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有新聞、人像、風光、民俗、人文等,你認為哪類最難哪類最易

2020-12-25 攝影屯

攝影作品的難易和攝影的類別無關,只和你的熟練程度和努力程度有關,一個新聞記者肯定會認為新聞容易拍,因為天天拍,然後風光不好拍,很難,反之一個風光攝影師就拍不好新聞,也不一定能拍好人像,就是介麼個道理。

新聞攝影,最好還是去專業院校學習一下,如中國傳媒大學的新聞攝影系,經過系統的新聞攝影的理論學習,從新聞傳播學的角度來攝影,還是非常有必要的,新聞攝影畢業後可以去新華社,報社,圖片社工作。新聞攝影,是攝影技術作為手段,以圖文作為媒介,以新聞媒體作為載體。對即將發生、正在發生或剛剛發生的有價值的事實進行報導。

人像攝影面對的是顧客,也很難,眾口難調,我經常看到攝影師被投訴。我拍人像,拍心為上,拍表為下,我時時注意和顧客搞好關係,和他們講皮膚護理,講如何減肥,講提高孩子智商,講如何選對學校選對專業,講綠色食品,講社交關係。經驗:懂得顧客審美心理,投其所好。人像攝影和風光攝影可以從身邊的朋友和附近的景點進行練習,人像攝影可以找朋友從最簡單的溝通和如何引導模特練習起來。

民俗和人文也很難,腿累。我不管是在鄉村拍民俗還是在城市拍人文,從天亮走到天黑,就是想得到一張瞬間動態好,環境渲染佳,人物情緒絕的人人叫好的照片,甘苦自知。經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幅好作品,在難度上不分高低,不分優劣,都需要思考,觀察,等待和機遇。

風光攝影也很難,風餐露宿拍天鵝難,爬樓梯拍城市夜景難,披床單登頂拍日出難。我拍風光,先選顏值高的,再選知名度大的景區,拍攝出來的照片自然底子好。經驗:與大咖交朋友,一路同行。你必須真實還原你看到的場景,所有的東西都要在作品中體現出來,給人通俗易懂,容易理解,而且只能是具有代表性的,地域特色的東西來直觀的反應,別人一看就明白能了解。

我認為要想拍好每幅作品,哪種拍法都不容易,無論是新聞、人像、風光、民俗還是人文,攝影人在攝影技巧的把控上,以及構圖、拍攝的主體等方面要有突破是很不容易的。新聞、人像、風光、民俗、人文每一種攝影類別都有每一種的拍攝特點,都有不同的難點,沒有必要去比較,喜歡什麼風格和類別就重點去拍就可以了。

相關焦點

  • 剛開始學攝影不知道從哪下手?攝影大師都是這樣入門的!
    接觸過很多剛開始學攝影的朋友,他們比較疑惑的就是不知道從哪下手,雖然說攝影更多的是需要自己多看、多練,但對於剛入門的攝影新手還是有一定學習技巧的。很多新手喜歡從人像、風光開始入手,拍出來的照片也確實挺好看,但是我並不覺得人像和風光適合新手入門,為什麼?先說人像,很多人都覺得人像好拍,只要找一個好看的模特就可以了,這沒錯,但是真正的攝影大師,是應該做到「把不好看的人拍得好看,把好看的人拍的更好看」,至於攝影初學者是沒有這個水平的。
  • 人像攝影技巧有哪些?拍攝人像需要注意什麼?
    人像中常見的構圖有:特寫(大頭像)、半身照(到褲子皮帶下點)、七分身(膝蓋到腳踝中間),全身照(這個好理解,就是從頭到腳),但這些構圖中,常常會犯錯的有,切到手和腳的關節點上,如腳的膝蓋,手的活動節,這樣會給你一種殘疾的錯覺。
  • 什麼是人文攝影?老宋總結了10要素,都是經驗之談
    講真,還真沒法具象,只有舉例說明:反映人類生活本質特徵的一切畫面,包括生存狀態、精神追求、風土人情、歷史遺蹟、民俗文化……等等,都屬於人文(紀實)攝影。 比方說,你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去旅遊,除了山山水水,美麗風光,你還打算拍一點當地人的生活狀態、風土人情,對吧?那種,就是人文攝影。
  • 這五類戶外運動項目,你最鍾情哪一類?
    這五類戶外運動項目,你最鍾情哪一類?戶外運動包括很多項目,按照不同項目的運動方式主要分為了五大類。這五大類中也有不少項目是能在武功山就體驗的,一起去看看有哪些吧!
  • 【攝影講評】教你如何區分人文攝影與人像攝影 第1403講?
    人文攝影與人像攝影看似只有一字之差,兩者在字面上看來也很容易被認為是一種類型的,但其實二者並不一樣,是兩個不同領域的攝影。
  • 巨蟹座最容易愛上的4類人,你是哪一類?
    每個人都有自身魅力的展現方式,而個人魅力決定了在情場上的吸引力。正所謂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不同類型的人會有不同的優點,自然也會有不同人喜歡。在十二星座之中,有些星座鐘情於外貌,有些星座鐘情於性格和脾氣,讓我們看看巨蟹座對哪類人最易產生好感吧!
  • 《河西走廊》榮獲「人文類最佳攝影獎」
    由甘肅省委宣傳部和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聯合出品、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制的電視紀錄片《河西走廊》榮獲「金熊貓」獎國際紀錄片評選活動「人文類最佳攝影獎」。  「金熊貓」是四川電視節的金字招牌,本屆「金熊貓」獎國際紀錄片評選活動也是亞洲影響最大的國際紀錄片評選活動。
  • 芝加哥大學RD階段錄取實現突破,「最難上的大學」青睞哪類學生?
    人文氣息濃厚的頂級名校作為美國最頂尖的大學之一,芝加哥大學在2020年U.S.News排名中位列第6,並且近幾年來都在全美前10之列。芝加哥大學是人文藝術和商科領域的佼佼者,在U.S.News排名中,芝加哥大學人文藝術專業在全世界排名第17,經濟與商業專業世界排名第5。
  • 話題:你最喜歡的模擬經營類遊戲是哪一款?
    話題:你最喜歡的模擬經營類遊戲是哪一款? 今日話題: 你最喜歡的模擬經營類遊戲是哪一款?
  • 攝影人越來越多,攝影究竟是為了什麼?看看你是哪類?
    二、藝術攝影這類攝影人,大多都是大師級的,但他們很少與商業沾邊,他們的名氣是靠作品說話,對攝影有自己獨到的理解和創新,攝影就是他們的生命,比如陳復禮大師,他雖然沒有受過專業的攝影培訓,但靠著他對攝影的熱愛和對藝術的最求
  • 【旅遊攝影】拍人像只用85mm鏡頭?這些焦段一樣出大片
    更多精彩推薦,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旅遊攝影」再點擊「關注」每天都有分享。
  • 蘋果屬於哪類水果? 蘋果有多少種類?
    蘋果屬於哪類水果? 蘋果有多少種類?時間:2018-03-27 07:42   來源:三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蘋果屬於哪類水果? 蘋果有多少種類?蘋果是生活中大家很常見也很經常吃的一種食物,可以說是全國各地都有賣,而且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蘋果,那麼你知道蘋果屬於哪類水果嗎,有多少種蘋果呢? 蘋果屬於哪類水果 按季節分類:蘋果屬於秋季水果。 按地域分類:蘋   原標題:蘋果屬於哪類水果? 蘋果有多少種類?
  • 2020年中國最難考試排行榜!會計類考試有一席之地嗎?
    可能對很多考生來說,都認為自己參加的考試是最難的。那麼2020年中國最難的考試是什麼呢?會計類考試有一席之地嗎?小編整理了各種資料總結了2020年中國最難考試排行榜,一起來看看有你的考試嗎?2020年中國最難考試排行榜!1、法考(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在2018年以前叫司考(司法考試),之後更名為法律職業資格考試。
  • 餐飲具保潔場所屬於哪類操作 餐飲廚房如何設計
    廚房這個地點,在外面吃飯的時候大家可能會見不到,但是在自己家中,廚房就是屬於很開放的地方,當然大多數人有應酬的時候,還是會去到其他地方吃飯,而外出吃飯,雖然說是非常方便,但是在與安全環保性上,就是一個有待商榷的情況,那麼餐飲具保潔場所屬於哪類操作?餐飲廚房如何設計?
  • 新手學攝影有哪些攝影網站、攝影師值得學習?這些網友認可度最高
    1X全球性的攝影交流網站。雖然官網都是英文介紹,看起來有些吃力,但是不影響大家欣賞攝影圖片。另外,網站還提供支付功能,喜歡哪張攝影作品還可以購買哦~,那位攝影師拍人像更好。Lars van de Goor荷蘭攝影師,曾入圍哈蘇攝影大師賽風光/自然組前十強的名單。在他的風光攝影作品中,你能感受到夢幻,甚至是觸動心底柔軟的那份感動。色彩表達是他的強項,看似平凡的景色,在他的鏡頭下色彩豐富,層次明顯,很耀眼。
  • 傳染病分為哪幾類?
    其主要特徵是:有特異的病原體;有傳染性;有流行性、季節性、地方性;有一定潛伏期;有特殊臨床表現,包括高熱、肝脾腫大、毒血症、皮疹等。傳染病分為哪幾類?傳染病分為甲類、乙類和丙類。甲類傳染病是指:鼠疫、霍亂。
  • 東三省6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你認為哪最適合旅遊?
    集安風光集安風光厚重的高句麗文化應該是吸引大家去集安旅遊的主要原因吧,「東北小江南」是否略有些言過其實呢?二、吉林市冰雪之都吉林一直都以詩情畫意般的霧凇馳名海內,每年都有大批遊客和攝影愛好者慕名而來。有很多朋友把長白山視為吉林市的景點是錯誤的,長白山屬白山市。
  • 尼康D850拍攝風景、人文,人像應該如何配鏡頭?
    很多朋友都是因為喜歡拍攝風景而走進攝影行業的,美麗的風光、秀麗的山川,都是我們喜歡拍攝的題材,很多新人朋友剛入門時不太喜歡拍攝人像,一方面不太掌握拍攝人像的方法,另一方面也是不太會拍。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你的選擇很不錯,購買了當下最為優秀的相機。
  • 攝影單眼相機佳能5D3用哪種鏡頭拍攝人像最好
    攝影單眼相機佳能EOSR5和5D4哪個值得入手人像拍攝領域,大部分攝影都會選擇定焦鏡頭作為主要的拍攝鏡頭,但是適合拍人像的大光圈定焦鏡頭都不便宜,選擇一支在拍攝人像時自己喜歡的、適合自己的定焦鏡頭就非常重要了,人像的拍攝沒有其實沒有固定的最好的鏡頭。
  • 推薦8部災難類電影,你看過哪幾部?哪部最好看?
    推薦8部災難類電影,你看過哪幾部?哪部最好看?快留言告訴我吧~製圖不易,記得給小編點個讚和關注哦,謝謝親~~《不懼風暴》是由華納出品,斯蒂文-奎裡執導,理察·阿米蒂奇、莎拉·韋恩·卡麗絲主演的災難電影。 該片講述了一場史無前例的EF6颶級風突襲美國小鎮製造大災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