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石排助力「非遺」傳承 打響明德醒獅文化品牌

2020-12-12 南方新聞網

扎馬步、騰空、單腿、過金橋……每晚8時30分許,東莞石排鎮中坑村王氏大宗祠內,鑼鼓聲準時響起,明德醒獅團的隊員們開始了一天的訓練,只見隊員們聚精會神,認真地練習著每一個動作,絲毫不敢懈怠。

正是憑著日復一日的刻苦努力,石排中坑明德醒獅「舞」出了一片天地。從全國第六屆「群星獎」廣場舞蹈大賽的享譽四方,到國慶聯歡活動的精彩展現,再到近日在「黃飛鴻杯」第十五屆世界華人獅王爭霸賽暨水上雙獅挑戰賽和「寧波宇傑杯」2019年全國青少年舞龍舞獅錦標賽的優異成績……一路走來,明德醒獅佳音頻傳、榮譽不斷,充分展現了「非遺」文化的魅力,不斷為擦亮石排醒獅文化名片加碼助力。

接下來,石排鎮將落實文化旅遊發展專項資金,加強對明德醒獅的政策和資金扶持,進一步打響明德醒獅文化品牌。

屢獲大獎中坑明德醒獅美名遠揚

10月13日上午,在東莞市民服務中心,明德醒獅赴京聯歡載譽歸來匯報演出精彩上演,隊員們傾力表演,與廣大市民分享了天安門廣場聯歡活動中醒獅表演的精彩一幕。

10月1日晚,中央電視臺第一頻道面向全球直播國慶聯歡活動。在天安門廣場上,光影共舞,全場歡騰。8時30分第二篇章《在希望的田野上》播出,明德醒獅隊與來自南海的醒獅隊一起,代表廣東醒獅登臺亮相,技藝高超,舞動嫻熟。

中坑明德醒獅的高光時刻當然不止於此。2019年「黃飛鴻杯」第十五屆世界華人獅王爭霸賽暨水上雙獅挑戰賽在佛山舉行,明德醒獅團一舉獲得水上雙獅挑戰賽冠軍、南獅障礙賽和競速賽銅獎等三個獎項。隨後,在「寧波宇傑杯」2019年全國青少年舞龍舞獅錦標賽中,明德醒獅斬獲甲組競速南獅一等獎、甲組南獅高樁自選套路二等獎、甲組傳統南獅二等獎等獎項。

其實,明德醒獅從成立之後便迅速成長,在各類比賽和活動中屢獲大獎。1995年初,中坑村幾個老藝人王應傍、王裕坤、王志成、王志春等發起成立了明德醒獅隊,除了走出去學習取經外,對內部也進行了改革創新,讓獅舞藝術煥發出新的活力。

1996年,中坑明德醒獅隊代表省參加全國第六屆「群星獎」廣場舞蹈大賽,表演的舞蹈「醒獅踩高樁」榮獲大獎,從此享譽四方。2000年,中坑村被原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醒獅舞蹈)之鄉」。

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整個團隊的精誠合作,名聲大振後的明德醒獅多次應邀到全國各地和國外演出。

加大投入擦亮石排醒獅文化名片

在東莞,醒獅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一項民間文化活動。東莞獅舞屬於中國南獅,起源於明朝,世代相傳。每逢喜紅慶典、過年過節,舞獅祈求平安吉祥,是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表演形式,分布於東莞全市各鎮街。

東莞獅舞表演時兩人前後配合,舞醒獅的表演程序是:出洞、下山、過橋、飲水、採青、醉睡、醉醒、上山、玩球、大頭佛戲獅,採青是高潮。表演中,套路豐富,多姿多彩,技巧高,難度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明德醒獅有「醒獅踩高樁」「蠍子守靈芝」「群獅起舞」「醒獅飛躍龍門青」等特色節目,深受觀眾喜愛。

近年來,東莞醒獅文化在非遺保護工作推動下發展迅速,一批醒獅隊伍茁壯成長,身影時常出現在國內、省市各類大賽活動,進一步打響東莞醒獅文化品牌。

2007年,以明德醒獅為代表的東莞獅舞被認定為廣東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為了加大傳承保護和創新發展力度,開創項目保護新局面,石排鎮出臺文化旅遊發展專項資金,加強對明德醒獅的扶持,促進明德醒獅文化品牌打響。

接下來,石排鎮將繼續組織醒獅團開展公益演出和培訓,通過舉辦醒獅賀新春活動、醒獅武術公益培訓班、非遺進校園等活動,擴大明德醒獅影響力,並以此為契機加大投入,振興醒獅文化,進一步擦亮石排醒獅文化名片。

撰文:丘想明

相關焦點

  • 「品質東莞·一鎮一品」東莞鎮街文化品牌建設巡禮⑩·石排「康王...
    通過深挖石排文化底蘊和文化特色,以塘尾村為代表的新農村文化、醒獅文化、文旅文化、紅石文化、祈福文化等多元融合發展的文化旅遊產業品牌,形成連片、示範、引領效應,力爭通過2-3年甚至5年的努力,把石排建設成特色鮮明、亮點突出、品牌響亮、影響廣泛、輻射周邊的區域文化高地。這是今年出臺的《石排鎮打造松山湖北文化高地總體方案》中提出的2020年工作的總體目標。
  • 2019年「康王寶誕」旅遊文化節舉行 ​打造石排特色旅遊文化品牌
    通過舉辦活動,打造出獨具石排特色的旅遊文化品牌,進一步提升石排人居環境和風景人文的對外知曉度和對外美譽度,使「康王寶誕」旅遊文化節真正成為弘揚石排傳統文化的載體、展示石排人文環境的窗口、促進石排對外交流的平臺。儀式結束後,重頭戲「康王出巡」正式開始。
  • 嶺南獅王爭霸賽,石排中坑明德醒獅團獲「獅王」稱號
    南海「新凱廣場杯」嶺南獅王爭霸賽現場 石排宣供圖  起跳、迴旋、飛樁、採青……憑藉著完成一系列驚險刺激的高難度動作,石排中坑明德醒獅團在南海「新凱廣場杯」嶺南獅王爭霸賽中脫穎而出,勇奪「獅王」稱號。
  • 東莞石排中坑明德醒獅亮相新中國成立70周年聯歡活動
    給他們點讚的同時 一起來認識一下他們 石排中坑明德醒獅團派出10名成員組成代表隊參演隊長:王熾恆隊員:王智輝、王偉洪、王紹偉、王柱強、王惠濂、李志強、袁燦輝、吳劍鋒、吳創隆石排在今年6月底接到這次表演任務,鎮委、鎮政府高度重視,1天內組織了中坑明德醒獅團的10名隊員,第二天就啟程赴南海先集中培訓一個月,然後再赴北京集中訓練。石排中坑明德醒獅團這次參加演出年紀最小的18歲,最大的35歲,出發到北京前有隊員發燒,但他一到北京也馬上進入訓練中。
  • 石排:扶持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坑明德醒獅團「再出發」
    東莞陽光網訊 最近,石排中坑村的文化中心每晚9點左右都有熱鬧的鑼鼓聲響起,周邊的村民非但沒有覺得嘈吵,反而覺得是一件好事  原來,這是石排中坑明德醒獅團為橋頭政府的演出邀請,時隔一年多的重聚排練。據了解,1995年成立的中坑明德醒獅隊作為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此前已經多次參加國內外演出,獲得過「群星獎」唯一特別大獎等多項榮譽。但團長告訴記者,之前由於資金等原因,明德醒獅遭遇到了傳承和發展困境,雖然貴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是還是沒有擺脫難以生存的現實和無奈。
  • 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石排中學
    ■非遺進中學 石排供圖11月2日,「莞脈傳承之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來到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集團)石排中學,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促進非遺知識普及、增進該校青少年對東莞傳統文化的了解和熱愛。
  • 2019年「康王寶誕」旅遊文化節在石排舉行 探尋百年古村 體驗非遺民俗
    據悉,情景歌舞《石排歡迎你》改編自奧運歌曲《北京歡迎你》,演出內容緊緊圍繞「美麗灣區 幸福石排」的主題,詳細介紹了石排鎮塘尾村的歷史人文等內容,精彩的表演贏得了現場觀眾陣陣掌聲。開幕式結束後,「康王出巡 寶誕祈福」巡遊活動、傳統文化展演以及非遺傳統美食展示展銷等活動連番上演。其中,「康王出巡」最具有特色,數百人組成的隊伍沿著有800多年歷史古村塘尾進行巡遊,祈求康王福佑。
  • 石排榮獲「廣東省旅遊風情小鎮」
    近日,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關於公布第二批廣東省旅遊風情小鎮名單的通知》,公布第二批30個廣東省旅遊風情小鎮名單,石排名列其中,成為第二批廣東省旅遊風情小鎮。文旅融合打造特色業態石排鎮推進「塘尾古村落--紅石山燕嶺古採石場遺址公園」美麗幸福村居特色連片示範區建設,相繼建成紅石山燕嶺古採石場遺址公園、塘尾古村落生態公園、塘尾古韻步行街、古村文化長廊、紅石景觀牆等特色景觀,並通過交通路網升級改造、城市景觀優化提升、景點周邊環境整治、旅遊配套設施提升等,全力推進石排城市品質提升和文旅發展。
  • 遼寧葫蘆島:傳承非遺文化,助力脫貧攻堅
    農村是誕生民俗文化和非遺文化的土壤,如今隨著各類非遺文化的傳播和推廣,很多人開始認識到,我們傳統傳承留下來的寶貴財富,不能就這樣輕易得丟棄。將非遺文化傳承下去,打造民間能人,實現鄉村振興和村民脫貧致富。
  • 「玩轉東莞」的旅遊線路,都在這裡了!
    「玩轉東莞」線路設計活動旨在通過發動市民群眾、各大高校,通過實地了解與走訪東莞,策劃制定出東莞文化旅遊線路,在線路DIY的過程中了解東莞歷史文化,熟悉當地傳統美食,傳播東莞民俗習慣與文創工藝,弘揚東莞之美,推動東莞生態旅遊的發展,拉動全市市民,聯合各個鎮街力量,積極打造東莞網紅景點。
  • 東莞歷史文化遊徑之塘尾古村、雲崗古寺
    其實這些歷史文化遊徑的內涵都相當豐富,可挖掘和走訪的景點也有很多樣的體驗感受,本報和東莞康輝國際旅行社合作,對三條線路重點向讀者推介。上期由康輝旅行社的國家金牌導遊帶讀者行走石排,感受石排燕嶺古採石場遺址,這期我們邀請廣東省明星導遊賴忠良,繼續帶領大家感受石排豐富的旅遊資源:石排塘尾古村落、雲崗古寺。
  • 18個腊味品牌齊聚東莞第二屆腊味節 快來體驗舌尖上的非遺盛宴
    11月10日,東莞市第二屆腊味節在東莞市文化館開幕,「矮仔祥」、「鑫源」、「旗峰」、「肥仔秋」等18個東莞著名腊味品牌齊聚東莞非遺墟市展銷,同時還有首次亮相的「秋風莞味」腊味影像展吸人眼球,讓廣大市民在現實生活和影像中,深入了解東莞腊味文化。
  • 東莞茶山:打造幸福遊會 助力美麗灣區建設
    其中,茶山鎮在鎮文廣中心舉辦「中華匠心灣區傳承」第二屆東莞·中國泥塑藝術聯展暨「茶花杯」精品泥塑邀請賽,來自澳門、香港、天津、陝西、廣東等地的泥塑精品作品一同參展,向觀眾呈現各式各樣、風格迥異的中國泥塑,展示傳統文化遺產的魅力。
  • 東莞「非遺在校園」經驗分享會舉行
    10月23日,東莞「非遺在校園」經驗分享會,在東莞市文化館318會議室舉行,東莞市文化館館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黃曉麗,東莞市文化館副館長劉影、何超群,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任、中文系教授、博導宋俊華,東莞市青少年體育藝術聯合會會長謝洪濤,以及來自東莞市各學校代表,各非遺項目傳承人等出席了分享會
  • 漢中藤編、竹編培訓助力非遺傳承
    文化藝術網-文化藝術報訊(全媒體記者 楊春建 通訊員 張志霞)12月初的漢中,細雨飄落,寒意漸濃,卻擋不住一群學藝人的求藝之路。南鄭區黃官鎮鑫豪藤編發展有限公司廠區內熱鬧非凡,由該區文化館組織承辦的2020年漢中市「三區」人才藤編、竹編培訓班在這裡舉行。
  • 廣東11城39家腊味品牌東莞同臺鬥「臘」
    來自廣東11城39家腊味知名品牌齊聚東莞,上千市民通過逛腊味墟市、品腊味美食、評腊味人氣王、親手製作腊味等多種方式體驗腊味文化。在接下來一個多月,還將有腊味創意菜式線上線下評選、腊味文化系列講座、東莞腊味文化遊徑對話等活動先後上演,腊味文化將作為載體助力「人文灣區」建設。
  • 非遺打響城市名片 助力城市旅遊
    從2006年起,國家將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確定為「文化遺產日」,從2016年9月開始,國務院將「文化遺產日」調整設立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6月13日,各地紛紛開展非遺文化節,努力傳承和發揚當地非遺文化,助力當地文化旅遊。
  • 傳承民間瑰寶 非遺新造物「東莞千角燈」文創產品開售
    1月8日,東莞市文化館、廣東省振興傳統工藝工作站在廣州289藝術園區嶺南活力非遺藝術館舉辦非遺新造物「東莞千角燈」文創產品開售發布會,介紹「東莞千角燈金屬立體拼圖」設計理念、銷售運營計劃等
  • 「千角燈系列」東莞非遺文創作品揭開神秘面紗
    這是東莞非遺保護工作開創性通過IP授權走進現代生活的全新舉措,將進一步豐富我市非遺傳播的渠道和有效途徑。設計靈感源於「傳承傳播本土文化」發布會上,被授權品牌拼酷介紹了作品「非遺千角燈——金屬立體拼圖」的設計理念。
  • 民宿管家人才技能大賽 打響黟縣特色人才品牌
    民宿管家人才技能大賽 打響黟縣特色人才品牌 2020-09-28 10: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