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河豚存在地球200萬年,如今終於被發現,無奈已經瀕臨絕種

2021-01-12 黑洞先驅

在人類經濟發展的同時,許多有經濟價值的動物被以各種各樣的方式獵殺,然後拿到市場中販賣;同時,在人類建設各種大型工程的的過程中,也讓工程周圍的生態環境產生了變化,這種種因素的綜合作用讓許多生物瀕臨滅絕,地球生物的生態多樣性也遭遇了危機。在亞馬遜雨林的阿拉瓜亞河中,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生物,也正因為阿拉瓜亞河的這一特點,科學家們接踵而至,對阿拉瓜亞河的動物進行研究。

九年前,科學家們在阿拉瓜亞河中對亞馬孫和豚和馬德拉河豚進行研究,在這個過程中收穫了不少驚喜。對這兩種海豚的研究獲得了重要的成果乃其一,但更重要的是發現了一種存在於地球進兩百萬年的新物種。在科學家們對當地的海豚進行研究時,發現了一些與亞馬遜河豚相似的生物。一開始,科學家們只把它們當做了走散的亞馬遜河豚進行研究。

經過了一段時間後,科學家們發現了異樣,懷疑這種動物僅僅只是與亞馬遜河豚相似,但並非亞馬遜河豚,但是也有可能是亞馬遜河豚的「親戚」。帶著這些疑問,科學家們對該生物進行了基因檢測,然而這個結果卻讓科學家們大跌眼鏡,這種生物的基因檢測結果顯示,它們非但不是亞馬遜河豚,甚至與其他河豚的基因也存在著差異,也就是說,這種生物與現代河豚的關係很疏遠,連近親都不是。

在仔細觀測以及查閱了眾多資料後,科學家們得出結論,這種生物在地球存在的時間十分久遠,它們至少在兩百萬年前就在地球中生存了,而它們身上與河豚近親的基因差異也在兩百萬年前就產生了。在進行了許多類生物樣品的比較以後,科學家們認為這種生活在亞馬遜河流的生物並不屬於目前已知的河豚。

這種長著齒吻的河豚與海豚的外表有些許相像,是淡水海豚的一種。而人類早在上個世紀早期就發現了第一隻淡水海豚的存在,雖說再次發現淡水海豚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但是能夠發現一種新的物種,而且還是存在在地球中這麼久遠年代的物種,也足以讓人興奮了。科學家根據他們發現這種河豚的地點為這種生物命名——阿拉瓜亞豚。

雖說這種河豚與海豚的外貌相似,但是性格卻完全相反,它們並沒有海豚的嬌憨可愛,反而是一種兇猛的動物,就像科幻電影中的出現在淡水裡的野獸一樣,讓人害怕。它們頭部有著細長的嘴巴,這是它們捕食的利器。因為長期生活在黑漆漆的水中,它們的眼睛已經退化了。然而,現在這種海豚存在的數量並不多,據估計,不超過1600隻。

有科學家推測,在阿拉瓜亞河流域建設水壩的過程中,影響了阿拉瓜亞豚的生活環境,因此阿拉瓜亞豚的數量也受到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人們在兩百萬年後終於發現了這個地球的「新朋友」,保護它們是人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看完阿拉瓜亞豚的發現過程以後,大家有什麼想法呢?歡迎到評論區留言和我們分享。

相關焦點

  • 這種動物因為長相醜陋,差點瀕臨滅絕,熊貓:「這是看臉的世界」
    美國加州禿鷹是北美鳥類中體型最為龐大的一種,它的翅膀張開時寬達9至10英尺,一隻成年禿鷹體重可達22磅(約20斤),這種來自座山雕家族的禿鷹靠食用動物的屍體及腐肉生存
  • 香港發現瀕臨絕種昆蟲 當地興建泳灘或破壞生態
    香港發現瀕臨絕種昆蟲 當地興建泳灘或破壞生態 2008年10月13日 09:44 來源:中國新聞網 環保團體至今已發現200種生物,包括一種被日本列為「瀕臨絕滅品種」昆蟲「錨紋虎甲粗刻亞種」,有保育人士將申請更改分區計劃大綱,將龍尾列「具特殊保育價值地點」。  香港環保署至今仍未批出泳灘工程環境許可證,城規會將於本周五討論龍尾人工泳灘規劃申請。
  • 白鷺花植物界中的稀品,目前已經瀕臨絕種
    白鷺花原產朝鮮,臺灣和日本也有分布,目前已經知道或有記錄的共有12個品種。野外的白鷺花在開花時,因十分美麗,在開花的季節因人為採摘的過多,也造成這個野外品種的數量急劇減少,目前,已經屬於屬於瀕臨絕種的植物,在世界十大奇異植物中排行中,位列第三。白鷺花不僅外形奇特,花朵宛如翩然欲飛的白色飛鳥,花瓣邊緣猶如鬆散的瓔珞,在微風中搖動。
  • 比藍鯨還大35倍的生物,如今瀕臨滅絕,活了8萬年之久
    大自然非常的神秘,各種資源都非常的豐富,尤其是動植物資源更是種類繁多地球上最大的動物應該就是藍鯨了,它們是已知最大的哺乳動物,說起來植物也是生物的一種,它們也是有生命的。在美國就有一種比藍鯨還要大35倍的生物,已經活了8萬年之久。
  • 生物學家發現一種新猴子,深山裡生活了100萬年,如今只有200多隻
    全世界猴子的種類和數量都非常多,生物學家們已經統計有22屬120餘種,主要分為獼猴亞科和疣猴亞科兩類,猴科動物也是靈長目中最大的一科。 」色,生物學家考證認為,這種猴子出現至少已經有100萬年,它們很可能曾經遍布東南亞和我國西南部地區的深山叢林之中,然而如今它們的數量只有200~250隻左右,處於瀕臨滅絕的邊緣。
  • 歷史上最「憋屈」的鳥,絕種之後才出名,而且不是被人吃光!
    近現代由於人類的活動已經對生態的破壞,導致不少的野生動物瀕臨絕種,這些動物原本和人類一起生活在地球上,有些在人類還沒有開始發展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但是因為人類的不斷擴大,導致了不少野生動物瀕臨絕種。起初人們認為渡渡鳥的滅絕和人類的捕食有關,因為很多野生動物的滅絕都是因為人類的過渡捕食導致的滅絕,認為渡渡鳥應該野生這種原因。但其實經過科學家們的研究,渡渡鳥的滅絕並不是因為當時人類的捕食,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這種歷史上最「憋屈」的鳥,絕種之後才出名,而且不是被人吃光!
  • 一種魚能在陸地行走,3億年前就已經存在,如今不到30隻,很珍稀
    一種魚能在陸地行走,3億年前就已經存在,如今不到30隻,很珍稀關注釣之娛,天天有新料!喜歡釣魚的朋友經常釣到一些奇怪的物種,人們對這些未知的生物都有探索的欲望,釣到不認識的魚,只要發到朋友圈就會引起釣友們的討論,釣友們雖然見多識廣,有些老釣友可以稱得上半個魚類專家了,但是有些魚類特別稀少,我們生活中並不常見,比如下面這種魚能在陸地行走,3億年前就已經存在,被專家稱為「活化石」一般的存在,釣友們看看認識嗎?
  • 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活了8萬年比藍鯨重35倍,如今瀕臨消失
    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活了8萬年比藍鯨重35倍,如今瀕臨消失大家能夠想像到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是什麼嗎?壽命最長的生物又是什麼?相信有很多人會想到藍鯨,的確,藍鯨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哺乳動物,雖然他還沒有滅絕,但是在人類的捕殺之下已經所剩不多了,目前藍鯨已經被列為了瀕危紅色名單中,但是藍鯨也只是目前所發現的最大哺乳動物,而世界上最大的生物一定超乎你的想像。因為他的重量是藍鯨的35倍,他的壽命已經有8萬年,甚至更久,但是如今卻瀕臨消失。
  • 又一巨型生物瀕臨滅絕,曾遭人類殘忍捕殺,今全球只剩400隻
    又一巨型生物瀕臨滅絕,曾遭人類殘忍捕殺,今全球只剩400隻眾所周知,數千年來,人類一直是這個星球的主宰。但是在數萬年前,人類還是很渺小的。那時候,地球上的生物種類也是有非常多的。但是在人類統治地球這麼些年的時間裡,它們卻紛紛遭到人類的捕殺。
  • 地球上消失的動物和傳說中「死而復生」的幸運兒
    非政府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說,地球上每年有大約1萬個動物物種滅絕,瀕危動物物種數量翻倍。 WWF承認,每年地球物種滅絕的精確數字很難統計。原因較複雜。 有些物種在一個地區一度絕跡,被認為絕種,但在其他地區不為人知地存活著,後來被發現。
  • 封存萬年的時光膠囊!深藏水底的絕種動物「地懶」化石出土
    考古發現化石讓人興奮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它能揭開久遠以前的許多秘密,美國期刊《科學進展》日前刊登的最新研究指出,潛水人員在中美洲貝裡斯發現2萬7千年前的巨型地懶化石,不僅揭開它生前最後一年的當地氣候樣貌,也讓我們更加了解這種已絕種動物當時的飲食習慣。
  • 早期地球環境巨變,一場暴雨持續200萬年,這是什麼原因?
    2.3億年前,地球環境開始惡化,暴雨一直持續了200多萬年!如今地球環境非常溫和,地球已經誕生了46億年的時間,在這時間段內出現了數以萬計的生命,可是早期地球環境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如此溫和,火山經常噴發,地球幾乎是死寂一片,連水資源都很少見,然而一場小行星撞擊地球,仿佛給地球送來了溫暖,攜帶水資源來到地球上,讓地球有誕生生命的基礎。
  • 史上生命力最強的魚,高溫下也能存活,可惜已經瀕臨滅絕!
    史上生命力最強的魚,高溫下也能存活,可惜已經瀕臨滅絕!地球上任何一種生物的習性都是截然不同的,就比如海洋和陸地上的生物,海洋中的生物必須在水的推動下才能生長,而陸地生物就不一樣了。即便沒有水,它們也能生活。
  • 瀕臨絕種菲鷹在保護區遭獵殺
    ABS-CBN電視臺引述菲老鷹基金會的義工說,他們於16日在南部東納卯省聖伊西卓社的森林裡,發現了菲律賓鷹「巴瑪那」(傳承之意)的屍體。這片森林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初步檢驗結果顯示,巴瑪那右胸中彈,兇手不明。 菲律賓老鷹基金會工作人員對此感到非常悲傷,特別是事發地點為動物保護區。
  • 雲南現顏值最高的蘭花,形如白鷺振翅欲飛,因過度採摘瀕臨絕種
    雲南現「鳥形」蘭花,因為價值昂貴被過度採摘,如今瀕臨絕種!植物的花朵對人們來說,是大自然給我們呈現出的最溫柔的一面。花朵是有許多種形狀的,出了簡單常見的形狀之外,還有一些看起來像是一隻鳥。這種花朵讓人感覺它的花朵裡面住著一個天使。白鷺花就是這樣的品種,它生長在雲南地區,這個地方潮溼又不缺陽光,非常適合它的生長。到夏季,眾多花兒開始出場的時候,它也開始展現自己的魅力。不過它開出的形狀和其他花朵都不同。它長的像是一隻迷你型的白鷺。有長長的脖頸,顯得非常優雅。同時也有非常漂亮的翅膀。
  • 死亡谷中的魔鬼洞,生存著魔鱂,存活超過6萬年,如今瀕臨滅絕
    研究人員和探險者對魔鬼洞的水域已經研究了幾十年,但整個水系統仍然是個謎。洞口狹窄,寬約2.5米,長約18米,小池塘的外表,卻有著深不見底的黑暗。勇敢的潛水已經深入到了436英尺(132.9米)深的地方,而且在這個位置目測,還能看到150英尺(45.7米)以下的地方,目前還沒有探險隊能到達水底,誰也無法確定這究竟有多深。
  • 生活在沙漠裡的魚,頑強的活了6萬年,如今被人類發現
    但萬事無絕對,在地球上,即使是在惡劣的極端環境下也是有很多生命存在的。不過它們大多都是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比方說各類細菌、真菌等等,這些都是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那麼,已經經過進化,脫離了最原始形態的低等生物,若是能在這乾燥的大沙漠中被發現,大家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
  • 瀕臨絕種五色鳥臺北報春 叫聲似木魚聲(圖)
    原標題:瀕臨絕種五色鳥臺北報春 叫聲似木魚聲(圖)   瀕臨絕種的五色鳥,別名又叫「臺灣擬啄木」,叫聲是連續的單音,好像木魚聲。環保部門表示,這位「新住客」已找好枯木、打洞築巢,常在清晨或中午站在樹梢上啼叫,一叫就是好幾個小時,好像在認真尋找「另一半」,也為廠裡工作人員帶來特別的「配樂」。   其實,木柵焚化廠裡樹木多,另有白頭翁、綠繡眼和白鶺鴒等定居。
  • 全球第四大湖的消亡:已經存在地球550萬年,600年來首次乾涸
    在地球上有個古老的湖泊,已經存在550萬年,它就是鹹海。鹹海位於中亞的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交界處,主要靠阿姆河和錫爾河補充水源。20世紀60年代初,它還被稱為世界第4大湖,面積將近7萬平方公裡,比斯裡蘭卡還要大。
  • 科學家發現猴子新品種!長著白眼圈、已瀕臨滅絕
    綜合外媒報導,科學家在緬甸發現了一種猴子新品種——波巴葉猴。這種一直「隱居」野外的猴子長著「白眼圈」,身上的毛呈新潮的「奶奶灰」色。目前,其在野外的數量僅有200到250隻,瀕臨滅絕,科學家呼籲採取措施保護這一新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