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惠州人都關注的城市建設原創平臺,只做最新、最快,最獨特的原創。
日前,城建小明有幸空閒下來,背起包包來了個自由行——臺灣。從深圳機場出發,踏上了前往臺灣地區臺北市的班機。對城建小明而言,該城市既陌生又熟悉,然而,城建小明還是親自來體驗一把,感受中國臺灣地區不一樣的「味道」。
總體來說,臺灣沒有上海北京那樣高樓林立,也沒有三亞、青島那般有人文風景,但這裡默契的規則、惠民的便利等細節,或許在國內是找不到幾個城市與之相比。就拿臺北來說,這足以讓城建小明認為:臺北雖只是一座三線的城市風景,卻擁有超一線的細節品質。接下來,讓城建小明對臺北的所見所聞與您一起分享吧!
(如果有更感興趣的問題可留言,城建小明幫您去發現)
飛往臺北的途中
準備降落,這是第一眼見到臺灣土地的景象
事實上,這裡看不到群樓密集的景象,但卻很大(如圖,臺北和新北一景)
臺北是中國臺灣地區的六個「直轄市」之一,也是中國臺灣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旅遊、工商業與傳播中心。
乍一看,對於國內來講,這是一座二三線城市水平的城建面貌
建築密集,高低大樓錯落有致
要說惠州,下鋪、演達、麥地、龍豐一帶,也有這麼一番景象(如下圖)
臺北城建面積的大,很大程度,可有不少「鐵皮房」
如下圖,大塊大塊的「鐵皮房」
然而,臺北超一線的交通卻值得點讚
城建小明登上101大樓俯瞰,比值大道,清晰明顯的標示標線
說到臺北的交通,因為城建小明是初次到來,真正情況了解或許不是那麼全面,在這隻講講所見所聞帶來的想法分享大家。繼續看圖:
臺北的道路交通網發達
輕軌、高速公路、地鐵、BRT公交網狀分布
地鐵(他們稱之為捷運)
臺北捷運有多種語言報站,例如客家話。
捷運是看不到廣深般的客流
臺北捷運(即臺北地鐵)營運路線總長度134.6公裡,營運長度129.2公裡,營運車站共107站(官方計為116站),平均每日運量約160萬人次。
臺北市計程車數量眾多,隨處可見,計程車車身色彩為黃色,根據2008年9月底的統計,臺灣計程車數量最多的地方是臺北市,一共有3.1輛。
本次自由行,細節,是城建小明重要的觀察之一。整體而言,臺北雖說遠觀只有三線的城市面貌,但其細節品質上,讓城建小明不得不點讚(就連城建小明走在大街上,都害怕不遵守,哈哈)。
整個臺灣是不禁摩的
這說明:一、交通管制的到位、標示標線的清晰,讓之遵守和有效通行
二、市民自身的交通素質可佳
臺北的交通標示特別清晰明顯
十字路口有專用的「摩託車待轉」區域
有時間限制的交叉人行通行線
城建小明看不到一個不帶頭盔的摩託市民
公交的人性化
有老人殘弱座位,即使擁擠,殘弱專位也不會有人座
整潔的地面,看不到垃圾桶
乾淨的城市風景,看起來很舒服
值得注意的是,乘坐電梯,即使再擁擠,也是靠右邊站立,方便其他人行走
具體看圖便知
除了超一線的城市細節品質,還有以下超一線的品牌(圖下圖)
俯瞰臺北市政府
政府單位,基本都沒用什麼「圍欄」、保安攔著,你懂的嗎?
臺北一角,重要的旅遊景點,國父紀念館和在建的巨蛋
還有其他細節,臺北的計程車用的是豐田
城建小明還發現,走在大街上的車,大多品牌都是豐田等日本車
即使靠山了,也從不吝嗇建設高大上的建築
不是多山地區嗎,怎麼不吝嗇建設超大綠化帶?
隨處可見的天橋,與大陸無異
總體來說,臺北給城建小明的印象是不錯的,特別是在細節上,可感受到慢慢的幸福,作為民主地區,其各方面服務方面更是一種享受。臺北的城市交通素質給了城建小明深深的印象,不管是行車、交通標示、行人排隊、甚至電梯靠右站立等方面,都不是一時表演而成的。城建小明個人認為,其強大的文化教育,教育的重視程度方面能改變整個社會,以及政府管理效率(例如對交通標示線的負責),長期下來都能對之墨守成規。以上就是城建小明留下一些時間整理的臺灣遊記,本圖文僅供分享,並希望能在部分觀點上與您共勉,謝謝大家觀賞!
掃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