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時代中奮進,在大變局中前行,我國教育國際影響力邁上新臺階

2020-12-24 中國教育在線

  12月22日,教育部舉行第六場「收官」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教育對外開放的有關情況。會上,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介紹了「十三五」期間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總體情況。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對外開放。「十三五」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一系列重大場合多次對外宣示擴大教育對外開放,飽含深情給莫斯科大學中國留學生和北京科技大學全體巴基斯坦留學生回信並提出殷切希望,這些都給我們以極大激勵和鼓舞。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我國教育對外開放在新時代中奮進、在大變局中前行,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邁上了一個大臺階。

  一、完善頂層設計,形成整體牽引力

  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召開全國教育外事工作會議,出臺教育對外開放的指導意見,加快形成並完善頂層設計。特別是今年5月出臺的《教育部等八部門關於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意見》,突出「加快」和「擴大」,強調「提質」和「增效」,體現了教育對外開放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的主動作為。教育對外開放深度融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在「四點一線一面」加快布局,打造新高地。2019年,教育部、海南省出臺《關於支持海南深化教育改革開放實施方案》,海南國際教育創新島建設全速推進,允許境外理工農醫類高水平大學在海南自由貿易港獨立辦學。前不久,教育部、廣東省出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發展規劃》,大灣區國際教育示範區建設全面啟動。長三角地區、雄安新區新時代的教育對外開放藍圖也在加緊謀劃。與此同時,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也加快了開放步伐,中國—東協教育交流周永久落戶貴州,國際產學研用合作會議覆蓋東三省和7個中西部省份,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教育對外開放局面進一步形成。

  二、全面深化改革,增強內生發展力

  「十三五」時期,按照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總體部署,教育對外開放領域著力加大制度建設和體制機制創新力度。來華留學聚焦提高質量。出臺《學校招收和培養國際學生管理辦法》《來華留學生高等教育質量規範(試行)》《中國政府獎學金工作管理辦法》,規範高校接受國際學生的資格條件,來華留學質量規範與監管體系不斷完善,來華留學生結構不斷優化。2019年,來華留學學歷生比例達54.6%,比2016年提高7個百分點。出國留學聚焦完善服務。打造「平安留學」服務體系,健全留學人員回國服務體系,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留學回國人員證明,留學服務的科學化、信息化、人性化水平穩步提高。合作辦學聚焦提升活力。改革中外合作辦學準入審批制度,在上海試行理工農醫類學科專業「雙一流」建設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備案制,在海南、福建、廣東、浙江、重慶、河南等六省(市)試點實施部省聯合審批制。「十三五」期間,教育部共審批和備案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580個(獨立法人機構7個,非獨立法人機構84個,項目489個),其中本科以上356個。截至2020年底,現有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2332個,其中本科以上1230個。外事管理聚焦簡政放權。授予 「雙一流」建設高校一定的外事審批權,為高校開展對外合作交流提供更大的自主性和便利性。

  三、聚焦「一帶一路」,提升全球行動力

  2016年7月,教育部出臺《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2017年5月,「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納入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2019年在我國學習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生佔比達54.1%。同年,中國與俄羅斯雙向留學交流人員規模突破10萬人,提前一年實現兩國元首確定的目標。「十三五」期間,我國新籤11份高等教育學歷學位互認協議,已累計覆蓋54個國家和地區。與此同時,我國各級各類教育赴境外辦學穩步推進,發布《高等學校赴境外辦學指南》,加快「魯班工坊」建設,啟動中國特色海外國際學校建設試點。今年9月1日,杜拜中國國際學校作為首批試點正式開學。

  四、推進全球治理,擴大中國影響力

  「十三五」期間,我國積極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二十國集團、金磚國家、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等多邊機制框架下的教育合作。作為最大發展中國家,我國高度重視教育減貧國際合作,一方面,通過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機構合作開展農村義務教育全面普及和質量提升項目、兒童早期教育與發展項目,為國內教育脫貧攻堅助力;另一方面,積極分享我國教育脫貧經驗做法,為教育減貧國際合作賦能。我國高校和職業院校在「一帶一路」、南南合作、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培養、培訓了大量管理和技能人才,並與世界銀行等機構合作幫助東非國家應用技術大學培養支柱性產業的學科骨幹。

  五、強化人才培養,助推創新驅動力

  人才培養始終是教育對外開放的重要發力點。2016至2019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251.8萬人,回國201.3萬人,學成回國佔比達八成(79.9%)。與此同時,我們通過引進國外高水平教育資源進一步豐富國內高等教育資源供給,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化的需求。目前,國內本科以上中外合作辦學在讀學生已超過30萬人,我國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合作方。此外,圍繞「雙元制」模式深入開展中德職業教育合作,推動完善現代職業技能人才培養體系。

  六、深化人文交流,發揮教育親和力

  「十三五」期間,教育部作為中外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秘書處,積極承辦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會議,各領域籤署協議133項,有力服務了外交工作大局。在人文交流框架下,各類中外青少年交流豐富多彩、與時俱進。比如,中美青年創客大賽連續舉辦了7屆,吸引超過3.5萬名兩國青年參與,產生了近萬件作品,為兩國青年在創新創業領域的交流合作搭建了平臺。語言交流也是人文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十三五」期間全球參加HSK(中文水平考試)、YCT(中小學中文考試)等中文水平考試的人數達4000萬人次,這表明國際中文教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七、推進港澳臺教育交流,增進國家向心力

  「十三五」期間,教育部持續拓寬港澳臺學生來內地(大陸)就學渠道,具備港澳臺學生招生資格的院校超過400所,其中具備研究生招生資格的院校達225所。「十三五」期間,高校共培養港澳臺學生約4.5萬人,持續做好在內地(大陸)高校就讀的港澳臺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師生雙向交流方面,2016至2019年,教育部「內地與港澳高等學校師生交流計劃」累計資助近1800個項目,惠及5.6萬人次。內地與港澳中小學、幼兒園締結姊妹學校累計超過2000對。經過多年實踐,「華夏園丁大聯歡」、「港澳教育界國慶訪問團」等活動已形成品牌。

  八、全力抗擊疫情,展示教育系統戰鬥力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是對教育對外開放的一場大考。疫情不僅給正常的教育合作交流按下「暫停鍵」,而且給跨國(境)流動的各類學生、教師的健康和學習、工作、生活帶來嚴峻挑戰。面對疫情,教育部、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各級各類學校和駐外使領館教育部門迅速行動、全力應戰,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針對在華的外國留學生、外籍教師和在內地(大陸)的港澳臺師生,堅持「屬地化管理、一體化推進」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內地(大陸)的港澳臺師生零感染,在華外國留學生確診病例已動態清零。針對海外留學人員群體,我們持續強化防疫指導,建立遠程會診機制,上線疑似症狀風險自評,整合國內高校心理輔導和健康諮詢平臺,配合外交部等部門安排臨時航班接回確有困難的留學人員,努力把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愛落到實處。此外,為緩解疫情導致的出國留學受阻問題,教育部推動94個中外合作舉辦的大學、機構和項目臨時擴招,共錄取3031人。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規劃了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的遠景目標,明確了「十四五」時期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任務目標,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指明了方向。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謀劃好「十四五」時期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以高水平對外開放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相關焦點

  • 「十三五」教育國際影響力邁上新臺階
    「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我國教育對外開放在新時代中奮進、在大變局中前行,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邁上了新的臺階。」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說。「特別是今年5月出臺的《教育部等八部門關於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意見》,突出『加快』和『擴大』,強調『提質』和『增效』,體現了教育對外開放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的主動作為。」劉錦說。  教育部、廣東省出臺了《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發展規劃》,大灣區國際教育示範區建設全面啟動。
  • 「十三五」教育對外開放這樣邁上新臺階
    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我國教育對外開放在新時代中奮進、在大變局中前行,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邁上了一個大臺階。  一、完善頂層設計,形成整體牽引力  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召開全國教育外事工作會議,出臺教育對外開放的指導意見,加快形成並完善頂層設計。
  • 綜合國力邁上新臺階——2019年統計公報透出經濟社會發展新看點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北京2月28日電 題:綜合國力邁上新臺階——2019年統計公報透出經濟社會發展新看點新華社記者陳煒偉、姜琳國家統計局28日發布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9年快遞業務量635.2億件,比上年增長25.3%。2019年移動網際網路用戶接入流量比上年增長71.6%。「我國經濟總量邁上新臺階,人均發展水平突破1萬美元,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綜合國力繼續增強,國際影響力持續擴大。」盛來運說。
  • 「十三五」教育對外開放這樣邁上新臺階 | 教育2020...
    「十三五」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一系列重大場合多次對外宣示擴大教育對外開放,飽含深情給莫斯科大學中國留學生和北京科技大學全體巴基斯坦留學生回信並提出殷切希望,這些都給我們以極大激勵和鼓舞。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我國教育對外開放在新時代中奮進、在大變局中前行,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邁上了一個大臺階。
  • 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一、深刻認識「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的重大現實意義  之所以說「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是重大戰略要求,是因為它體現了時代發展要求、具有重大現實意義,決定著我國的發展前途和國際地位。  任何一個國家的發展都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發展。
  • 「十三五」教育對外開放這樣邁上新臺階|教育2020「收官...
    「十三五」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一系列重大場合多次對外宣示擴大教育對外開放,飽含深情給莫斯科大學中國留學生和北京科技大學全體巴基斯坦留學生回信並提出殷切希望,這些都給我們以極大激勵和鼓舞。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我國教育對外開放在新時代中奮進、在大變局中前行,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邁上了一個大臺階。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崑山工業總產值歷史性地邁上萬億元新臺階
    剛剛過去的2020年,崑山工業經濟發展交出靚麗答卷:工業總產值歷史性地邁上萬億元新臺階。作為崑山主導產業中的一員,友達光電深耕主業,加快轉型升級,積極投用5G智能工廠,到2020年年底,公司預計完成營收達48億元,同比增長70%。  「過山車式」的前行,只有「強韌」的選手,才能發出「深U曲線」的笑聲。  在2020年這個極為特殊、極不平凡的年份,工業總產值邁上萬億元新臺階,凸顯崑山經濟發展的韌性和潛能。
  • 大動作!東華大學研究生教育再上新臺階
    東華大學研究生教育再上新臺階 2021-01-06 13: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大變局中的未來教育創新
    周亮攝/光明圖片【思想匯】《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同時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
  • 推動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邁上新臺階
    難忘「十三五」,昆明牢記使命、砥礪前行。這5年,是克難奮進、書寫出彩華章的5年,昆明城市綜合實力逐年提升;這5年,是奮勇爭先、實現趕超跨越的5年,昆明經濟發展量質「雙提升」;這5年,是共享發展、不斷改善民生的5年,昆明人的幸福指數持續提升;這5年,是攻堅克難、生態環境更加美好的5年,昆明譜寫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嶄新篇章。  奮進「十三五」,昆明不負重託、碩果纍纍。
  • 於斯為盛,感恩前行,讓青春在新時代的廣闊天地中綻放
    市教育局團委更應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的囑託,加強思想引領的實效性和成長服務的針對性,進一步帶好隊伍——推動第二批「長沙市中學名團幹工作室」核心成員工作邁上新臺階,探索建立關於加強後備青年幹部培養與任用的長效機制,加強對學生團隊幹部的培養;進一步深化品牌——「智慧團建」基礎團務品牌、「苗」系列工作品牌、「青」字號團青品牌、「社團節」校園活動品牌;進一步完善機制——牢固黨建帶團建機制、加強工作室研究機制
  • 傳承黃炎培職教思想 發展我國新時代高質量職業教育
    來自各級政府主管部門、普通高校和職業院校、大型企業的知名專家學者和業內人士結合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圍繞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與我國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  當前,面對全球「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導致的許多不確定性,為了實現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戰略目標,職業教育將承擔全新使命、迎來發展良機。
  • 年終特稿:變局中前行 兩岸關係融新局
    中新社北京12月21日電 題:變局中前行 兩岸關係融新局中新社記者 路梅「複雜嚴峻」,已連續4年成為大陸方面對臺海局勢研判的關鍵詞,2020年更不例外。這一年,兩岸關係波折不斷,但民間交往依然熱絡,贊成和平相處、交流互動仍為海峽兩岸主流民意所在。
  • 天福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林雅華:以變革應對變局 於變局中開新局
    立時代之先,天福集團將如何把握機遇、更好地促進改革落地生根?本期,天福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林雅華立足當下,勾勒未來,作「以變革應對變局於變局中開新局」的主題分享,為大家解讀新形勢下天福發展的新機遇與新舉措,與君共饗。
  • 任澤平:全球貿易體系大變局與我國農業國際競爭戰略取向
    來源:新浪財經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任澤平、彭廷軍、焦點、熊柴等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安全等領域風險積聚,黑天鵝事件頻發。圍繞全球貿易體系大變局的風險,我們對其新動向、新格局以及對全球農業和中國農業的影響進行研判,提出了應對思考,以供決策參考。
  • 《變局中的新局》序言:什麼是2020年的底色?
    疫情讓數以萬計的人痛失我愛;經濟的不景氣讓很多企業活得掙扎;而當對抗、炫耀,甚至鼓吹脫鉤,這些與歷史前行背道而馳的言論成為一股潮流時,人類又似乎顯得缺乏對等的約束力。但我想,比「悲觀」更合適描述2020年的一個詞,是「撕裂」。這是一個全球化撕裂的時代,經濟的繁榮曾經讓我們以為全球化是一個不可爭辯的共識。
  • 新冠疫情背景的大變局之下,新聞傳播如何變革?
    論壇重點聚焦「網際網路治理的實踐、經驗與理論」「全媒體傳播的基本規律及體系建構」「新冠疫情背景下的信息傳播與輿論引導」等三個分論壇議題,探討媒介技術、傳媒產業與傳播格局變遷過程中的新現象、新規律與新趨勢。論壇現場。「無論是國際格局、全球治理,還是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都離不開媒介技術與信息傳播的重要影響。」
  • 大疫情、大變局呼喚大團結、大作為——在第三屆中國智庫國際影響...
    雲外交已經成了外交工作的新常態。這一切變化都是因為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  這場百年大疫和百年變局不期而遇、疊加共振,深刻改變世界,改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疫情席捲全球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影響70多億人口,已經奪走了150多萬人的寶貴生命,成為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  全球經濟陷入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最嚴重衰退。IMF預測今年全球GDP萎縮4.4%。
  • 力邁中美國際學校STEAM課程:基於PBL實踐探究的英語核心素養課程
    力邁中美國際學校STEAM課程再度開展新一輪的實踐探究,將英語環境與教學融合是國際學校雙語教學的專長,今天,讓我們在英語教師王瑞敏的帶領下上一堂英文的STEAM課程吧!本堂STEAM課程中我們會把科學實驗用英文表述出來,這意味著同學們將接觸到許多學術英語(Academic English),學術英語,要從娃娃抓起~Academic English should start from kids.課 程 目 標
  • 不忘初心 推動中斐文化交流邁上新臺階
    生肖郵票發行活動反映了中斐文化交流結出的碩果,也折射出文化中心為促進兩國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作出的諸多貢獻。  2015年12月,作為我國政府派駐南太平洋島國的第一個官方文化機構,斐濟中國文化中心在斐濟首都蘇瓦成立。兩年多來,文化中心通過文博展覽、綜藝演出、影視展播、技能培訓、思想對話等形式,向當地民眾介紹和分享我國優秀歷史文化及發展成就,不斷夯實兩國相知相交的民意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