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國內的服裝行業,由於受外資服裝品牌的衝擊,行業競爭加劇,在國內知名的服裝品牌公司中,近些年來一直還在堅持只做服裝的越來越少了,不少的企業都選擇了多元化發展。比如寧波的雅戈爾集團,近些年了就形成了以服裝、金融投資、房地產為主要業務的三駕馬車,帶領集團從年營收幾十億元增長到如今的年營收879億元。當然,也並不是每家公司的多元化發展都能像雅戈爾集團一樣取得成功,比如知名的鞋服品牌貴人鳥,就因為多元化的失利,在2018年度虧損了6.8億元。而同樣的在浙江寧波,就有著這樣的一家服裝公司,它曾是中國第一家上市的服裝企業,也曾是中國西裝第一品牌,而如今,它又成功轉型成為了中國最大的鋰電池材料供應商,這家企業就是浙江的杉杉集團。可以說,近30年裡,杉杉集團成功打造了兩個行業第一。
杉杉集團的前身是寧波甬港服裝廠,在1989年,杉杉集團現任董事長鄭永剛出任該廠廠長,並在同年創辦杉杉服裝品牌,並打出了「做中國西服第一品牌」的口號。鄭永剛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響杉杉的品牌,在1990年,就一口氣在上海開了十餘家專賣店。1991年,鄭永剛又借款在電視上為杉杉品牌做廣告,一時間,讓「杉杉西服,不要太瀟灑」的口號響徹大江南北。而打響品牌名氣後,鄭永剛便開始搭建全國銷售渠道,到1992年,杉杉服裝就在全國開業了2200餘家專賣店,一舉成為了當時國內專賣店數量最多的服裝品牌。
1996年,鄭永剛上任7年之際,就把杉杉股份做成了中國服裝行業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到1997年,杉杉服裝與杉杉品牌發展到了最高峰,其西服產品的市場佔有率達到了37.4%,成為當時國內的第一西服品牌。
隨著杉杉服裝在西服領域做到行業第一,鄭永剛便把杉杉總部從寧波遷移到上海,並在1999年帶領企業進行多元化轉型。在杉杉集團多元化轉型的過程中,鄭永剛提出了「大企業就要做大行業」的發展戰略,成立了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開始向科技產業進軍。
憑藉著杉杉服裝前些年帶來的豐厚利潤,鄭永剛帶領杉杉集團進軍了新能源、新材料行業。在2002年,杉杉集團便投建了一個年產能800噸的鋰離子負極材料項目,其中的「中間相碳微球項目」還被列入國家863項目。截止到目前,杉杉集團旗下的杉杉科技,在上海、寧波、湖州、郴州、寧德、包頭等地投建了多個生產基地,在2017年底,杉杉科技就以6萬噸的鋰電池負極材料產能,成為了全球規模最大的負極材料企業。隨後在2018年,杉杉集團旗下的杉杉能源,其鋰電池正極材料產能也達到5萬噸,也成為了全球規模最大的正極材料企業。
而除了鋰電池正負極材料之外,杉杉集團也拓展到了電解液、電池集成等領域,還布局了綠色出行領域,在國內32個省市建設了10000多個充電樁。如今的杉杉集團,作為我國規模最大、技術最領先的鋰電池材料企業,在鋰電池正負極材料、電解液等領域,不管是技術上還是生產規模上,也基本上與三星、索尼等知名外企並駕齊驅。在2019年浙商全國500強榜單中,杉杉集團位列榜單第36位,年營收達到了464.1億元,而且,大部分的營收都來自於鋰電池材料行業。
當然,杉杉集團從服裝行業轉型到新能源材料行業,同樣也付出了不少的代價。至少在服裝行業,作為國內曾經的西服第一品牌,如今的杉杉集團,其來自服裝產業的營收僅為7.74億元(數據來源元上市公司杉杉股份)。而不倒8億元的營收,也意味著在服裝行業,杉杉集團已經掉了隊。由此可見,在企業多元化發展的過程中,企業資源有限,重心發展了一個行業,另一個行業則必然面臨缺少資源的狀況。所幸的是,杉杉集團在鋰電池材料領域,做到了國內第一,全球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