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彈作為將核彈頭這顆「子彈」打出去的「槍」,對於一個國家發展核武是必要的。一個有核國家,就算他的核彈頭貯備量居於世界第一,只要其沒有將核彈頭髮射出去的飛彈,那他的核威懾能力都會大大降低。我國自在羅布泊成功爆炸了我國的第一顆核武器後,就馬上開始研究新一代的核武器,之後我國的熱核武器——氫彈不到三年有研製成功。在我國的核武器發展歷史上,靠著無數科研人員廢寢忘食的努力,進步神速,在2019年國慶大閱兵上出現的東風41洲際飛彈,標誌著我國的核威懾能力再次得到了質的提升。
洲際彈道飛彈的重點就是「洲際」。作為一款能夠跨越大洲對目標進行核打擊的飛彈,其威懾能力不必多說。當然,這樣強大的武器自然有著極高的技術門檻,目前全球近兩百個國家中,只有寥寥幾個國家有著洲際彈道飛彈。
當然,洲際彈道飛彈要跨越大洲打擊目標,在射速上一定不能慢,否則別人都觀測到你並且將你要打擊的目標撤走了你才飛到一半,那這樣長的射程就完全沒有意義了。現在我們就以東風41從中國出發,東風41飛彈從中國飛往美國要多久?專家的回答說出中國實力,今天算是漲知識了!
目前專家根據一些已有的資料,公布了東風41的射程在14000公裡左右,從我國的首都出發,達到美國的本土也是這個距離,因此東風41的射程是完全夠用的。
假定一枚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從我國的北京出發,穿過了太平洋,到達了美國的本土。飛過的這14000公裡也只需要半個小時,這在人類的飛行器中是一個極高的速度了,很能體現如今中國的科技水平與工業實力。
相比較之下,我們民用的客機,以一般的客機速度飛過這14000公裡,要花費十個小時左右的時間。也就是說,東風41洲際飛彈的的速度快了一般客機20倍。這個速度很顯然是很難攔截的。
東風41的恐怖之處還不至於此,在其發射出去之後,為了到達最快速度會先穿過第大氣層到達外空。在外空時,東風41還能利用外空沒有阻力的環境進行轉向,這無疑又大大提升了攔截的難度。
如今我國已經裝配到位的北鬥導航,能夠讓東風41的打擊誤差以米作為計算單位。作為一款搭載大當量核彈頭的武器,這一米兩米的誤差完全可以無視。
經過幾十年核武器的發展,我國的核飛彈大家族中也不是靠著東風41一枝獨秀,各種中短程的彈道飛彈以及巨浪3這種海基彈道飛彈讓中國成為了一個核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