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在即的美團,為何成了股東Booking的棄子?

2020-12-12 maomaobear

7月17日,滴滴宣布與在線旅行及周邊服務平臺Booking Holdings達成戰略合作關係。

通過合作,Booking Holdings 旗下的app將為用戶提供滴滴叫車服務接口,而滴滴的乘客也將可以直接通過app在Booking.com或Agoda平臺預訂酒店住宿。同時,滴滴也獲得了來自Booking Holdings 5億美元戰略投資。

從表面上看,這是一次很正常的雙贏合作:BookingHoldings通過滴滴的引流加強了在中國的本地化進程,而滴滴可以通過Booking開放的埠,加速全球化布局。但因為BookingHoldings與美團的投資關係,以及美團與滴滴在網約車和外賣業務上的激烈競爭,使得這次投資變得分外有趣。

一、Booking棄子

Booking Holdings在去年年底剛剛4.5億美金投資了美團,當時美團頗以為榮,王興甚至公開表態,與 Priceline (BookingHoldings前身)是「天作之合」。

原因在於Booking Holdings同樣是美團老對手攜程的股東,Booking對美團的投資,讓許多人認為其是在對快速變化的中國酒旅市場重新下注,導致攜程的股價跌得有點慘。

然而在今年6月初,BookingHoldings突然宣布與攜程加強了合作,甚至派駐了旗下最大品牌Booking.com的CEO擔任攜程董事會觀察員。

而此次對滴滴的投資則更值得玩味,BookingHoldings不僅僅給滴滴的投資額上壓了美團一籌,更是給了滴滴兩大平臺的接口,而給美團的,只有體驗更差,流量較小的Agoda。

再看這兩次操作的時間節點,美團在今年年初開始發力打車業務,與滴滴成為了正面交鋒的對手,6月底,美團在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BookingHoldings重新與攜程加強合作,再進一步投資滴滴,恰巧是在美團發力打車,宣布IPO的關鍵節點。

BookingHoldings無疑是在告訴大眾,之前我的判斷出錯了,現在我要丟掉這枚棄子撥亂反正,重新評估美團的價值。這波操作讓美團的承銷商們壓力山大,美團的股票不好賣了。從邏輯上來講,美團估值的下降,作為股東的Booking也會遭受損失,投資滴滴,就成為平衡風險的重要籌碼。

美團發生了什麼?讓BookingHoldings做出了這樣決絕的反應呢?

二、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BookingHoldings曾經對美團寄予厚望,美團多次透露的酒旅數據,以及對出行的規劃,切中了Booking在中國本土化以及對本地出行的迫切需求。投資一家公司,拿到兩份好處,確實是個好買賣。

今年年初,美團打車大張旗鼓的進入上海,試圖用巨額補貼燒出一片市場。

但可惜事與願違,在補貼導致了一系列的社會亂象之後,相關部門下達指令,強制停止了美團打車的補貼,這導致美團打車的市場數據快速下滑。近日比達諮詢與極光大數據連續發布的兩份網約車行業數據報告印證了這一點。

根據比達諮詢的報告,美團打車在停止補貼一個月以後,迅速丟掉了三分之一的市場,市場份額由18.5%降低至12.8%。

極光大數據的報告則顯示,美團乘客端日活數據相比峰值跌幅超41%,司機端日活跌幅更是超50%。美團打車的30天用戶安裝留存率達到為25.3%,司機的30天安裝留存比例為33.7%。均不到競爭對手的一半。

花費重金進入的網約車業務就像一個二踢腳,在南京和上海聽了兩聲響就再也不見了蹤影。

美團唯一的亮點就是酒旅業務,這部分的毛利率高達88%。但作為酒旅老司機的Booking肯定看穿了美團在這裡耍的小花招。

美團巧妙的將到店和酒店及旅遊收入合併成109億元包裝給世人。這個營收配合88%的毛利率看上去相當不錯。

但是,到店就是到店,酒旅就是酒旅,有分析人士把美團合併起來的收入計算過,美團的酒旅部分估算在35億元左右。遠不及同期港股IPO的同程藝龍52億元的收入,更是與攜程2017年全年268億元收入相去甚遠。

這個數字才是美團與Booking利益相關的數字。對Booking來說,美團的資源還沒有到舉足輕重的地步。

Booking與美團的合作在庫存房互換,屬於合作競爭關係,而美團的資源太少,不足以讓Booking獲利。同時,美團的網約車業務未能做起來,既不能解決Booking用車問題,又不能給Booking導流。唯一剩下的,或許是一點點財務上的投資價值。

確實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三、新的業務共贏體

Booking Holdings在國內並不算知名,但實際上它是全球最大的在線旅遊巨頭,市值近千億。

在中國BookingHoldings選擇的擴張策略是投資。理論上Booking和攜程的業務重疊率相當之高,但是Booking並沒有自己進入中國市場與攜程競爭,而是入股攜程互相合作。

Booking的業務模式與國內企業的思路不同,不是我做了酒店,就要向上做機票,做了餐飲就要往前做網約車,2017年,Booking酒店預訂間夜數達6.73億,而機票只做了700萬張,屬於佛系機票業務。

也正是這種風格,決定了Booking在中國市場需要機票、租車的合作夥伴。

機票問題,Booking通過投資攜程得到了解決。而租車問題,Booking在美團的嘗試失敗後,最終還是投資了滴滴。

對Booking來說,投資滴滴出行,不僅解決了自己用戶的用車問題,還意味著自己獲得了5.5億的潛在用戶,這對正在開拓中國市場的Booking來說彌足珍貴。另一方面,滴滴的高成長性,也意味著更好的投資價值,在美團身上虧的錢,可以在滴滴的投資上賺回來。

而對滴滴來說,與Booking合作的好處更多,除了5億美元的投資以外,Booking意味著全球的高端用戶到中國都要使用滴滴的服務,攜程與Booking合作的用戶,也自然而然的進入到滴滴的體系之中。

更重要的是,通過Booking,滴滴可以更方便的完成國際化布局。

今年以來,滴滴的國際化業務明顯加快,1月,滴滴宣布收購巴西99。2月,滴滴在中國港臺地區開展計程車業務,同時宣布在日本市場建立合資企業進軍日本計程車市場。3月,滴滴在墨西哥推出快車服務;5月,快車服務落地澳大利亞……

通過與Booking合作,滴滴可以自然而然的獲得全球的客源,進一步支持滴滴的國際化。

而對攜程來說,與BookingHoldings重回蜜月期,一方面證明了自身仍有想像力,另一方面,與Booking共享的房間庫存可以同樣享受滴滴帶來的流量紅利。

所以,無論從眼前利益看,還是從長遠發展看,這次合作對Booking、攜程和滴滴是三贏。

結語:

眾人歡慶一人失意,曾經說與Booking合作是天作之合的王興,不知道有沒有當年周鴻禕在酷派樂視事件中,背後被人開了一槍的感覺。

但對於Booking來說,5億美元投資滴滴,重拾與攜程的合作,看似兩邊下注,實際是中途換馬,平衡風險的最佳選擇。

相關焦點

  • 不缺錢的美團為何在香港上市?
    不缺錢的美團點評為什麼上市高盛、摩根史坦利、美銀美林為美團點評IPO的聯席保薦人。三大國際頂級投行組團為美團點評上市服務。保薦人的任務不僅在公司上市前,也包括在上市後一段時間內為股價保駕護航。在GPLP君看來,美團點評不是因為缺錢或者圈錢而上市。經歷了八年創業歷程,美團點評的發展依然處在投入期,而不是變現收穫期。美團點評上市,是因為產業空間機會巨大,為未來布局。在上市之後,更多優秀投資人可以了解、參與和支持美團點評的事業,做大生態,與資本市場共同分享價值。
  • 攜程大股東看好美團旅行,Priceline與美團旅行戰略合作!
    10月19日,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生活服務平臺美團點評宣布完成新一輪40億美元融資,投後估值300億美元。此次融資由騰訊領投,並引入了新的戰略投資方The Priceline Group。Priceline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在線旅遊公司,且將與美團點評旗下美團旅行展開戰略合作。
  • 攜程大股東看好美團旅行,Priceline與美團旅行戰略合作
    10月19日,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生活服務平臺美團點評宣布完成新一輪40億美元融資,投後估值300億美元。此次融資由騰訊領投,並引入了新的戰略投資方The PricelineGroup。Priceline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在線旅遊公司,且將與美團點評旗下美團旅行展開戰略合作。
  • Booking做中國本地化:美團上市前加碼滴滴
    去年10月份Priceline就戰略投資了美團點評。當時美團點評CEO王興表示:「完成此輪融資後,公司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The Priceline Group不僅成為美團點評新投資方,還與美團旅行達成了重要戰略合作, Priceline集團高級副總裁Todd表示:「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全球矚目,在生活服務領域,美團點評是一家成長非常迅速的公司,我們雙方有很多的合作潛力,未來將共同開發中國乃至全球巨大的出入境旅遊市場。」
  • 美團在香港成功上市,不僅僅只有外賣的美團究竟靠什麼賺錢?
    美團在香港上市的消息受到很多人的關注,而且提到美團的時候時候我們最先想到的就是外賣,其實美團的業務涉及多個領域,外賣只是其中之一,美團的業務還包括酒店、機票、線下實體店和共享單車。眾多的業務中美團靠什麼賺錢呢?你有沒有注意過呢?
  • 昔日三元達「棄子」 神州信息高價收購恆鴻達科技成謎
    業績暴增成謎  神州信息資產重組方案顯示,公司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恆鴻達科技100%股權,並向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者發行股份募集不超過3.28億元配套資金。標的資產恆鴻達科技總作價7.8億元,相比該公司1.01億元的淨資產,本次估值的增值率高達670.70%。
  • 同是在線旅遊巨頭,攜程為何比不過Booking?
    2018年底,老牌OTA服務商——攜程迎來上市15周年。美國納斯達克CEO阿德娜·弗裡德曼為此發來了賀電。攜程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和攜程CEO孫潔等攜程高管,在上海遠程敲響了納斯達克的開市鍾,這也是2003年12月10日上市以來,攜程第四次受邀敲響開市鍾。
  • 美團著急IPO:虧28億,183億支付給了外賣的騎手
    5月一天的凌晨,美團點評CEO王興在飯否發了這樣一條信息。目前來看,他奔波北京、香港兩地忙於上市的事宜已有了成果。6月25日,美團點評正式在港交所提交招股書。招股書顯示,騰訊為美團最大股東,總持股比例約20.14%,王興個人持股比例約11.44%,阿里持有74352299股,持股比例已下調到1.48%。
  • 寶能欲增股,觀致汽車成奇瑞棄子?網友:奇瑞兒子多不在乎
    寶能欲增股,觀致汽車成奇瑞棄子?視頻地址:評論:0寶能欲增股,觀致汽車成奇瑞棄子網友:奇瑞兒子多不在乎1/ 5寶能欲增股,觀致汽車成奇瑞棄子?網友:奇瑞兒子多不在乎猜你喜歡寶能欲增股,觀致汽車成奇瑞棄子?
  • 含著金湯匙出生 為何淪為「棄子」?
    含著金湯匙出生,為何淪為「棄子」? 摘要 【茅臺電商解散!含著金湯匙出生 為何淪為「棄子」?】賣酒營收千億、股票市值萬億的茅臺折戟在自家的電商公司。12月18日,貴州茅臺發布公告稱,公司參股公司貴州茅臺集團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解散並進行清算註銷,該項決議經公司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
  • 譚浩俊:美團香港上市 投資看點在哪
    來源:金融界網站美團點評9月20日正式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的消息,成為近期市場關注的焦點。成為焦點的原因很多,如美團是繼小米之後,又一家以「同股不同權」架構來港申請上市的科技企業;美團上市後的市值可能會達到500多億美元等。
  • 美團點評上市在即,屏芯助其拓展餐飲B端邊界
    美團點評CEO王興曾表示,在網際網路的下半場競爭中,美團點評將由之前的用戶需求驅動,轉變為用戶需求與核心技術雙輪驅動。而這就意味著,在連接消費者的同時,美團點評還會參與餐廳的數位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設。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入美團點評,成為新到店事業群的重要一環之後,屏芯科技正大力助推美團點評拓展餐飲產業的邊界。
  • 2018王健林尋找絕對安全:轉向賣賣賣 非核業務成棄子
    摘要 【2018王健林尋找絕對安全:轉向賣賣賣 非核業務成棄子】2018年,是萬達成立的第三十個年頭。三十而立,萬達的業務調整步伐也開始加快,在不停地「賣賣賣」之後,海外項目與非核心業務一個個成為「棄子」。
  • 美團背後最大的股東:超越馬雲王健林,坐擁3200億成為中國新首富
    從業務範圍來看,美團曾經是一家團購公司,後來它又逐步進入了電影票的線上預售,外賣,餐飲乃至旅遊。前兩年甚至還試圖去做打車業務,並且高價收購了摩拜單車,同時金融支付以及線下零售店等業務領域中也可以看到美團的身影。美團現在也是中國第三大網際網路公司了,市值超過5800億港元,僅次於阿里和騰訊。
  • 10000億港元,美團成「老三」
    導讀:股價刷新歷史新高后,美團點評市值高居港股第8位,成為僅次於阿里、騰訊的第三大網際網路上市公司。在昨日股價短暫調整後,美團點評今日不但重回上漲,且勢頭更猛:不但刷新歷史新高紀錄,市值還成功突破10000億港元大關。
  • 肯德基、美團、理想汽車竟成最牛「組合」
    肯德基、美團、理想汽車竟成最牛「組合」】近期,百勝中國與美團的三季報業績大幅提升,都與「炒股」密切相關。有趣的是,上述兩家公司層層持股,最終美團持股理想汽車,而後者在近期是資本市場的「香餑餑」,股價翻番。
  • 王興:美團目前沒有明確的上市時間表,撇開騰訊做支付是誤解
    此輪融資後,美團點評將在人工智慧、無人配送等前沿技術研發上加大投入,也會在更多的新業務上進行試點。王興並不覺得40億美元很多,他說,投資人關注的是美團是否會持續創造價值,「美團目前沒有明確的上市時間表,這不重要。」
  • Booking減持攜程,套現逾1億美元,大股東百度去年拋售10億美元
    在減持450萬份ADS後,Booking持股攜程從原先持股5.8%減少至4.93%,不再是持股5%以上股東。在攜程與去哪兒合併前,Booking(此前是大股東priceline持有)很長時間都是攜程大股東,但是自從2015年10月,「去攜」交易完成後,百度成為攜程大股東,booking就成為第二大股東。
  • 切入出行市場,是美團點評的戰略失誤?
    「我們在2015年、2016年及2017年錄得經營活動所用現金金額分別為人民幣40億元、人民幣19億元以及人民幣3億元,我們過往主要通過股東出資及發行和出售優先股的私募融資來滿足我們的現金需求」——過去3年,美團點評一直靠融資造血。過去三年,美團點評一直在虧錢。
  • 先投資攜程美團又下注滴滴 OTA巨頭Booking圖啥?
    攝影:鄧攀Booking先後投資了攜程和美團,但相較於攜程和美團,滴滴對Booking意義略有不同。出行+酒店住宿,滴滴這一波操作讓人想起了它的對手美團。美團上線網約車業務,收購摩拜,在出行領域屢次出手。滴滴布局外賣,反攻美團,此次攜手在線旅遊公司,如果將來涉足酒旅市場也不意外。業務邊界逐漸消失,互相攻入對方腹地,這兩個大玩家重合的戰場正越來越多。有意思的是,Booking去年10月成為了美團新的投資方,雙方也宣布了戰略合作。Booking對中國市場的渴望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