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英語這件事,真的是太讓咱們中國人頭疼了, 我們從小學三年級就開設英語,設置有的從小學一年級就有英語課,一直到高考,一直到大學,這麼多年為什麼我們還沒有學好英語呢?
1 是我們確實沒有語言環境,這個是主要的因素,語言這個東西是講究浸泡的,為什麼咱們的孩子從小都會和爸爸媽媽學說話,就是因為有語言環境,我們英語用的實在太少了,雙語的家庭在中國還是少之又少的。就單純靠一天一節或者兩節英語課,這種課時量是刺激不到孩子的語言思維的,而且課上又主要集中在做題上面了。
2 很多人把學習英語的時間一直放在找方法上面了,今天單詞不行,背背單詞,明天語法不會,又惡補一下語法,然後聽力和口語又眉毛鬍子一把抓,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劃和長期的耐力。
3 還有就是一些學生太懶,語言的學習真的是需要勤奮的,這個語言的學習真的是容不得半點偷懶的。就像很多同學說自己的聽力差,但是有幾個學生能做到每天早上起來堅持聽半個小時聽力的,付出真的是有回報的。剛開始肯定是聽不懂的,但是我們需要的是時間和堅持,書讀百遍還其義自見呢,你想想你付出了多少。
4 我們學習語言的順序弄反了,咱們學習母語就是學習說話的時候都是先聽後開口的,因為只有大量的輸入才會有大量的輸出的。但是咱們現在很多學的是啞巴英語,單詞的發音根本不會,現在一個班級有多少孩子可以一點不錯的把長課文讀出來的,很多孩子的發音都不準甚至不會發音,為什麼,沒有進行大量的聽力訓練,沒有輸入哪有輸出呢,所以學習英語第一個環節是大量的聽開始的。
後面還有很多原因,我下一篇文章再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