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擬申報世界物質文化遺產

2020-12-21 長江網

(長江日報)  

 

 

  昨日,記者從黃鶴樓公園管理處獲悉,黃鶴樓下月將同嶽陽樓、滕王閣、鐘鼓樓等九大名樓籤署《長沙宣言》,共同申報世界物質文化遺產。

  10大名樓聯合申報世界物質文化遺產一事,最早是由長沙市園林局、中國歷史文化名樓保護專業委員會倡議的。上月28日,長沙市政府宣布,11月2日-4日,第九屆名樓年會將在長沙舉行,會上將籤署《中國十大名樓聯合申報聯合國物質文化遺產長沙宣言》,參與申遺的10座名樓分別是:嶽陽樓(嶽陽)、黃鶴樓(武漢)、滕王閣(南昌)、鸛雀樓(山西永濟)、蓬萊閣(山東蓬萊)、大觀樓(昆明)、閱江樓(南京)、天心閣(長沙)、鐘鼓樓(西安)和天一閣(寧波)。十大名樓將作為「文化景觀」類型,聯合申報世界物質文化遺產。

  黃鶴樓作為「歷史文化名樓」的發起方之一,對這一倡議極為贊成。黃鶴樓公園相關負責人表示,「名樓」既有建築美感,又富有文化深意,是世界特有的文化景觀,聯合申報有助於將名樓文化推向世界。近期,武漢、長沙、南京等10個城市將同步舉行市民籤名支持申遺大行動。

  據悉,中國歷史文化名樓保護專業委員會創辦於2004年,由黃鶴樓、嶽陽樓、滕王閣、大觀樓、蓬萊閣、鸛雀樓六大歷史文化名樓發起成立。此後,長沙天心閣、南京閱江樓、西安鐘鼓樓、寧波天一閣和杭州城隍閣相繼加入,歷史文化名樓的「家族成員」增加至11座。除城隍閣外,其餘10座名樓都加入了聯合申遺之列。

  名樓多為重建

  「新古董」成致命傷

  目前,我國已有40處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28項文化遺產,但大多數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名樓」聯合「申遺」希望有多大?各方看法不一。

  市文物局一位工作人員稱,在世界文化遺產的認定標準中,「原真性」是最基本的認定要素。但歷史上的黃鶴樓屢建屢廢,人們今天見到的黃鶴樓,是上世紀80年代以清同治樓為藍本重建的,其建築價值已大打折扣。其他名樓也有類似情況,如現在的滕王閣是1985年依照梁思成所繪的《重建滕王閣計劃草圖》重建而成;南京的閱江樓則是到2001年才建成開放。

  中國歷史文化名樓委員會不認同這一觀點。委員會方面表示,十大「名樓」申報的遺產類型是「文化景觀」,比如西湖「申遺」成功的關鍵就是「兩堤三島」、「西湖十景」等構件了美學思想的傑出意象。「名樓」富含豐富的文化內涵,文化遺蹟眾多,有申報成功的希望。

責編:DH

相關焦點

  • 走進澳門鄭家大屋 觀世界物質文化遺產
    12月20日,在澳門行政長官崔世安夫人霍慧芬陪同下,國家主席習近平夫人彭麗媛參觀了澳門的世界物質文化遺產重要組成部分的鄭家大屋。彭麗媛參觀鄭家大院,不僅令澳門市民無比自豪,也即刻成為各大旅行社組團的熱點。時隔一日,記者再次來到鄭家大屋,這裡已是門庭若市。
  • 京杭大運河天津亮家底 擬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圖)
    ,此次調查初步摸清了大運河天津段遺產資源的家底,包括大運河本體的長度、寬度、沿線不可移動文物的數量等,為大運河整體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提供了翔實的依據。  確定5年申遺時間表  京杭大運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00多公裡,沿線至今仍保存著豐富的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2006年,國務院將京杭大運河核定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擬整體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 黃鶴樓領銜十大名樓申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古代樓宇遭拒,竟因為這!
    武漢解禁了,1700多年歷史的黃鶴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笑談。古書上流傳有江南三大名樓之說。天下江山第一樓,武昌黃鶴樓,湖南岳陽樓,南昌滕王閣。後有四大名樓之說,曾有爭議。好多名樓,都是歷史悠久,有豐富的文化背景,歷代詩文膾炙人口。2012年又來五家雲南昆明大觀樓、陝西西安鐘鼓樓、江蘇南京閱江樓、湖南長沙天心閣、浙江寧波天一閣,和前面五加聯合去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名曰中國十大名樓,中國古代樓宇文化。
  • 廣東東莞虎門林則徐紀念館擬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院為林則徐銷煙池與虎門炮臺舊址制訂了保護規劃,按照該規劃,林則徐紀念館將建成精品博物館,並將啟動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  據介紹,本次被列入保護規劃的範圍,包括林則徐紀念館(鴉片戰爭博物館)館區、威遠炮臺及海戰博物館館區、沙角各炮臺等共計80萬平方米的空間範圍,以及虎門鎮大人山、威遠島南山、沙角侖山的各文物景點及周邊用地。
  • 杭州老玉皇宮月老傳承 擬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 還將恢復月老百籤
    月老文化自清末以來,在江南頗多風行。而其中尤以杭州為勝,民國時期不少滬上名人都是來杭州拜月老的,而因白雲庵的月老祠處湖邊,而去者最多。倒是這處盡得陰陽之氣,傳承有鴛鴦雙池的月老祠之所在,倒不為人知了。2016年,臺灣日月潭文武廟建月老祠,尋根至老玉皇宮月老祠,拜為祖庭,迎神像至臺灣日月潭。
  • 河南將開展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加強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有關規定,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將開展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
  • 西湖為什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新華網杭州6月25日電 巴黎舉行的世界遺產委員會第35次大會北京時間24日晚傳來消息,「中國杭州西湖文化景觀」申遺成功。西湖為什麼要申報世界遺產?作為東方美的符號性景觀,它是如何體現普遍價值? 西湖為何要申遺?  為何要申遺,這大概是1999年提出西湖申遺以來,這輪跨世紀申遺長跑中被問到最多的問題之一。
  • 世界遺產及申報相關資料
    截止1999年末,全世界共有世界遺產630處,其中文化遺產480處,自然遺產128處,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22處。    二、中國申報情況    中國 1985年11月籤署《公約》,自1987年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世界遺產名單。至2000年底,先後共有27處遺產入選(位於義大利、西班牙之後,居第3位),其中文化遺產20處,自然遺產3處,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4處。
  • 鹽湖擬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運城兩湖將有大發展鹽湖擬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伍姓湖將打造生態文明建設靚麗名片運城晚報訊(記者 李婉玉)6月23日依靠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鹽湖擬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未來,將打造成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地、中國國際生態文化旅遊目的地、晉陝豫康養產業雙創示範區。伍姓湖為山西省最大淡水湖泊,是古文化發源地之一,源於舜帝後裔五大姓氏——虞、姚、陳、胡、田居於湖邊而得名,是山西乃至華北半乾旱地區罕見的大型溼地。
  • 恩施又一世界文化遺產申報新進展!
    恩施又一世界文化遺產申報新進展!「萬裡茶道」中國段沿線29個節點城市正式籤署成立「萬裡茶道」保護和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聯盟,協力推動中、蒙、俄「萬裡茶道」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
  • 內蒙古元上都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新華網消息據人民日報海外版5月28日報導,日前,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啟動向我國政府有關部門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元上都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工作。  此次申報,將為迎接2003年在中國召開的「世界遺產委員會」而準備詳盡的申報材料,以中英文兩種文本以及大量的考古文物和圖片文獻等,向出席會議的各國代表,詳盡地闡述元上都遺址在世界文化遺產寶庫中所佔據的重要地位及其輝煌的歷史和對人類文明的貢獻,從而爭取在此次年會的投票表決中,使元上都遺址得以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之中。
  • 安陽市召開紅旗渠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推進會
    7月29日下午,安陽市在市黨政綜合樓召開紅旗渠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推進會。安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樸出席會議並講話,安陽市副市長李長治主持會議。  會議首先聽取了關於紅旗渠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情況的工作匯報。
  • 關聖史跡擬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山西牽頭,多地聯合!
    「關聖史跡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推進會暨課題匯報會」。這個全國第一榮譽的取得,一是凸顯出山西文物大省深厚的資源潛力,二是山西各級黨委、政府對文化遺產保護的高度重視的結果,特別是運城市委、市政府及各縣委、縣政府在整個申報過程中給予了高度關注,多次到國家文物局、省文物局請示匯報,組織專家對文物資源進行覆核,反覆提煉文化價值,體現了高度的政治站位、文化自覺和對遺產的珍視
  • 日本彩車巡遊將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圖)
    日本文化廳3月13日宣布,將把全國18個府縣的32項節慶活動打包申報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圖為福岡的「博多祗園山笠」活動。【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據日本共同社3月13日報導,日本文化廳13日宣布,將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申報將全國18個府縣的32項節慶活動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 揭西河婆三山國王祭典正在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關於推薦申報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公示
  • 『國寶』中山堂 武岡人民的驕傲 擬捆綁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目前中山堂已申報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黃埔軍校第二分校舊址已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關部門正配合國內外的其它「中山紀念建築」將其捆綁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並著手將黃埔軍校第二分校舊址打造成一處規模宏大、風格獨特的人文景觀和旅遊景點。
  • 黟縣西遞、宏村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揭秘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價:「中國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是人類古老文化的見證,是傳統特色建築的典型作品,是人與自然結合的光輝典範。 1999年,經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多方遴選,並報經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批准,皖南古村西遞、宏村與我國的龍門石窟、都江堰——青城山、明清帝王陵寢等4處景觀,共同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委員會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 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南京修繕明孝陵大金門和四方城
    此舉使得明孝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實力又得到增強。  一三九八年,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南京去世,禮葬孝陵。鐘山所在三十多平方公裡的土地因為是陵區而受到精心保護,一直延續至今。明孝陵從下馬牌坊起,經御路、大金門(正門)、碑亭、神道、金水橋、文物方門、孝陵門、享殿、內紅門,最後到寶城寶頂。
  • 貴州三地聯合申報「貴州三疊紀化石群」世界自然遺產工作已經啟動
    據貴州都市報(周強):昨天,記者從安順市世界自然文化雙遺產申報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貴州三疊紀化石群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工作已經啟動,安順、六盤水
  • 中秋節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迎來第一個「受保護」的中秋節,專家指政府應主辦重大年節  新快報訊(欣華)與去年八月十五相比,今年的傳統佳節中秋節本身有很大的「不同」———被列入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然而,「觀察」中秋節前氣氛,人們會發現:其商業氛圍濃於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