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晨 文/圖
「隨著市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近年來養寵物的人也越來越多,同時在大街上、小區裡流浪狗數量也在增加。」日前,市民許女士向記者反映,「有主人的狗還好辦,流浪狗到處亂竄,影響市容市貌、交通和人身安全,這該怎麼辦?」
10月17日下午,記者應邀參加了由寶貝回家流浪寵物救助基地主辦的公益領養活動,並就流浪狗產生以及如何處置等採訪了部分市民、市人大代表等,聽聽他們對此有什麼看法和建議。
愛狗人士大有人在
10月17日下午1時許,淮河路人行天橋下西北角,40多個裝有流浪狗的狗籠在人行道上有序排開,十餘名義工在現場向過往市民介紹情況,引導有意向的愛心人士填寫領養申請,告知其所需履行的程序。
90後女生桑雪瑩正在現場挑選自己中意的犬只,她說:「看到這些流浪狗,覺得挺可憐的,想盡一份力,給它們找個家。」
市民劉軍看中一條咖啡色的寵物犬,便想現場領回家去,可卻被告知後期需要履行調查本人情況等手續,他表示不理解,待現場義工耐心解釋後,劉軍表示支持,「義工調查領養人的情況是十分必要的,要看看到底是否真的有領養意願,是不是真的愛狗狗。」他說,「很多流浪狗就是因為主人只有三分鐘熱度,被隨意丟棄的。」
整個活動持續到下午5時,得到了眾多愛心市民的大力支持,「經過現場統計,共有62人確定有領養意願,人數超出預期,這令我們十分開心。」義工韓婷婷說,「這次活動還得到了蚌山區城管局、天洋風信子城等單位商家的支持,這讓我們感到有信心為更多的流浪動物找到家。」
流浪狗是如何產生
那麼流浪狗是怎麼產生的?義工韓婷婷告訴記者,一方面是太多飼主棄養寵物狗,造成大量無主狗的出現,有的狗主人圖一時新鮮養狗,後續又因為各種原因棄狗,這就使得很多狗流落街頭,另外,還有的因為一時走失而成為流浪狗。不少養犬人士並不給狗拴鏈繩,任由它們在道路或小區亂跑,走失風險很大,一旦走失,就成為無主流浪狗。
市民趙奎是一名愛狗人士,對於流浪狗的產生,他認為,有些狗主人對飼養的寵物犬沒有進行結紮等避孕措施,當犬只懷孕生下數量過多的小狗,無力飼養的飼主又不願循正常渠道送給他人,可能就會將這些小狗遺棄,造成流浪狗的問題,而遺棄的流浪狗因無人管制,繼續繁殖,造成的二代流浪狗就更多了。
10月17日,淮河路人行天橋下西北角,公益領養活動吸引了不少愛心人士前來挑選領養。
市民邵心怡認為,除了狗主人丟棄的原因外,民間救助基地、收容所數量有限,條件有限,大部分流浪狗只能流落街頭小區內靠自行搜尋食物和好心人救濟過活。
遇到流浪狗你該怎麼辦
流浪狗選擇藏身的位置,本能就會避開人來人往的區域,所以,在大部分情況下,彼此都在對方的安全距離之外,相安無事。即使,你從流浪狗正在覓食的位置旁邊經過,大部分情況下,流浪狗早早就察覺到,就會主動避開。
但是,什麼都有意外,萬一流浪狗沒有選擇避開,而是留在原地,揚起尾巴,密切地關注著你,這時候,你就要留意了。遇到這種情況又該怎麼辦?寶貝回家流浪寵物救助基地負責人榮培培告訴記者,你應該保持靜立的姿態,以側身面對狗,用眼睛的餘光觀察,不要對視,不要尖叫、揮舞手臂等威脅舉止;如果流浪狗明確發出威脅的低吼,你可以揚起頭,假裝打呵欠,鎮定地向流浪狗釋放和平的信號!如果,流浪狗放鬆下來了,你就可以採取與其側對的角度,緩步離開。
他還表示,如果中途狗迫近威脅,你要停下來,千萬不要轉身跑開。一般情況下,如果你選擇了離開的路線,你帶來的威脅正在消除,狗既知道了你不再威脅,又不能確定你的底細,不會貿然選擇攻擊你。
管理流浪狗須多方出力
為了規範養犬行為,加強養犬管理,維護市容環境和社會公共秩序,保障公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我市結合本市實際,制定了《蚌埠市養犬管理條例》,於2019年8月23日蚌埠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並經2019年9月27日安徽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批准,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市人大代表、律師石耀告訴記者,他參與了條例的制定,條例內容綜合平衡了多方意願,其中對流浪犬、棄養犬的管理有著明確規定,可這些都需要政府相關部門結合實際情況儘快落實,否則很難對流浪犬、棄養犬進行有效管理。
寶貝回家流浪寵物救助基地負責人榮培培表示,應建立追蹤機制,對遺棄寵物的人加重處罰。應成立相應的部門機構加強流浪狗的管理,明確一整套流浪狗救助管理流程,同時通過相應的優惠措施,減少或免除登記費用、免費接種疫苗等,鼓勵民間力量主動參與,積極救助。此外,動物保護協會以及小動物救助站等民間社會組織,可以承擔流浪狗的救助工作,政府部門應當給予必要的支持。