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正在無限「縮小」,地域和文化的間隔只是一張機票和手機屏幕。音樂綜藝節目裡也能看到國人熟練地演繹著世界各地的音樂形式。不過依然有很多音樂人依然看重東方文化,方文山,周杰倫,王力宏,許嵩,華晨宇,霍尊,龔琳娜,戴荃等音樂人都在深耕中國文化,從中汲取營養。作品中流淌的情感深邃,賦予韻味。
中國歌劇舞劇院以「國之瑰寶」為主題,今夏7月12-15日將在北京世紀劇院奉獻四場具有中國藝術代表性的精品音樂會。在民族管弦、交響、民族歌劇、流行音樂四個領域分別展現了中國藝術的博大精深和無窮魅力。
2018年7月12日——《國之瑰寶》民族管弦音樂會
作為系列演出的首唱音樂會,《國之瑰寶》融傳統藝術精華和當代語境表達與一身,汲取民族音樂中耳熟能詳的旋律加以提煉升華並與現代觀眾的審美訴求完美統一。 演出曲目特邀十多位風格迥異、特點鮮明的著名作曲家傾力打造。中國歌劇舞劇院民族管弦樂團的藝術家們以多種具有地方特色的樂器組合形式,打造短小精悍、易於傳播的音樂精品,將不同民族風格音樂元素融入其中,使一顆顆璀璨的華夏音樂瑰寶綻放出綺麗的光芒。
2018年7月13日——《絲路交響》音樂會
音樂會由中國歌劇舞劇院交響樂團攜手多位著名作曲家、演奏家精心打造。充分發揮交響音樂多元包容的藝術特點,力求橫跨古今、縱覽全域,將中國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各類題材,精巧地設計融合於交響音樂之中。
音樂會既有脫胎於傳統的經典樂曲,又有勇於探索的現當代原創;既有具裡程碑意義的民族器樂代表作,又有具鮮明民族、地域印記的交響鴻篇。
交響樂團以精巧細膩、沉穩大氣的演奏,充分展現出博大深邃的中國文化和海納百川的中國氣度。
2018年7月14日——《民族歌劇經典唱段》音樂會
《白毛女》、《江姐》、《原野》、《洪湖赤衛隊》、《紅珊瑚》、《小二黑結婚》等民族歌劇作品是新中國民族藝術的經典之作。《恨似高山仇似海》《洪湖水浪打浪》《清凌凌的水藍瑩瑩的天》等經典唱段更是一首首膾炙人口、一曲曲經久不衰。
在音樂表現上這些作品:既通俗又具有高難度的技巧性,既熟悉又具有現時代的新穎獨特性。它是大眾的,也是藝術作品中的高精尖,它代表和凝聚力著中國民族歌劇的精華,也是中國民族歌劇的新空氣、新理念、新感覺和新氣象。
2018年7月15日——《華人之光·鄧麗君金曲》音樂會
作為華人音樂藝術家的代表——鄧麗君已經成為一個時代的象徵,更被媒體譽為「華人之光」。她的一首首經典作品被幾代人傳唱,更是全世界華人對「真、善、美」的情感寄託和精神追求。
當晚主唱歌手桐瑤是中國歌劇舞劇院青年獨唱演員,曾榮獲全國青年歌手大賽最佳新人獎、澳門「金長城杯」全國青年歌手大賽第一名。桐瑤嗓音甜美,外形也酷似鄧麗君,她曾在鄧麗君文教基金會《小城故事》女主角鄧麗君選拔賽中封后,被鄧麗君恩師、詞壇大家莊奴先生贊為「歌似貌酷鄧麗君,並得其婉約、清麗之真傳」。她還曾應鄧麗君五弟鄧長禧先生之邀,赴香港參加紀念鄧麗君演唱會,並多次應邀赴東南亞國家及歐洲演唱,被譽為「小鄧麗君」。
本次音樂會經過中國歌劇舞劇院以交響樂形式重新編配所有演出曲目,在保持原曲風格的同時融入更加豐富的音樂色彩,以更深情的演繹與觀眾一起唱響每一首經典金曲,在濃濃的追思中懷念「華人之光——鄧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