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布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20-12-11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香港8月14日電(記者郜婕)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14日公布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涵蓋20個項目,為保護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參考依據。

  這份代表作名錄包括先前已被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的10個本地項目,分別為粵劇、涼茶、長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龍舟遊湧、香港潮人盂蘭勝會、中秋節——大坑舞火龍、古琴藝術(斫琴技藝)、全真道堂科儀音樂、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和黃大仙信俗。

  這份名錄還包括南音、宗族春秋二祭、香港天后誕、中秋節——薄扶林舞火龍、正一道教儀式傳統、食盆、港式奶茶製作技藝、扎作技藝、香港中式長衫和裙褂製作技藝,以及戲棚搭建技藝等10個新增項目。

  據康文署介紹,10個新增項目由非遺諮詢委員會從首份香港非遺清單上的480個項目中經審議後推薦。特區政府在今年2月至5月間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公眾諮詢,共收到200多份公眾意見,大多數贊成將這10個項目納入代表作名錄。

  據介紹,這份非遺代表作名錄意在為特區政府提供參考依據,為香港非遺項目分配資源和採取保護措施時訂立緩急先後次序。

  康文署表示,特區政府在2014年公布了涵蓋480個項目的首份香港非遺清單,2015年成立非遺辦事處,並於2016年在三棟屋博物館設立非遺中心。

相關焦點

  • 香港公布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新華社香港8月14日電(記者郜婕)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14日公布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涵蓋20個項目,為保護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參考依據。  這份代表作名錄包括先前已被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的10個本地項目,分別為粵劇、涼茶、長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龍舟遊湧、香港潮人盂蘭勝會、中秋節——大坑舞火龍、古琴藝術(斫琴技藝)、全真道堂科儀音樂、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和黃大仙信俗。
  • 焦點丨香港公布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14日公布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涵蓋20個項目,為保護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參考依據
  • 焦點丨香港公布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14日公布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涵蓋20個項目,為保護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參考依據
  • 香港公布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17日公布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當中涵蓋宗族口述傳說、粵劇、太平清醮、端午節、盂蘭勝會、舞火龍、傳統中醫藥文化和古琴製作技藝等480個項目。  康文署發言人表示,該署於2009年8月委聘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進行全港性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以搜集研究資料和數據,用以編制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 誰說香港沒文化? 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港正名
    提起香港,旅遊者們經常只會想起「購物」「美食」這些標籤,豐富多元的香港文化卻被忽略或無視。到哪兒能體會到原汁原味的香港風情和歷史傳統?根據官方消息,特區政府將編制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為人們人們了解香港文化提供索引,預計此項工程將於2016年內完成。  其實早在去年6月份,香港就公布了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涵蓋了480個文化項目。
  • 「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第15屆常會於2020年12月14日至19日在線上召開。本屆常會共評審57個國家申報的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以下簡稱「送王船」)兩個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
  •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1個)
    汨羅江邊的楚塘漁街、鳳凰山、河市、歸義、紅花、新市、浯口、長樂等一帶的端午習俗,除辦盛宴、吃粽子、插艾掛菖、喝雄黃酒、賽龍舟外,雕龍頭、偷神木、唱讚詞、龍舟下水、龍頭上紅、朝廟、祭龍、祭屈等都有神秘的儀式和獨特的文化內涵,還留下了「寧荒一年田,不輸五月船」等許多端午民謠。觀龍舟、回娘家、辭端陽、插艾葉、喝雄黃酒更有濃鬱的地方含義。
  • 太極拳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就在今晚8點35分,在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審議後,太極拳被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是我國第33項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項目,也是河南省第3項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項目。
  • 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崑曲等入選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4日宣布正式設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名錄中收錄了教科文組織於2001、2003和2005年宣布的90項「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其中包括中國的崑曲、古琴曲及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以及中國和蒙古共同申報的蒙古族長調民歌。
  • 「送王船」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12月17日,中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中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圖為12月5日,福建廈門市鍾宅畲族社區舉行「送王船 做好事」傳統民俗活動。
  • 我市李氏太極拳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5屆常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我市武清區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李氏太極拳作為聯合申報項目,成功入選。這是我市第2個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
  • 專家解讀:《聊城冠縣公布第四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高楊 冠縣報導《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意見》(國辦發〔2005〕15號)規定:「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體系。要通過制定評審標準並經過科學認定,建立國家級和省、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體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由國務院批准公布。
  • 「太極拳」「送王船」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_新聞...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以下簡稱「送王船」)兩個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
  • 香港故事|這些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你了解嗎?
    香港非遺傳承人和相關團體可通過該計劃申請資助舉辦大型項目,申請計劃須與香港非遺代表作名錄和清單項目有關,並具備一定規模,申請金額不可少於25萬港元。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負責人表示,特區政府希望通過該項目支援延續性已式微、傳承人及團體已很少的非遺項目,為非遺傳承人或團體提供平臺一展技藝,讓公眾了解其文化內涵。
  • 中國太極拳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原標題:太極逐夢終有果 一朝亮翅震寰宇 中國太極拳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太極拳為什麼行? 你對太極拳的印象是什麼?是《太極宗師》中的武功絕學,還是公園裡大爺大媽緩緩出拳的廣播操?又或是武俠小說中張三丰所創的功夫,還是電子遊戲中的某個技能?
  • 太極拳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就在今晚8點35分,在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審議後,太極拳被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是我國第33項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項目,也是河南省第3項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項目。這對於提升太極拳在世界範圍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鞏固河南溫縣陳家溝「太極拳發源地」,提升太極文化品牌價值有著重要作用,對於增加民眾的文化認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義。
  •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 港式奶茶的秘密
    香港首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清單涵蓋480個本地項目,其中20個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當中粵劇、長洲太平清醮(包山節)普遍為人所知,全真道堂科儀音樂、南音、宗族春秋二祭等則令一般市民感到陌生。
  • 「太極拳」「送王船」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第15屆常會於2020年12月14日至19日在線上召開。本屆常會共評審57個國家申報的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以下簡稱「送王船」)兩個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
  • 「送王船」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項目(以下簡稱「送王船」),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太極拳」「送王船」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以下簡稱「送王船」)兩個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