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全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結碩果

2021-03-02 興業宣傳

  建成興業縣圖書館和文化館、興業縣群眾文化活動中心;全縣公共圖書館藏書39.3萬冊;建成13個面積350平方米以上的鎮綜合文化站、村級公共服務中心172個、文藝舞臺277個、圖書室218個、籃球場723個,農家書屋實現100%覆蓋;建成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縣級支中心1個、13個鎮和210個村基層服務點;組建農民文藝隊519支、農民籃球隊265支……

  近年來,興業縣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基層為重點,通過「政府投資建設公益性文化設施,購買公共文化產品,打造文化專業團隊,扶持鼓勵民間業餘文藝團體」等措施激活文化發展活力,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公共文化的陽光遍灑興業城鄉大地。


藉助「戲曲進校園」活動,戲曲藝術收穫了不少「00後」粉絲。

黨委政府高度重視

城鄉文體設施建設日臻完善

  讓人民群眾共享文化改革發展的成果,這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目標與方向。興業縣把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擺上重要位置,加大財政投入,健全設施網絡,加快構建覆蓋城鄉、面向廣大群眾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近年來,興業縣以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為契機,積極抓好縣級文體設施提檔升級、鎮文廣站規範化建設、村級公共服務中心項目建設等縣鎮村三級文體設施建設,財政對文化的投入力度不斷增加,近年來累計投入2億多元用於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城鄉公共文體設施全面改善。

  先後投入300多萬元,抓好縣文化館、縣圖書館的提檔升級,其中,縣文化館被評為國家二級館、縣圖書館被評為國家三級館;投入200多萬元,抓好縣體育館、縣綜合訓練館的維修改造和設備購置;投入500萬元建設興業縣數字電影院;投入2000多萬元,建設縣群眾文化活動中心。

  投入200多萬元開展鎮文廣站規範化建設,全縣13個鎮文廣站全部達標,按「八室一中心一講堂」標準建設鎮綜合文化站,配備了書架、書籍、電腦等功能室設施,目前全縣13個鎮綜合文化站全部達350平方米以上。其中國家一級站4個,二級站3個,三級站3個。

  隨著城市文化投入力度的與日俱增,一個個文化地標拔地而起,提升著這座城市的人文內涵和知名度。在廣袤的鄉間,興業縣文化建設也不斷加碼——

  實施村級公共服務中心項目、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等村級文體項目建設;積極向上級爭取村級公共服務中心項目建設,目前共建成村級公共服務中心172個,在建10個,佔全縣210個行政村的82%;實施文化扶貧項目建設,解決貧困村文體設施薄弱的問題,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

提升百姓幸福指數

文化服務趨向標準化均等化

  元旦晚會、春節晚會、「壯族三月三」山歌大賽、「南流歡歌」興業專場、七一建黨晚會、八一建軍節晚會、村級公共服務中心文藝匯演、鷯劇匯演等……如今,興業縣基本實現月月有活動、周周有演出。無論城市還是鄉村,一個個「N分鐘文化圈」把普通群眾的文化生活裝扮得多姿多彩。

  近年來,興業縣積極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全面推進「兩館一站」免費開放工作,興業縣圖書館、文化館及各鎮文廣站積極開展免費開放服務活動,舉辦講座、培訓班、送戲下鄉等,取得良好效果。年舉辦培訓班500多期(次),培訓人次2000多人,舉辦書畫展30多場次,各種文體活動800多場次,受益群眾10萬人次以上。

  習慣在城市演出的文藝院團,不再坐等觀眾上門,而是將觸角延伸到鄉村社區。興業縣通過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形式,組織開展不同主題的送戲進鄉村、進社區文化惠民活動,同時在經費、設備上支持群眾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由此還帶動了業餘劇團的演出活動。

  自2015年以來,興業縣共安排農村文化專項資金200多萬元,主要用于贈送文體設備180多套,購買公共文化服務90場次,補充更新農家書屋圖書4.5萬冊。

  「以前從沒有去過劇院,更別說看什麼演出了。現在可不一樣了,市裡縣裡的藝術團經常上我們村裡來,大家看得可起勁了。」只要一聽說有演出,陳村社區居民龐忠幾乎每次必到。

  浸潤著濃鬱的文化氛圍,興業老百姓的日子過得越來越滋潤。

來源:玉林新聞網-玉林日報

編輯:梁宗良

審核:何少鳳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興業宣傳」推送


相關焦點

  • 濱海新區全力推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建設
    濱海新區全力推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建設 2020-10-09 16:3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以法律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在公共文化領域也僅有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博物館條例等少數幾部法規。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的出臺,彌補了我國文化立法的短板,進一步完善了我國文化法律體系,對推進公共文化服務的法治化規範化具有重要意義。二是為各級政府推進文化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據。
  • 德化縣全力推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
    揭牌後的桂祥圖書館成為德化群眾又一個讀書好去處 (連江水 攝)泉州網9月21日訊 自泉州市創建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工作開展以來,德化縣以「建機制、補短板、享成果、創品牌」為工作目標,全力推進全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工作,有力打響了「書香瓷都·文化共享」的示範區創建品牌。
  • 邵陽市大祥區加快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分享—   紅網大祥區分站3月10日訊(分站記者 胡曉建 王喜嬪)「全區三年內要全面建設完善區文化館
  • 南通全力推進大劇院、美術館建設 建成現代公共文化體系
    9日,南通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對2017年全市文廣新工作進行回顧總結,並對2018年全市文廣新工作進行部署。會議指出,要加快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確保今年全市基本建成覆蓋城鄉、實用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力爭年底前南通大劇院基礎工程基準面下工程完成並進行地上工程施工,南通美術館項目主體結構封頂;組織創排南通建築鐵軍現實題材話劇及越劇《李方膺》、通劇《闖蕩非洲》等新劇目;積極申請加入國家文物局建立的海絲申遺城市聯盟,推動如東國清寺遺址的考古發掘和保護利用規劃工作。
  • 提升文化自信 大力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建設
    要進一步明確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範圍,對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應達到的水平進行規範,加快制定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分類標準,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體系的完整性和實用性。以基層為重點增加公共文化服務與產品供給,加大公共文化資源向城鄉基層傾斜力度,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重心下移、資源下移、服務下移。
  • 省督查組就隨縣創建第三批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建設工作...
    自2018年4月隨縣成功獲得湖北省第三批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資格以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政府主導」,堅持改革創新,在示範區創建實踐中,圍繞文化與旅遊融合,打造鄉村旅遊示範線路,形成農耕文化、民俗文化、節氣文化、傳統文化與鄉村風情、生態種植、時蔬採摘於一體的文旅融合新景觀;在旅遊景區規劃建設方面,設置讀書休閒服務區、殘疾人專用通道、文化志願服務點等,彰顯公共文化的作用
  • 浠水縣政府召開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推進會議
    9月27日,浠水縣縣長、縣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付宇主持召開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推進會議,對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督辦。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黎愛華,縣政府副縣長汪秀芬出席了會議。
  • 新時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建設的「中山答卷」
    原標題:高質量完成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任務 新時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建設的「中山答卷」 自2018年4月獲得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資格以來,廣東省中山市以群眾需求為導向,高標準、高水平、高質量推進創建工作,形成了具有濃厚特色、可示範、可複製、可推廣的「六創」工作經驗,為建設「灣區樞紐 精品中山
  • 石嘴山市大武口區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
    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法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也是社會治理法治化、現代化水平的重要內容。今年以來,大武口區以全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公共法律服務需求為目標,以貼近群眾、方便群眾、服務群眾為宗旨,不斷加快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切實提高了法律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
  • 周口市召開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績效考核匯報會
    3月29日,周口市召開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績效考核匯報會。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績效考核組出席匯報會,並現場開展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績效考核工作。副市長王少青出席會議。
  • 雲南昆明: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培育城市文化核心引擎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的重要途徑,對於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和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作為昆明市歷史底蘊深厚、文化內涵豐富的核心城區,五華區以創建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為契機,全力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特色、提升文化資源軟實力等方面下功夫,逐步實現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切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
  • 弘馳智能共享圖書機 全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與現代科技融合
    弘馳智能共享圖書機全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與現代科技融合>在國家倡導和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的今天,各級政府也積極投入到建設學習型社會。弘馳智能共享圖書機助力公共教育繼弘馳智能與青島傳媒的就「共享書亭城市文化建設項目」達成合作,將共享圖書機投放到青島多個黨政中心、地鐵二號線站點等區域之後。弘馳智能再次牽手北京的公共教育事業,將共享圖書機投放到北京四十多家幼兒園,為老師、家長、學前兒童提供更為便捷和定製化的閱讀服務。
  •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建設的「福州經驗」
    2015年8月,福州市獲得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資格。同年12月,福建省委書記于偉國(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代省長)在福州調研時表示,群眾的文化一定要按照群眾的興趣喜好來辦。福州有良好的群眾文化活動基礎,希望多做探索,為全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積累經驗。
  • 推動全民閱讀 建設書香石景山——北京市石景山區全力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
    」總體要求,牢牢把握首都建設全國文化中心和石景山「三區定位」,以創建國家和首都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為契機,將文化建設作為引領區域轉型發展的強大動力和重要支撐,努力營造書香石景山文化氛圍,群眾文化獲得感、幸福感全面提升。
  • 藍山:何智英調研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長徵國家文化公園(藍山段)建設
    紅網時刻永州4月22日訊(通訊員 李忠仁)4月21日,藍山縣委常委、宣傳部長何智英來到土市鎮文化館和政務服務中心,對該鎮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一門式」公共服務進行調研。隨後,何智英一行深入土市鎮新村紅軍渡口紀念碑旁以及紅三、六軍團臨時指揮部舊址等地調研,對長徵國家文化公園(藍山段)建設工作提出要求。「硬體設施建、管、用情況怎麼樣?」「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哪些難題?」「紅色文化挖掘梳理等工作進展如何?」帶著這些問題,何智英每到一處都與相關負責人認真交流、詢問詳實情況。
  • 新時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建設的「中山答卷」
    原標題:高質量完成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任務 新時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建設的「中山答卷」 自2018年4月獲得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資格以來,廣東省中山市以群眾需求為導向,高標準、高水平、高質量推進創建工作,形成了具有濃厚特色、可示範、可複製、可推廣的「六創」工作經驗,為建設「灣區樞紐 精品中山
  • 廣西出版專著研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賓陽表示,《公共文化服務創建創新案例研究》呈現的內容包括地區背景、案例介紹、制度設計、實踐內容、創新成果和經驗亮點等幾個方面,旨在解剖麻雀,為廣大文化管理者、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相對完整、具體和深刻的案例參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在我國起步較晚,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項目)是一個宏大的示範帶動工程,對推動基層文化建設意義重大。
  • 藍山:加快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助推文化和經濟蓬勃發展
    紅網時刻永州12月19日訊(通訊員 滕季蓉 餘勳翔)12月18日,藍山縣政協召開界別協商會議,就加快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與藍山縣政府有關部門進行深入探討和交流。藍山縣政協主席唐志雄出席並講話,他要求,要加大宣傳力度和文化品牌創建,加快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助推藍山縣文化和經濟蓬勃發展。
  • 福州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全面展開
    2.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市圖書館讀者餐廳裝修、人文非遺櫥窗、館內設備升級改造工程項目,打造互動體驗空間,已基本建成四大互動體驗區,有效將圖書館的服務通過除圖書之外的載體更立體地展示給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