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園林網4月19日消息:經歷2012年的苗市滑坡之後,今春北方苗市並未出現大幅反彈,但多數從業者均表示行情相比去年秋冬有所好轉。在這種機遇與風險並存且被放大數倍的時期,什麼樣的苗木品種才是最有前景、市場最需要的呢?今年春季,通過對一些苗鄉的實地走訪和市場分析,筆者歸納了一些應該重點培育的樹種,以供讀者參考。
六大類綠化苗木前景廣闊
我國北方具有發展前景的綠化苗木,從產品類型來說,可以分為六類。
第一類,樹形高大、雄偉的大喬木,如雪松、檜柏、雄性毛白楊、七葉樹、槲樹、櫸樹、三角楓、皂莢、山合歡等。
第二類,對土壤、氣候具有廣泛適應性的品種,如千頭椿、大葉榆、絲綿木、巨紫荊、金葉榆、紫葉矮櫻等。
第三類,在抗乾旱、耐水溼、防風、耐鹽鹼、抗病蟲害等方面表現出眾的品種,如絨毛白蠟、楓楊、杜梨、沙柳、饅頭柳、接骨木、檉柳等。
第四類,觀賞性好的樹種,包括樹形或葉片獨特,以及花期長或花色豔的品種,如玉蘭、黃山欒、紅櫨、金枝(金葉)國槐、蝴蝶槐、龍柱碧桃、菊花碧桃、美人梅、榆葉梅、垂絲海棠、北美海棠、紫葉稠李、國旗紅紫薇、玫瑰紅木槿、牡丹石榴、棣棠、紅瑞木、南天竹、七姊妹薔薇、北美凌霄等。
第五類,具有較好經濟價值的綠化樹種,能兼顧木材、果品、藥材或油料的生產,如山核桃、杜仲、山楂、黃連木、車梁木、文冠果等。
第六類,能夠造型的樹種,如黃楊、女貞、五角楓、三角楓、果樹、松柏類。
北方市場多種苗木供不應求
總體來說,北方需求量大的苗木還是以常見樹種為主。如雪松、蜀檜、龍柏、油松、白皮松、法桐、白蠟、國槐、楊、柳、榆、椿、欒樹、櫻花、紅楓、黃楊、女貞、紅葉李、碧桃、海棠、紫薇、木槿、紫荊、丁香等。以山東為例,胸徑5釐米至8釐米的上述品種產量相對較少,胸徑9釐米以上的有一定存圃量,胸徑3釐米以下的小苗、種苗生產過剩。
當前北方綠化市場上產量較少或短缺的樹種,具體包括:雪松、水杉、雲杉、高杆龍柏、高杆檜柏、油松、銀杏、皂莢、七葉樹、小葉樸、櫸樹、槲櫟、千頭椿、饅頭柳、烏桕、三角楓、黃連木、車梁木、絲綿木、玉蘭、黃櫨、杜仲,以及各種園藝果樹、造型樹等。
在山東,楸樹、七葉樹、皂莢、榆科、槭樹科、衛矛科的樹種以及柿樹、杜仲、木瓜等品種的大規格苗木有較少的存圃量,中、小規格苗木短缺。
生態文明建設激活西部苗市
除了城市建設需要大量的綠化、景觀苗木之外,我國的苗木需求市場正不斷擴大和延伸。擴展方向是:由經濟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延展,由東部沿海地區向西部乾旱地區延伸,由大中城市向中小城鎮、農村發展。
近些年來,北京周邊、天津、河北、山西、陝西、寧夏、內蒙古、甘肅、新疆等省(區、市)以及山東的菏澤、濟寧、東營、德州、濱州等市對苗木的需求量不斷增大。城鄉一體化和生態文明建設逐步開展起來,建設美麗中國,要先綠化,再美化。不僅城市需要綠化、改善環境,農村、偏遠地區更需要綠化、治理環境,而且所需苗木的品種、規格在變化,質量、價值也在提升。
結構調整急需了解供求信息
苗木品種結構不盡合理的問題在我國很普遍。怎麼才能解決這個問題?筆者建議苗木要「錯峰」繁育,即錯開供應過剩的品種和扎堆育苗的時期。同時,利用各種渠道了解綠化工程苗木的應用設計情況,有針對性地育苗。
去年春天,「園蠟2號」白蠟一年生小苗苗圃移植需要得多,價格漲到每株3-4元,育苗戶一哄而上播種白蠟種子,導致今年春天一年生小苗嚴重過剩。今年春天,欒樹、國槐一年生苗木銷售、移植的也很多,價格上漲到每株3元,育苗戶又一哄而上大量播種欒樹、國槐種子,明年春天欒樹、國槐一年生苗木又將出現過剩。
前幾天,一個新組建的苗圃急需栽植2萬株胸徑2釐米的銀杏苗,可是很難找齊這些苗木。最近,一個苗圃用戶需要胸徑4-5釐米的白榆苗1萬株,可是這種規格的苗子很少有培育的。
苗木的市場供應與生產培育需要一定的周期,因此無論是生產還是規劃設計應用苗木,既要看市場需求,又要了解苗圃裡是否生產這種品種、規格大小的苗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錯開品種、錯開時間種植,實現苗木產品結構合理,產銷兩旺。
推薦閱讀:
江蘇宜興銀杏出路瞄準綠化市場
河南:商丘一棵西漢銀杏樹 已有2000多歲
浙江:小區數十棵銀杏樹奄奄一息 白蟻是自愧禍首
江蘇:揚州531歲老銀杏生了棵小銀杏
(來源:中國花卉信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