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預示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將發生系列轉折,傳統的農業企業如何從一二三產業割裂發展轉變為融合發展,是其中關鍵舉措之一。9日上午,在當地政府的指導下,樸願博野有機農莊、湘豐茶葉等農莊聯合發起成立了長沙縣農旅文創發展聯盟,該聯盟旨在充分挖掘和發揮當地農業企業和現代農莊資源優勢,向農旅、農教快速轉型升級,積極推動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
農場裡的特色親子遊
聯盟相關負責人肖曉表示,春遊高峰即將來臨,為了讓農莊能更好地對接教育和旅遊消費市場,聯盟成員積極開展各類研學旅行、農耕體驗、自然教育、親子遊等活動。
五彩斑斕的「蘑菇屋」點綴在青山綠水間,形態各異的蘑菇盆栽讓人目不暇接……記者走進長沙縣路口鎮荊華村地錦農場,宛如置身蘑菇王國。小蘑菇撐起「致富傘」,農場主夫妻彭耀和曹宇搭班創業,打造國內首個以蘑菇為主題的開心農場。同時,也帶動周邊村民組成農民創客群,有的專業飼養珍珠雞,有的專心養殖黃牛,有的種起了秋葵和蘆筍,實現一戶一品一特色。
「採把蘑菇,追追野雞,不光孩子玩得盡興,大人也可以放鬆心情。」家住天心區的李女士近日帶著女兒來到地錦農場,體驗了一把返璞歸真的親子遊。
盤活資源做體驗旅遊
隨後,記者又來到盟下的葡萄農莊。這裡有千株成年釀酒葡萄樹等待認養。
不用擔心養不活,因為農場會提供經驗豐富的老農進行指導。不過,扦插、搭架、整枝、抹芽、控蟲、追肥等環節還是需要認養的人自己去操作,讓人充分體驗種植的樂趣。
「閒置農產品也就盤活成了優質資源。」肖曉說,七八九月份,對葡萄基地是旺季,但其他更多的月份就成了淡季,「通過認養,一棵葡萄樹綁定一個家庭,認養者一年四季都要來農場,也就有人氣了。」
肖曉介紹,把盟下農莊資源全部整合起來,通過農耕自然教育、食物教育及農產品體驗旅遊等核心要素,將農莊優勢要素資源整合,最低成本地實現了農莊的產業轉型。
近年來,休閒農業成為經濟增長新亮點。「農旅文創聯盟就是架通生產者與消費者的橋梁。」長沙市農委科教處長夏禮明表示,農業不但要抓生產,而且要與休閒、旅遊、觀光結合,要跨界,把特色的產品,特色的線路、特色的「好呷、好看、好玩」項目,宣傳推介出去。
■記者 李成輝
實習生 肖耀中 通訊員 魏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