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一陣風」 常吹「四季風」

2020-12-19 山西頻道

「垃圾清理靠風颳,汙水清理靠蒸發;屋裡雖是現代化、房前屋後髒亂差。」這是前些年永濟市農村群眾常常掛在嘴邊的一段順口溜。而今,順口溜還有,內容卻變成了:巷道寬敞潔美淨,遊園多彩綠蔥籠;村裡村外新面貌,和諧鄉村樂融融。

由髒亂差到潔淨美的「華麗轉身」,緣於永濟市委、市政府按照運城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全力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建立實施農村環境衛生整治長效管理機制的科學實踐。

「農村環境衛生整治要把建立長效機製作為關鍵,要切實將這項民心工程抓好、抓實、抓出成效,讓農村和城市一樣乾淨美麗,讓農民群眾生活的更滿意、更舒心、更幸福。」永濟市委書記徐志英指出。

織「網」: 三級覆蓋 六員連責

出動人員11萬餘人次,動用各類機械5000餘臺次,清理垃圾10.3萬餘處12.5萬餘噸;拓寬硬化道路11.2公裡,新安裝路燈1315盞,新栽補栽各類苗木15萬餘株,綠化面積達9.7萬餘平方米;184個村莊實現了硬化、亮化、綠化、美化全覆蓋……這是去年永濟市大力實施農村環境衛生集中整治的一組數字。

隨著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的開展,永濟市農村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觀。而此時,永濟市決策者則開始思考一個問題:如何建立長效機制,讓農村環境整治不再陷入「治理——反彈——再治理」的循環圈?

在對先進典型村進行了大量的走訪調查總結後,永濟市決定從織「網」入手,實施三級覆蓋、六員連責,網絡覆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

三級覆蓋。過去永濟市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涉及到住建、環保、衛生、農業等多個部門,這個看似各司其職的監管布局,實際上條塊分割又相互交叉,加之鎮(街)「權、責、利」關係不明確,導致「掃帚」不少,效果不好。為此,該市把改善農村環境衛生上升到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高度,將縣級宏觀管理與鎮、村具體負責有機統一,成立了以書記、市長為組長,分管副書記、副市長為副組長,各鎮、村書記為整治工作第一責任人,各有關職能部門為專項整治工作小組牽頭單位的領導組,市、鎮兩級相繼成立了城鄉一體化辦公室,層層細化分解工作任務,逐級夯實工作責任,形成市、鎮、村三級農村環境衛生組織全覆蓋,保證了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的有力推進。

六員連責。永濟市決策層深刻認識到,幹部隊伍過硬的作風是幹成事、幹好事的關鍵和前提,幹事必須先從幹部隊伍抓起。為此,該市實行了鎮長、鎮專職副職、鎮包村幹部、村主任、村專職支委和保潔員(轉運員)六員連責機制,對各鎮整治情況實行周督查、月通報、季評比、年考核,對「髒亂差」問題突出的鎮(街)主幹第一次誡勉談話,第二次免職處理,考核結果與村領導班子評選先優模資格、與各村主幹、保潔員、轉運員的績效工資相掛鈎。這一舉措,讓鎮、村兩級幹部肩上有了擔子,身上有了責任,人人有了危機、有了動力。

同時,《永濟市農村環境集中整治實施方案》、《永濟市農村環境長效機制實施方案》、《永濟市農村環境長效機制考核辦法》等一系列方案、辦法先後出臺,對資金、職責、人員、措施、考核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在科學規劃上,永濟市以鄉鎮駐地和美麗宜居示範村為重點,將綠化、美化、道路、排水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產業發展等問題統籌考慮,實現可行性和實用性的規劃有機統一,目前已完成7個鎮駐地和20個示範村規劃,新一輪20個示範村的規劃正在進行中。

強「力」:千人專職 萬人上陣

「過去村民的垃圾沒處放,有的堆到路邊焚燒,有的直接倒進了溝渠、地頭。現在村裡有人清掃保潔,垃圾有人及時清運,老老少少都養成了愛護環境衛生的好習慣!」永濟市卿頭鎮東社村村民張小牛高興地說。

張小牛說的專人保潔就是永濟市組建的農村專業保潔隊伍。目前,永濟市共配備保潔員、道路綠化帶保潔員和河溝渠保潔員共1200餘人,這千名保潔員隊伍,已成為該市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的中堅力量。

根據全市「一塊兩線」的規劃(一塊即農村,兩線即國省縣鄉道沿線、河溝渠沿線),永濟市對保潔人員進行了合理配備,農村每400人配備一名保潔員,道路沿線及河溝渠沿線按照工作量每1—2公裡配備一名保潔員。依託市級整治方案,各鎮、村根據實際情況「對症下藥」,按照優先從低保、五保、貧困戶中選聘的原則,通過公開報名、村委會審核、代表會議決定的方式,將責任心強、熱心公益事業的人充實到保潔員隊伍中,保潔工作實行「兩天一清掃、一天一保潔」,隨後由轉運員送往附近垃圾填埋場處理。

魏長德是張營鎮辛營村的貧困戶,被推選為村裡的轉運員後,他和村裡的另一名清潔員負責全村的保潔和垃圾清運工作,每個月都有固定的工資收入。

「家家戶戶門口都有垃圾桶,每隔一天把垃圾收集好送到填埋場,現在真是保潔、轉運、填埋一條龍。」 魏長德說。

為了保證保潔隊伍的穩定,充分調動保潔員的積極性,永濟市對全市保潔隊伍實現了「七個一」,即一份檔案、一份保險、一張工資卡、一季度發放工資、一套衣服、一面公示牆、每月一例會。在工資發放上,該市綜合各村專職人員的工作量、工作面積、工作難度等因素,實行按勞取酬。

村民是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最基礎、最根本的力量。為此,永濟市將專業保潔與群眾自治相結合,通過張貼宣傳標語、發放宣傳單、廣播、微信平臺等途徑,深入開展宣傳工作。在鄉村主幹道、人員集中區等醒目位置設置環境衛生宣傳標語,引導群眾增強環衛意識、改變生活陋習;將村民對環境衛生整治的參與程度以及家庭「四美」建設與評選「十星級文明戶」結合起來,對獲得榮譽稱號的村民,通過廣播、板報予以公示鼓勵,提升農民的榮譽感;制定農村環境衛生「紅黑名單」,對衛生搞得好的村民,記入紅名單予以表揚,對不參與、不配合的村民,記入黑名單,並暫緩享受村裡提供的公共服務;各村根據實際,制訂符合本村的《村規民約》、《環境衛生公約》,推行村民「門前三包」責任制,從老黨員、老幹部以及村民代表中選出責任心強的人員成立了環境衛生監督隊伍,對村民「三包」責任落實和保潔人員工作進行監督,通過自查自治,廣大村民環境保護意識進一步提高。

從「政府讓我搞衛生」到「我要主動搞衛生」,如今永濟市廣大農民群眾已自覺參與到環境整治行動中來,他們拿起掃帚、扛起鐵鍁,主動清理房前屋後,人人愛衛生、人人搞衛生、人人保衛生的氛圍在該市廣大農村已經形成。

破「點」:主攻重點 消除難點

「主攻重點、消除難點,以『兩清三治』為抓手,以『六化』為目標,農村環境衛生整治要實現由點向面全面鋪開,由村到戶全面提升。」永濟市市長孫中全強調說。

瞄準群眾關心的焦點熱點,圍繞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的重點難點,永濟市採取一系列措施重拳出擊:

先後對轄區內的黃河、涑水河、伍姓湖等全面細緻排查,3個街道11個村排汙管道已併入城市主管網,4個鎮駐地、56個村已鋪設排汙管網或修建排水渠,太寧村、虞鄉農場等4個汙水處理站已完成建設。

瞄準「改水、改路、改能、改房、改廁」五個方面,重點對全市145座農村衛生院、中小學幼兒園進行無害化改廁,對全市67戶危房進行了改造,完成45個村飲水標準提升工程。

在蒲州、張營、卿頭、虞鄉四鎮已建成垃圾中轉站的基礎上,再投入7800萬元,在全市科學規劃了12個垃圾中轉站,這些垃圾中轉站建成後將輻射所有鄉村。轉運員將垃圾運送到就近的轉運站,在站內完成收集、壓縮和打包流程,然後由專用車輛轉運至生活垃圾處理場進行集中處理,壓縮轉運過程實行密閉運行,既提高了生活垃圾的收集和轉運效率,又減少了生活垃圾在收集和運輸過程中可能產生的二次汙染。

投資2.26億元興建永濟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工程項目。目前土建主體工程已完成了80%,主要機械設備及輔機設備展鋼結構安裝採購合同均已籤訂,年底將全面完成項目的所有土建工程,並進入設備安裝階段。項目建成後,日焚燒處埋生活垃圾可達500噸,年焚燒垃圾可達18.25萬噸,年發電量達4523萬度,將從根本上解決永濟垃圾處理難題。

一系列工程的實施,為永濟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提供了保障,奠定了基礎。此外,永濟市還積極籌措鄉村清潔工程資金991萬元,用於農村村內環境整治人員工資、設備配備和運行費用。今年該市還專門拿出道路沿線綠化帶整治資金170萬元,河溝渠整治資金120萬元,垃圾填埋等補充資金150萬元,有力保障農村環境整治長效機制順利實施。

從「集中整治」到「長效管理」,永濟市借力「一陣風」,已形成了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的「四季風」,這深得民心的「暖心風」,吹走了陳規陋習,吹走了髒亂汙差,吹來了永濟鄉村振興的文明新風。

(責編:李夢文、王建)

相關焦點

  • 轉作風須吹「四季風」
    轉作風不可急功近利,急於求成,來去「一陣風」,而須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常吹「四季風」。 春風煦育——倡新風。作風之「轉」,一方面是揚新風,一方面是祛歪風。但作風建設的著力點不應僅限於對不良風氣的遏制、阻止和打壓,更重要的應該是對優良作風的扶持、宣揚和倡導。這就好比春風煦育,通過大張旗鼓倡揚新風正氣,使好作風如雨後春筍,生機盎然。
  • 長安的風何時吹到汴梁,你最愛的風又是什麼模樣?
    風,或許是這世間最神奇的東西,它看不見摸不著,卻能時時刻刻讓人感受到它的存在。它沒有腿,卻能跨過山澗,跨過田野,穿過小巷,它不敢停留,因為一旦停下,它就消失了。古往今來,許許多多的文人騷客都對風有著特殊的情感,風吹過窗前便翻起了書頁,吹過春天便綠了江南岸。
  • 海石的島,吹過四季的風…
    海石的島,吹過四季的風…
  • 讓文明新風成為「四季風」
    讓文明新風成為春夏秋冬「四季風」,那才是人間最美的景觀。    那麼,在外出旅遊中,在日常工作中,在讀書學習中,在為人處世中,如何當好文明禮儀的傳播者、示範者和展示者,讓文明新風成為春夏秋冬「四季風」呢?近日,一則讓「好人」成為文明出遊的最靚風景的新聞,值得我們借鑑。3月24日上午,徐州市又有3座好人雕塑入園,這已是好人園入園的第三批好人,至此,好人園內共有好人雕塑17座。
  • 黨風廉政建設要吹「四季風」
    (光明網 4月16日)  從目前來看,我國在黨風廉政工作方面頗有成效,但是黨風廉政建設不是吹一陣風,仍需要下力氣。身為黨員幹部應該更深層次的去領悟和體會,做到實際中來,到群眾中去,切實增強責任感,不忘身挑重擔,擔負起歷史使命,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樹立黨員幹部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自律意識,不被金錢迷失方向。
  • 古人筆下的「四季風」
    古人常以風向的季節更替規律言時令,訴衷情,使風這種隨季節而恆定轉換的自然力因人的慧心妙手而極富感染力和表現力。  東風作為春的借代詞,與花、樹、月、雨、雪等相伴而言,春,洋溢著春天的生機,表達出溫馨、歡欣的豐富意象。北宋朱熹的《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不僅向我們展示了春天的美麗,還引導我們從尋常自然景象中感悟哲理。
  • 頂級流量明星「夕陽紅」,吳亦凡吹過一陣風,等四字弟弟的狂風暴雨
    鹿依女孩的微博評論瞬間由幾千條的評論達到十萬多條,底下「吳嫂」一片,以及一陣哀嚎。,一切都有板有眼地進行著。 吳亦凡作為曾經的頂級流量明星,此事一出,微博#吳亦凡戀情#話題閱讀量飆升30億,不過網絡狀況呢依舊還好,還能來把遊戲。但故事總是需要盪氣迴腸,才算一個合格的故事。好的,故事的高潮來了。
  • 柔軟時光‖林四海:吹過村莊的風
    我並不是不喜歡風。事實上,每次我站在故鄉的那片土地之上時,無論是在寬闊的水泥路還是狹窄的巷道抑或是曠無邊際的田野上,我最享受的就是,感受著鄉野的風從身上掠過。那一刻,在春夏秋冬四季輪迴的時光裡,傾聽著風從村莊的上空飛過,仿佛靈魂也縹緲在那片天地裡。每個人骨子裡,對故鄉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親切感。
  • 5月的26度,選擇吹昆明的風,還是選擇吹峇里島的風
    雖說,兩個地方都不錯,好朋友剛從峇里島回來,海風吹的哈哈的,看的我一個高原人,就手癢,寫寫,比較一下,順便舒發一下!氣候:昆明四季溫暖如春,全年溫差較小,市區年平均氣溫在15℃左右,最熱時月平均氣溫19℃左右,最冷時月平均氣溫8℃左右。昆明日溫差較大,紫外線強度較高,低緯高原。山:有著名的西山位於昆明市西郊15公裡,由華亭山、太華山、羅漢山等組成。它峰巒連綿40多公裡,海撥1900米至2350米。
  • 六年級作文《大自然的聲音》:記錄四季的風的口哨,傾聽大海呼嘯
    聽風,是學生的一篇作文題,要求孩子寫音響世界,雷聲啦,風聲啦,動物的叫聲啦,人的說話聲啦……六年級的孩子,想像是有限的,沒有錄音,進入不了情境;記憶沒有被開啟,難受著急之狀倍增。於是乎啟動了提綱式提醒模式,列下了如下的關鍵詞:樹林裡,吹,樹葉,譁譁,笛子,口哨,音樂會。
  • 文學作品欣賞:風之賦
    風乃天地靈氣,上天魔笛,懷天地之心,攜洪荒之力,播生機於環宇,撒甘霖於大地,催四季之輪迴,弄陰晴於當時。起於青萍之末,盛於土囊之口。奔走於山嶺之阿,縱橫於林莽之上。飄忽淜滂,激飈熛怒,耾耾雷聲,回穴錯迕。山雨欲來風滿樓,傳上天之意旨,春風夜放花千樹,發草木之幽微。長風破浪,雲帆直掛滄海,好風借力,大鵬一飛萬裡。
  • 太平洋的風一直在吹
    說起海邊,臺灣墾丁大概是我最喜歡的地方了,太平洋的美景,無人的沙灘,矗立的礁石,友善的人民,我覺得胡德夫的《太平洋的風》最能代表她
  • 不管它怎樣猛烈的吹;吹過遮天的山峰,灑脫繚繞的樹林,掃過遼闊的海洋,終逃不到天地以外去。或者為此,風一輩子不能平靜,和人的感情一樣。也許最平靜的風,還是拂拂微風。果然紋風不動,不是平靜,卻是醞釀風暴了。蒸悶的暑天,風重重地把天壓低了一半,樹梢頭的小葉子都沉沉垂著,風一絲不動,可是何曾平靜呢?風的力量,已經可以預先覺到,好像蹲伏的猛獸,不在睡覺,正要縱身遠跳。
  • 【名家名篇】風
    為什麼天地這般複雜地把風約束在中間?硬的東西把它擋住,軟的東西把它牽繞住。不管它怎樣猛烈的吹;吹過遮天的山峰,灑脫繚繞的樹林,掃過遼闊的海洋,終逃不到天地以外去。或者為此,風一輩子不能平靜,和人的感情一樣。也許最平靜的風,還是拂拂微風。果然紋風不動,不是平靜,卻是醞釀風暴了。
  • 【有聲故事】松鼠小丁的旅程之等一陣風,下一場花瓣雨
    恍惚間,小丁聽到了一陣低語,四下無人,這低語也不知道是哪裡發出來的。「唉……」又是一陣輕輕的嘆息。小丁順著嘆息聲走上前去,他趴在懸崖邊,小心地伸出腦袋看了看下面,懸崖下竟有一艘被遺棄很久的棄船!甲板上長出了一棵搖搖欲墜的垂絲海棠,晚霞般的花瓣簇擁著星星點點鵝黃色的嫩蕊,棄船隨著海浪的拍打輕輕搖晃,垂絲海棠也微微擺動著枝椏,像極了猶豫的小女孩。
  • 天氣詩詞之「風」:風乍起,吹亂我心,擾我思緒
    明明早上還是晴朗、和煦的天氣,可偏偏到要出門時,突然來一陣暴雨,此時的暴雨與陽光「齊飛」,真叫人哭笑不得!不過,天氣雖然多變,但歷經了五千多年的歷史沉澱,人們也漸漸找到些許關於自然、關於天氣的規律,並從中衍生出許多關於天氣的諺語:夏天雨綿綿,起北風便晴。秋後北風起,幹到斷半滴。
  • 科學網—新「風」一拂千山綠
    「新會風」倡導節約、簡單,「新話風」杜絕鼓掌、叫好,「新作風」力推求真務實。這一切,猶如陽春三月的春風,讓人心曠神怡。 兩會新風,彰顯著實幹精神。今天的中國,正處在改革向深水區邁進的關鍵階段,面臨著腐敗多發、貧富差距等諸多複雜問題。要實現「中國夢」,要繼續深化改革開放,無不需要我們的黨和政府拿出更大的決心和腳踏實地的工作態度。
  • 成都·雞冠山「四季風」活動今日在崇州啟動
    成都·雞冠山「四季風」活動今日在崇州啟動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2016年04月22日19:59   人民網成都4月22日電 2016成都·雞冠山「四季風」主題活動今日在四川崇州市雞冠山鄉啟動,這是當地為結合雞冠山國家級森林公園的資源優勢,做好鄉村旅遊的具體落地活動,本次活動將持續到明年
  • 風這種自然現象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四季的風特點都不同?
    氣壓梯度的增加使春天成為多風的季節。初春,冷空氣活動特別頻繁,經常出現大風天氣。風從哪裡來空氣的水平運動稱為風。為什麼空氣會水平移動?是什麼驅使它移動?自17世紀氣壓計問世以來,空氣品質,氣壓的現象被發現以來,為人們探尋風的奧秘提供了依據。
  • 那年冬天……風在吹
    多年過去了,那年冬天,風在吹。一切依然,鳳婷……都說時間可以治癒所有的傷痛,可這麼多年了,我怎麼就做不到釋懷。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那年冬天,風在吹。如果風中有你,我願化成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