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晚,「新時代軍樂之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典禮閱兵曲音樂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氣勢磅礴的閱兵曲原音重現、迴蕩夜空,讓現場觀眾仿佛置身於10月1日那場偉大的慶典之中,共同感受偉大祖國的恢弘氣象。
本場音樂會由人民音樂出版社與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聯合主辦。在音樂會前舉行前,《新時代軍樂之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典禮閱兵曲》總譜與音像專輯出版發布與珍藏籤名儀式在活動現場舉行。國慶閱兵聯合軍樂團總指揮張海峰,副總指揮袁威、王登梅與作曲家嚴曉藕、郭思達、娜拉、李嬋、李旭昊等為這部難得的主題出版精品共同籤名留念。
此次出版的總譜與音像專輯輯錄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合軍樂團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閱兵式上演奏的28首閱兵曲總譜與音像,是兩家單位聯袂打造的一部新時代特徵鮮明的軍樂藝術精品。其中既包含歷次重要國事活動中使用的優秀作品,也有為2019年閱兵新創作的《鋼鐵洪流進行曲》《東風浩蕩進行曲》《衝上雲霄》等7首全新的軍樂交響作品和4首號角音樂。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會閱兵式上,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為基礎組建的新中國閱兵史上最大規模聯合軍樂團以完美的音樂演繹與過硬的戰鬥作風,成為天安門廣場上引人注目的風景線。新設百名女兵軍鼓隊,首次採用100名高音禮號、100名中音禮號和打擊樂共同演奏號角音樂,使樂隊音響效果與慶典當天天安門廣場宏偉、莊重、歡慶的場效相得益彰。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到《勝利在召喚》,從《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到《鋼鐵洪流進行曲》,從經典閱兵用曲到為閱兵典禮量身打造的全新作品……音樂會上,承擔國慶閱兵演奏任務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原班人馬再現了慶典現場雄偉壯歌,張海峰、袁威、王登梅三位閱兵演奏現場指揮悉數登場執棒。
聯合軍演樂團總指揮張海峰還與觀眾分享了閱兵村裡的艱辛與趣聞,解密閱兵過程中的細節與執著。「能夠見證祖國最美的時刻,參與舉世矚目的盛大慶典,是我一生的榮耀。」時隔近三個月再次回顧國慶閱兵的點點滴滴,張海峰的話語中仍激動難掩,「就像是在五線譜上踢正步,不能有分秒之差。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合軍樂團在3個月集訓期間累計組織12350多個小時個人訓練、540個小時大聲部訓練、68次共131個小時全團合練,創造了多個『第一次』。《新時代軍樂之聲》的出版和音樂會的舉行,也是我們繼承老一輩軍樂精神、爭做新一代軍樂英雄的一次詮釋。我們將不斷奉獻軍樂藝術精品,揚我國威,彰我士氣,凝我軍魂。」
軍樂雄壯,軍歌嘹亮,凝結著70載風雨兼程的輝煌,承載著新時代奮進夢想的豪邁。在返場曲目《奮鬥中國》和《東方紅》昂揚旋律中,音樂會落下帷幕。現場觀眾久久不願離場,用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感謝藝術家們的精彩呈現,執手共話偉大祖國的美好未來。
文/北京青年報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