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
昨日,記者從黃鶴樓公園管理處獲悉,黃鶴樓下月將同嶽陽樓、滕王閣、鐘鼓樓等九大名樓籤署《長沙宣言》,共同申報世界物質文化遺產。
10大名樓聯合申報世界物質文化遺產一事,最早是由長沙市園林局、中國歷史文化名樓保護專業委員會倡議的。上月28日,長沙市政府宣布,11月2日-4日,第九屆名樓年會將在長沙舉行,會上將籤署《中國十大名樓聯合申報聯合國物質文化遺產長沙宣言》,參與申遺的10座名樓分別是:嶽陽樓(嶽陽)、黃鶴樓(武漢)、滕王閣(南昌)、鸛雀樓(山西永濟)、蓬萊閣(山東蓬萊)、大觀樓(昆明)、閱江樓(南京)、天心閣(長沙)、鐘鼓樓(西安)和天一閣(寧波)。十大名樓將作為「文化景觀」類型,聯合申報世界物質文化遺產。
黃鶴樓作為「歷史文化名樓」的發起方之一,對這一倡議極為贊成。黃鶴樓公園相關負責人表示,「名樓」既有建築美感,又富有文化深意,是世界特有的文化景觀,聯合申報有助於將名樓文化推向世界。近期,武漢、長沙、南京等10個城市將同步舉行市民籤名支持申遺大行動。
據悉,中國歷史文化名樓保護專業委員會創辦於2004年,由黃鶴樓、嶽陽樓、滕王閣、大觀樓、蓬萊閣、鸛雀樓六大歷史文化名樓發起成立。此後,長沙天心閣、南京閱江樓、西安鐘鼓樓、寧波天一閣和杭州城隍閣相繼加入,歷史文化名樓的「家族成員」增加至11座。除城隍閣外,其餘10座名樓都加入了聯合申遺之列。
名樓多為重建
「新古董」成致命傷
目前,我國已有40處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28項文化遺產,但大多數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名樓」聯合「申遺」希望有多大?各方看法不一。
市文物局一位工作人員稱,在世界文化遺產的認定標準中,「原真性」是最基本的認定要素。但歷史上的黃鶴樓屢建屢廢,人們今天見到的黃鶴樓,是上世紀80年代以清同治樓為藍本重建的,其建築價值已大打折扣。其他名樓也有類似情況,如現在的滕王閣是1985年依照梁思成所繪的《重建滕王閣計劃草圖》重建而成;南京的閱江樓則是到2001年才建成開放。
中國歷史文化名樓委員會不認同這一觀點。委員會方面表示,十大「名樓」申報的遺產類型是「文化景觀」,比如西湖「申遺」成功的關鍵就是「兩堤三島」、「西湖十景」等構件了美學思想的傑出意象。「名樓」富含豐富的文化內涵,文化遺蹟眾多,有申報成功的希望。
責編: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