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光禿禿的幹枝,遇水便可開出豔麗的花朵。臨近春節,一種被稱作「枯木逢春」的幹枝花出現在我市年宵花市場上,頗受市民青睞。記者採訪了解到,這種幹枝花實為產於東北的野生杜鵑,如今正被大量開採。業內人士表示,此花雖美,但從保護生態角度出發,建議大家不要購買。
年宵花市上熱銷的野生杜鵑幹枝花
原本光禿禿的幹枝,遇水便可開出豔麗的花朵。臨近春節,一種被稱作「枯木逢春」的幹枝花出現在我市年宵花市場上,頗受市民青睞。記者採訪了解到,這種幹枝花實為產於東北的野生杜鵑,如今正被大量開採。業內人士表示,此花雖美,但從保護生態角度出發,建議大家不要購買。
近日,記者走訪年宵花市一些花卉批發大棚看到,這種幹枝花被裝在麻袋或大塑膠袋裡,每枝長40釐米至50釐米,約40枝為一紮,每扎售價10元。
賣花老闆說,這種幹枝花叫「枯木逢春」,將其插入水中,不到一周便能「起死回生」,開出紫色、粉色的花。這是他從鄭州進的貨,聽當地經銷商說來自東北。
記者觀察了一會兒,這種幹枝花賣得很快,短短10分鐘,就有兩名顧客共買走5扎。「之前買過這種花,開出的花顏色鮮豔,很漂亮,而且價格低,買一紮能插滿兩個花瓶,過年放家裡喜慶。」其中一名顧客說。
這種幹枝花為何如此神奇?隋唐城遺址植物園高級工程師沈改霞介紹,這種「枯木逢春」其實是一種杜鵑。杜鵑生長對海拔、氣溫、土壤等有特殊要求,一般杜鵑生長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地方,而這種幹枝花屬於野生杜鵑,生長海拔在2500米以上,目前大多分布在黑龍江、吉林等地。
為何遇水便可「起死回生」呢?我市園林綠化高級工程師劉文原解釋,冬季氣溫低,這種杜鵑進入休眠期,看上去乾枯的枝條上,其實花芽早已形成,被剪下後不會立即死去,靜待溫暖的春天。如今,人們將其買回家,給杜鵑水分供給,加上室內溫度較高,讓野生杜鵑誤以為春天到來,因此提前開花,有的甚至能長出新葉。
「這種美麗是違背自然規律的,因而極其短暫。它沒有根部,枝幹內存留的養分會迅速消耗殆盡,花朵隨即凋零,成為一把廢枝。」劉文原說。
記者查閱資料得知,不僅在我市,目前這種野生杜鵑在全國多地都很熱銷,除了各地年宵花市,網店的銷量也很驚人。近年,不斷有新聞報導,如今的野生杜鵑,在其主產地大興安嶺地區已遭濫採,生態面臨威脅。
熱銷的杜鵑幹枝是否有人工種植的可能呢?劉文原說,野生杜鵑每年生長時間有限,從播種到第一次開花,需要5年至6年,如果長成幾十釐米的枝條,已有二三十年樹齡。加之生長環境特殊,在高海拔、低氣溫下人工種植,成本非常高,目前少則10元的售價根本抵不過成本。
此外,有業內人士指出,杜鵑花其實是有毒的,如果小孩、老人誤食的話,對人體肯定不好,建議大家不要購買。(洛陽晚報記者 趙佳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