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來介紹一下,位於我國西北方向的塔裡木盆地,這裡有一片沙漠,叫做塔克拉瑪幹沙漠。被稱作是全球排名第十的沙漠,而且屬於全球第二的流動型的沙漠,其佔地的總面積約有三十三萬平方公裡。因其特殊的地勢地貌的原因,這裡一直是非常乾旱嚴重缺水,並且常年都有大風,等等這些各種極端環境下造成的因素,因此也使這裡幾乎沒有人類的跡象,當然,大部分沙漠都是這樣的。
沙漠裡各種突發情況都可能發生,這也就更是沒有人可以穿越沙漠了。為什麼這樣說呢?先說交通方面,一直以來,沙漠裡主要的出行工具就是駱駝了,因為駱駝體型高大。但是呢,雖說如此,也不可能完全依賴於駱駝,還是會有限制的。之後人們又發明了沙漠裡面專用的汽車。所有的構造都符合在沙漠裡通行的條件,也有火車功能。但有一個弊端,造價相對其他普通汽車要昂貴許多。要是短途行駛的話還可以,但是穿越四百公裡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就有點不可能了。
在沙漠深處隱藏著許多豐富的資源,也使得沙漠變成了人們都希望之海。在上世紀我們國家就對塔裡木盆進行了勘探,但當時地質環境太過複雜,各種技術都不先進各種因素的影響下,也只是探測了幾個小型的油田,在八十年代初期,我國加大了對塔裡木盆地的勘測,終於在一九八四年九月,沙參二井出現了井噴,如此更是有了信心,在一九八九年四月,我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調動了眾多個人,展開了石油大會,並且有了豐厚的成效。從一九八九年到一九九二年,先後發現了油氣,以此為基礎有了重大的突破,也就形成了現在的輪南和塔中油田的局面。
開採這麼豐厚的資源,必定要有便利的交通。為了開發塔克拉瑪幹石油和天然氣,同時減少烏魯木齊到和田等地的時間,加速當地居民的脫貧,這就有了輪臺至民豐沙漠公路的前世。現在,穿越塔克拉瑪幹沙漠的路不只是一條,在一九九一年十月列入我國重點科技項目,投入5.94億元。九三年三月動工,到一九九四年其中一條公路貫通,但並不是整項工程的完工。
同年九月,中國政府決定讓沙漠公路南北兩面全部貫通。一九九五年初,計劃在塔中四號井到民豐之間的路途修建一條公路,到同年九月,全線貫通。兩年最右的時間完成四百多公裡的公路修建。施工中,沙子推成路基狀,固定壓實,強度遠超普通路基。這樣的路基,需要的石子層厚度會少一半。由於這條公路的建設完工,也令烏魯木齊市去到和田之間的距離減少到了約五百公裡。除此之外,現今為止還沒有穿越流動沙漠的公路。
公路比較靈活,但是運量小,人力消耗高,和公路運輸比,鐵路更能勝任長途運輸,速度也快。在兩千零四年的前半年期間,一直都是沒有鐵路列車可以穿越塔克拉瑪幹沙漠的。一直到了兩千零四年的年底左右,由庫爾勒通到格爾木之間的鐵路才開始了建設施工。格爾木在青藏高原, 格庫鐵路長1214.6公裡,時速在120km/h。
它對我國西北鐵路,促進西部交流,有重大意義。,庫爾勒到格爾木的時間由汽車的26小時縮至列車12小時左右。2020年7月1日,正式通車,在格庫鐵路施工中,格庫若羌到和田的鐵路,開始規劃,一八年底,和若鐵路開工最小半徑達1600m,意味運營時速提升到140km/h塔克拉瑪幹沙漠地區的交通設施建設也並不例外。我們可以想像,越發便利的交通給這裡會帶來更多的希望。大家對塔卡拉瑪幹沙漠有什麼別的印象嗎?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去屬於熱帶地區的三亞旅遊,會有怎樣的體驗?
紐約中央公園曾是荒野地區,後來不斷改造,如今成為「人工綠肺」
非洲華人為何不帶非洲的妻兒回國?
美國籍華人後悔了,想從國外回中國,網友:中國可不是隨走隨來的
建設完後的阿爾塔什水利樞紐工程,如今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