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情聲聲急 援水淙淙至

2020-12-14 中安在線網站

 2013年08月14日 15:41  稿源:合肥晚報  

分享到:

  連日的高溫,讓合肥全市大部分地區出現輕度和中度乾旱,局部地區重旱。據農業部門統計,截至8月13日12時,全市農作物受旱面積247.8萬畝。抗旱,已經是擺在老百姓和各級政府面前最重要的任務。連日來,記者走訪肥東、長豐等地,深入田間地頭,直擊抗旱。

  長江水來肥東解近渴

  8月14日,肥東縣黃疃電灌站全力運轉,源源不斷的水源如血液一般,被注入到乾渠之中,成為灌區農民的「救命水」。這些緩解旱情的「救命水」,是從長江遠道而來,農民用水卻沒有多花一分錢。

  這渠長江水來得正是時候

  「老天一直不肯下雨,田裡的『旱貨』早就沒指望了。」坐在田埂上,張集鄉黃疃村的黃庭武愁眉緊鎖,向記者講述莊稼人的不幸。今夏持續不斷的高溫少雨天氣,讓各地旱情接連告急,肥東縣也有近45萬畝在地農作物,受到了不同程度影響。

  花生幼苗還沒長成,就被烈日烤趴在地裡,焦黃的葉子看不到一點生命力。玉米頂著高溫艱難抽穗,表面上像是度過了一劫,可到頭來還是讓人失望,玉米棒上根本沒有多少果實。這些黃庭武口中的「旱貨」,大多已成了旱情的犧牲品,莊稼人剩下的希望,全都寄托在水稻上。黃庭武說,水稻正是抽穗揚花的關鍵時候,要是田裡的水跟不上,他們的損失真不知道會有多大。黃庭武略微舒展了眉頭,看了看身邊運轉的抽水泵,朝思暮想的水正被送到稻田裡。

  「前幾天,村裡的這條乾渠還是幹的。12日的時候,長江引來的水一下就到了,這可幫了我們大忙。」根據黃庭武的經驗,要是這水遲上一周才到,即便是還能派上用場,但水稻那時候也傷了,到頭來恐怕也要減產。經過前後一整天的盯守,黃庭武家的5畝地完成灌溉,今年的收成暫時保住了。

  主灌渠區緩解旱情只要三四天

  在張集鄉的黃疃電灌站,提水泵正在全力運轉。在乾渠暢通的情況下,最快只要三四天時間,灌區內的乾渠全都能送上水,也就代表著旱情將基本得到緩解。迅速化解旱情,這完全得益於長江水的到來。

  遠在他鄉的長江水,如何一步步地走到合肥?肥東縣駟馬山電灌工程管理處主任胡長風,解答了記者心中的疑惑。原來,駟馬山、巢湖、淠史杭三大灌區,構成了肥東縣農業生產的「命脈」,張集鄉正是屬於駟馬山灌區。地跨皖、蘇兩省的駟馬山水利工程,讓合肥能夠將長江水納為己用。「長江水來到肥東,簡單來說要經過三個步驟」,胡長風告訴記者,長江水先被提到烏江口,然後再提到省駟馬山站,最後才到黃疃站。每道「工序」的耗時,可能都不一樣,例如從省駟馬山站到黃疃站,耗時預計在24小時。

  「黃疃站始建於2000年,設計灌溉面積20.9萬畝,已累計提水500多萬立方米。」胡長風介紹說,肥東縣還有其他2個電灌站,它們跟黃疃站的作用一樣,就好比是3條高速公路,把3股長江水注入沿線乾渠中。值得一提的是,在合肥市三縣當中,只有肥東縣部分地區屬於駟馬山灌區。

  平價水究竟是如何煉成的?

  相對長江水而言,巢湖水和淠史杭水似乎離合肥更近,用起來不僅方便,而且價格便宜。相反,長江水遠道而來,「運費」會不會比較高,從而給農民帶來負擔?實際上,如今已經不需要有這樣的顧慮。

  說起長江水的水價,其實有過一次大的「調整」。在歷史上,今年是第三次引入長江水。「2011年以前,我們這裡灌溉,用的還是淠史杭的水,主要是考慮到成本。」胡長風告訴記者,那時如果用長江水的話,每灌溉一畝地,農民大概要花100元。2011年,肥東縣遭遇60年罕見的大旱,長江水第一次發揮了功效。也就是在那時,肥東縣加大財政投入,出臺了水費改革方案。現在用長江水灌溉一畝地,跟其他灌區用水差不多。

  長江水供應保底兩千萬方

  撬動了價格這條槓桿,長江水供應合肥灌區將成為常態。記者了解到,肥東縣跟省駟馬山引江工程管理處籤訂協議,每年保底供應肥東2000萬立方水,足夠保證肥東灌區的使用。

  「除了價格平穩以外,引入長江水還有其他三個好處。」合肥多少年一直使用淠史杭的水,況且巢湖水又近在咫尺,長江水跟它們相比能有哪些好處?胡長風介紹說,長江水作為很多地方的飲用水源,其水質算得上優質。引來的長江水稍作處理以後,甚至能夠作為居民飲用水使用。此外,長江水還不愁供應量,2000萬立方要是不夠用,還可以隨時「續水」,不需要為指標問題頭疼。更重要的是,屬於駟馬山灌區的肥東,在「區位」上也有不小的優勢。「我們處在淠史杭灌區的尾端,引水時間不一定能很及時。而從長江引水,實際上更加方便、快捷。」正是基於這些考慮,2011年首次引長江水後,2012年又一次開閘放水,今年已經是連續第三個年頭。

  「2000萬立方長江水,基本上能夠肥東縣使用。假如今年旱情持續下去,根據情況,再考慮要不要追加引水量。」由此可見,長江水離合肥並不遠,實際上,它已經成為合肥的重要水源地。

相關焦點

  • 澳門日報:中國開閘放水解鄰國旱情之困 與鄰為善
    澳門日報:中國開閘放水解鄰國旱情之困 與鄰為善 2016-03-18 14:50:11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   中新網3月18日電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日前表示,為照顧湄公河流域國家的關切,中國決定自3月15日至4
  • 新疆農牧業旱情蔓延加重
    由於受氣候、河道來水、水庫蓄水等不利因素的影響,6月份各地農牧業旱情進一步蔓延加重。  據初步統計,截至目前,新疆農作物受旱面積已達1135萬畝,成災面積達454萬畝,絕收面積110萬畝。全疆嚴重乾旱草場面積達2.8億畝,天然放牧場及打草場產草量普遍減產30%—40%,1200多萬頭(只)牲畜無法正常放牧,牧民定居區有近200萬畝草料地減產50%以上,50多萬畝草料地基本絕收,旱情十分嚴重。  針對嚴峻的旱情,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積極組織抗旱救災工作。緊急下撥6500萬元抗旱專項資金,支持各地抗旱救災工作。截至6月30日,新疆投入抗旱人數4506萬人,開機電井301萬眼。
  • 昨降小雨 難解旱情
    據石獅市氣象局8日0時至17時雨量統計,以靈秀站降雨量8.4毫米為最大,不過此降雨量緩解不了我市目前的旱情。自9月13日以來,我市天氣久晴無雨,僅10月22日出現小雨量級降水,未能達到旱情解除標準。當前我市處於夏秋連旱,氣象乾旱等級為中旱。 記者另從石獅市氣象局了解到,本周冷空氣活動頻繁,夜晨氣溫較低,請市民注意防寒保暖。
  • 宜州三岔鎮出現嚴重旱情
    面對旱情,三岔鎮黨委、政府積極開展生產生活應急自救。    三岔全鎮有半數的人畜飲用水是由三岔供水站提供,由於旱情嚴重,原抽水點水量變小,只能間斷抽水。鎮黨委、政府研究決定,於5月8日購買一臺抽水機再深入泉水口下數米抽水,以保鎮區及周邊村屯供水。另外,由各包村幹部、駐村工作隊員、貧困村「第一書記」組成工作隊,有針對性地深入各村屯尋找水源,開展生產、生活自救。
  • 旱情嚴峻泰國潑水節要節水
    因旱情持續,曼谷宣布是隆路的潑水活動由4天縮短為3天,並且要求民眾晚9時後停止潑水。同時,泰國政府呼籲慶祝活動參與者用更溫和的手法潑水,比如用噴霧器替代大水槍,以點灑代替噴淋等。 與往年相比,在現場並未看到從卡車上傾盆潑水等行為,不少民眾用的是小水槍,但仍有一些人使用大水槍噴水。 泰國遊客加斯說,他了解國家發生旱情,所以今年潑水時會有所克制。
  • 雲南持續旱情影響春茶生產 普洱茶價格再受關注
    雲南持續旱情影響春茶生產 普洱茶價格再受關注   雲南省茶葉產業辦公室主任楊善禧說,雲南各地旱情不同,滇中、滇東、滇西和滇北的旱情總體上甚於滇南。在雲南省主要的茶葉產區普洱、臨滄、西雙版納等地,幾萬畝茶樹幹死,一些幼齡茶樹生存艱難。估計約有80%即近400萬畝茶園受災,預計春茶減產50%至60%。  據了解,雲南省年產茶葉中春茶佔25%至30%。
  • 甘肅今年最強降水過程緩解罕見「暖冬」旱情(圖)
    甘肅今年最強降水過程緩解罕見「暖冬」旱情(圖) 2017-03-16甘肅省氣象部門供圖   中新網蘭州3月15日電 (馮志軍 王興)甘肅省氣象部門15日晚披露,隨著甘肅今年最強一次降水過程的逐漸「落幕」,不僅使得近60年罕見「暖冬」困擾的該省多地初春蔓延升級的旱情得以緩解,還降低了森林草原火險等級,對冬小麥和牧草的返青生長及春耕春播非常有利。
  • 煙臺昨降小雨降水量分布不均 無法緩解當前旱情
    水母網4月9日訊(YMG記者 徐鯤)久旱之後終於盼來了一場降雨,昨天下午到晚間,煙臺大部分地區降下小雨,不過這場雨雨量較小,無法緩解當前的旱情。
  • 湄公河下遊國家旱情是因中國建水壩?外交部發言人:與事實不符
    針對近期有報導稱中國在湄公河上遊蓄水發電加劇了下遊國家旱情,外交部發言人耿爽21日表示,降雨量減少、非正常季風和極端厄爾尼諾現象是造成這次旱情的主要原因,沒有理由把下遊國家所遭遇的旱情歸咎於中國,中方將同湄公河國家進一步加強水資源信息共享與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和洪澇災害的挑戰。
  • 越過不惑之年的山丘,聽楊宗緯《聲聲聲聲》| GOIN
    | 2018指彈中國音樂季Luca Stricagnoli05【演唱會】《聲聲聲聲》| 2018楊宗緯 VOCAL 巡唱PLUS▼02【舞臺劇】《李茶的姑媽》| 開心麻花爆笑來襲時間: 即日至2018▼05【演唱會】《聲聲聲聲
  • 旱情嚴峻 曼谷迎來節水潑水節
    因旱情持續,曼谷宣布是隆路的潑水活動由4天縮短為3天,並且要求民眾晚9時後停止潑水。同時,泰國政府呼籲慶祝活動參與者用更溫和的手法潑水,比如用噴霧器替代大水槍,以點灑代替噴淋等。  記者13日下午在是隆路看到,大批民眾與外來遊客在潑水狂歡,其中有大量中國遊客。與往年相比,在現場並未看到從卡車上傾盆潑水等行為,不少民眾用的是小水槍,但仍有一些人使用大水槍噴水。
  • 多地35℃以上高溫,大部出現旱情,未來幾天內蒙古天氣……
    多地35℃以上高溫,大部出現旱情,未來幾天內蒙古天氣…… 2020-06-18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氣象衛星監測到雲貴川桂旱區旱情持續(組圖)
    摘要:氣象衛星監測顯示:雲南、貴州、四川、廣西等地區旱情持續發展;雲南大部、四川大部、貴州西南部、廣西中部和西部植被長勢較常年同期偏差;受持續乾旱高溫的影響,上述地區火點頻發。最新農業乾旱綜合監測結果表明,雲南和貴州大部、四川南部、廣西西北部普遍存在中度農業乾旱,其中雲南中部和貴州西南部部分地區為重旱。
  • 美媒稱中國在湄公河築壩加劇下遊國家旱情 外交部回應
    以下為部分實錄:資料圖問:據報導,最新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在湄公河上遊築壩蓄水發電嚴重加劇了下遊國家的旱情。4月15日,湄公河委員會稱,上述研究並未證明系蓄水導致乾旱。該委員會試圖從中國獲取旱季數據,但尚未達成協議。中方能否證實?對此有何評論?
  • 北方旱情基本緩解 浙閩贛部分地區可能出現伏旱
    北方旱情基本緩解
  • 河源多地現旱情供水告急!再不下雨,就要採取特殊手段了!
    和平1月至5月遭遇嚴重乾旱,縣城實施夜間停水5月31日,記者從和平縣相關部門獲悉,該縣1至5月遭遇嚴重乾旱,縣城實施夜間停水,氣象部門積極向省人影辦爭取人影作業進行人工降雨。旱情發生後,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組織縣農業、水利、三防、氣象等有關單位領導到旱情較嚴重的鄉鎮指導抗旱救災工作,並要求各鎮、各有關部門各司其責、分工合作,認真做好抗旱救災工作,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 中國在湄公河上遊築壩蓄水發電加劇下遊國家旱情?外交部:與事實不...
    以下為部分實錄:問:據報導,最新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在湄公河上遊築壩蓄水發電嚴重加劇了下遊國家的旱情。4月15日,湄公河委員會稱,上述研究並未證明系蓄水導致乾旱。該委員會試圖從中國獲取旱季數據,但尚未達成協議。中方能否證實?對此有何評論?
  • 池州旱情幾十年一遇 九華山天池水庫幾乎乾涸
    原標題:池州旱情:九華山上水源乾涸 自來水都沒有了池州市水利局水旱災害防禦處的統計資料顯示,8月12日以來,該市平均降雨量只有33毫米,較常年同期減少九成,較1978年同期少六成,如此降雨量約70年一遇。
  • 中國上遊蓄水發電導致湄公河下遊國家旱情?外交部:毫無根據
    一段時間以來,湄公河委員會秘書處發布的《湄公河水情周報》已對此次旱情做出了科學判斷。2019年5月以來,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大部分區域出現持續乾旱少雨現象,主要水文站6至10月平均降雨量較常年減少2至5成。降雨量減少、非正常季風和極端厄爾尼諾現象是造成這次旱情的主要原因。
  • 多輪寒潮加罕見偏少降水量 我市部分地區出現持續旱情
    今年年初我市遭受多輪寒潮侵襲,並且降水量較往年同期減少一半以上,致使我市部分地區出現不同程度的旱情。1月14日,記者從市防汛抗旱指揮中心、市應急管理局獲悉,當前我市部分地區旱情形勢嚴峻,但從全市來看,不考慮後期來水的情況下,珊溪水庫集中供水片區可保障440萬人正常供水至今年4月份,其他集中供水工程可保障310萬人正常供水至今年2月底。持續的旱情讓我市部分縣市區供水面臨挑戰。1月4日,我市樂清啟動抗旱應急供水措施,按照「先生活、後生產」的原則,對虹橋、柳白以及市區等片區實行隔日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