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傻妞
《赤狐書生》很紅。
不談電影如何,光是主演們的星光度和番位熱量,就已經讓其他一眾同製作梯隊的電影望塵莫及。
更不用說,直逼本周觀影排行冠軍寶座的高票房了。
片方收益頗豐,喜氣洋洋。
但電影口碑倒是兩極分化,豆瓣評分更是跌至5.3。
別誤會,這裡的兩極評價不是因為審美趣味的差異化和私人化,只是因為打分的,一半是粉絲,一半是路人罷了。
這下片方忙前忙後公關的樣子,確實宛如過年了。
叨姐不禁想問,當男狐狸精和白面書生的愛恨糾葛、久石讓的配樂和號稱比肩哈利波特的畫面都已經無法捕獲觀眾時,《赤狐書生》的大問題究竟出在哪?
BG、BL全都要,最後一個沒撈著
即使李現和陳立農在《赤狐書生》之前一點交集也沒有,那也不妨礙大家被這對新晉倩男幽魂cp騙進電影院。
一點也不像男狐狸精的狐妖白十三(李現飾)和明顯更適合演狐狸精的書生王子進(陳立農飾),是千年之前就已經互相捨生相救的一對前世cp。輪迴之後,王子進成為了狐仙白十三養丹的蚌人——他身上留下了能夠讓白十三取出立刻升仙的元魂丹。
低級狐仙白十三血統不純,飽受冷眼,沒想到在狐族取丹大考之際,竟然擁有了取出千年一遇白丹的可能性。於是他帶著從長老那偷來的,頗像照妖鏡的狐族神器——映無邪,走上了尋找王子進的道路。
這一路上白十三設計想要使王子進對自己真心相待,死心踏地,心甘情願獻出元魂丹,不僅屢屢失敗,相反,還促成了王子進和蓮花精一段BG佳話,把cp拱手讓人不說,還讓小靈通映無邪在惡靈考場自願犧牲殺敵。
再加上cp被師父使計殺死,白十三簡直就是不美不強但很慘本慘。
而最後的最後,兜兜轉轉成仙又暴揍師父的白十三,又自願放棄修為,化身小狐狸,重回追妻火葬場劇本,故事回到原點game over。
簡單來說,這是一個架空的仙妖誌異院線電影。但由於智能照妖鏡映無邪、王子進棒讀、白十三演技滑鐵盧、西方化狐狸形象的介入,它徹徹底底變成了一個2013年前後水準的特攝網大。
首先,有很多觀眾並不知道,《赤狐書生》改編自小說《春江花月夜》。這實實在在就是個耽改,而且還是原著質量尚可的耽美作品。
但一番加工,建組之後,完全失去了原著文本該有的羈絆宿命、循序漸進。
王子進和白十三一路的惺惺相惜,互為best friend簡直就是為了推動劇情而設置的偽命題。片方蓄意基情的心昭然若揭,但遮遮掩掩、不講基本法的情感發展,讓人一時之間分不清是一畢業就催婚的父母更按部就班,還是王白二人的情感發展更按時按點。
見面第一天,白十三倒貼王子進結伴趕考;第二天,王子進還要求二人必須分開睡覺,得,第三天,王子進就威脅青蛙精:「快把我最好的朋友吐出來!」
啥?這感情升溫著實過快,要不是蓮花精英蓮突然下凡,你倆怕是要閃婚生子走上人生巔峰吧?
和不著四六的狐狸精、窮書生相比,突然下凡的蓮花精倒是影片不多的亮點。別的不說,光是哈妮克孜那張臉一出,扮相一對,堪比當年《神都龍王》裡的天使寶貝,大殺四方,殺完王子進殺網友,殺完網友殺叨姐。
其次,鮮少有人注意到,《赤狐書生》的英文名叫soul snatcher,似乎是希望將王白二人的羈絆,以冥冥之中早就命定的形式,呈現給觀眾。但礙於不可抗力因素,電影也不對二人相處的細節著墨過多。碰撞的火花全被大全景、遠景和生硬的笑點取代。
BG段落的感情更是毫無邏輯、一言難盡,簡單來講甚至可以用「見色起意」來概括。隨隨便便相處了一個晚上,見識了英蓮練功、補妝的王子進就非她不取,忽然地就甘願為對方獻出功名前程乃至生命。
而遊戲人間,靠吃男人心永葆容顏的英蓮,也因為王子進不講武德的告白,動了凡心,game over。全程工具人,但起了什麼作用,也說不上來,畢竟王白二人的感情並沒有因此而得到催化。
更可笑的是,王子進掛嘴邊的道然兄,變成了電影試圖批判社會內卷、爹味講道理的另一工具人。王耀慶變鬼、造墨水牢、念兩句詩、幡然醒悟,前後不過10分鐘,舅舅殺青大吉。
偶像新生代、基情、BG、志怪……所有可利用好的元素,最後統統沒配置好,結果就變成只為了收割市場做出來的一個大雜燴。
聰明反被聰明誤,配樂畫面也救不了朽木
電影之內的槽點很多,電影之外的騷操作可沒少到哪裡去。
前人誠不欺我:當一個電影宣發關鍵詞包含「有笑有淚」時,這註定就是一場不可逆的觀影傷害。
看《赤狐書生》時叨姐是笑了,在電影開始10分鐘後活活給氣笑的。
翻看論壇和微博實時評論,只要有年輕藝人首次觸電大小屏幕,開啟演員生涯,就會出現「xx第一次演戲就毫不拉垮,讓我感動的一頓爆哭」這樣的評論,一搜一大把,換個人名完全不違和。
實際上,這根本不是演技之真切、靈性讓人折服,而是粉絲從買票開始,就帶著強烈的家長心態,藝人一擠兩滴眼淚,一做出什麼在偶像舞臺上罕見的表情,粉絲們就天哪我的寶寶好慘好無私,臉部表情好靈活,好有戲劇張力。
啊,偉大的母愛。
片方大量選擇偶像扛把子,實際上加劇了這個惡性循環,是對偶像的過分消費和市場秩序的破壞,更是對消費者的傲慢。
最讓人無奈的是,除了讓新人為爛劇本抬轎子之外,宣發也經常做和電影半點關係沒有的傳播策劃。
我們都明白,當電影的核心內容沒有亮點和吸引力時,也就只能吹吹畫面,誇誇音樂,或者用深度用戶都不愛看的營銷視頻入侵平臺,讓抖音紅人們穿上古裝,完成一次無意義但聲勢浩大的病毒傳播。
可是畫面真就夠好了嗎?詳情請看電影末尾的雙狐大戰。
渲染和妖怪形象設計,說是和熊出沒一個梯隊不為過吧?這就不該是個碰瓷哈利波特,腳踢捉妖記的院線電影,不能因為把狐仙原型做得成人化、野獸化,或者摻雜幾個紙墨監獄,就能震住從小浸淫在探照燈、夢工廠甚至哈利波特裡的觀眾了吧。
而畫面之外,這幾年配樂對電影的重要性正在被逐漸普及。好的配樂,能為好電影增色,甚至還能自成影迷心中的白月光,但好的配樂,能給不好的電影帶來什麼呢?
雪中送炭在這裡是不成立的,優秀的配樂,反而會更加與電影拉開差距:配樂越精良,越顯得劇情乾癟空洞,最後廣大影迷朋友只會記得,久石讓給某電影做了個配樂,太暴殄天物了。在《赤狐書生》這兒,甚至有些影迷朋友更為犀利:宮崎駿都救不了它了。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楊紫的聲音客串。片方討巧的想要利用熒幕搭檔製造熱度,試圖讓李現和楊紫的餘熱為電影加碼。但映無邪每次出聲,電影一下子幼化成2000年的兒童特攝劇,時不時還跳戲一下魔幻巨製《手機》。
誠然,《赤狐書生》裡不乏有透著主創野心的巧思設計,例如暗喻科舉、教育商業化和內卷的「道然兄段落」。但一旦顧及的領域太多,野心太大,就只能顧此失彼,燉出一鍋什麼都有卻什麼都不精的四不像了。
(喜歡本文的話,點擊頂部【AKA桃叨叨】關注公眾號,這裡不缺好故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