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導 每年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上,很多進口商品都喚起了中國採購商和消費者「買買買」的熱情。但採購商和消費者可能不知道,進博會上也有很多中國商品讓來自全球各地的參展商忍不住「買買買」,而且不少都是「上海貨」。它們就是由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組織評測的上海特色伴手禮。
上海市消保委副主任兼秘書長陶愛蓮表示,歷經初選、甄選和優選三輪評測,通過對數百萬消費者調查數據和行為數據的分析計算,「2020上海特色伴手禮」近日正式出爐,共有60款產品上榜。這充分體現出上海本地企業創新熱情未受疫情影響,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上海貨」大有作為。從本次上海市消保委組織的「2020上海特色伴手禮」測評情況看,在前期本地企業申報的各類產品中,有超過八成是2020年上市的新品。其中,冠生園大白兔、老廟黃金、開開、森蜂園等20餘個品牌還專門圍繞伴手禮市場打造了兼具品質感、時尚感和地域特色的全新產品。有理由相信,今年那些進入進博會現場的上海貨,也會像前兩屆一樣,受到來自全球五大洲商家朋友的喜愛和歡迎。
現場的誇讚聲不絕於耳
由上海市消保委主辦的上海特色伴手禮評測活動,今年已經是第三屆了。歷經初選、甄選和優選三輪評測,通過對數百萬消費者調查數據和行為數據的分析計算,「2020上海特色伴手禮」近日正式出爐,共有60款產品上榜,其中大部分將亮相第三屆進博會的地方綜合形象展示區,以及老字號、步行街、非遺和旅遊展示區等。這份趕在「雙11」前出爐的名單中,絕大多數產品已經通過線上線下平臺公開銷售,堪稱今年「雙11」的進博會同款清單。
參加上海市消保委評測活動的部分上海特色伴手禮。
「每個都想買,太有意思了!送人合適,自己用也別致。」90後西安姑娘李麗是參與測評的消費者代表之一,她給大部分產品都打了滿分。杏花樓、沈大成、喬家柵等老字號的糕點讓自詡吃貨的她很是心動,因為杏花樓的酥點全部是馬卡龍色,她覺得「顏值高」;沈大成「事事如意」和「福祿壽喜」禮盒將傳統糕點做成柿子、葫蘆、壽桃、元寶等造型,好吃又討好口彩。在工藝品中,上海美影的《大鬧天宮》手辦禮盒、《哪吒鬧海》紙雕夜燈等,也讓李麗驚喜不已,「國漫IP衍生品開發很厲害」。此外,她還喜歡老鳳祥和雷允上合作開發的「祥允賜福」葫蘆吊墜。整個吊墜採用傳統花絲工藝製作,做工很是精緻,小巧的葫蘆可以打開,往裡面放一顆小小的雷允上傳統香丸,具有燻衣香體、開竅醒神的作用。
在評測活動現場製作演示的上海特色伴手禮。
在測評中取得高分的手鞠香囊則是進博會的老朋友,去年在現場備受外國參展商歡迎,賣掉了上千份。負責設計的陳杏芝是上海市閔行區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香囊製作技藝的傳承人,她對今年進入進博會的香囊進行了升級,造型上增加了纏枝花等中國元素,又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滬諺」中的一句「富貴壽考,從容暇豫,曰『享福』」化為新品名稱「和平享厚福」。每個手鞠香囊都是陳杏芝和同伴們手工製作的,雖然辛苦,可她還是很開心,「能把上海的特色產品、中國的傳統文化傳播開來,特別有成就感」。
伴手禮在滿足消費升級需求上的作用也越發明顯。一方面,各領域頭部企業紛紛致力於開發伴手禮,除了老字號,還有「上海文化」的代表上海博物館、上海圖書館、朵雲軒等,「上海新製造」的代表瑪戈隆特、森蜂園等。另一方面,食品類在上海伴手禮中的比重進一步下降,從首屆評測結果中的超過70%下降到今年的40%。更多品類讓上海特色伴手禮內涵更豐富、外延更廣闊,在進博會上受歡迎也就不讓人意外了。
背後下的功夫著實深
前兩屆進博會上,由上海市消保委評測的上海特色伴手禮產品得到了五大洲來賓朋友的關注和讚賞。今年的上海特色伴手禮,從醞釀到實施到完成測評,主辦方上海市消保委也是用心良苦,用力精深。
上海市消保委組織「2020上海特色伴手禮評測」活動現場。
今年8月18日,在上海市市場監管局、上海市商務委員會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市消保委正式啟動了2020上海特色伴手禮測評項目,接受企業申報,隨後緊鑼密鼓地開展評測工作,到9月20日申報截止,經初審,共有140家企業的258件產品進入初選輪評測。9月25日和9月29日,先後舉行了2020上海特色伴手禮初選輪評測會食品專場和文創百貨專場,共有75家企業的104件產品進入甄選輪評測。
10月28日,經過對消費者市調數據、短視頻和微博消費者行為數據的分值加權統計,有60件產品入選「2020上海特色伴手禮」。10月30日,2020上海特色伴手禮優選輪公開評測會從60件「2020上海特色伴手禮」中再選拔出30件「2020上海優選特色伴手禮」。
上海市消保委副主任兼秘書長陶愛蓮特別強調,2020上海特色伴手禮測評活動的宗旨,是積極響應黨中央提出的,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要求,助力打響上海「四大品牌」,促進消費提質升級,服務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通過兼具公益性、公平性、嚴謹性和專業性的消費評測,以好的產品催生消費新需求,促進上海消費市場恢復和發展繁榮。
三大特徵、三大亮點和三大跨越
上海市消保委副主任兼秘書長陶愛蓮說,此次上海特色伴手禮測評呈現三大特徵、三大亮點和三大跨越。
三大特徵——
首先是消費市場活力顯著提升。據統計,2020上海特色伴手禮的申報企業數比2019年增長40%以上。入圍2020上海特色伴手禮的60件產品中有40%是首次參加企業申報的。消費者對2020上海特色伴手禮評測過程的關注度也是去年同期的3.6倍。其次是企業創新力不斷增強。據統計,2020上海特色伴手禮的申報產品中有超過八成都是2020年上市的新品。其中,冠生園大白兔、老廟黃金、開開、森蜂園等20餘個品牌還專門為參加2020上海特色伴手禮評測打造了兼具品質感、時尚感和地域特色的全新產品。三是消費升級動力持續加大。在2020上海特色伴手禮評測中,迭代升級成為核心競爭力。傳統工藝通過時尚設計鳳凰涅槃,如喬家柵狀元糕、沈大成柿柿如意禮盒、老廟古韻金系列等;老字號品牌通過聯名IP彰顯新意,如冠生園的大白兔東方明珠聯名款奶糖等;文創產品通過注入地域內涵脫穎而出,如豫園湖心亭立體便籤紙、上海圖書館「五穀豐登」料理盤等;健康產品疊加文化消費跨界出圈,如雷允上「允上生活」沉香伴手禮、老鳳祥祥允賜福葫蘆香囊等。
三大亮點——
一是市區聯動、多方協同配合。在上海市商務委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市各區消保委與各區商務委密切協作,整合各方資源,形成2020上海特色伴手禮市區聯動、各方配合的工作新機制。
二是多平臺聯動、線上線下打通。2020上海特色伴手禮評測活動實現了微博、B站等線上多平臺聯動,#2020上海特色伴手禮#微博話題閱讀量超過了2200萬。
三是跨行業聯動、全過程賦能。上海市消保委從2020上海特色伴手禮申報階段開始,就通過微信工作群、討論會與培訓會等方式組織申報企業學習微博傳播、短視頻製作等新工具新方法,交流產品創意與文案策劃的好經驗好做法,鼓勵企業跨行業互動出圈,並積極通過微博和B站引流等方式讓申報產品有更大範圍的展現。
三大跨越——
一是上海特色伴手禮的結構進一步優化。首先是各領域的頭部企業、單位雲集,如代表上海文化高度的上海博物館、上海圖書館、朵雲軒等;代表上海老字號的新世界集團、開開集團等;代表上海文創前沿的世紀朵雲、豫園文創等;代表上海新製造的瑪戈隆特、森蜂園等。其次是食品類比重進一步下降,從2018年的70%多到2019年的50%再到2020年的40%,更多品類讓上海特色伴手禮內涵更豐富、外延更廣。特別是以上海都市旅遊卡為代表的服務產品首次出現在上海特色伴手禮中。
二是上海特色伴手禮的評測迭代標準化。為了進一步強化上海特色伴手禮產品在文化傳承、品質領先、消費引領、品牌美譽、產品創新和口碑傳播等方面的優勢,固化歷屆評測活動在活動組織公益性、選拔機制公平性、評測過程嚴謹性、評價方法專業性等方面好的做法,上海市消保委牽頭制定《上海特色伴手禮通用規範》團體標準,對上海特色伴手禮的術語和定義、評測維度、初選流程、甄選流程、優選流程等作了標準化設定,還將「上海有禮」標識的智慧財產權融入團體標準中,對標識的規範使用和企業相關義務做了明確規定。
三是上海特色伴手禮的傳播實現多元化。上海市消保委大力創新宣傳方法,2020上海特色伴手禮評測全過程採用電視、廣播、微信、微博、短視頻、評測會現場網絡直播等全媒體發布,通過公域流量與私域流量的交叉疊加,不僅使閱讀量、收看量、點讚量巨大,相關微博話題閱讀量超2200萬,甄選輪產品集錦單條短視頻微博加B站收看量接近100萬,而且引發了消費者大量互動和討論,據不完全統計,各平臺評論、跟帖、互動和彈幕數已超過100萬條。(翁羽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