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脂白玉一直以來都是中國人最喜愛的玉石,主要是其符合中國傳統文化含蓄的審美觀念,不張揚,不豔麗,不耀眼,用一種「精光內蘊」的美,吸引了中國人幾千年。中國人看和田玉,其中的顏色是十分關鍵的,它不僅是玉質的重要標誌,而且附含於一定的意識形態。古人可能受五行說的影響,依四方和中央分配五色玉,東方為青,西方為白,南方為赤,北方為黑,中央為黃。古代以青、赤、黃、白、黑五色為正色,其它為間色。從而將玉也分為五色。
王逸《玉論》中載玉之色為:"赤如雞冠,黃如蒸慄,白如截脂,墨如純漆,謂之玉符。而青玉獨無說焉。今青白者常有,黑色時有,而黃赤者絕無"。這是說,玉有白、青、黑、赤、黃五色,而常見為青色、白色。
古人對玉色說法不盡相同,經我們調查和闐玉實際上只有白、青、墨、黃四色。另外,在崑崙山的某些地區和阿爾金山地區還產碧玉,也為軟玉,成因與超基性巖有關,如同加拿大碧玉和新疆瑪納斯碧玉相似,但也可以歸於和闐玉範圍。
不同顏色的玉,質量也不盡相同,如《新疆格古要論·珍寶論》中說:「玉出西域于闐國,有五色……凡看器物白色為上,黃色碧玉亦貴。」中國自古以來,白色為純潔的象徵。《漢書·匡衡傳》:「 顯潔白之士。」所以人們喜愛白色。白玉不僅顏色白,而且質地也好,深的人們寵愛,被列為珍品。
和田玉是中華玉文化中最為流行的一種玉石品種,以君子般溫文爾雅的風範備受漢民族消費者推崇。其中的稀缺貴重品種,古時只在宮廷王室內流傳,民間只能在文獻中聞其名而難見其形。
古傳「白璧無瑕」即指白玉,羊脂白玉屬於玉中的優質品種,韌性和耐磨性卻是玉石中最強的,入土數千年,也不會全部沁染。羊脂白玉的子玉浸泡在崑崙山下荒原或綠洲的地下水土中千百萬年,產量稀少價值很高。
羊脂白玉晶瑩潔白,細膩滋潤而少瑕疵,「白如截肪」。其特點就是,特別的細膩、光亮、溫潤。上佳的羊脂白玉近於無瑕,好似剛剛割開的肥羊脂肪肉,而光澤正如凝鍊的油脂。
羊脂白玉中透閃石礦物含量達到99%以上,硬度為6~6.5,僅次於翡翠,韌性和耐磨性是玉石中最強的
羊脂玉中透閃石呈纖維毛氈狀結構,由於具備了以上兩個特徵,羊脂白玉才能呈現出獨特的「凝脂感」,也稱為「油性」。
羊脂白玉自古以來人們極為重視,是玉中極品,非常珍貴。它不但象徵著「仁、義、智、勇、潔」的君子品德,而且象徵著「美好、高貴、吉祥、溫柔、安謐」的世俗情感
當然了,還有很多其它因素,詳細了解對和田玉的好壞挑選、真假鑑別、保養等知識等等,都可以關注我,私信發送「和田玉」三個字,還可以免費給各位玉友的和田寶玉進行鑑定和估價,這樣既能避免你買到贗品,同時還能讓物有所值,所以關注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