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印象張家界:文化富礦 中國形象

2021-02-14 湖南日報

文化富礦 中國形象

——中南省區黨報記者獻策張家界

  

  張家界武陵源景區雲繞奇峰美如畫。湖南日報記者 郭立亮 攝  

  《天門狐仙·新劉海砍樵》,表演臺與峽谷、奇峰、森林、溪流、飛瀑融為一體。 (資料照片) 湖南日報記者 張京明 攝

  編者按

  11月18日至20日,中南10省區黨報記者聯合採訪組赴張家界,就張家界文化旅遊融合、旅遊綜合改革等進行採訪報導。

  作為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世界自然遺產地、世界地質公園、全國首批國家5A級景區,張家界在這些兄弟省級黨報記者眼中,是個什麼樣子?張家界近年來的改革創新發展,又給大家留下了什麼深刻印象?湖南日報記者利用空隙,對忙於採訪的兄弟省區黨報的同行們進行了採訪,寫回了一組報導。

湖北日報李金球:淡季不淡人氣旺 全仗旅遊品質高

  到張家界採訪,湖北日報傳媒集團編務總監李金球印象深刻的是:雖已入冬,旅遊進入淡季,但各景點仍然人頭攢動。而在其他地方,不少景區面臨「季節尷尬」。一些景區賺半年休息半年,一到冬季就進入難捱的淡季。他說,能將遊客吸引來、留下來,是張家界真正魅力所在,值得借鑑。

  深入了解後,李金球得知,張家界過去也經歷過旅遊形態單一的階段,白天看山頭,晚上抱枕頭;遊客消費水平低,人均消費曾不足600元。山頭還是那些山頭,為什麼如今遊客多了,淡季旺了?李金球認為,最重要的是景點的遊玩品質得到了質的提升,尤其是在便利性上作足文章。比如在山頭裝上觀景電梯,大家爬山玩得並不累,卻老少鹹宜。天門洞坐索道上去,爬完999級天梯後,既能走棧道上山,還可坐電動扶梯下來,遊玩不感到疲勞。通過全域景區化,新景點、好看點不斷開發,讓遊客來了還想來。

  李金球說,張家界極富創意的個性旅遊和全球營銷,也讓人印象深刻。無論實景演出《天門狐仙》,還是室內演出《魅力湘西》,一批大製作震撼人心,讓人看了還想再看。還有翼裝飛行、俄羅斯戰機穿越天門洞等創意活動,都為帶火張家界淡季遊作出了貢獻。

貴州日報蘇丹:旅遊融合影視 文化飛向世界

  「張家界不僅在景觀上給人美的視覺震撼,而且這裡深厚的文化底蘊,也讓我受到強烈的心靈衝擊。」11月19日,在張家界採訪,貴州日報記者部主任蘇丹感慨不已。

  蘇丹是第一次來張家界。「每條路上,都有不同的風景;每處轉角,都有『柳暗花明』的驚喜。」他說。

  「石頭雖無情,但與人的想像力結合就變得多情了。」看著座座奇峰,有的像夫妻相擁,有的像老人懷抱兒孫,有的像動物、植物圖形,蘇丹告訴記者,大自然鬼斧神工,將張家界打造成一座充滿藝術氣息的宮殿,令人產生無限遐想。

  「山水若沒有文化就沒有靈魂,也留不住人心。」蘇丹說,貴州的山水與張家界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對文化的挖掘依然缺乏一些能夠長久留在人心底的東西。「用心看到的才是文化,有文化的地方才更養心。」他認為,張家界對文化的挖掘下了很多功夫,打造了《天門狐仙》、《魅力湘西》等一大批文化精品,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大湘西文化是一座富礦,可以進一步深入挖掘,不僅可以搞演出,也可以創作一批以張家界為背景的好題材影視作品,實現旅遊與影視產業有機融合。還要將精品文化工程的舞臺搬到各地去,吸引世界上更多人來參觀。

福建日報林世雄:200億比600億 「錢途」無量

  「仙景何處有,武陵源上尋。野奇險秀幽,美景不勝收。」初冬時節,闊別10年後再次遊走張家界武陵源峰林中,福建日報廈門新聞採編中心主任林世雄詩興大發,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張家界美得莫名其妙、秀得豈有此理、奇得不可理喻。

  林世雄邊拍照邊談他的感受。較之10年前,他感到張家界設施更完善、人文風光愈發魅力十足。他比較了一組數據:去年,廈門接待遊客4400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620億元,張家界則為3400萬人次、212億元。他認為,在遊客人均消費方面,張家界還有很大提升空間,目前景區做得很棒,需要更好發揮「城市」拉動作用,儘量讓遊客多呆一兩天,吃喝玩樂,大有搞頭。

  林世雄說,廈門作為國際港口旅遊城市,會展業發達,消費量很大。近些年,張家界城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城市發展怎樣與旅遊景區不脫節?城市需要更休閒、更有特色,做到「好玩好住好吃好購」。可喜的是,張家界已清醒看到這一短板,開始由單一觀光型向觀光休閒度假複合型轉型發展,有了「玩在張家界」的精妙構想。相信未來的張家界,能讓「城市」更加閒下來,讓遊客更多留下來。

廣西日報於起翔:千年期待萬年守候 天人合一活色生香

  「畫龍點睛,獨樹一幟,讓張家界的美景和精神得到進一步升華。」張家界3天,在廣西日報傳媒集團總編輯於起翔印象中,「最震撼,最感動」的莫過於《天門狐仙·新劉海砍樵》。

  《天門狐仙·新劉海砍樵》是世界上第一臺以奇峰為背景、以峽谷為舞臺的山水實景音樂劇,取材於湖南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和花鼓戲「劉海砍樵」。「不為山水為狐仙。」熟悉廣西桂林《印象劉三姐》的於起翔早就知道,中國實景演出創始人梅帥元在張家界也打造了一臺大戲,一直心神嚮往,11月18日晚終於如願。觀看後他認為,這是「最震撼最唯美的山水實景音樂劇」。

  於起翔說, 《天門狐仙》將中國傳統民族文化和世界經典藝術完美結合,以天門山為大舞臺,藉助現代聲光電技術,淋漓盡致地演繹了一個「千年期待、萬年守候」的愛情絕唱,氣勢宏大,跌宕起伏,給觀眾留下難忘印象。而且,這種藝術形式更受歐美人喜愛。

  「這是張家界走向世界的另外一張名片。」於起翔認為,張家界有充滿靈氣的山水和厚重的民族文化,在此基礎上,《天門狐仙》「天人合一」的境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讓自然山水有了靈魂。桂林在吸引歐美遊客方面,《印象劉三姐》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同樣,張家界也可藉助《天門狐仙》等,拓展歐美市場。

雲南日報王廷堯:山高人為峰 景美人更美

  「透過張家界的美,我看到了那些為此付出艱辛勞動的人們。」11月20日,雲南日報報業集團編委王廷堯,在觀看張家界的奇山秀景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所謂『無限風光在險峰』,最美的風景一般是在最危險的地方。」他說,不論是蜿蜒曲折的盤山公路,還是建在陡峭山間的纜車,都是勞動人民艱辛付出的成果。否則,遊客想要看到最美的風光,會比登天還難。

  而且,為保護世界自然遺產,當地許多群眾配合景區治理,毫無怨言地捨棄了他們賴以生存的故土,將張家界的美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世界。了解這些情況,王廷堯心中敬意油然而生。

  「民眾的優良品質與自然奇觀一樣,都是一個國家最可寶貴的東西。」王廷堯告訴記者,那部在張家界取景拍攝的電影《阿凡達》中所虛構的納威人,和張家界山民有著許多相似之處,他們都質樸、善良、正直、勇敢。人的優良品質與張家界雄奇險峻、大氣磅礴、獨一無二的地貌結合,向世人完整展示了一幅山美水美人更美的美麗畫卷。

  王廷堯認為,人品也是一種文化,而文化是旅遊的靈魂。張家界可進一步拓寬文化旅遊融合發展之路,發掘人性美,不斷提高市民文明素質,營造新的美景。

海南日報李科洲:唱山歌 見山民 引得君再來

  從碧海藍天的海南,來到奇峰秀水的張家界,海南日報東部分社主任李科洲坦言:「最令我驚奇的是這裡的『石頭山』,奇美、絕美、秀美。」

  11月19日,在天子山、十裡畫廊等處,面對一座座直指蒼穹的奇峰,李科洲驚嘆不已。在他看來,張家界與海南最大區別是自然風光迥異。張家界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在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方面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他建議,可在核心景區加強民族文化與自然景觀的融合。可組織景區服務員身著民族服飾,與遊客進行對山歌等互動活動,這樣能帶給遊客更深刻、更難忘的感受。

  對於張家界進一步打好生態牌,李科洲也有自己的見解。他說:「張家界有獨一無二的生態資源,可以把一些『亮點』做得更足。譬如為珍貴樹木『掛牌』,介紹給遊客;給珍稀動物開闢專門場地,供遊客觀賞等。打造這樣一些『亮點』,將為張家界錦上添花。」

  在觀看了大型實景演出《天門狐仙》、大型原生態民族歌舞《魅力湘西》後,李科洲認為它們在創排、音樂、燈光、表演等方面都具有很高藝術水準。不過,他更喜歡後者:「《魅力湘西》在互動方面做得更出色,而成功的互動能激發遊客再來的欲望。」

河南日報王亞明:日觀山水夜伴「仙」 不斷營造注意力

  「大山、大水、大格局,造就了張家界的大氣之美。」11月19日,穿梭於張家界山水間的河南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編輯王亞明,不斷用相機捕捉美景。

  這不是王亞明第一次踏上神秘湘西的土地。「多年前來過一次,但很可惜,當時大霧,留下不少遺憾。」王亞明說,這次他才真正領略了張家界的「大美」——大氣之美、自然之美、質樸之美、獨特之美和創新之美。

  初冬的張家界,紅了楓葉、黃了銀杏,如同羞答答的大姑娘,自然中帶著一抹柔情。走進武陵源,王亞明感慨,從根根「懸浮山」到天下第一橋,再到十裡畫廊等,這些獨一無二的奇景,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作品,只有張家界才能欣賞到。

  如果說白天的張家界屬於大自然,那麼夜幕降臨後,在這裡看到的是神秘、深邃的民族文化。「《天門狐仙》、《魅力湘西》等演出,扣人心弦、令人感動,是一種文化創新。」王亞明說,「其實在張家界,每一處都能感受到創新帶來的震撼。深度挖掘民族文化,不斷吸引注意力,持續製造新鮮感,這是張家界一直在做的事。」

  細節決定成敗。王亞明認為,要想真正成為世界知名旅遊勝地,張家界還需在清潔衛生、遊客引導、設施完善等細節方面精雕細刻。對於遠道而來的外國遊客而言,張家界往往就代表了中國的形象。

南方報業姚燕永:導遊旁徵博引 文化歷史留人

  「作為湖南近鄰,10多年前,我就帶家人遊過張家界。這次再來,除了美景依舊,其他變化巨大,看了感到很震撼。」11月19日,第二次來到張家界的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社委姚燕永感嘆。

  「張家界山奇水秀人淳樸。第一次來時,深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太神奇。和以前相比,現在的張家界設施更完善、服務更規範。景區廁所就十分乾淨,可以和國外『接軌』了。同時,『軟體』也在升級。導遊講解時旁徵博引、風趣幽默,就很上檔次。」

  「美景可以引人來,『美景+歷史文化』才能讓人留下來。張家界雄奇秀麗自不必說,如果能將當地獨特的風土人情、人文歷史與美景更好地結合起來,會引人一來再來。作為一個外地人,我對大湘西神秘文化很感興趣,對少數民族生活狀態、生活習慣等十分好奇。如果能讓遊客來個深度體驗,想必也是不錯的賣點。作為一個中年人,還提個建議,如能針對不同年齡段遊客開發些項目,也是很好的。」

  「美景依託文化,文化增色美景,張家界打造出了《魅力湘西》、《天門狐仙》等眾多品牌。我更期待下次來時,張家界矗立一座民族文化展覽館或博物館,讓更多人知曉張家界、知曉大湘西。」姚燕永對張家界充滿期待。

四川日報任苗曦:立體戶外體驗 亮點怦然心動

「沒想到張家界除了風景優美外,還處處給人意想不到的驚險體驗。」11月19日,初次來到張家界的四川日報區域中心副主任苗曦,被這裡奇險的美景深深吸引。

  「張家界很美,但這裡的險更讓人難忘。」看到蜿蜒曲折的山路、直插雲端的山峰,酷愛戶外運動的苗曦不禁感嘆,張家界獨特的風光不可複製的,這裡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也是很多地方不可比擬的,無論是「一覽眾山小」的袁家界、拔地擎天的天門山,還是直達雲霄的百龍天梯、懸崖絕壁上的鬼谷棧道等等,都讓人感到驚險刺激。

  「打造亮點是每個景點的必修課,要讓遊客覺得不去就會留下遺憾。」談到旅遊方式創新,苗曦認為,張家界為推動旅遊轉型提質升級做了很多努力,從俄羅斯戰機穿越天門洞、世界高空王子天門山走鋼絲、法國輪滑大師挑戰天門山公路99道彎,到「蜘蛛人」徒手攀爬「世界第一梯」,再到連續3屆舉行翼裝飛行世錦賽等,張家界已從單一觀光旅遊走向立體式戶外體驗。

  「都說看山張家界、看水九寨溝,四川也是山水資源大省,九寨溝和張家界可相互多借鑑。」他說,川湘本一家,張家界與九寨溝加強聯動,打造一條中西部旅遊黃金線路,將給遊客帶來更多更好體驗。(湖南日報記者集體採寫)

----

點擊「閱讀原文」,微生活更精彩

相關焦點

  • 湖南張家界旅遊形象店在臺灣臺北市成立
    隨後,在施董事長的陪同下來到設立山海金假期PAK張家界形象店,舉行了隆重的揭牌儀式,並參觀了張家界形象店。60多平方米的形象店內三十多臺電腦排列有序,工作人員正緊張地工作,四周張掛著張家界各個景區精美的風光照。形象店的正面列出了近期臺灣遊客赴張家界的出團日期及人數。    中午11時,盧建國團長在施董事長的陪同下來到慶泰大飯店,舉行了張家界駐臺辦事處的贈牌儀式及推介會。
  • 「湖湘文化之旅」臺灣青少年張家界驚嘆奇景(組圖)
    (圖片來源:嶽陽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8月31日嶽陽消息 8月23日至25日,「2013湖湘文化之旅」南臺灣青少年學生一行,由嶽陽市臺辦組織,走進湖南西部,在「峰三千,水八百」,宛如一幅巨大的山水畫,仙靈並存的張家界,每到一處南臺灣青少年學生嘆為觀止。
  • 韓國美女旅行湖南,張家界美景令她印象深刻,但有一點忍受不了
    對於大多數中國女性而言,韓國是一個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國家。隨著韓國偶像劇在國內的熱播,眾多中國姑娘都希望能前往韓國旅行。並在韓國的街頭遇到帥氣的韓國小夥子。而韓國又是一個以整容,和化妝品而聞名的國家。所以很多中國姑娘對韓國可以說是心嚮往之。而對於韓國姑娘而言,中國也是她們嚮往的所在。
  • 中國湖南張家界風景
    中國張家界湖南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區雪後美景如夢如幻壯美迷人宛,受冷空氣的影響,從22日起湖南省張家界景區迎來降雪。中國湖南武陵源日落時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天門山雨後雲海美如畫,告別昨日暴雨,湖南張家界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迎來壯美雲海,如夢似幻,美不勝收,山巒浮上雲端
  • 城市印象之湖南張家界,因旅遊建市,它的魅力省內獨一份
    湖南的風景名勝很多,比如5A級景區:南嶽衡山/嶽陽樓/韶山風景區/等等。其中世界級的自然遺產有兩處,其中一處就位於下面要說到的城市——張家界。張家界獨特的魅力體現在她豐富的自然旅遊資源上,城市因旅遊而聞名,是國內重點旅遊城市。張家界是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所在地。
  • 周末趣湖南丨「南漂」湖南 北京人眼中的湖南印象
    紅網時刻記者 戴科 長沙報導「80後」徐昆鵬雖早已返回北京,但在湖南「南漂」的4年裡,收穫了一段難以割捨的記憶。特別是湖南靈秀的山水和紅色經典,走過之處仍記憶猶新。如今茶飯閒談之餘,他也會與父母娓娓道來那段美好時光。山水人文景色印象深刻湖南旅遊資源豐富,獨具的山水人文景色備受遊客喜愛。
  • 湖南文交所以資本助力張家界旅遊演藝騰飛
    張家界魅力湘西旅遊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是湖南旅遊演藝業的開創者和領軍者,擁有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文化旅遊重點項目兩塊金字招牌。旗下大型民族歌舞史詩——《張家界·魅力湘西》是張家界旅遊的一張名片,深受世界遊客好評,是遊客必看精品節目。    去年11月,湖南省文化廳文化產業處牽頭,組織文化企業和湖南文交所召開業務對接座談會。
  • 中國行政區劃——湖南張家界
    湖南省張家界市張家界市總面積約9653平方千米,下轄2個市轄區、2個縣,共計4個縣級行政區(截至2020年7月)☞湖南省下轄地級市市轄區:永定區武陵源區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天門山張家界,原名「大庸」,位置在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遊,地處武陵山區腹地。
  • 遊遍中國之湖南張家界
    大好中國,美景無處不在。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張家界。張家界是湖南省轄地級市,原名大庸市,位於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遊,屬武陵山區腹地。張家界因旅遊建市,是中國最重要的旅遊城市之一。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於1982年9月25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將原來的張家界林場正式命名為「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是中國建立的第一個國家級的森林公園。距張家界市區32公裡,東連索溪峪,北鄰天子山,面積130平方公裡。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主要景觀有金鞭溪、黃石寨、腰子寨、琵琶溪、砂刀溝、後花園、朝天觀等七條旅遊線。
  • 銅仁市長徵國家文化工作專班赴湖南張家界考察學習
    為切實推進紅二、紅六軍團長徵貴州紀念館建設,確保按時完成展陳布展和預展工作,12月7日至8日,市文體廣電旅遊局局長劉五星、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彭鍾亮率市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專班人員到湖南張家界考察學習,接受革命歷史教育。
  • 「美麗張家界&男女動真情」聯誼活動走進湖南張家界
    2020年06月13日,由中國江西山泉書畫院副院長、中國一級美術師魏天成發起主題為」美麗張家界&男女動真情「的大型聯誼活動於湖南張家界成功舉辦,北上廣深易學文化最具影響力人物、唐山市文化名人、中國愛心事業推動代表性人物安楊正升;著名音樂製作人、模特陳彤彤;網絡紅人、音樂達人張思佳;
  • 行吟詩刊丨羅鹿鳴:湖南旅遊詩歌的張家界現象
    湖南風景名勝以「一二三四五六」為代表:一個紅太陽升起的地方——韶山;二個中華民族始祖的墓葬地——炎帝陵、舜帝陵;中國三大名樓之一的嶽陽樓;中國四大書院之一的嶽麓書院;中國五大名嶽之一的南嶽;中國六大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之一的張家界。這些名勝自古至今,都是來湖南旅行、旅遊的最佳目的地,也是文人墨客歌詠最多的地方,寫給這些地方的詩歌作品是名副其實的汗牛充棟。
  • 行吟詩刊丨羅鹿鳴:湖南旅遊詩歌的張家界現象
    這兩個廣告說明這就是湖南的旅遊詩歌,是詩人用詩歌的形式對湖南自然人文的客觀與主觀觀照。湖南地大物博,山川形勝,文化深厚,也是盛產詩歌的地方。湖南風景名勝以「一二三四五六」為代表:一個紅太陽升起的地方——韶山;二個中華民族始祖的墓葬地——炎帝陵、舜帝陵;中國三大名樓之一的嶽陽樓;中國四大書院之一的嶽麓書院;中國五大名嶽之一的南嶽;中國六大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之一的張家界。
  • 「四個一流」打造張家界文明服務形象窗口
    為增強文明服務理念,樹立良好社會形象,努力打造優質文明高速窗口,6月9日上午,湖南高速集團張家界分公司在家領導、各科室主要負責人共同前往張家界收費站就文明創建打造形象窗口相關工作展開現場辦公。實地查看完畢,張家界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楊峻在張家界收費站會議室主持召開專題會議聽取張家界收費站有關情況匯報,與會人員就張家界收費站文明創建事宜進行了交流探討,分公司領導就有關工作進行了詳細部署。
  • 《你莫走》原唱擔任張家界莓茶公益形象大使
    三湘都市報11月27日訊(通訊員 張永新 記者 丁鵬志 圖/向 韜)今天下午,「張家界莓茶公益形象大使」新聞發布會暨「尋找最美莓茶姑娘」活動啟動,以一首「神曲」《你莫走》紅遍大江南北的「山水組合」被張家界永定區授予「張家界莓茶公益形象大使」稱號。
  • 周末趣湖南丨香港人的湖南印象:會吃會玩,密不可分
    紅網時刻記者 何超 長沙報導從香江到湘江,香港和湖南兩地的交流日益廣泛深入。在香港人眼中,湖南趣在哪?好玩在哪?帶著好奇,紅網記者聯繫到了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湖南聯絡處副主任周恩珊,聊一聊她對湖南的特別印象。印象:湖南人會吃會玩「好能吃!好能喝!消費能力很高。」
  • 香港人的湖南印象:會吃會玩,密不可分
    從香江到湘江,香港和湖南兩地的交流日益廣泛深入。在香港人眼中,湖南趣在哪?好玩在哪?帶著好奇,紅網記者聯繫到了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湖南聯絡處副主任周恩珊,聊一聊她對湖南的特別印象。  印象:湖南人會吃會玩  「好能吃!好能喝!消費能力很高。」
  • 張家界旅遊:不可錯過的張家界 5 臺文化精品大戲
    「張家界·魅力湘西 」由中國著名畫家黃永玉題名,宋祖英、張也、陳思思三位湘籍歌唱家演唱主題歌。2010年10月,《張家界·魅力湘西》被國家文化部和國家旅遊局列入「國家文化旅遊重點項目名錄」。2012年,《張家界·魅力湘西》登上央視春晚,其原生態節目《追愛》在億萬觀眾面前驚豔登場。
  • 《你莫走》原唱山水組合擔任張家界莓茶公益形象大使
    喝張家界莓茶,享健康人生。11月27日,《你莫走》原創者山水組合被永定區授予「張家界莓茶公益形象大使」。永定區委副書記、區長朱法棟為其頒發榮譽證書。視頻以走心的唯美詩句,舒緩的節奏,動心的告白,悠揚的音樂,將青山綠水、戀情茶情詩意般融為一體,用茶香四溢的浪漫寓意,「扎心式」輸出土家人的愛情故事、莓茶文化的豐富內涵和張家界峻秀美景。
  • 湖南首站!中國聯通2020"匠心網絡萬裡行"閃耀張家界
    本報訊(通訊員 劉蘭嚀)9月19日,張家界迎來了從重慶駛來的&34;,這是中國聯通最尖端通信保障設備應急通信車隊,標誌著中國聯通&34;湖南首站暨&34;巡遊車展正式開啟。&34;主會場張家界作為國內外知名旅遊勝地,也是&34;的湖南區域首發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