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島再現虎鯨
7月22日,我國長島再次傳來好消息——附近海域有虎鯨來訪。
當天中午,在長島海域執行休漁期巡航任務的中國漁政「37163」號執法船發現了三頭鯨類。並且從它們露出海面的背鰭以及部分身體看,能確定其為虎鯨。這是繼2018年11月27日在長島海域拍攝到虎鯨之後,第二次發現虎鯨。
(圖片來源:荔枝視頻截圖)
關於虎鯨,你了解嗎?
憨態可掬:海中的大孩子
虎鯨體型很大,呈紡錘形,表面光滑,皮膚下面有一層厚厚的脂肪用來保存身體的熱量。通常體長六至十米,重達五至十噸。它們身體的顏色分明,背部為漆黑色,鰭的後面長有馬鞍形灰白色斑,腹部大部分為雪白色。
虎鯨:雖然我塊頭大,但我還是個孩子(圖片來源:網絡)
它們頭部較圓,又由於黑白相間,在水中嬉戲打鬧時,憨態可掬的模樣就好像水中的大熊貓一般。
虎鯨虎鯨住哪裡
虎鯨分布於幾乎所有的海洋區域,從赤道到極地水域。它們對水溫或深度等生活條件沒有過多限制。它們在高緯度地區有相當高的棲息密度,特別是在獵物充足的海域。
在西北太平洋地區,目前較為穩定的虎鯨群體主要集中在俄羅斯的鄂霍次克海以及日本的北海道——長島海域出現虎鯨實屬罕見。
虎鯨偶爾也會遷移,換個環境,換個心情。它們的移動情形普遍與追蹤獵物或增加捕食率有關,時間通常在魚類產卵季與海豹的生產期。
虎鯨分布(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虎鯨的社會關係:
虎鯨的一些複雜社會行為,捕獵技巧,和聲音交流,被認為是虎鯨擁有自己的文化的證據。
虎鯨是一種高度社會化的動物,它們喜歡群居的生活。虎鯨的社會是一種典型的母系社會和母權社會,社會的主體是雌性虎鯨,虎鯨出生後會始終跟隨母親。整個族群由年長的雌性領導,這些老族長會用它們豐富的知識與經驗帶領整個鯨群。
虎鯨喜群居(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虎鯨有2-3隻的小群,也有40-50隻的大群,群體成員間的胸鰭經常保持接觸,顯得親熱和團結。如果群體中有成員受傷,或者發生意外失去了知覺,其它成員就會前來幫助,用身體或頭部連頂帶託,使其能夠繼續漂浮在海面上。
即使是在睡覺時它們也會紮成一堆:這是為了互相照應,並保持一定程度的清醒。它們在一起旅行、用食,以種群為社會組織,在廣大的家庭中休息,互相依靠著生存長大。
虎鯨——話嘮本嘮
如果說座頭鯨是鯨類中的「歌唱家」,白鯨是海中「金絲雀」,那麼虎鯨就是鯨類中的「語言大師」了,它能發出62種不同的聲音。
而且這些聲音有著不同的含義。例如在捕食魚類時,會發出斷斷續續的「咋嚏」聲,如同用力拉扯生鏽鐵門窗鉸鏈發出的聲音一樣,魚類在受到這種聲音的恐嚇後,行動就變得失常了。
虎鯨不僅能夠發射超聲波,通過回聲去尋找魚群,還能夠通過超聲波判斷魚群的大小和遊泳的方向。這種能力,對生活在海洋裡的食肉動物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海水下面十分黑暗,很難在這種環境裡看清遠處的捕食目標。
除此之外,虎鯨還是「話嘮本嘮」。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虎鯨一般會發出「嚶嚶嚶」的聲音,與海豚叫聲無異;又因其體型圓潤可愛,很容易讓人誤以為這些可愛的小胖子在賣萌。但動物學家的研究表明,虎鯨通常都是「出口成髒」的。虎鯨的聲音可以傳達百裡,在協調捕獵的時候,整個區域內都是虎鯨的聲音。你以為它們在討論戰術、交流方案?動物學家破譯出來的答案讓人忍俊不禁:這些聲音確實是在喋喋不休地聊天,但內容卻是相互之間的譏諷。捕獵技術特別嫻熟的虎鯨更是會滿嘴髒話,將不上道的新手罵得狗血淋頭。這是不是像極了打遊戲時遇到豬隊友的你呢?
雖說虎鯨老愛「飆髒話」發洩情緒;但對整個鯨群而言,語言是極其重要的交流傳承工具。虎鯨沒有文字,只能通過語言傳授知識、方法和技巧。正是因為有了語言,虎鯨的智慧才得以傳承下來。
虎鯨:若你喜歡話嘮,其實我是個殺手
虎鯨稱得上是海洋裡最兇猛的食肉動物了,其「殺手鯨」、「逆戟鯨」的別名也並非浪得虛名。虎鯨相當的挑食,部分虎鯨(遠洋型)會以大白鯊為食,而且只吃魚肝,南極的虎鯨甚至會攻擊藍鯨這種巨獸,並且只吃舌頭。由此可見,其作案手法一定十分殘忍。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成年後的虎鯨體長最多可以超過九米。這個塊頭對於大海的其他生物而言可能並不是很恐怖,但是虎鯨是群居動物,智商還高。它們相互配合默契,即使與大白鯊交手,也能穩贏。這樣「氣場全開」的虎鯨,你還能和它萌萌的模樣聯繫起來嗎?
雖然是個殺手,但野生虎鯨從來都沒有攻擊人類的記錄,甚至還對人類表現出好奇親近之意。即使是這樣,還是有人在利益的驅使下迫使虎鯨進行商業性表演,迫害殘殺這些智力相當於十幾歲孩子的可愛生物。虎鯨提裡庫姆所引發的一系列悲劇就是給人類最好的警示:在慘遭同類欺凌和超負荷表演之後,提裡庫姆終於不堪壓力,向人類表露虎鯨的殺手本質。它們本該是海裡最無憂無慮的生物:沒有天敵,能自由自在地享受著最單純的快樂;是人類活動打破了它們平靜的生活。工業活動破壞了它們的生存環境;經濟活動更是給它們帶來了最直接的死亡威脅。
此次長島再現虎鯨,是驚喜,也是對人們海洋治理成果的褒獎。更是虎鯨發來的友好信號:家裡環境變好一些了嗎?我們要回來啦。
保護海洋生物,道阻且長。它們已經強大到不需要人類庇護,只需我們還它們一片海藍之家。
視頻資料參考:紀錄片《與虎鯨共舞》 《虎鯨:捕食者在衝浪》
文字資料參考:百度百科 中國國家地理 知乎 網易 中國動物信息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