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母健康,我沒有孩子,我先上!」「我年輕,身體好,我先上」這是在青島市南區抗「疫」一線經常能聽到的話,在這場戰疫中,這些看似簡短的話語,正是市南青年的戰「疫」宣言,這群曾被稱為「嬌滴滴的一代」的90後、00後,在老同志面前他們還只是一群剛參加工作的「孩子」,但是在這場戰「疫」裡,他們歷練成為年輕的戰士,他們以青春之名,全力以赴,奮戰到底。
自疫情防控以來,陸續有1000餘名青聯委員、機關青年、大學生、青年社工、未復工的企業共享員工加入市南共青團青年志願服務行列,市南區全區639名團員、青年成立了32支區級青年突擊隊,轄區內市直單位團組織的444名團員、青年組建了11支青年突擊隊並向團區委報到,統籌協調市區兩級力量組建1支「復工復產」青年突擊隊,整合外事翻譯青年力量成立1支「外事幫」青年突擊隊,在全區各個街道、多條戰線開展志願服務。不同的崗位、不同的戰線,閃耀著一個又一個勇敢、執著、奉獻的青年身影,踏著堅毅的腳步譜寫出最為動人的「逆行」詩篇。
社區青年志願者,構築戰「疫」青春防線
社區是城市的細胞,也是疫情防控的關鍵。為有效防控疫情,市南區各級團組織、青年志願者組織和廣大團員、青年組建社區青年志願服務隊,助力社區防控,成為重要「作戰」力量。
「在社區的青年志願服務隊均納入網格化防控體系,大家既是志願服務隊員,也是社區網格員。八大峽街道青年志願服務隊有50名隊員,大家在各網格內承擔著防疫知識宣傳、防疫消殺、轄區居民和商戶人員流動排查登記、幫買代辦等不同的工作,任務分工明確,做到了有序行動。」市南區八大峽街道黨委副書記、團工委書記陸晗介紹。疫情防控期間,他擔任八大峽街道青年志願服務隊的負責人。
八大關街道團員、青年組建青年突擊隊在社區一線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青島市南區委宣傳部供圖)
「我怕錯過隔離居民的需求信息,已經把他們設成了微信裡的『置頂好友』了。」青年社工王嵩給記者展示手機微信裡的信息列表,作為雲南路街道四川路社區青年志願者王崇從大年初二就回到社區崗位,主要負責轄區住戶的情況摸排。當了解到社區內有從武漢返青人員時,王嵩主動提出承擔給被隔離居民採購生活物資的任務,定期採買、送貨上門,而這戶人家也成為了他微信裡的「置頂好友」。「確實有點害怕,但作為社區工作人員,就必須對居民負責任!作為青年人,面對疫情,我們應該幹在前面,衝在一線!」王嵩的話鏗鏘有力,而這,同樣是市南區防疫一線的青年人的心聲。
11400餘戶居民,6700餘家企業,23000餘份《疫情防控明白紙》,22000餘次電話聯繫,一個個數字的背後,是青年志願者夜以繼日的堅守,也是他們在特殊環境中磨礪成長、送給自己最寶貴的青春禮物。
青年突擊隊,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為幫助企業在疫情防控期間規範有序復工復產,市南團區委統籌協調轄區內市、區兩級青年力量進行有效整合,組建337人的「復工復產」青年突擊隊,分為9支分隊,走進多個街道和社區,聚焦企業復工面臨的各類實際問題,在企業與青年突擊隊之間建立高效精準的「供需」對接,為企業復產復工提供法律、政策諮詢、物資統籌等多方面保障。截至目前,市南共青團「復工復產」青年突擊隊已累計聯繫企業10000餘家,協助1100餘家企業線上備案登記,通過電話或微信工作群為企業提供政策諮詢7840餘次。
「復工復產」青年突擊隊員、青島萬城進出口公司總經理劉印撥打電話宣講企業復工政策(青島市南區委宣傳部供圖)
市南區青聯委員、青島萬城進出口公司總經理劉印就是企業復產復工青年突擊隊的一員,他不僅本人積極報名,還發動公司的8名青年員工作為「共享員工」同時參與志願服務。劉印介紹,他所在的企業已經於2月下旬全員返崗工作。劉印說,「作為企業負責人,對於中小企業在疫情中面臨的生產、資金流、職工返崗等難題有更深切的體會。我想通過自己的志願工作,將政府出臺的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幫扶政策宣傳出去,幫助兄弟企業積極申請和兌現,最大限度減少損失,儘快恢復生產經營。疫情難擋,但中小企業可以團結一心、互幫互助,共同渡過難關。」
戰「疫」無國界,「外事幫」多語種服務外籍人員
自2月25日起,市南團區委與青島大學團委、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等,以及社會力量自主報名,聯合招募疫情防控外事翻譯青年志願者共60人,其中1名日籍志願者,包含日韓英德西法俄7個語種,組建「外事幫」青年突擊隊,主要通過線上服務為嚴防境外疫情輸入、做好在青外籍人員外事溝通交流提供服務保障。截至目前,志願者在官方發布的《來青(返青)人員健康管理告知書》基礎上,已幫助完成其德俄西法等4個語種的翻譯,10名志願者與市疾控中心等3個用人單位建立對接聯繫,開展所需語言類服務,為外籍人員在青配合防疫、順利復工提供貼心溫暖的幫助。隨著報名志願者的持續增加,團區委不斷更新突擊隊的人才儲備,根據實際需要優化各語種人數結構,第一時間為有需求的部門單位提供外事翻譯資源,通過有效的溝通在疫情中傳遞城市的溫度和友善,贏得外籍人士對防疫工作的充分理解、配合和支持,同舟共濟、患難與共,共同築起堅實的疫情防控線。
致敬一線青年,抗疫中的青春蛻變
3月7日一大早,「青春之島 聚愛成海」無人值守愛心捐贈公益活動市南站點在麥凱樂青島總店門前悄然啟動。珠海路街道環衛工作站片長王小龍下了早班路過愛心站,領取了一份熱騰騰的早餐。「從大年初二到現在,基本天沒亮就出門,哪有時間專門吃早飯啊!今天的愛心早餐是這個月吃的最好的一頓。」疫情中,有無數像王小龍一樣的「平凡英雄」,環衛工人、快遞小哥、外賣小哥等一線青年奔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保障著城市運轉和生活供應。市南團區委發動區內近70家愛心企業、青年組織和近百名愛心市民為愛心站捐贈食品、防疫用品、鮮花、書籍、手繪文創產品等近200種,在無人值守愛心站,這些一線的城市奉獻者感受到了來自全社會的關愛與溫暖饋贈。有的快遞小哥領取了口罩、消毒溼巾等防疫物品,有的外賣員領取了精美文創產品和文學書籍,有的環衛工人領取了復工體檢套餐券……
市南團區委設立無人值守愛心站,供城市一線奉獻者免費領取愛心物品 (青島市南區委宣傳部供圖)
除了奮戰在城市防控一線的青年,在醫護防疫、社區隨訪等醫療戰線上,廣大團員青年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若有戰,召必至,戰必勝。」駐區企業美年大健康青島公司的2名「90後」醫護人員孫明珠、李群響應公司號召,加入馳援湖北醫療隊,出徵武漢,在武漢江漢區最大的集中隔離點,承擔為集中隔離人員測量體溫、配送藥品、緊急處理等醫護服務工作。「具體危險看不到摸不著,有時候也很擔心。」孫明珠說到,「但我們全體人員精神氣都很好,也適應了這裡的生活和工作,一切困難都能夠克服!」就在一線奮戰的同時,孫明珠深受身邊抗疫「戰友」的激勵,被他們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和堅韌不拔的頑強毅力所感動,在抗疫前線寫下了她的入黨申請書。對這些「90後」而言,或在醫護一線,或在社區檢查點,或在科研攻關崗位,或在物資保障生產線,成長路上的種種考驗,讓曾經備受呵護的「90後」青年蛻變成了守護社會的中堅力量。
市南區青年志願服務隊伍聽從指揮、有序行動,不畏風雨、迎難而上,她們有的從大年初三就開始在社區值守,風雨兼程、披星戴月,當起了社區樓院的「看門人」;有的開展線上服務,聯繫企業、宣傳政策,當起了復工復產的「宣傳員」;有的24小時守候線上,接聽群眾的心理諮詢電話,為居民開展情緒疏導服務,當起了安慰人心的「疏導員」;有的發揮外語特長,為來青外籍人員翻譯政策文件,解答問題,當起了疫情中的「翻譯官」……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在疫情這場大考面前,市南青年經受住了考驗,讓青春的力量在戰「疫」中逆風飛揚。(中國日報青島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