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是佛教教徒用來念誦記數的隨身法具,在僧俗間的廣泛使用,佛珠也稱念珠起源於持念佛法僧三寶之名,用以消除煩惱障和報障,通常可分為持珠,佩珠,掛珠三種類型。每串佛珠數目表徵不同的含義,佛珠的質料不勝枚舉,以七寶所製成的佛珠最為殊勝尊貴,菩提子是最為人們所熟知的一類佛珠,佛珠是弘法最為方便的法器,在使用佛珠時,不要過分地計較它的構造,顆數和質料才好,只要能做到靜慮離妄念,持珠當心上,也就可以早證菩提,成就涅槃了。
念珠無論作為一種宗教修持的法器,還是作為追求時尚的人們的一種裝飾品,都非常流行,那麼說起念珠,很多人將她與佛教劃上等號,而並不知道,道教的修持也有用到念珠,念珠並不是佛教所創製,在佛陀時代所制的律儀中並無念珠的記戴,而佛經記戴的念珠多出於隋唐後期的大乘佛教,道教的念珠,有八十一顆,代表太上老君八十一化,佛教的念珠一般有一百零八顆,代表除滅一百零八種煩惱。
而如果使用念珠時,將念珠展開,右手四指下託,念佛或持咒時,從母珠旁的第一珠起,母指下掐,即刻由左向內轉過頭來,再從母恭旁的第一珠掐起,千萬不要跨越或直掐而過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