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興業縣圖書館和文化館、興業縣群眾文化活動中心;全縣公共圖書館藏書39.3萬冊;建成13個面積350平方米以上的鎮綜合文化站、村級公共服務中心172個、文藝舞臺277個、圖書室218個、籃球場723個,農家書屋實現100%覆蓋;建成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縣級支中心1個、13個鎮和210個村基層服務點;組建農民文藝隊519支、農民籃球隊265支……
近年來,興業縣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基層為重點,通過「政府投資建設公益性文化設施,購買公共文化產品,打造文化專業團隊,扶持鼓勵民間業餘文藝團體」等措施激活文化發展活力,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公共文化的陽光遍灑興業城鄉大地。
藉助「戲曲進校園」活動,戲曲藝術收穫了不少「00後」粉絲。
黨委政府高度重視
城鄉文體設施建設日臻完善
讓人民群眾共享文化改革發展的成果,這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目標與方向。興業縣把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擺上重要位置,加大財政投入,健全設施網絡,加快構建覆蓋城鄉、面向廣大群眾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近年來,興業縣以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為契機,積極抓好縣級文體設施提檔升級、鎮文廣站規範化建設、村級公共服務中心項目建設等縣鎮村三級文體設施建設,財政對文化的投入力度不斷增加,近年來累計投入2億多元用於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城鄉公共文體設施全面改善。
先後投入300多萬元,抓好縣文化館、縣圖書館的提檔升級,其中,縣文化館被評為國家二級館、縣圖書館被評為國家三級館;投入200多萬元,抓好縣體育館、縣綜合訓練館的維修改造和設備購置;投入500萬元建設興業縣數字電影院;投入2000多萬元,建設縣群眾文化活動中心。
投入200多萬元開展鎮文廣站規範化建設,全縣13個鎮文廣站全部達標,按「八室一中心一講堂」標準建設鎮綜合文化站,配備了書架、書籍、電腦等功能室設施,目前全縣13個鎮綜合文化站全部達350平方米以上。其中國家一級站4個,二級站3個,三級站3個。
隨著城市文化投入力度的與日俱增,一個個文化地標拔地而起,提升著這座城市的人文內涵和知名度。在廣袤的鄉間,興業縣文化建設也不斷加碼——
實施村級公共服務中心項目、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等村級文體項目建設;積極向上級爭取村級公共服務中心項目建設,目前共建成村級公共服務中心172個,在建10個,佔全縣210個行政村的82%;實施文化扶貧項目建設,解決貧困村文體設施薄弱的問題,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
提升百姓幸福指數
文化服務趨向標準化均等化
元旦晚會、春節晚會、「壯族三月三」山歌大賽、「南流歡歌」興業專場、七一建黨晚會、八一建軍節晚會、村級公共服務中心文藝匯演、鷯劇匯演等……如今,興業縣基本實現月月有活動、周周有演出。無論城市還是鄉村,一個個「N分鐘文化圈」把普通群眾的文化生活裝扮得多姿多彩。
近年來,興業縣積極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全面推進「兩館一站」免費開放工作,興業縣圖書館、文化館及各鎮文廣站積極開展免費開放服務活動,舉辦講座、培訓班、送戲下鄉等,取得良好效果。年舉辦培訓班500多期(次),培訓人次2000多人,舉辦書畫展30多場次,各種文體活動800多場次,受益群眾10萬人次以上。
習慣在城市演出的文藝院團,不再坐等觀眾上門,而是將觸角延伸到鄉村社區。興業縣通過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形式,組織開展不同主題的送戲進鄉村、進社區文化惠民活動,同時在經費、設備上支持群眾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由此還帶動了業餘劇團的演出活動。
自2015年以來,興業縣共安排農村文化專項資金200多萬元,主要用于贈送文體設備180多套,購買公共文化服務90場次,補充更新農家書屋圖書4.5萬冊。
「以前從沒有去過劇院,更別說看什麼演出了。現在可不一樣了,市裡縣裡的藝術團經常上我們村裡來,大家看得可起勁了。」只要一聽說有演出,陳村社區居民龐忠幾乎每次必到。
浸潤著濃鬱的文化氛圍,興業老百姓的日子過得越來越滋潤。
來源:玉林新聞網-玉林日報
編輯:梁宗良
審核:何少鳳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興業宣傳」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