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下午2點30分,雨過天晴,整理好心情,重新上路,向草原天路「東線」進發——
通常人們所稱的草原天路泛指東線,既張北野狐嶺至崇禮樺皮嶺一段,全長130多公裡,號稱中國的66號公路。
進入草原天路西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路高大的門樓和門樓旁高高聳立的地理標示,赫然醒目,蔚然壯觀。
沿著天路行駛,道路兩側花田裡種植各色花卉,進入九月,又處於高海拔地區,多數花卉已然凋謝。雨後的天空氤氳繚繞,碧綠的大草原摻雜片片金黃,層層疊疊,色彩濃鬱,秋意濃濃、寒意綿綿。
沿著蜿蜒曲折、起伏延伸的草原天路一路向前,很快到達「壩頭臺地」,眼前出現一望無際的大盆地,大的讓你無法想像,盆地裡遍布著無數的山巒、溝壑和村莊,一眼望不到盡頭,奇美壯闊,讓人無法抗拒。想拍攝一張全景照片,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廣角不夠,拍出的照片怎麼也還原不了它的壯美與博大。
因為不是節假日,路上車輛稀少,幾乎看不到遊人,一路順暢,因此沿途風景也更顯得天然純淨。
沿途經過「南泥河空中草原」,這裡的海拔在1600米以上,漫坡的野菊花,花開正豔。我們在一處高點停下腳步,見一條山脊伸向遠處,懷著一份好奇,沿著山脊走向深處,盡頭出現一條寬闊的大峽谷。
在廣袤的高原上,經過雨水常年衝刷,下切出一條峽谷,峽谷兩岸同處一個平面,不走到近前很難被發覺,看來我們是幸運的,在沒有目標的情況下,誤打誤撞,發現了這條美麗的大峽谷。放眼望去,近百米深的峽谷周邊被「綠毯」覆蓋,曲線柔美,舒緩曼妙,沿著峽谷取向延伸到遠方……
就這樣走走停停,路旁有停車痕跡的地方(所謂停車痕跡都是綠草被碾壓後留下的黃土地)千萬不能錯過,那裡會給人們帶來更多驚喜和意想不到的驚豔。這裡平地海拔1400多米,流動的雲朵仿佛觸手可及,公路起伏的坡度較大,常可以看到路的盡頭就是天際線,此時才真正理解為什麼稱作「草原天路」。
嚴格意義上說,這裡也不完全是草原地貌,山巒、草甸、梯田和村莊相互交融、錯落有致,與旋轉在空中的大風車相映成趣。沿途叫不上名字的峽谷、盆地隨處可見,帶給人一波又一波的視覺衝擊。美麗的大峽谷,寬闊的盆地,層層的梯田,以及草原上悠閒吃草的牛羊,構成了一幅美麗壯觀的百裡壩頭風景畫廊,色彩繽紛,無比壯美,令人驚嘆!
沿著天路繼續前行,天色向晚,草原上的日落格外引人矚目,火紅的「圓盤」緩慢墜入地平線,映襯著遠處的風力發電風車,餘霞成綺,極具柔和。
傍晚時分,來到一處小鎮,本以為走出天路了,打聽當地老鄉,方知這裡是陳家營,距離終點樺皮嶺還有30多公裡路程,4個多小時還沒走出一百公裡,可見草原天路一步一景,陶醉其中,早已忽略了時間。
此時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夜晚看天路已經失去意義,當晚入住在陳家營。這裡的農家院非常冷清,房間50元一晚,可以同時吃住,跟野狐嶺價位相當,經濟實惠。
次日早晨,從陳家營出發,繼續天路東線之行,今天的天氣格外晴朗,藍天白雲,正是一直盼望的晴好天氣。走出不遠,路過一處高地,回過頭來再看昨晚住過的陳家營,處在一個大盆地的邊緣,靜謐的村莊籠罩一層薄薄的晨霧,盆地裡布滿層層的梯田,在金黃色莜麥田的裝點下,更顯柔美壯麗。
經過陳家營之後,天路後半段出現另一種景象,由草原跨入森林地帶,路兩旁成片的松柏把視線遮擋的嚴嚴實實,就好像穿行在原始森林中,偶遇空隙依然能看到森林後面的大草原地貌。
在距離樺皮嶺還有15公裡的地方,到達閻片山,閻片山是草原天路旁凸起的一處石林,比起那些名山大川真的算不上什麼,也談不上高大雄偉,但在茫茫草原上有這樣一座怪石林立的山峰,也實屬罕見,這裡怪石嶙峋,突兀聳立,風格獨特,山雖然不高,也需要手足並用才能爬到山頂,閻片山也隨著草原天路的出名而廣為人知。
告別閻片山,繼續前行,行至一處制高點,初看這裡沒有什麼特別,停下車走到最高處,極目眺望,豁然開朗,原來這裡是一處平緩的盆地,腳下的草地仿若黃綠相間的地毯,沿著起伏的地勢,一直鋪向遠處的村莊,村莊周邊被縱橫交錯的梯田包圍,金色的梯田、起伏的丘陵和林立的風車,構成了一幅唯美的田園畫卷,令人心醉神迷,留戀忘返!
微風吹拂,氣象萬千,原來這裡可以這麼美,我們在草地上玩興正濃時,一位老漢牽馬過來,不耐其煩勸說我們騎馬照相,騎一次10元,最後經不住誘勸,騎上馬背,付款時沒有零錢,老漢從兜裡掏出一張二維碼,要求微信付款。哎我去,遠離現代都市的牽馬老漢都這麼新潮,現代科技已經植根於草原深處,全方位無死角,不禁感慨科技進步和發展到如此強大。
中午11點,走出草原天路,抵達樺皮嶺出口,在樺皮嶺沒有過多停留,按照行程計劃,出口左轉,直接前往沽源。
(未完待續)
本圖文為@一路陽光Ly 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