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就在身邊(十三)「廣闊」和「遼闊」

2020-12-19 語文就在身邊

上課時,華老師剛走進教室,學班長小文拿著一本練習迎了上來,她指著一道題目說:「老師,您給我們講講吧,這一題大家的爭議很大。」華老師一看,原來是一道選詞填空題:

「廣闊」和「遼闊」

1、南沙群島位於我國()的南海之中。

2、牛羊在()的草原上悠閒地吃草。

華老師笑著說:「嗯,這兩題確實比較容易弄混。我們先來理解一下這兩個詞的意思。 『廣闊』是廣大寬闊的意思, 『遼闊』是遼遠廣闊;寬廣空曠的意思。這兩個詞都表示『面積寬廣』 ,但也有區別,「廣闊」範圍比寬闊大,著重表示面積大,又廣大又寬闊;「遼闊」範圍最大,著重表示遼遠無邊。」

小文還是有疑問:「可是我們都曾在書上看過『廣闊的草原』和『遼闊的草原』這樣的表達,它們是誰用錯了?」

華老師耐心解釋道:「這兩個都沒錯,『廣闊的草原』主要表示草原的面積大; 『遼闊的草原』 主要表示草原的無邊無際。但當草原和大海進行比較時,顯然是大海範圍更大一些,所以第一題應選『遼闊』,而第二題則應選『廣闊』。大家明白了嗎?」。

「我們明白了。」同學們大聲說。

相關焦點

  • 小學語文知識點複習概要:詞語
    小學語文知識點複習概要:詞語   複習概要總結   1、成語、歇後語。   2、量詞和「的、地、得」的用法。例:「團結」和「勾結」,都有一個「為了一個目的聯合和結合「的意思。「團結」用於好的方面,而「勾結」用於壞的方面,指「進行不正當的活動而暗中結合」。   2、注意運用的對象。如:「愛戴」和「愛撫」,前者用於黨、領袖、英雄,後者用於老一輩對後代。   3、注意範圍的大小。如:「遼闊」和「廣闊」,都是指面積廣大,但遼闊比廣闊所指的範圍更大。
  • 遼闊富集有魅力 內蒙古的資源優勢靠數據說話
    內蒙古是我國自然資源最富集的省區之一,幅員遼闊、資源富集、礦產豐富、礦種齊全,被形象地稱為「東林西鐵,南糧北牧,遍地礦藏」。   土地資源:   內蒙古地域遼闊,擁有13億畝草原、3.7億畝森林,均居全國第一位,耕地面積1.37億畝,是我國五大牧區和十三個糧食主產區之一。
  • 尋到一堂好課,在星輝斑斕裡放歌——秀洲區舉辦初中語文「身邊的好...
    在冬日的暖陽下,秀洲區研訓中心在浙師大秀洲附校以兩堂身邊的好課宴饗秀洲語文教師。在好課的薰陶中,我甘心做一名聽眾李冬老師為我們帶來了一節別樣的《紫藤蘿瀑布》。凝望「眼前的紫藤蘿」、回憶「曾經的紫藤蘿」、感悟「生命的真諦」三個環節層層遞進,引導學生感悟到生命的活力與美麗。課堂上「嚷嚷」開花的環節最引人注目,由學生導演的朗讀體現了學生對紫藤蘿花開熱鬧而富有生機的真切感悟。
  • 2018重慶小學語文必背古詩詞:敕勒歌
    2018重慶小學語文必背古詩詞:敕勒歌   敕勒歌   公元4到6世紀,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處在鮮卑、匈奴等少數民族的統治之下,先後建立了北魏、北齊、北周等五個政權,歷史上稱為「北朝」。「穹廬」、「籠蓋四野」、「蒼蒼」、「茫茫」要重讀,讀出蒼遠遼闊的意境。「風吹草低見牛羊」一句要注意音調的高低起伏,重音落在「見」、「牛羊」上。語調中要洋溢著對美麗草原的無比熱愛之情。   注釋:   ①敕勒歌:我國南北朝時敕勒族的一首民歌。
  • 行走:褪去一身浮華,感受大海的遼闊和寧靜
    #1月新年啟航計劃#你有沒有去過海邊,有沒有放眼遠方感受過大海的遼闊、有沒有閉上眼睛感受過海風的「侵襲」、有沒有脫掉柔軟的襪子和沉重的鞋子和沙子來一次親密的接觸。當呼嘯的海風吹刮在你的臉上時,它刺激到了你的感官神經後,會有一種有個「爽」字便脫口而出的感覺。
  • 「大語文」時代,老師準備好了嗎
    生活是最好的教科書,教師只有打通語文和生活的聯繫,跳出教材與教室,才能把時間和空間都有限的課堂學習變成無限的課外學習,從而延展學習的寬度和長度。例如,在疫情時期,很多老師挖掘疫情期間的語文教學素材,引導學生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反思如何辨別網絡中的虛假信息,關注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平凡勞動者。再如,網絡時代還需要紙質閱讀嗎?手機可以進校園嗎?遊學的意義在哪裡?等等。
  • 天空的高遠,比不上心中的遼闊
    《身邊》:失去了根的牽絆,所有相聚都是分別的前奏;落葉覆蓋在樹根之上的溫暖,是冬天留給春天的情話;天空的高遠,比不上心中的遼闊。181落葉鋪滿草地,是相聚還是分散?我們只是在用雙腳聆聽大地之後,才知道天空的高遠,比不上我們心中的遼闊。肅竹2020.11.27.22:22於勉縣本文為肅竹長篇愛情散文詩《身邊》連載第181-183章,「落葉鋪滿草地,是相聚還是分散。」
  • 給學生的愛,要像草原那麼遼闊
    (一)管理班級風格鮮明  內蒙古呼倫貝爾是任玉芬老師的家鄉,草原的大氣遼闊,賦予了任老師真誠博愛的性格。在多年的教育教學中,任老師不斷完善並凸顯了這一性格。  任老師的班級有自己的文化,那就是有著濃厚的「博愛」文化色彩。她常教育學生要有「惻隱之心、榮辱之心、是非之心、辭讓之心」。
  • 「作家故事」只要願意努力,你的天地就會更廣闊
    如果你願意為自己的熱愛不懈努力,你的天地必定會很廣闊——這是王躍文師兄在我校圖書館舉辦的一次講座活動中所談到的,他結合自身講述了他的一些小故事。在讀小學時,3—6年級的同學對學校布置的寫作任務還有牴觸情緒時,讀2年級的他卻很願意嘗試著寫。有次學校舉辦了一個徵文活動,他塗塗抹抹寫了一篇也交了上去。
  • 初中語文怎麼學?陷入語文學習固式不可取,語文能力很重要!
    期中考試之後是查漏補缺做出調整狀態的非常好的時間段,而語文學科的特點是慢熱、恆溫的,不適合爆炒、猛煎,必須要像煲湯那樣,需要的是時間和耐心~~~一曝十寒這個詞語非常適合語文學科的學習!家長對於學習語文的錯誤認識1. 語文太玄幻,提分難,初三時間寶貴,不如用來多刷刷數學英語和理化。2. 老師就應該一字一句地給孩子改作文。孩子作文寫不好是因為不會寫高大上的東西。3.
  • 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著力點——興趣、方法、能力和習慣
    那麼,語文教學要提高效率,當從哪些方面入手較為妥當呢?筆者以為,要把著力點放在興趣、方法、能力和習慣上。換句話說,語文教學要重視激發並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重視教會學生自學語文的方法、重視學生自學語文的能力的培養、重視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
  • 文本背後那廣闊的世界
    《大學集注·中庸集注·論語集注》小學和中學期間,背過不少古文,當時覺得痛苦不堪。直到上了大學,藉助教材才算第一次比較全面地接觸了整個中國的古典文學史,並對文言文發生了興趣。於是,一本本古籍開始走入我的生活。只是,限於知識積累,大多古籍都只能淺嘗輒止,略知大概。
  • 承包高中語文考題的四川作家彭家河 用文字追溯「湖底的河流」
    眾人討論圍繞「寧靜且奔騰的鄉土、遼闊且幽深的鄉愁」的主題,就《湖底的河流》以及彭家河獨特的鄉土寫作特點進行了深入對話交流。在蔣藍看來,彭家河的散文裡有一種敘述特質,那就是在不徐不疾中對四川鄉村細節的精雕刻化, 並將自己的情感與思想藏匿於細節中。他超越年齡的沉穩與大氣,彰顯了散文正寫的偉大言路。
  • 三年級下冊語文第六單元《身邊有特點的人》作文綱要+填空練習
    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可以怎麼寫呢?一、選材身邊那些人,題目要求我們寫身邊的人。那麼,哪些是身邊有特點的人呢?比如自己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兄弟姐妹、老師和同學都是身邊的人。三、寫作思路要把一個人寫活,首先要寫出人物的外貌,還要抓住人物的神態、語言、動作和心理活動。通過描寫人物的動作和心理活動,以及真實的事例裡反映人物的性格。比起父母,可能老師和同桌是我們更加熟悉的人。
  • 一路向北——行走在遼闊的內蒙草原上
    內蒙草原給人的印象總是那麼遼闊和美麗,實際上在相機上即使使用廣角鏡頭去拍攝草原上的景色,從照片上看還是不能完全表達出那種草原廣闊的狀態,只有你身臨其境時才能感受到到什麼是寬廣草原的廣闊就像是一種催化劑
  • 小學語文:四年級課文《盤古開天地》中的語文考點
    ,也是中國古人對世界本源的一種看法和認知。2、「清」和「濁」、「輕」和「重」、「上升」和「下降」三組詞,說明什麼?答:三組詞的對比,一方面說明了天和地的巨大區別,另一方面也說明了盤古開天地的不易。3、盤古倒下後,身體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 語文教學與朗讀
    主要是缺少誦讀,大都按作者、背景、人物、手法程式化一講到底,佔去學生閱讀和練習的時間,講得太多。老師講得很辛苦,學生聽得很累,教學效果不佳。語文教學不能缺少讀。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如果我們在從小學到中學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意識地根據不同「教學條件」,摸索不同的教學方法,儘可能使學生保持自由開放和積極探究的閱讀心態,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將會為語文閱讀教學開闢出廣闊的空間。
  • 北大才女16歲寫《十三歲的際遇》,入選初中課本,她如今怎樣了?
    你還記得初一語文課本的一篇文章《十三歲的際遇》嗎?它是北大才女田曉菲於1987年10月,在她16歲的時候寫的一篇小說。我隱約記得語文老師開篇講課說了這麼一段話:同學們,大家正值十二、三歲,十二、三歲是個充滿幻想,憧憬未來的年齡,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夢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我們的同齡人田曉菲的《十三歲的際遇》,去感悟她的人生理想。 聽起來,《十三歲的際遇》讓人充滿了幻想,田曉菲是誰?
  • 雲南省中考語文作文題——肩膀 老師評價:非常好!
    上午11點,語文考試結束鐘聲敲響;11點20左右,考生陸續走出考場。記者隨機採訪,學生普遍感覺語文考題相對簡單,發揮不錯,尤其作文不算難;多位資深初中語文老師表示,這次省考作文題出得相當好。今年雲南省中考的語文作文題目是命題作文:肩膀雲南省名師工作坊坊主、昆明市語文學科帶頭人、雲南省財大附中副校長趙玲老師表示,自己是上午11點多和若干同事一起看到題目的。大家覺得這個題目出得非常好!首先題目不難。今年雲南省60多萬學生參考,題目要兼顧各地的學生。
  • 最好聽的語文|《荷葉圓圓》
    《荷葉圓圓》選自:一年級下冊第十三課田龍,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社教節目中心文娛部副主任。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專業。誦讀者:田龍點擊音頻,一起聆聽最好聽的語文賞析《荷葉圓圓》中描寫了圓圓的、綠綠的荷葉。荷葉是小水珠的搖籃;是小蜻蜓的停機坪;是小青蛙的歌臺;是小魚兒的涼傘……整篇課文洋溢著童真、童趣。有利於啟迪學生的智慧,激發他們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