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休閒農莊抱團轉型玩跨界

2021-01-20 三湘都市報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預示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將發生系列轉折,傳統的農業企業如何從一二三產業割裂發展轉變為融合發展,是其中關鍵舉措之一。9日上午,在當地政府的指導下,樸願博野有機農莊、湘豐茶葉等農莊聯合發起成立了長沙縣農旅文創發展聯盟,該聯盟旨在充分挖掘和發揮當地農業企業和現代農莊資源優勢,向農旅、農教快速轉型升級,積極推動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

    農場裡的特色親子遊

    聯盟相關負責人肖曉表示,春遊高峰即將來臨,為了讓農莊能更好地對接教育和旅遊消費市場,聯盟成員積極開展各類研學旅行、農耕體驗、自然教育、親子遊等活動。

    五彩斑斕的「蘑菇屋」點綴在青山綠水間,形態各異的蘑菇盆栽讓人目不暇接……記者走進長沙縣路口鎮荊華村地錦農場,宛如置身蘑菇王國。小蘑菇撐起「致富傘」,農場主夫妻彭耀和曹宇搭班創業,打造國內首個以蘑菇為主題的開心農場。同時,也帶動周邊村民組成農民創客群,有的專業飼養珍珠雞,有的專心養殖黃牛,有的種起了秋葵和蘆筍,實現一戶一品一特色。

    「採把蘑菇,追追野雞,不光孩子玩得盡興,大人也可以放鬆心情。」家住天心區的李女士近日帶著女兒來到地錦農場,體驗了一把返璞歸真的親子遊。

    盤活資源做體驗旅遊

    隨後,記者又來到盟下的葡萄農莊。這裡有千株成年釀酒葡萄樹等待認養。

    不用擔心養不活,因為農場會提供經驗豐富的老農進行指導。不過,扦插、搭架、整枝、抹芽、控蟲、追肥等環節還是需要認養的人自己去操作,讓人充分體驗種植的樂趣。

    「閒置農產品也就盤活成了優質資源。」肖曉說,七八九月份,對葡萄基地是旺季,但其他更多的月份就成了淡季,「通過認養,一棵葡萄樹綁定一個家庭,認養者一年四季都要來農場,也就有人氣了。」

    肖曉介紹,把盟下農莊資源全部整合起來,通過農耕自然教育、食物教育及農產品體驗旅遊等核心要素,將農莊優勢要素資源整合,最低成本地實現了農莊的產業轉型。

    近年來,休閒農業成為經濟增長新亮點。「農旅文創聯盟就是架通生產者與消費者的橋梁。」長沙市農委科教處長夏禮明表示,農業不但要抓生產,而且要與休閒、旅遊、觀光結合,要跨界,把特色的產品,特色的線路、特色的「好呷、好看、好玩」項目,宣傳推介出去。

    ■記者 李成輝 

    實習生 肖耀中 通訊員 魏攀

相關焦點

  • 長沙的休閒農莊轉型升級走在前列
    2017年底長沙市休閒農業農莊規模化經營家數超過2300多家,累計接待鄉村旅遊遊客8930萬人次,實現鄉村旅遊收入717億元,短期休閒往鄉下走成為主流消費方向。旅遊消費市場的快速發展,推動了行業的不斷轉型升級,長沙休閒農業中部分經營者開始了華麗的轉身,目前看來升級的效果受到市場的認可。
  • 長沙加快休閒農莊轉型 擬2020建成示範農莊100家
    長沙加快休閒農莊轉型 擬2020建成示範農莊100家 2014-07-11 09:10:33  發展現狀:  2013年農莊經營收入達56.1億元  據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現代農莊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也不是單純的休閒農莊,更不是單一的生產基地,而是以農村資源為依託,以農業產業為基礎,以農業功能拓展為重點,具有生產、生活、生態功能,融合一、二、三產業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 傳統種植園如何轉型休閒農莊?這個案例可以當作標杆
    隨著小眾時代到來,主題化已經成為休閒莊園主要的發展趨勢。但主題化打造如何才能「形散神不散」?圍繞著確立的主題,其他休閒活動該如何延伸?目前國內都尚處摸索階段,尤其是傳統種養殖轉型的農場。今天我們介紹的這個案例,圍繞著一顆小小的奇異果,成功打造出全球著名的休閒莊園,其中許多細節,頗為值得玩味。近年來,紐西蘭奇異果風靡國內。即便在全球市場,紐西蘭奇異果能在種植面積不到8%的情況下,產值一度超過50%,足見其品牌力之強。
  • 她用親身經歷告訴你:從單一種植到休閒農莊轉型沒那麼難!
    農場擁有綠色蔬菜、生態果樹、露天垂釣、DIY農莊、有機農家飯等項目,是集養生、休閒、娛樂、服務於一體的環保生態農園。2010年,農莊開始步入正軌。這一年,農場僅有機蔬菜的營業額就超過了30萬元。但天有不測風雲,在2012年「7·21特大自然災害」中,農莊農田被衝毀,連倉庫中存儲的有機蔬菜禮盒也全被泡爛,這對剛剛起步的打擊李佳雪是致命的。也從這一刻開始,李佳雪的農莊開始走向了轉型之路,成為了孩子們的天堂,也實現了李佳雪的農業夢想。今天跟農業君一起來看看,她究竟是怎麼做的?
  • 木堯:閒談休閒農莊
    土地,被中國傳統文化冠以「厚德載物」,足見土地的價值。土地,被冠以旅遊的名義後,它能承載當前人們的精神睏乏嗎?休閒農業,寄託了我們太多的遐想和期望。二、休閒農莊、農家樂經營者只是看到了大量城裡人進入鄉村,意識到他們需要吃喝玩住,卻並不知道他們究竟來鄉村幹什麼,換言之,不了解消費者興奮點。
  • 重磅|養殖業如何轉型(附養殖戶轉型3條路徑)
    路徑三、跨界休閒農業養殖場或者合作社休閒農業就是藉助消費升級和休閒旅遊改變銷售方式或者營銷方式。這一點,也是我本人也是非常認可。跨界休閒農業的實操如下:1)休閒農莊,把養殖場或者合作社基地當做內容,之後嫁接吃住行,為來這裡休閒的城市白領們提供農場的佳餚和安全的養殖產品;2)休閒觀光,當把養殖場或者合作社打造成基地做成景點,方便城市消費者來這裡遊玩、休閒、參觀等;3)親子教育,把養殖場或者合作社基地打造成體驗、教育、親子的場所。
  • 親子遊市場火爆,轉型親子教育農莊前景不可估量
    目前,旅遊市場雖然已有不少親子遊產品,但是相對不斷增長的需求,市場有效供給仍然不足,對於休閒農莊而言,親子遊也是一個新契機,尤其是在出遊半徑方面優勢明顯。高品質、優服務的「真」親子農莊一定會受市場歡迎。
  • 不依託景區,休閒農莊該如何發展?
    當沒有景區的時候,各個農莊抱團發展也可以形成花團錦簇的旅遊目的地。各農莊抱團,建設在同一線路或同一區域內,各做各的主題,共同培育市場,農莊抱團式發展可以給遊客更多選擇,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目的地的吸引力。
  • 木堯:淺談休閒農莊
    休閒農莊裡的那些技術派大叔們,不要動不動以自己十幾年、幾十年的種植或養殖經驗自傲,越來越多的人跨行、跨界進入農業,混搭、重組是他們的拿手好戲,他們的特點就是不和你拼經驗,人家要另立山頭、另闢戰場休閒農莊裡的某些老闆,要想玩眾籌,千萬不要自己先把自己忽悠了。3、眾籌很火,民宿、鄉村旅遊、休閒農莊、家庭農場也很火,火就會受到額外的關注,關注多了就會推動各種模式的嘗試,各種模式中雜交最是乾脆直接。
  • 菜吧:深山中的傳統農莊,靠幾個「泡泡屋」成功逆襲
    這樣的傳統裝修風格,無論如何都與網紅扯不上關係吧~,但偏偏是這個農莊,有一顆「不安於現狀」的心,將自己「折騰」成網紅,即便處於深山之中,也吸粉無數。、餐食燒烤於一體的傳統型農莊。「破寨農莊」的景色在這個休閒農業爆發式增長的今天,並不算很突出,或者說有點過於「落伍」,但其在餐飲部分,卻是吸引了大量的遊客。
  • 臺灣休閒農莊的20個竅門
    臺灣鄉村旅遊與休閒農業經過20年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且富有文化特色,在國際上都有一定的影響力。國內的旅遊主管部門、旅遊開發商也都紛紛到臺灣考察鄉村旅遊、生態農業休閒旅遊。臺灣休閒農莊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特別熱愛鄉村田園生活,建設休閒農業、生態休閒農莊的初衷,有的甚至是為了圓兒時的一個夢想。
  • 都市農莊:昆明苗圃轉型新路標
    在農莊會議室內,記者看到了「昆明市重點都市農莊」、「雲南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企業」等眾多牌匾。據了解,2012年,昆明市政府結合「森林昆明」建設工作,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間,規劃100個都市農莊(農場)。
  • 湖北休閒農業共享樣本,休閒農莊現首個貨櫃酒店!
    ☞☞也可點擊標題下面藍字直接             在鄉村休閒生態遊蓬勃發展的今天,只有真正有特色的農莊才能吸引遊客,只有走創新共贏之路才有未來。位於蔡甸區張灣街四紅村的魯子海生態農莊,正是鄉村遊與休閒農業創新運營模式的探索者。
  • 傳統養殖農場,變身為英國最受歡迎的休閒勝地!怎麼做到的?
    海外的多數休閒農莊,都是由種植園或養殖農場轉型而來。比如我們熟悉的飛牛牧場、頭城農場、MOKUMOKU農場等等。今天介紹的這個養殖場轉型模式略有不同。由於政府對牛奶限產,這個奶牛場不得不考慮做點冰淇淋出售。
  • 休閒水族轉型融合,娛樂跨界越發受到追捧!
    19世紀中葉,隨著公共水族館的流行,逐漸由少數人的愛好發展成全球性、大眾化的休閒娛樂產業。如今,在室內擺放水草缸、金魚缸等物品已成為都市生活中常見的業態,這也顯示休閒漁業逐漸融入了都市生活。所謂「無娛樂,不商業」,娛樂化是商業大勢所趨,如今零售、餐飲、兒童、藝術、甚至教育培訓都在同娛樂跨界。
  • 盤點:2018年休閒農莊十大關鍵詞!
    不過盛況之下,一方面各路資本和機構紛紛跨界進入,讓市場變得更加熱鬧;另一方面也讓整個行業泥沙俱下。只旅不研、只遊不學等亂象甚至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稍稍值得欣喜的是,越來越多的農莊開始憑藉自然教育體系課程,殺入研學市場,給予這個面向未來的良心行業注入了正能量。
  • 一個農莊應該如何與休閒旅遊業相結合?這有具體案例!
    休閒旅遊的巨大缺口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的注意,同時,不少農業從事者也看到了這個商機。如何利用已有的農業資源,來發展休閒旅遊事業就成了不少初入者頭疼的點。一個農莊應該如何與休閒旅遊業相結合呢?我們來看一個具體的案例。
  • 農場視界:休閒農莊的餐飲運營技巧
    一方面,農莊的建設可能是一個長期過程,要按照整體布局方案,分布實施、滾動發展,但餐飲設施要優先建設。原因很簡單。吃是休閒農莊永恆的經典主題,美景要有美食匹配才能玩的盡興。這些成品的加工成本不高,而且便於休閒的客人回家時的購買、攜帶;二是類似中央廚房的各類鄉村菜品半成品,便於農莊自己或者客人自己動手,便能製作美味的佳餚。
  • 休閒農莊的「借雞生蛋」
    經營休閒農莊有2個關鍵點:1)藉助資金做大;2)利用人流做影響力。其中,有一個「借雞生蛋」模式——金融模式被90%的農業老闆都用來解決農莊經營資金和人流量的問題。「借雞生蛋」的3個思考1、佔領用戶的心智什麼意思呢?就是要讓用戶認可農莊的經營和盈利,能在讓用戶對農村品牌、產品充分信任。
  • 躺著「吃老本」不靈了 際華集團謀求跨界轉型
    原標題:躺著「吃老本」不靈了 際華集團謀求跨界轉型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際華集團確立了「優二強三」的總體戰略,加快由製造業向製造服務業和現代服務業的轉型升級。從制服、鞋帽等傳統軍需品生產,到打造購物、休閒、運動、時尚為一體的「中國城際旅遊度假新概念」,際華集團開始了華麗轉身的改革與探索。如此大膽、大幅度跨界轉型,對際華集團這樣的老牌國企而言,無疑是「吃螃蟹」的冒險挑戰。李學成坦言,「作出這種決策和選擇,不可謂不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