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山革命烈士紀念亭林

2021-02-18 武功山紅色記憶

一:建設目的

為銘記武功山蘇區歷史,緬懷革命先烈,繼承發揚武功山革命精神,教育子孫後代,加強武功山紅色與綠色的有機融合,促進經濟發展,助力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建設武功山革命烈士紀念亭林(廉潔文化亭林)作為開展黨性教育、廉政教育的重要載體。

 

二:建設地點及命名

在武功山麻田辦事處堎頭村花麥田、潭裡、焦山、竹山裡、老棚裡、冷水庵6個村民小組建設或修繕6個亭子。分別以6位在武功山地區犧牲或戰鬥過具有代表性個革命烈士名字命名6個亭子,構成武功山革命烈士紀念亭林(廉潔文化亭林)命名建議如下:

1:榜立亭,以湘贛省委代理宣傳部長、中共萍鄉縣委書記馮榜立烈士命名,位於竹山裡組,亭子已建成;

2:鍾林亭,以萍鄉縣蘇維埃政府主席鍾林烈士命名,位於潭裡組,亭子已建成;

3:輝明亭,以湘贛省委常委、省軍區司令員彭輝明烈士命名,位於焦山組,亭子已建成;

4:斷英亭,以三女跳崖中犧牲的武功山蘇區難民團長劉斷英(女)烈士命名,位於花麥田組,亭子已建成;

5:斌山亭,以最早來武功山地區發展黨組織的中共新安區委書記姚斌山烈士命名,亭子暫未建設,擬建在老棚裡組;

6:郭猛亭,以武功山遊擊隊(湘贛邊遊擊隊三大隊)政委、九龍山紅軍山洞醫院指導員犧牲在江蘇鹽城郭猛鎮的新四軍團政委郭猛烈士命名,亭子暫未建設,擬建在郭猛遊擊隊出沒的冷水庵組。

 

三:六個革命烈士的簡介

1:馮榜立,1903年出生在麻田辦事處堎頭村,1928年馮榜立在安福五裡山造紙,接觸到蓮花黨組織代表陳竟進、賀碧如。在黨的啟發教育下,馮榜立參加了1928年冬的五裡山農民暴動,不畏艱險,始終站在隊伍前列,顯示了一個革命者的膽識和氣魄,因此受到黨組織器重。1929年春,馮榜立經地下黨員馮海清介紹入黨,同年秋,五裡鄉蘇維埃政府成立,馮榜立擔任五裡鄉蘇維埃政府秘書兼通訊聯絡工作。1930年,彭德懷在東江大樟樹下授予馮榜立等5支步槍。馮榜立調大安區後歷任大安區蘇維埃土地部長;萍鄉縣郵電部長兼赤衛師政委;中共萍鄉縣委副書記、組織部長;蓮安萍中心縣委副書記、組織部長;萍鄉縣委書記;湘贛省委代理宣傳部長。主力紅軍長徵後,馮榜立在武功山區聯絡聚集分散的遊擊隊員,領導遊擊隊繼續進行遊擊鬥爭。1936年5月,由於叛徒出賣,馮榜立在安福肖家嶺執行任務時被萍鄉保安團逮捕。被捕後,敵人威逼利誘、嚴刑拷打,妄圖策反馮榜立,馮榜立革命理想信念堅如磐石,絲毫不為所動,在被押往萍鄉的路上,在山口巖打倒二個押解的匪兵後,逃脫。後又被敵人圍追緝捕,殘忍殺害在上埠茅怖嶺。馮榜立烈士就義前,高呼:「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我死後定有人來收拾你們這幫龜孫!」

2:鍾林,1886年出生,蘆溪新泉鄉楊家灣村人,1928年在安福造紙的鐘林接觸到蓮花黨組織代表陳竟進。1929年秋萍鄉第一個農村黨組織中共石溪鄉支部成立。1929年冬,鍾林光榮入黨。1930年春,鍾林在楊家灣、河坑一帶發動貧農三四十人參加春荒暴動,打擊地主劣紳,開倉分糧給貧農。後鍾林歷任楊溪(楊家灣)鄉黨支部書記;橋溪鄉蘇維埃政府主席;中共萍鄉縣委委員、縣蘇維埃政府裁判部長;縣委常委、縣蘇維埃政府主席。1931年10月,鍾林率領赤衛軍300人集中在堎頭埋伏阻擊安福來犯之敵約80人,大獲其勝。1935年2月,鍾林、黃贊等四名同志在曲尺嶺被叛徒劉國龍、黃龍義帶來幾十名敵人包圍,鍾林引開敵人,掩護黃贊等三名同志突圍後。鍾林不幸負傷被捕。敵人關押審問鍾林,企圖獲得中共萍鄉縣委書記周道益及遊擊隊的行蹤。遭到鍾林的怒斥:「你們這是打燒擺子還是在做夢啊?周道益是我們的縣委書記,我能告訴你嗎?」敵人遂對鍾林施以酷刑,妄圖摧毀鍾林的意志。但鍾林早以將生死置之度外,為了理想信念,無為生死!3月下旬,鍾林被捕後第十八天晚上10時,重傷未愈的鐘林又被提審,一次次的威逼利誘、一次次的嚴刑拷打,一次次的暈過去又醒過來。敵人終未能從鍾林口中得到任何秘密,於是獸性發作。敵人將鍾林用麻繩緊緊捆縛,然後用近千斤重的桐料、麻石條緊緊壓在他的身上,用土紙浸溼,一張張貼在鍾林的口鼻上,封住他的呼吸窒息至死。鍾林烈士就義地在楊家灣煙衝。

3:彭輝明,1905年生,廣東東江人,出生清貧,很早就參加革命,1927年入了黨。大革命時期,參加了海陸豐農民運動。大革命失敗後,在東江參加革命軍,後被派往蘇聯學習,回國後在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工作,歷任連長、營長、團長等職。1933年,任紅八軍第二十三師政治委員、湘贛紅軍新獨立第一師政治委員、湘贛省軍分區第三分區指揮等職。1934年6月,任紅十八師第二十五團團長、第十八師副師長。8月紅六軍團突圍西徵後,任湘贛軍區司令員、中共湘贛省委常委。率領獨立第五團隨省委行動,在武功山區堅持遊擊鬥爭。1935年初,湘贛省軍區司令員彭輝明率領紅五團、紅三團約二千人,在江西安福袁家擊敗萍鄉保安團。隨後針對當時蓮花縣國民黨軍防守比較薄弱,沒有正規部隊,決定再往蓮花縣的五裡山方向突擊,很快進入蓮花縣城北面的虎頭嶺,遭到蓮花保安10團、萍鄉保安4團伏擊。彭輝明司令員親上火線指揮戰鬥,在戰鬥快要結束時,彭輝明正在指揮部隊追擊敵人,突然一顆流彈擊來,彭輝明身體一晃,子彈擊中了他。但彭輝明清楚的意識到一旦他退下戰場將影響部隊士氣,於戰鬥不利。他咬緊牙關,仍然從容指揮戰鬥,帶領部隊一舉攻下虎頭嶺,擊潰敵軍。彭輝明身上五處中彈,由於未能及時搶救,流血過多,英勇犧牲。

李發姑照片

4:劉斷英(女),安福人,1934年冬,主力紅軍長徵後,李發姑帶領鬱怡花等一行六人,受黨的委託,帶著經費,前往武功山下的白多坪一帶慰問難民,時任武功山洋溪難民團團長劉斷英接待了她們。李發姑、劉斷英、鬱怡花一起做難民的疏散工作。一天晚上,她們剛開完會,便被敵人發現,國民黨保安團包圍了她們,情況十分緊急。她們迅速組織難民轉移到山上隱蔽,她們在山腰裡找了個石洞暫避一下,以便觀察敵情。敵人槍聲大作,眼看就要追上「難民」。她們心急如焚,在這緊要關頭,李發姑對劉斷英、鬱怡花說:「情況緊急,我們要設法使群眾免受損失。」於是三人決定,為了挽救群眾,只有暴露自己,讓敵人來追擊她們。於是三人便憑著地形熟悉的優勢,選定一個突破口,往山上衝去,並且沿途叫喊著。敵人被她們三人調開,往山上追趕她們。為首的敵人還大聲喊叫:「抓土匪婆!不要開槍,抓活的!」她們爬上山頂,回頭看,面前是蜂擁而上的敵人,黑壓壓的一大片;背後是懸崖陡壁,無路可走,下面是黑洞洞的,看不見底。這裡就是武功山上有名的千丈崖了。那一刻,她們三人只有一個共同的念頭:「寧可犧牲,也不能落在敵人的手裡當俘虜,更不能做革命的叛徒,向敵人舉手投降。」李發姑悄悄說:「跳崖!」幾十支手電筒射向了我們,劉斷英第一個跳下,接著鬱怡花和李發姑也跳了下去。劉斷英壯烈犧牲了,鬱怡花、李發姑受了重傷,被崖下砍柴的村民救下背回山上的庵裡養傷,很快就聯繫上了武功山遊擊隊,後被送到設在武功山一個小山洞裡的後方醫院治療。這便是武功山上著名的革命故事《三女跳崖》。

5:姚斌山,簡介暫略,主要介紹「廉床客」姚斌山在萬龍山一帶發展黨員、創建黨組織,建立新安區蘇維埃政權,帶領遊擊隊在南嶺進行戰鬥、參加小年夜戰鬥等情況,以及被錯誤判定為AB團分子,錯殺的情況。以他為代表,來紀念數千被自己人誤殺的革命烈士。

郭猛照片

6:郭猛,簡介暫略,主要介紹郭猛在武功山帶領開展遊擊戰鬥,在九龍山紅軍山洞醫院的故事,及作為武功山遊擊隊組成的新四軍赴江蘇抗日後,犧牲的事跡。

 

四:瞻仰參觀學習路線規劃及講解流程。

路線一:

1:從管委會出發,至堎頭村榜立亭9公裡,坐車用時15分鐘,入堎頭村牌坊處花麥田新農村點,斷英亭介紹三女跳崖故事5分鐘。計20分鐘。

2:村部附近集中紅色點,從榜立亭開始步行10分鐘1000步,至鍾林亭,繼續步行6分鐘600步至往烈士張天窖分叉路口,繼續步行8分鐘800步至輝明亭,繼續步行7分鐘700步至村部附近戰場遺址。總徒步距離1.88公裡,總用時間31分鐘,總步數3100步。每個點停留5分鐘,講一堂微黨課,計25分鐘,總參觀瞻仰行程約1個小時。

3:從村部乘車返回管委會用時15分鐘。

總共行程往返約1小時40分鐘。也可視情況,增加到2個半小時。如從大江邊蘇維埃政府舊址出發則相應增加乘車時間。

未來路線二:

1:在路線一中行至輝明亭後,繼續前行5分鐘,至正在改造老村部民宿處,設想作為武功山紅色文化的載體,將武功山地區10年革命鬥爭中倖存下來的革命英雄人物進行展示介紹。

2:從紅色民宿往老棚裡方向行進15分鐘,到達未來計劃興建的斌山亭,進行微黨課教育。

3:從斌山亭往冷水庵方向行進15分鐘,到達冷水庵紅軍地下交通站、槍械修理所、計劃建設的郭猛亭,進行二場微黨課教育,《紅色冷水庵》、《九龍山紅軍山洞醫院》講冷水庵的紅色故事和九龍山上紅軍山洞醫院的革命故事。

此路線可安排一天行程。

未來路線三:

在完成路線二,行至冷水庵後,徒步至待發掘的九龍山紅軍山洞醫院,開展黨性、廉政教育。從堎頭村往返九龍山紅軍山洞醫院可以安排二天行程。

往期回顧

武功山地區革命鬥爭歷史情況簡介

堎頭村紅色革命教育點設置規劃建議

堎頭村發展紅色民宿產業 文化支持規劃

相關焦點

  • 北京桃峰陵園無償興建「革命烈士紀念園」 推出第七屆清明文化節
    據悉,北京昌平桃峰陵園去年在陵園無償興建「革命烈士紀念園」,並隆重迎請四位昌平籍革命烈士安息在桃峰陵園。今年為響應民政部「不斷弘揚烈士精神」的指導思想,陵園在建園一周年之際,又迎請了第二批革命烈士入住紀念園的節地生態區,並組織黨員群眾進行紀念活動。本次活動圍繞「印象桃峰園 國禮祭英烈」的主題開展,由三軍儀仗隊退役戰友組建的北京國賓國際禮儀公司擔負烈士骨函護衛、安葬、獻花任務,以莊嚴的國禮告慰為國捐軀的烈士英魂。
  • 清明祭掃踏青去哪裡——遷安十一個革命烈士紀念地紅色旅遊攻略
    清明祭掃踏青去哪裡——遷安十一個革命烈士紀念地紅色旅遊攻略中國鄉村旅遊網消息:清明節臨近,為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進一步加強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許多單位、企業為您介紹遷安十大革命烈士紀念地紅色旅遊點。一、建昌營革命烈士紀念碑位於長城腳下的遷安市建昌營鎮西關老爺廟嶺上,此碑是為紀念在冀熱遼解放戰爭中光榮犧牲的我第四野戰軍第二十五師革命烈士,於1949年2月修建的,紀念碑佔地1.5畝。
  • 鹽山縣隆重舉行公祭烈士儀式 紀念革命先烈
    鹽山縣隆重舉行公祭烈士儀式 紀念革命先烈 2020-10-01 09: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紅色夏令營開營
    2018-08-01 15:25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 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
    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 2016年06月16日 15:26:00來源: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1987年12月浙江革命烈士紀念碑奠基,1990年3月落成,1991年9月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主館建成並對外開放,2003年10月建立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網站。為了更好地宣傳烈士事跡,弘揚烈士精神,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主館主體建築進行了改擴建,2011年9月工程竣工,國慶節基本陳列試開放, 2012年4月正式對外開放。  縱覽館區,地域廣闊,佔地面積達7萬多平方米。
  • 隆化縣革命烈士碑文勒成記
    隆化革命烈士紀念碑及碑亭建於1961年,和董存瑞紀念碑亭呈東西中軸對稱,是董存瑞烈士陵園的重要紀念建築。董存瑞紀念碑文由時任熱河省政府主席沈越閱示後銘刻。1965年8月18日,存瑞中學教師劉振東為陵園撰寫隆化革命烈士紀念碑碑文,以縣人委名義報承德專署,未果。革命烈士紀念碑因此一直沒有碑文。
  • 上海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舉行揭牌儀式 各地場館探討守護紅色記憶
    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嚴愛雲、上海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黃衝、上海市文物局副局長褚曉波、上海中共黨史學會會長忻平為全國首個「革命烈士紀念地、初心使命教育地、紅色文化傳播地」揭牌。隨後,上海市文物局副局長褚曉波、上海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李曉輝分別發表主旨講話,與會人員一同參觀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  來自全國幾十所紅色場館的負責同志及相關黨史研究專家匯聚一堂,共同見證揭牌。
  • 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走訪記
    1997年10月,由鄧小平題字的「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落成剪彩。 陵園整體建築包括陵園門庭、紀念堂、碑林、雕像園、紀念碑五大部分。由於內容甚多,過去又介紹過一些,本文此文選一部分內容介紹.,至2017年9月15日我們去參觀時,有記載有名有姓的烈士只有15744人,許多人為革命犧牲了,我們不知道他們的名字​。
  • 保山市烈士紀念日紀念活動舉行
    保山市2019年烈士紀念日紀念活動現場 雲南日報供圖  雲南網訊(記者 楊豔鵬 李建國)9月30日,保山市2019年烈士紀念日紀念活動在隆陽區烈士陵園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緬懷革命先烈,弘揚烈士精神。
  • 湖南祁東:革命老區舉行烈士公祭活動 緬懷革命先烈
    人民網長沙9月30日電 今天是烈士紀念日,當天上午,革命老區祁東縣800餘名黨政軍民學代表,在祁東縣鼎山公園革命烈士紀念廣場莊重集會,舉行烈士紀念日公祭活動,緬懷先烈,向英雄敬獻花籃。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公祭儀式中,參加公祭代表手持鮮花,面向烈士紀念碑列隊肅立,在少先隊員歌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後,集體瞻仰烈士紀念碑並敬獻鮮花。 祁東是紅色革命老區,全縣登記在冊的烈士有282位,王如痴、曹炎、官同生等同志是其中典型代表。公祭儀式結束後,代表們參觀紀念碑,緬懷先烈豐功偉績。
  • 雨花臺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紀念聖地,雨花臺是革命烈士殉難處
    雨花臺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紀念聖地,雨花臺是革命烈士殉難處,在這裡遇難的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達10萬之多。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決定在此興建雨花臺烈士陵園。
  • 上饒集中營名勝景區,也是革命烈士紀念園。
    也是革命烈士紀念園。它位於江西省上饒市信州區茅家嶺鄉。遠遠望去,就能看見一個高大的石碑,突出樹林之上。今年疫情期間 ,也沒阻止住人民對清明節祭祖掃墓的熱情。2016年冬改建好的圖片,跟如今的圖片差異大不 ?
  • 《為了新中國——革命烈士紀念碑碑文敬讀》出版
    為了建立新中國,成千上萬的革命烈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為緬懷他們的英雄事跡,新中國成立後,各地陸續矗立起一座座豐碑,所刻碑文讓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跡一代代流傳。為此,《學習時報》專門開闢「為了新中國——革命烈士紀念碑碑文敬讀」專欄,陸續刊發全國各地紀念碑碑文敬讀文章,在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  為了讓更多當代人了解碑文背后豐富的革命歷史內涵,弘揚先烈身上承載的偉大民族精神,2020年9月,專欄文章由山東人民出版社結集出版,該書成功入選中宣部2020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
  • 【方志安國】抗戰時期安國縣革命烈士紀念碑文
    【方志安國】抗戰時期安國縣革命烈士紀念碑文 2018-11-25 10: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浙江公祭烈士儀式在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舉行
    寧靜的早晨,陽光映襯下,浙江革命烈士紀念碑格外莊重威嚴。  昨天,以「紀念先烈·報效祖國·圓夢中華」為主題的浙江公祭烈士儀式在浙江革命烈士紀念碑前舉行,600多位社會各界人士來到這裡,深切緬懷革命先烈。  一位兩鬢斑白的老者,在眾人的攙扶下沿著紀念碑緩緩繞行,眼裡是無盡的思念。老人名叫呂華珍,89歲高齡。
  • 緬懷革命先烈 弘揚烈士精神
    惠州是革命老區,也是抗日戰爭時期東江縱隊的核心活動地,先後有1700多名烈士在革命和建設的不同時期,獻出了寶貴生命。崇尚英雄、緬懷先烈、激勵後人,是惠州人民的優良傳統。近年來,我市以落實撫恤優待政策、紀念設施管理保護、弘揚烈士精神和關愛烈士家屬等工作為重點,在全社會營造了緬懷英烈、關愛英烈、尊崇英烈的濃厚氛圍和良好風尚。
  • 隆化縣革命烈士碑文勒成記
    隆化革命烈士紀念碑及碑亭建於1961年,和董存瑞紀念碑亭呈東西中軸對稱,是董存瑞烈士陵園的重要紀念建築。董存瑞紀念碑文由時任熱河省政府主席沈越閱示後銘刻。1965年8月18日,存瑞中學教師劉振東為陵園撰寫隆化革命烈士紀念碑碑文,以縣人委名義報承德專署,未果。革命烈士紀念碑因此一直沒有碑文。
  • 四八烈士遇難73周年紀念活動在延安四八烈士陵園舉行
    四八烈士遇難73周年紀念活動在延安四八烈士陵園舉行 發布時間:2019-04-12 16:27:21
  • 「方志敏烈士墓」更名為「方志敏烈士紀念園」
    江西新聞客戶端訊(江西日報記者卞曄實習生趙文萱)8月18日,記者從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獲悉,近日,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關於將「方志敏烈士墓」更名為「方志敏烈士紀念園」的請示》獲退役軍人事務部批覆同意。根據批覆文件,「方志敏烈士墓」正式更名為「方志敏烈士紀念園」。方志敏烈士墓(方志敏烈士陵園)建成於1965年,佔地136畝,位於南昌市西郊梅嶺山麓,背依青山,面向東方。陵園先後被批准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重點紅色旅遊景點、江西省國防教育基地、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等,2019年接待遊客62萬餘人次。
  • 滬郊亭林古鎮紀念南北朝著名學者顧野王
    新華社上海9月18日電(記者李榮)滬郊金山亭林古鎮,是南北朝梁陳間著名文字訓詁學家、歷史地理學家顧野王的先祖故裡和平生重要歸閒、創作之地。18日,上海金山舉行文化主題研討活動,紀念亭林古鎮這位古鄉賢誕辰15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