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最經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軍事情報 搜狐新聞,告訴你正在發生什麼。 點擊進入>>> |
一個民族在哭泣 ——以色列駐上海總領事馬弈良訪談錄 德國看守大喊:把衣服脫了!進去淋浴! 猶太人一進淋浴室,「咣」地一聲,厚重的門關死了。毒氣瀰漫開來…… 歷史鏡頭:1942年1月,希特勒確定一個方針,就是「最終解決」。所謂「最終解決」,就是把所有德國佔領區內的猶太人全部殺掉。他們在鐵路沿線建了幾十個大大小小的集中營,奧斯維辛集中營是最大的一個。 歷史鏡頭:1945年1月,蘇聯紅軍解放了奧斯維辛集中營,發現了堆積如山的物品。清點後人們發現,大約有83萬件女大衣、裙子等,還有37萬件男上衣。以此推算,在奧斯維辛集中營,德國法西斯至少殘害了110萬猶太人。 以色列總領事:我認為猶太民族和中華民族很相似,我們都擁有悠久的歷史。猶太人對國際社會作出了很多貢獻。你看諾貝爾獎的名單,就有很多猶太人的名字。 記者:為什麼納粹政府施行許多殘酷對待猶太民族的政策? 以色列總領事:我想,這與歷史有很重要的關係。在歐洲歷史上長久存在著一種反猶太人的思潮。這源於猶太人和基督教信仰所存在的衝突。 當社會遇到困難時,無論在經濟或其他方面,人們會去找替罪羔羊。納粹分子認為,日耳曼民族是全世界最優秀的,應該成為世界的領導。 在1938年之前,猶太人在德國遭受凌辱,但並沒有被驅逐出去。1938年之後,德國政府開始驅逐猶太人。一夜之間他們燒毀了約1000所教堂,搶劫了800多家商店,3萬多猶太人被抓到集中營裡。 歷史鏡頭:在德國居住的波蘭籍猶太人,突然被趕到波蘭的邊境。在邊境上,猶太人被趕來趕去,德國暴徒用消防龍頭衝他們。當時是10月底,天很冷。被消防龍頭一衝,很多人感冒、發燒、得肺炎,甚至有的因病去世。在巴黎,有個猶太青年非常憤怒,他拿出一把手槍,衝進德國駐巴黎總領事館,把一個德國的三等秘書打死了。希特勒正好找到藉口,製造事端。就在1938年11月9日晚上,希特勒的衝鋒隊暴徒衝上了街頭。第二天早晨,人們只見到滿地的碎玻璃,所以把那個晚上諷刺性地叫做「水晶之夜」。 歷史鏡頭:德國的猶太人曾經包下一艘海輪,逃離德國,但是沒有國家願意接受他們,他們只能在海上飄蕩。難道猶太人真的沒有任何出路了嗎? 以色列總領事:在當時,只有上海願意接收猶太難民,1937年到1938年這一段時間,許多猶太人從德國和奧地利陸續來到上海。二戰期間有2萬多猶太人在上海避難,這是因為受到當時駐奧地利的中國大使的支持。如果他們留在歐洲的話,必死無疑。當時的上海,是猶太民族在黑暗中看到的一線光明。 歷史鏡頭:1938年以後,大概有2.5萬多名猶太人到了上海,之後一直平安生活到戰後。他們心存感激,把上海叫做「上海方舟」。 以色列總領事:我認為最危險的是,時間讓你忘了過去的事。當你忘記了一件事,那些事有可能會再度發生。今年有很多紀念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活動,提醒人們紀念這段歷史。因為,二戰不光是猶太人歷史上,也是全人類歷史上的最黑暗時刻。 為自由浴血奮戰 ——波蘭駐上海總領事沙法什訪談錄 作為奧斯維辛的所在地,波蘭的猶太人有300萬慘遭殺害。奧斯維辛對于波蘭人民有什麼樣的意義?波蘭又經歷了怎樣的劫難? 波蘭總領事:我的父母和我的親人在戰爭中經受了許多苦難。對這段歷史,我的父母是啟蒙老師,其次就是學校的老師和書本。此外,我到奧斯維辛集中營參觀的50多次經歷,使我對這段歷史有更清晰的了解。 記者:當您看到奧斯維辛集中營,看到很多歷史慘狀,你有沒有恨過德國法西斯? 波蘭總領事:我怎麼能不痛恨那些濫殺無辜的人!怎麼能不痛恨那些朝孕婦開槍的人!怎麼能不痛恨那些抓著小孩的腿,把他們的頭往牆上撞的人! 歷史鏡頭:猶太人雖然只有土製的最簡陋的步槍和燃燒瓶,但他們還是勇敢地抵抗。他們躲在下水道、地窖裡、樓房裡,射出憤怒的子彈。德國軍隊遇到了激烈的抵抗以後,惱羞成怒,用炸藥、火焰噴射器。在熊熊的烈火燃燒中間,有的猶太抵抗者被迫從樓上跳下來,跳下來以後滿身都是火焰,還朝敵人開槍。最後,他們寧願再爬回到燃燒的房間裡去,也不願意被抓起來送到毒氣間。抵抗持續了整整35天。波蘭有一個很小的街區,最後幾乎每一棟房子都被燒毀了。 記者:在二戰晚期,發生了悲壯的華沙起義。您的父母是怎麼跟您描述這段歷史的? 波蘭總領事:華沙起義在1944年8月1日開始,歷經63天的浴血奮戰,是波蘭民族勇敢的象徵。我非常敬佩這些反抗的人們,他們是波蘭人,流的是波蘭的血。我知道,這鮮血不是白流的。 衝破地獄之門 ——俄羅斯駐上海總領事柯安富訪談錄 作為奧斯維辛的解放者,蘇聯紅軍衝破了地獄之門,他們是這段歷史最後的見證人。二戰時期,列寧格勒被圍城900多天,蘇聯人民是如何看待這段歷史的呢? 俄羅斯總領事:當蘇聯紅軍到達集中營的時候,他們第一次看到那裡的景象,只有這樣的詞語可以形容,那是「戕害人類的工廠」。 記者:我們知道在二戰之前,蘇聯和德國有一個《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俄羅斯總領事:是的。條約被撕毀了,這非常意外,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戰爭初期德國可以很快佔據優勢,這也是蘇軍在戰爭初期遭受巨大損失的原因之一。 歷史鏡頭:當時有一個小鎮,裡面有5000多個猶太人,德國法西斯到了那個地方,就把猶太人全部集合起來,押送到反坦克戰壕,讓他們站在戰壕裡面,執行槍決。接著,再押著第二批猶太人執行槍決。就這樣一批一批地槍決,直到整個反坦克戰壕全部被屍體填滿。 俄羅斯總領事:德國法西斯宣揚一個方針,在戰爭中要消滅5000萬斯拉夫人。所以在集中營中,斯拉夫人和猶太人一樣受到迫害。在德國的各個集中營裡面,平均每天要槍殺6000個蘇聯戰俘。當時德軍研製一種新型大炮,為了檢驗它們能否對付蘇聯坦克,從戰俘中挑選了3個蘇聯坦克手,把他們押進坦克,然後讓他們在靶場上行駛,德軍便開炮射擊。這3個蘇聯戰俘就這麼悲慘地犧牲了。 記者:被圍困的列寧格勒人是怎樣度過艱難冬天的? 俄羅斯總領事:列寧格勒的居民,房間裡都有壁爐,後來,所有能夠燒的東西,比如說家具、書架的木板,都扔進去了。即便這樣,還有很多人因寒冷而死。當時工作人員的標準是:每天250克糧食,後來又降低到125克,不工作的人是他們的一半。有個小孩子在日記中悲慘地寫道:「奶奶死了,媽媽死了,接下來爸爸也死了,最後只剩下我了。」 歷史鏡頭:當時列寧格勒決定,要舉行一個隆重的音樂會。在列寧格勒被圍困的頭一個冬天,作曲家德米特裡·蕭士塔高維奇就開始創作著名的第七交響曲。這首讚頌偉大城市不可徵服的頌歌就是1942年8月9日從被圍困的列寧格勒響徹全世界的。音樂會的演奏者,不少是直接從戰場上趕來的,連軍裝還沒有脫,就上臺了。音樂會用大功率播放。這反映著俄羅斯民族對藝術的愛,連戰爭也無法阻擋。更重要的是,讓德國人、讓全世界知道:列寧格勒人是不屈的。當時,德軍高級將領就已明白,他們永遠不可能奪取這座城市。 記者:在長達900天的包圍中,列寧格勒人死亡的有多少? 俄羅斯總領事:70萬。我們國家的每個公民,對於這段歷史都記憶猶新。 埋葬法西斯 ——德國駐上海總領事芮悟峰訪談錄 德國法西斯是奧斯維辛的製造者。德國人民如何看待二戰那段歷史,奧斯維辛對於現在的德國人來說,又有怎樣的意義? 記者:芮悟峰先生,您能不能給我們說一說,奧斯維辛集中營,這個名詞、這個地方,對您來講,對於德國人來講意味著什麼? 總領事:奧斯維辛,對每一個德國人來說,代表著人類最惡劣的行為。一個在罪惡的思想下製造的地獄。這就是奧斯維辛對我們所象徵的意義。 記者:一提起那一段歷史,希特勒的醜惡形象讓人揮之不去,當時德國人對於希特勒的崇拜和狂熱,也讓我們印象深刻。 德國總領事:那個時候,納粹黨很快控制了所有媒體。對政府持有偏見的記者和作家被關進了監獄,或者被驅逐出境。納粹黨在很短的時間裡,掌握了全國所有的輿論工具。 記者:1944年的7月份發生了一個重要事件,那就是暗殺希特勒。 總領事:那天希特勒召集他的顧問開會。有人將炸藥被放在一個公事包裡,包放在會議桌旁邊。炸藥爆炸了,可是奇蹟般地,希特勒只受了輕傷。 記者:隨著德國節節敗退,德國民眾的心理都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德國總領事:德國人民在納粹黨的政權裡,生活的時間長了,就漸漸發覺納粹的政策是錯誤的。當盟軍轟炸德國城市的時候,德國人民領悟到戰爭是罪惡的。但後悔已經太晚了。 記者:希特勒怎麼對付暗殺他的那些人? 德國總領事:刺殺希特勒的人,馬上被逮捕,被判死刑。在柏林有一個紀念他們的碑,我曾經去看過。在德國,他們被視為英雄。在德國,每年7月20日是他們的紀念日。 本報記者汪一新綜合整理 (3月28日到3月31日每晚8時,紀實頻道《往事》欄目,將推出相關系列節目《血色集中營》。) 以色列駐滬總領事馬弈良接受採訪(左) 波蘭駐滬總領事沙法什在辦公室接受採訪(右) 俄羅斯駐滬總領事柯安富接受採訪(左下) 德國駐滬總領事芮悟峰接受採訪(右下) |
熱點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