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主要的「高原地形區」中,哪些高原人口分布較為密集?

2020-12-06 湘湘愛旅行

高原是指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上方地勢相對平坦或有一定起伏的廣闊地區,高原主要是由於長期連續的大面積地殼運動抬升而形成的,高原之間的海拔差異十分巨大,有些高原的海拔不足1000米,相對低矮,而有些高原的海拔在3000米以上,我國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高原在世界範圍內的分布十分廣泛,在平原、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等五種基本地形中,高原的面積佔比約為45%。

從各大洲的角度來看,南極洲幾乎都被厚厚的冰川覆蓋,平均海拔超過200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也是世界上高原地形佔比最高的大洲,不過人口十分稀少。歐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幾乎很少有高原分布。非洲被稱為高原大陸,除了剛果盆地之外,其餘部分幾乎都分布有高原,主要包括南非高原、東非高原、衣索比亞高原等等。非洲的衣索比亞高原是一個人口分布較為密集的高原,非洲國家衣索比亞人口數量超過1億,人口總數約為1.06億人。

印度德幹高原上的城市

亞洲地勢中高周低,高原地形分布十分廣泛,主要的高原地形區包括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中西伯利亞高原、伊朗高原、安納託利亞高原、德幹高原、阿拉伯高原、黃土高原和雲貴高原等。其中青藏高原由於氣候高寒,人煙稀少;中西伯利亞高原由於地處高緯氣候寒冷,人煙稀少;蒙古高原和阿拉伯高原降水較少氣候乾旱,人煙稀少。亞洲人口分布最多的高原是「德幹高原」,德幹高原所在的印度,總人口超過13億,人口稠密。此外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安託利亞高原和伊朗高原人口分布也較為密集。

德幹高原夜間燈光圖

北美洲主要的高原包括拉布拉多高原和墨西哥高原,拉布拉多高原位於北美洲東北部,基本上屬於加拿大,人口十分稀少;墨西哥高原所在的墨西哥是一個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總人口達1.3億人,所以墨西哥高原人口較為稠密。南美洲主要的高原包括蓋亞那高原、巴西高原和巴塔哥尼亞高原,其中「巴西高原」人口分布應該最多,巴西總人口超過2.1億人。最後,大洋洲主要的高原位於澳大利亞的西部地區,氣候十分乾旱,人煙稀少。綜上我們發現,世界上人口分布較為密集的高原包括德幹高原、墨西哥高原、巴西高原、衣索比亞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安託利亞高原和伊朗高原,大部分都是熱帶地區的高原。

墨西哥高原夜間燈光圖

【來源:地理沙龍】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世界上高原很多,哪裡的人口分布較密集?
    如果我們再延伸一下思路,人口的分布受自然環境影響,一個地區氣候溼潤,降水量不多不少,在600~1500mm之間,海拔在2000米以下,地貌類型以盆地、低山、丘陵為主,兼有平原,有河流、湖泊,這些都是人類活動的聚集地。地球上人口有75億以上,差不多都會擠在自然環境優越的地方,我們拿這個條件去衡量高原,很容易找到人口分布較密集的地方了。
  • 我國有哪些主要的「平原地形區」?分別分布在我國的什麼地方?
    世界陸地的地形,可以分為五種基本地形,分別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地形。平原地形是指海拔在200米以下,大多數海拔都在50米以下的平坦開闊地區,大多數平原都分布在河流中下遊地區和沿海地區,在世界地形類型中平原所佔的面積並不大,大約佔7.3%,但是世界上的大多數平原地形分布區都是人口密集經濟發達的地區,也是工農業生產集中的區域,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位於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
  • 非洲人口分布——高原雨處多人家
    人口的分布,一般主要考慮氣候與地形,太冷太熱或者太潮溼太乾燥都不適合人類生存,同時地形過於崎嶇也不適合人類生存。非洲的人口分布也不例外,與溫溼度密切相關(溫溼度與地形也有關聯),非洲不缺少熱量但是缺少降雨或者說降雨非常不均,所以有降雨的地區大多人口較多。
  • 為什麼熱帶地區的人口多分布在高原地區,而不生活在平原地區?
    因此,以我國為例,我國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遊平原地區,依舊是我國人口最為密集的區域、也是城市和工業分布集中的地區,我國大多數的人口都分布在地勢相對低平的第三級階梯上。 當然前提是這個國家有平原分布,我們發現其實也不是這樣的,特別是在熱帶地區,我們發現很多國家的人口分布並不是生活在廣闊的平原上,而是生活在地勢相對較高的高原和山地上,這是為什麼呢?為了說明問題,我們以南美洲最大的國家巴西為例,巴西總面積約為851萬平方千米,國土面積巨大,而且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的絕大部分,全國有近三分之一的面積屬於平原地形。
  • 我國四大高原之一,地表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包括哪些省份?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高原地形十分廣布,我國主要有四大高原地形區,分別是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每一個高原都有自己獨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徵。黃土高原從名稱上來看,我們就知道擁有非常多的「黃土」,黃土高原也因有深厚的黃土層而出名,黃土高原黃土層的平均厚度在50至80米之間,最後的地方可以達到150米以上,對於這些黃土的來源,科學家普遍傾向於「風成說」,也就是由風力作用帶來並沉積在黃土高原地區。
  • 亞洲地形特徵:以高原山地地形為主,地勢中部高而四周低
    亞洲是世界七大洲中面積最大的大洲,亞洲的總面積超過4400萬平方千米,所以亞洲是地形特徵最為複雜的大洲。亞洲地形圖由於亞洲面積巨大,所以五種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在亞洲都有大面積的分布,所以亞洲地形類型種類多樣。
  • 為何北緯30度沿線分布有眾多的世界人口密集區?
    理論上北緯30度附近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氣候乾旱少雨,地表形成荒漠景觀,並不適合人類居住,然而事實上這條緯線經過了許多自然環境優越地區並串聯了人類四大文明誕生之地,至今也分布著許多人口稠密區域。北緯30度首先經過的人口密集地區是尼羅河三角洲,它是由尼羅河幹流進入埃及北部地區後在開羅附近散開匯入地中海形成的。尼羅河三角洲以開羅為頂點,西至亞歷山大港,東到塞德港,面積約2.4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三角洲之一。
  • 為什麼青藏高原地區的聚落,多分布在雅魯藏布江和湟水谷地?
    不同的地區,由於擁有不同的區位條件,所以聚落的分布狀況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比如在平原地區,由於地勢平坦,地形的限制作用較小,人口多集聚分布,從而形成團聚狀的聚落,在北方地區多沿主要道路分布
  • 「中南半島」的地形特徵:地勢北高南低,山河相間呈南北縱列分布
    「中南半島」的地形特徵世界上主要的半島多分布在大陸的邊緣地帶,亞歐大陸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陸,同時也是擁有半島數量最多的大陸。特別是亞洲,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三大半島,分別是阿拉伯半島(約322萬平方千米)、印度半島(約209萬平方千米)和中南半島(約206.5萬平方千米)。
  • 非洲地形特徵:海岸線最為平直,高原地形為主被稱為「高原大陸」
    地球表面的形態稱為地形,我們根據不同的地形形態劃分為五種基本地形類型,分別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世界上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地形類型,以及不同的分布狀況,形成不同的地勢高低起伏,從而形成了不同的地形特徵。世界七大洲都有各自的地形特徵,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非洲的地形特徵。
  • 阿巴拉契亞山脈,為北美洲東部的地形區,是美國東部地區主要地形
    歡迎來到百家號黑貓小哥逛社會,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阿巴拉契亞山脈,為北美洲東部的地形區,是美國東部地區主要地形。阿巴拉契亞山脈為北美洲東部的地形區,介於大西洋沿岸平原與中部平原之間,也是美國東部地區的主要地形。
  • 2019中考地理複習資料:黃土高原
    溝壑縱橫的特殊地形區——黃土高原     1、黃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是世界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     2、自然狀況:     (1)範圍:東起太行山,西至烏鞘嶺,南連秦嶺,北抵長城。屬於暖溫帶,半乾旱區,位於第二級階梯,四大地理區域的北方地區。
  • 地理中考答題,要分清地形、地勢、地形區
    地形、地勢、地形區,在地理中考試卷中出現的頻率是非常高的,這三個概念分不清,出考場以為都對了,但最後得分往往不理想,問題大多出在這裡。許多熊孩子們在平常對地形、地形區、地勢三個詞理解混亂,使用不規範,下面熊老師講解如下: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各種形態,包括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
  • 五種基本地形類型平原、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各有什麼特點?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態,主要反映地表的高低起伏狀況及其特徵,基本的地形類型有五種,分別是平原、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地形。平原地形是指海拔在200米以內,地勢較為低平的廣闊區域,平原地形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下遊地區以及沿海地區。
  • 原來在四川盆地內部,還有平原、丘陵和平行狀嶺谷等地形區的分布
    一個地區地形的確定,主要是通過海拔高度和起伏狀況來綜合確定的,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十分複雜的。在地理上劃分了五種基本地形,分別是平原(海拔200米以下,地勢平坦的地區)、丘陵(海拔在500米以內,相對高度不超過200米,有一定起伏的地區)、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勢起伏大的地區)、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勢平坦的地區)、盆地(四周高中間低的形態)。
  • 我國地形地貌複雜多樣,我國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單元和地貌類型?
    我國是一個地形地貌十分複雜多樣的國家,我國擁有幾乎所有的地形類型,平原、丘陵、高原、盆地和山地等地形類型在我國都有大面積的分布。我國主要地形單元從地形角度來看,我國的「地形特徵」可以描述為「我國地形類型複雜多樣,以山地、高原地形為主,山區(丘陵、山地以及崎嶇的高原)面積廣大,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
  • 雪峰山:我國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之一,分隔東南丘陵和雲貴高原
    我國是世界上國土面積第三大的國家,國土面積超過960萬平方千米,我國國土面積如此之大,地形特徵也十分複雜,我國擁有所有的五種基本地形,地形類型多種多樣,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都有分布,而且面積都很廣闊。
  • 墨西哥:歷史悠久,人口過億的高原國家
    2、墨西哥全國人口約1.31億人(2019年),是拉丁美洲人口第二多的國家,僅次於巴西,世界排名第11位,其中印歐混血佔全國人口的90%。3、墨西哥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高原山地約佔全國面積的80%以上,僅東部墨西哥灣沿岸和尤卡坦半島有平原分布,東西南三面被三條馬德雷山脈所環繞,三條山脈之間為墨西哥高原,位於東馬德雷山脈南部的奧裡薩巴火山
  • 南美洲的「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面積超500萬平方千米
    巴西高原位置圖高原地形的海拔差異十分巨大,比如我國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此外帕米爾高原、玻利維亞高原等都是海拔很高的高原。此外世界主要的高原還包括雲貴高原、黃土高原、蒙古高原、中西伯利亞高原、安託利亞高原、東非高原、南非高原、伊朗高原、墨西哥高原、巴塔哥尼亞高原和蓋亞那高原等等。此外世界上還有一些海拔較低的高原,比如德幹高原、拉布拉多高原和巴西高原等,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
  • 位於北美洲北部的「勞倫琴低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高原
    世界上海拔最低的高原高原海拔高度的高低,取決於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共同影響,高原地形的形成,通常是由板塊運動等內力作用而形成,板塊碰撞擠壓越劇烈,往往隆起的就越明顯。而外力作用通常會使高原面受到侵蝕,包括風力、流水、冰川等侵蝕作用,這些外力通常會使得高原的海拔高度不斷下降,當然,外力作用的影響需要通過長時間的作用來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