聯",徵聯不限類別、不限字數,符合楹聯創作規律即可。徵集時間:即日起至2018年1月10日
徵聯內容:
(一)襄陽整體形象聯。結合襄陽歷史、文化、經濟、社會發展特點,緊扣新時代襄陽改革發展思路,展示襄陽整體形象。
(二)襄陽景點名勝聯。圍繞襄陽的「古城文化、漢水文化、三國文化、荊楚文化、商埠文化」等,為襄陽具有代表性的景點名勝撰聯。
網絡投稿點擊下圖!
感謝恆大御府對「美麗中國,襄陽好風日」春聯大獎賽的大力支持。城央中軸 御湖豪邸 恆大御府。活動諮詢電話:3520000
中石化104陽光車隊高標俱樂部成立啦!!!!
如何參與呢?
點圖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