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馬步、騰空、單腿、過金橋……每晚8時30分許,東莞石排鎮中坑村王氏大宗祠內,鑼鼓聲準時響起,明德醒獅團的隊員們開始了一天的訓練,只見隊員們聚精會神,認真地練習著每一個動作,絲毫不敢懈怠。
正是憑著日復一日的刻苦努力,石排中坑明德醒獅「舞」出了一片天地。從全國第六屆「群星獎」廣場舞蹈大賽的享譽四方,到國慶聯歡活動的精彩展現,再到近日在「黃飛鴻杯」第十五屆世界華人獅王爭霸賽暨水上雙獅挑戰賽和「寧波宇傑杯」2019年全國青少年舞龍舞獅錦標賽的優異成績……一路走來,明德醒獅佳音頻傳、榮譽不斷,充分展現了「非遺」文化的魅力,不斷為擦亮石排醒獅文化名片加碼助力。
接下來,石排鎮將落實文化旅遊發展專項資金,加強對明德醒獅的政策和資金扶持,進一步打響明德醒獅文化品牌。
屢獲大獎中坑明德醒獅美名遠揚
10月13日上午,在東莞市民服務中心,明德醒獅赴京聯歡載譽歸來匯報演出精彩上演,隊員們傾力表演,與廣大市民分享了天安門廣場聯歡活動中醒獅表演的精彩一幕。
10月1日晚,中央電視臺第一頻道面向全球直播國慶聯歡活動。在天安門廣場上,光影共舞,全場歡騰。8時30分第二篇章《在希望的田野上》播出,明德醒獅隊與來自南海的醒獅隊一起,代表廣東醒獅登臺亮相,技藝高超,舞動嫻熟。
中坑明德醒獅的高光時刻當然不止於此。2019年「黃飛鴻杯」第十五屆世界華人獅王爭霸賽暨水上雙獅挑戰賽在佛山舉行,明德醒獅團一舉獲得水上雙獅挑戰賽冠軍、南獅障礙賽和競速賽銅獎等三個獎項。隨後,在「寧波宇傑杯」2019年全國青少年舞龍舞獅錦標賽中,明德醒獅斬獲甲組競速南獅一等獎、甲組南獅高樁自選套路二等獎、甲組傳統南獅二等獎等獎項。
其實,明德醒獅從成立之後便迅速成長,在各類比賽和活動中屢獲大獎。1995年初,中坑村幾個老藝人王應傍、王裕坤、王志成、王志春等發起成立了明德醒獅隊,除了走出去學習取經外,對內部也進行了改革創新,讓獅舞藝術煥發出新的活力。
1996年,中坑明德醒獅隊代表省參加全國第六屆「群星獎」廣場舞蹈大賽,表演的舞蹈「醒獅踩高樁」榮獲大獎,從此享譽四方。2000年,中坑村被原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醒獅舞蹈)之鄉」。
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整個團隊的精誠合作,名聲大振後的明德醒獅多次應邀到全國各地和國外演出。
加大投入擦亮石排醒獅文化名片
在東莞,醒獅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一項民間文化活動。東莞獅舞屬於中國南獅,起源於明朝,世代相傳。每逢喜紅慶典、過年過節,舞獅祈求平安吉祥,是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表演形式,分布於東莞全市各鎮街。
東莞獅舞表演時兩人前後配合,舞醒獅的表演程序是:出洞、下山、過橋、飲水、採青、醉睡、醉醒、上山、玩球、大頭佛戲獅,採青是高潮。表演中,套路豐富,多姿多彩,技巧高,難度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明德醒獅有「醒獅踩高樁」「蠍子守靈芝」「群獅起舞」「醒獅飛躍龍門青」等特色節目,深受觀眾喜愛。
近年來,東莞醒獅文化在非遺保護工作推動下發展迅速,一批醒獅隊伍茁壯成長,身影時常出現在國內、省市各類大賽活動,進一步打響東莞醒獅文化品牌。
2007年,以明德醒獅為代表的東莞獅舞被認定為廣東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為了加大傳承保護和創新發展力度,開創項目保護新局面,石排鎮出臺文化旅遊發展專項資金,加強對明德醒獅的扶持,促進明德醒獅文化品牌打響。
接下來,石排鎮將繼續組織醒獅團開展公益演出和培訓,通過舉辦醒獅賀新春活動、醒獅武術公益培訓班、非遺進校園等活動,擴大明德醒獅影響力,並以此為契機加大投入,振興醒獅文化,進一步擦亮石排醒獅文化名片。
撰文:丘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